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冯子华处士631年 唐初 · 王绩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一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
乖别甫尔。已十馀年。
诵采葛之诗。增其慨咏。
夫人生一世。忽同过隙。
合散消息。周流不居。
偶逢其适。便可卒岁。
陶生云。富贵非吾愿
帝乡不可期。又云。
盛夏五月。跂脚北窗下。
有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嗟乎。适意为乐。
雅会吾心。吾河渚閒有先人故田十五六顷。
河水四绕。东西趋岸各数百步。
古人云。河济之滨宜黍。
中州之腴乎。家兄鉴裁通照。
知吾纵恣散诞。不闲拜揖。
糠秕礼义。锱铢功名。
亦以俗外相待。不拘以家务。
至于乡族庆吊。闺门婚冠。
寂然不预者已五六岁矣。亲党之际。
皆以山麋野鹿相畜。性嗜琴酒。
得尽所怀。幸甚幸甚。
近复都卢弃家。独坐河渚。
结构茅屋。并厨厩总十馀閒。
奴婢数人。足以应役。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
耕耘穮蓘。黍秫而已。
春秋岁时。以酒相续。
兼多养凫雁。广牧鸡豚。
黄精白术。枸薯蓣。
朝夕采掇。以供服饵。
床头素书数帙。庄老及易而已。
过此以往。罕尝或披。
忽忆弟兄。则渡河归家。
维舟岸侧。兴尽便返。
每遇天地晴朗。则于舟中咏大谢乱流趋孤屿之诗。
渺然尽陂泽山林之思。觉瀛洲方丈。
森然在目前。或时与舟人渔子。
分潭并钓。俛仰极乐。
戴星而归。歌咏以会意为巧。
不必与夫悠悠之閒人相唱和也。孤住河渚。
傍无四邻。闻鸡犬。
望烟火。便知息身之有地矣。
近复有人见赠五加地黄酒方。及种薯蓣枸等法。
用之有效。力省功倍。
不能暇修浑沌。并常行之。
裴孔明虽是异名教物。然风月之际。
往往有高人体气。兼特受巧性。
思若有神。自作素琴一张。
云其材是峄阳孤桐也。近携以相过。
安轸立柱。龙唇凤翮
实与常琴不同。发音吐韵。
非常和朗。吾家三兄。
生于隋末。伤世撄乱。
有道无位。作汾亭操。
孔子龟山之流也。吾尝亲受其调。
颇为曲尽。近得裴生琴。
更习其操。洋洋乎觉声器相得。
今便留之。恨不得使足下为钟期
良用耿耿。吾所居南渚有仲长先生
结庵独处三十载。非其力不食。
傍无侍者。虽患瘖疾。
不得交语。风神肃肃无俗气。
携酒对饮。尚有典刑。
先生又著独游颂及河渚先生传。开物寄道悬解之作也。
时取玩读。便复江湖相忘
吾往见薛收白牛溪赋。韵趣高奇。
词义旷远。嵯峨萧瑟。
真不可言。壮哉邈乎。
扬班之俦也。高人姚义尝语吾曰。
薛生此文。不可多得。
太行。俯沧海。
高深极矣。吾近作河渚独居赋。
为仲长先生所见。以为可与白牛连类。
今亦写一本以相示。可与清溪诸贤共详之也。
乱极则治。王途渐亨。
天灾不行。年谷丰熟。
贤人充其朝。农夫满于野。
吾徒江海之士。击壤鼓腹。
输太平之税耳。帝何力于我哉。
又知房李诸贤。肆力廊庙。
吾家魏学士亦申其才。公卿勤勤。
有志于礼乐。元首明哲。
股肱惟良。何庆如之也。
夫思能独放。湖海之士。
才堪济世。王者所须。
所恨姚义不存。薛生已殁。
使云罗天网。有所不该。
以为叹恨耳。吾比风痹发动。
常劣劣不能佳。然烟霞山水。
性之所适。琴歌酒赋。
不绝于时。时游人閒。
出入郊郭。暮春三月
登于北山偫吟。
萝翳景。意甚乐之。
箕踞散发。与鸟兽同偫。
醒不乱行。醉不干物。
赏洽兴穷。还归河渚。
蓬室瓮牖。弹琴诵书。
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首夏渐热。足下何如也。
愿动息多宜。黄颊之聚。
何时暂忘。偶因南风。
略示所怀。敬愿珍厚。
不一一。王君白。
先贤堂记 南宋 · 曾贲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三
夫孔门四科,德行为冠。
学者群居乡校,尚论古人,舍德行何以哉?
东阳山川钟秀,人物不凡,吾独取其德行以为邑人劝。
因阅图志,于吴得斯敦,于晋得许孜洎其子生,于唐得冯子华、应先、唐君祐,咸以孝著。
于本朝得冲素处士张公志行,以恬退守道,乡闾推服。
爰即学之西庑,为堂一区,绘六孝子,与处士而七,揭以先贤。
会上丁释奠,乃陈爵豆,率诸子行礼。
《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凡我同志,可不勉诸!
按:道光东阳县志》卷一一,道光十二年刻本。
东阳县兴孝庙记 南宋 · 袁甫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三九、《蒙斋集》卷一三、康熙《金华府志》卷二七、道光《东阳县志》卷一一
孝之道大矣,天经地义,万古一日也。
不虑而知曰良知,夫何知哉?
不学而能曰良能,夫何能哉!
圣帝明王之世,彝伦叙,孝道明,天下不以为罕见之行。
以罕见而得名,其道之微乎?
表门闾,门闾昌矣,而非孝子之志也。
复子孙,子孙荣矣,而非孝子之志也。
孝子何志乎?
行吾之所当然,不愿乎其外也。
虽然,此孝子事耳,为人上者,以孝治天下,彼有孝之实,则惟恐其名之不彰。
彰孝子,所以使不孝者愧也;
愧不孝,所以使孝道兴也。
闻吴有施君焞者,泣血叩阍,以赎父刑罪,吾能捐身为亲如是乎!
晋有许君孜者,悲号莳,鹿犯其栽,虎为杀鹿,吾能尽诚昭应如是乎!
孜之子生,亦有孝行,吾能正身训子如是乎!
又闻唐有冯君子华者,庐于亲墓,而有白兔灵芝之瑞,吾能感致嘉祥如是乎!
有应君先、唐君祐者,事亲居丧,各著至行,吾能生养死哀如是乎!
苟不能然,若何不愧,愧何自而发哉!
无所知也,无所能也,而自不容不然也。
孩提之童则爱亲,孩提何知何能哉!
见亲之不葬则颡泚,岂知其为泚哉!
此六孝子者,人称其孝,而六孝子常以为不足耳。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六孝子之心固与天地相为无极也。
闻六孝子之名而赧然知愧者,其心固与六孝子同也。
孝道之兴,皆由此心生耳。
端平三年婺州东阳林令君嘉会治邑有善政,深以扶植风教为先务,于是合兹邑之孝子而祠之,且白于郡,郡上于省若部,而奏之天子。
左丞相肃国公,实东阳人,首捐金钱佐役,而和者滋众。
鸠工饬材,庙貌聿新,遐迩胥悦。
朝廷赐额曰兴孝,于以章圣上孝治之仁,表令尹崇本之化,用以为来世事亲者之劝,而非徒为孝子私也。
令君属某为之记,不敢以固陋辞,乃为叙次本末,且作诗以遗之,俾歌以祀神。
其辞曰:
春雨濡兮秋露零,思吾亲兮本性情。
昔为孝子今神明,帝锡嘉名兮孝道兴。
神皇皇兮来下,奠芳醑兮盏斝。
歌《白华》兮我心以写,闻《蓼莪》兮神泪亦洒。
谁非人子兮神鉴之,锡尔类兮慰尔思。
年丰兮肥,欢乐兮耄倪。
神未来兮我民待,神之归兮报无怠。
神无在兮无不在,溥此孝兮横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