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田不伐玉磬歌 北宋 · 吴则礼
田侯玉磬何瑰奇,吴子见之俄朵颐。
宣王石鼓气忽丧,摩挲篆刻还嗟咨。
作止休论惟柷敔,曾窥两阶舞干羽。
常临罍洗荐清庙,获迩天球亲簋簠。
缅怀戛击良匪遥,少师汝曹疑可招。
老儒讵复知肉味,惝恍便欲闻箫韶。
正声初淫器益讹,九州渐渐婴兵戈。
鬼神愤惋莫得秘,直恐世上遭诋诃。
田侯悯我形影孤,明眼常云绝代无。
是事宁殊衲衣底,启齿须逢袒臂胡。
即今陛下圣且仁,律吕从来恶夺伦。
克谐八音有夔在,独惊尧颡如高辛。
人间讵睹荆山璞,珷玞难言合雕琢。
凭君持入古银台,似说太常修雅乐。
咏史十一首 其五 唐 · 李华
汉皇修雅乐,乘舆临太学
三老与五更,天王亲割牲。
一人调风俗,万国和且平。
单于骤款塞,武库欲销兵。
文物此朝盛,君臣何穆清。
至今壝坛下,如有箫韶声。
郊祀大礼添修雅饰太庙殿宇等毕工告迁祖宗帝后神主并别庙神主还殿室时前奏告祝文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四、《玉堂类稿》卷一七
伏以郊类载修,宗祊来格。
沈沈之厦,奕奕以新。
将奉真游,言旋祏室。
威灵在上,敢不告虔?
书断系论 唐 · 赵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三
昔牺后作易。
周公创礼。
孔父修雅
岂徒异之而已。
将实大造化之根。
出君臣之义。
考风俗之正耳。
若三圣不作。
则后王何述。
故天地非伏皇不昭。
长幼非周公不序。
雅颂又非孔子不列矣。
是三圣者。
所谓能宏其道而由之也。
兹又论夫文字发轫。
笺翰殊出。
本于其初。
以迄今代。
三千馀载。
渺然难知。
而书断之为义也。
闻我后之所好。
述古能以方之。
不谓其智乎。
较前人之尤工。
陈清颂以别之。
不谓其白乎。
体物备象。
有大易之制。
纪时录号。
同春秋之典。
自古文逮草迹。
列十书而详其祖。
首神品至能笔。
出三等而备厥人。
所谓执简之太素。
含毫之万象。
申之宇宙。
能事斯毕矣。
若是夫古或作之。
有不能评之。
评之有不能文之。
今斯书也。
统三美而绝举。
成一家以孤振。
虽非孔父所刊。
犹是邱明同事。
伟哉独哉。
君哉臣哉。
前载所不述。
非夫人之能谁究哉。
唐文宗皇帝谥册文 唐 · 李珏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
维开成五年岁次庚申七月乙亥朔十一日乙酉。哀弟嗣皇帝臣某。
伏惟大行皇帝德升上元。功定内难。
百辟劝进。万姓乐推。
洎顺人抚运。嗣统立极。
凝旒建大中之道。执契宏无为之化。
聪明天纵。孝敬日新
翼翼承九庙之祭。蒸蒸奉三宫之养。
以文思光赤县。以武德澄沧海。
慈俭厚下。端庄肃物。
达聪无不察。黈纩若不知。
成汤六事罔愆。大禹之九功咸序。
学无常师。惟格王是式。
仁必由已。以苍生为心。
修雅乐而箫韶成音。戒逸游而灵囿望幸。
遏外夷之教。羁縻殆绝。
举中古之典。汪洋勃兴。
宫禁无私恩。嫔嫱无侈服。
宰臣伏奏。卿士宴见。
论道何啻于日旰。恤刑已至于岁减。
大辟谏路。深排倖门。
危言激讦。惟理是听。
匪唯纳之。而又赏之。
密戚贵宠。惟法是训。
匪唯戒之。而又绳之。
祯符秘瑞。王者之所宝。
郡国承诏。寝而不扬。
鸿名徽号。列圣之所重。
臣寮抗疏。约而不受。
兴起儒术。修明祀事。
刻经诰于琬玉。具宗庙之琮璜。
鸡鸣而起。孜孜于众善。
日入而息。矻矻于偫书。
惇叙九族。厚戚藩之恩。
协和万邦。敦戎狄之信。
至公不私于天性。体道必从乎人欲。
应变悬解。知机如神。
日者数逢俶扰。星有谪见。
克已修德。侧身励政。
和人心以保乂。谨天戒而来祥。
复贞观之故事。编开元之政要。
旌别淑慝。澄清品流。
一物失所。必形于晬容。
百姓未康。每劳于圣虑。
听政馀力。游艺缘情。
探二南之风雅。穷六义之教化。
汾水著韶。梁变体。
腴隽人口。馨香国风。
南山崇崇。京国之望。
不列祀典。绵千百年。
举神授职。发自精恳。
兴云致雨。响应虔祈。
至于出宫人。放鸷鸟。
太官节重味之膳。外府减任土之贡。
倾仓赈乏。平粜恤饥。
虫螟不为灾。水潦不成沴。
日月照临。天地含宏。
肖翘蠢蠕。乐生遂性。
帝王之能事。鄙封禅之虚美。
超迈三五。度越圣贤。
由是四夷八蛮。罔不来廷。
九州六合。罔不承顺。
在宥天下。十有五年
于戏。身居九重。
心遍万宇。日用优济。
时臻治平。形悴神劳。
至于大渐。启金縢而无验。
凭玉几而有命。顾属冲昧。
丕承宝图。祗奉神器。
惧不克荷。今因山戒期。
复土备礼。痛深手足。
哀结精灵。呼天擗摽。
触目增感。夫谥者行之迹
号者功之表。采鸿生钜儒之议。
从公卿庶尹之请。考彼古道。
易兹大名。对越昊穹。
式扬徽烈。谨遣太尉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珏谨奉册上尊谥曰元圣昭献孝皇帝
庙号文宗。伏惟圣灵昭格。
膺受茂典。阴骘宗社。
介福无穷。呜呼哀哉。
襄阳吴帅启1153年 宋 · 王之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六四、《汉滨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
一麾出守,误膺民社之分;
十国为连,获托藩垣之庇。
遭逢有幸,喜愧惟均。
伏念某章句鄙生,胶庠旧物。
值圣主崇儒之运,充贤关讲艺之员。
倚席五年,同擅齑盐之乐;
怀家万里,每深松槚之悲。
乃眷此邦,实濒故里。
服缌从事,欲为改葬之图;
上冢申哀,可办过家之举。
来承人乏,得便己私。
此盖伏遇某官雅量镇时,英猷济物,耸缙绅之重望,膺君相之深知。
红旆碧油,暂领上游之重;
丹墀青琐,行趋中禁之严。
敢谓衰踪,窃依辉荫;
矧惟编籍,实寄部封。
自宋之滕,方慕贤侯之政;
维桑与梓,庶修雅什之恭。
御前军器所官吏推恩诏绍兴二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二六、《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九(第三册第二七二六页)
御前军器所绍兴二十二年制造过御前降样宣赐诸军朝廷枢密院泛抛诸色军器,及创造添修雅饰过大礼仪仗五辂等,并各精致,依例合推恩赏。
应本所官吏、专副、作典、甲头、监作亲事官工部军器案人吏、开入内中工匠,并特与转一官资;
内碍止法人,特与转行;
不及全年人纽计推赏;
馀人增倍犒设一次。
推恩御前军器所绍兴二十九年八月十九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四○、《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六之一一(第三册第二七二七页)
御前军器所绍兴二十八年制作过诸色军器,及创造添修雅饰过大礼仪仗等,并依绍兴二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依例推恩。
沈道原舍人(一)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临川先生文集》卷七五、《古今尺牍清裁》卷五二
某启:辱手笔,感慰。
又复冬至,投老触绪多感,但日有东归之思尔!
上聪明日隮,然流俗险肤,未有已时,亦安能久自困苦于此?
北山松柏,闻修雅说,已极茂长,一两日令俞逊往北山,因欲渐治垣屋矣。
道原欲略布所怀。
王尚书举著述科启壬戌,名文章典丽科。) 南宋 · 黄震
 出处:全宋文卷八○四五、《黄氏日钞》卷九三
朱轓捲旆,方心乎岩壑之清;
墨表荐贤,尚齿及尘埃之贱。
见惓惓不忘之意,开源源未已之机。
第惭末学之荒疏,曷称殊科之奖拂。
然闻命矣,敢僭言之。
日月星辰文乎天,风雨晦冥则文之反;
山川草木文乎地,荑稗瓦砾则文之污。
傥知造化之全功,即悟文章之正气。
明白洞达,是曰大廷之陈谟
佶屈赘牙,特顺方言而作诰。
下至班、马之擅汉,以及韩、柳之鸣唐,皆发越不遗乎片辞,故流传可烨于百世。
嗟哉末俗,昧厥本原,妄意古初,强为苦涩。
或掇用古文之怪字,或援引非圣之僻书,或痛节助语以为工,或杂饤陈言以为巧。
岂知青天白日,万古常新;
长江大河,千里一泻。
苟非辞达,何以文称。
故我圣朝严著述之科,论文章以典丽为贵。
丽则发万古之光粲,实理融明;
典则续二帝之彝常,浮词净剪。
于以挽回薄俗,于以润色皇猷。
使非其人,宁在兹选?
如某者幼已佔毕,老方得官,中更岁月之悠长,率困科场之淹苦。
食鸡肋无所得,又不忍弃之;
欲熊掌不可兼,遂无缘取此。
迨至时文凯奏之日,已当古学荒落之
空误馀生,竟成凡子。
独因愚直,素厌浮华。
每执望以为文,率尽言而无忌。
因与世俗颇不相侔,间遇老成或云可教。
实则不学,尚何博学之可言;
甚愧非才,宁有敏才之足取?
云胡幸会,有此过褒。
盖遇某官光明硕大之资,清修雅特之操。
持衡旌别,众弊冰消;
簪笔论思,孤忠日皎。
适开中兴跻太平之会,孰不谓安?
怀忧治世危明主之心,我独入告。
伟矣讲明之素,炳然议论之丹。
此真文章之正宗,益信国家之巨擘。
本诸身而若是,施于人而可知。
宜此狂愚,特蒙题品。
某敢不因兹善诱,勉所不能?
更读平生未见之书,用兹义理;
傥遇天下当言之事,誓竭忠忱。
穷达以之,报称在是。
鹧鸪天 致谷风君 当代 · 张晓虹
 押词韵第三部
明月清风是吾师”,看花听鸟钓灵池
弄潮击破苍浪水,抚韵催开白雪枝。

修雅性,悟禅机,淡然心境淡然诗。
参差叠影精心写,词草疏浓信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