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风后握机图序 唐 · 严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
中黄子曰。
予观风后握机图。
殆有情哉。
然年代迁远。
文字损益。
或致愆讹矣。
惜乎。
夫兵者。
荣贱覆杀之大机也。
天地神灵之所閟也。
洞则王。
昧则亡。
黄帝汤武。
得其道矣。
然则兵之用也。
岂惟道乎。
亦有工拙矣。
语大旨有三微焉。
伊尹劝汤。
吕望劝周。
子房汉祖
邓禹光武
可谓知命运之微也。
乐生破竹迎刃之喻。
曹刿三鼓候衰而作。
可谓知和气之微也。
孙膑邀敌于马陵。
韩信置军于水上。
可谓知地势之微也。
故古人有言曰。
能知三微。
霸代之师。
至夫以
因奇纵奇。
千变万化。
不可殚备。
今夫握机者。
约而远。
几而深。
用少以济广。
贯一以缔万。
微乎微乎。
可以神会。
难以迹融。
合曩贤。
役心深妙者。
不可以常识偕之。
今予依风后大旨。
略为此图。
以拟方阵。
阵有八物。
有八容。
八八相值。
可离可合。
中有容效三元。
天子上将所居。
常静不动。
以象元极。
以配中黄。
其理微矣。
若乃四衡夹三轴。
九地夹二天。
吟龙啸武。
当前后之衡。
云鸟风蛇。
居抟掣之要。
敌寡则武翼之属。
风蛇之势。
合而围之。
彼众则奋龙武之衡。
接云鸟之势。
突而击之。
亦百胜之术焉。
诸葛孔明以杰时之
将求其源。
而未得也。
乃曰。
八阵成。
可以横行天下。
武侯阵法。
亦有武翼翔鸟。
足明武侯所习。
则风后五图也。
桓温见蜀将八阵。
云是常山蛇势。
徒妄言耳。
常山蛇者。
法出孙子。
谓之率然。
盖直阵也。
桓温览孙子而有是言。
殊无旨哉。
然此离合之势。
奇正之术。
故曰。
或离而为八。
或合而为一。
以正合。
以奇胜。
其要在此矣。
孙子儒者也。
至注释务析精奥。
而多引空言。
以诬后人。
何哉。
马𤙹述云。
增字发明。
未得精了。
更益烦芜。
予昔尝览焉。
中失其本。
每思经述。
近乃得之。
聊因时暇。
刊繁举要。
序而第焉。
二百八十言。
殆不过尺。
并为图式。
以悟后贤。
庶有赖云尔。
鲜于氏离堆记760年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七 创作地点: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
阆州之东百馀里。有县曰新政
新政之南数千步。有山曰离堆
斗入嘉陵江。直上数百尺。
形胜缩矗。欹壁峻肃。
上峥嵘而下回洑。不与众山相连属。
是之谓离堆。东面有石堂焉。
即故京兆尹鲜于君之所开凿也。堂有室。
广轮袤丈。萧豁洞敞。
虚闻江声。彻见偫象。
人村川坝。若指诸掌。
堂北磐石之上。有九曲流杯池焉。
悬源螭首。蹙喷鹤咮。
酾渠股引。迾坐环溜。
若有良朋。以倾醇酎。
堂南有茅斋焉。游于斯。
息于斯。聚宾友于斯。
虚而来者实而归。其斋壁间有诗焉。
皆君舅著作郎严从君甥殿中侍御史严铣之等美君考槃之所作也。其右有小石廅焉。
亦可荫而踆据矣。其榑。
冬青杂树。皆徙他山而栽莳焉。
其上方有男宫观焉。署之曰景福。
君弟京兆尹叔明至德一年十月任尚书司勋员外郎之所奉置也。君讳向。
字仲通。以字行。
渔阳人。卓尔坚忮。
毅然抗直。易有之曰。
笃实辉光。书不云乎。
沈潜刚克。君自高曾以降。
世以财雄。招徕贤豪。
施舍不倦。至君继绪。
其流益光。弱冠以任侠自喜。
尚未知名。乃慷慨发愤。
于焉卜筑。养蒙学文。
忘寝与食。不四三载。
展也大成。著作奇之。
勖以宾荐。无何。
进士高第。骤登台省
天宝九载。以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中丞持节剑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剑南山南西道采访处置使入为司农少卿
遂作京兆尹。以忤杨国忠邵阳郡司马
十有二载秋八月。除汉阳郡太守
冬十有一月。终于所任官舍。
悲夫。雄图未伸。
志业已空。葬于县北表。
附先茔。礼也。
君之薨也。冢子光禄寺丞昱。
匍匐迎丧。星言泣血。
自沔溯峡。湍险万重。
肩槁足跼。扳笭引舳。
凡今几年。皲瘃在目。
因心则至。岂无僮仆。
暨昱之季。曰尚书都官员外郎炅。
克笃前烈。永言孝思。
恳□□志反葬于兹。行道之人。
孰不跂而。真卿犹子曰纮。
从父兄故偃师春卿之子也。尝尉阆中
君故旧不遗。与之有忘年之契。
叔明昱炅亦笃世亲之欢。真卿因之又忝宪司之寮。
亟与济南蹇昂。奉以周旋。
益著通家之好。兄允南司膳司封郎中
弟允臧以三院御史。皆与叔明首末联事。
我是用饱君之故。乾元改号上元之岁。
秋八月哉生魄
猥自刑部侍郎以言事忤旨。圣恩全宥。
贬贰于蓬州。沿嘉陵而路出新政
适会昱以成都兵曹取急归觐。遭我乎贵州之朝。
留游缔欢。信宿陉岘。
感今怀昔。遂援翰而志之。
叔明时刺商州。炅又申掾京兆
不同跻陟。有恨如何。
帝唐龙集后壬寅仲夏己卯朔十五日甲午。刻于门序之左右。
中散大夫京兆尹汉阳郡太守赠太子少保鲜于公神道碑铭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三
公讳向。字仲通
以字行。渔阳人也。
其先出于殷太师周武王封于朝鲜
子仲食邑于于。
因而受氏。汉有京兆尹褒。
褒十二世孙康后魏秦州刺史直阁将军武威郡
忠于本朝。为齐神武所害。
元孙匡赞。冠氏长。
义宁初通议大夫。匡赞生士简士迪。
并早孤。为叔父隆州刺史匡绍所育。
因家于新政士简士迪皆魁岸英伟。
以财雄巴蜀。招徕宾客
名动当时。郡中惮之。
呼为北虏。士简生令徵。
公之父也。倜傥豪杰。
多奇画。尝倾万金之产。
周济天下士大夫。与妻兄著作郎广汉严从殿中侍御史何千里俱以气槩相高。
不肯仕官。竟以寿终。
天宝九载遂宁郡太守广德元年又赠太常卿
公少好侠。以鹰犬射猎自娱。
轻财尚气。果于然诺。
年二十馀。尚未知书。
太常切责之。县南有离堆山。
斗入嘉陵江。形胜峻绝。
公乃慷慨发愤。屏弃人事。
凿石搆室以居焉。励精为学。
至以针钩其脸。使不得睡。
读书好观大略。颇工文而不好为之。
开元二十年。年近四十。
举乡贡进士高第二十六年调补益州新都
视事二十日。谢病去。
二十七年长史张宥奏充剑南采访支使
方谋拔安戎。独与公计画。
幕中之事。一以咨公。
司马章仇兼琼恶之。及代节度
乃移郡收公。月馀仍释之。
俄令摄判使事。监越巂兵马。
复奏充采访支使。尽护剑南军事。
首尾二载。冒暑渡泸者凡一十八度。
公秉操坚忮。吏人望而畏之。
改授新繁。充山南西道采访支使
顷之。云南蛮动。
琼请公往。以便宜从事
公戮其尤害者数人。蛮夏慑服。
山南盗贼。旧多光火。
公察其名居。悉倾巢穴。
人到于今赖焉。俄拜左卫兵曹
例迁也。琼以两道采访节度使务。
悉以委公。无何。
监察御史。充剑南山南两道山泽使。
大理评事。充西山督察使。
天宝五载户部侍郎御史大夫郭公虚已代琼节制。
郭以庶务。一皆仗公。
公素怀感激。竭诚受委。
幕府之事。无遗谞焉。
六载监察御史。公诛羌豪董哥罗等数十人。
以靖八州之地。郭公将图弱水西之八国。
奏公入觐。元宗骇异之。
即日拜尚书屯田员外郎侍御史蜀郡司马剑南行军司马。既略三河
收其八国。长驱至故洪州
哥舒翰陇右官军相遇于横岭。鸣鼓而还。
及郭公云亡。恸哭之曰。
公亡矣。吾无为为善乎。
初郭公对扬天休。每荐公有文武之材。
堪方面之寄。至是遂拜公为蜀郡大都督府长史
御史中丞持节剑南节度副大使。公当大任。
既竭丹诚。射讨吐蕃弥城拔之。
洪州保宁都护府。堑弱水为蕃汉之界。
收户数十万。辟土千馀里。
属恩敕命召。祇赴京师
至临皋驿。上令中贵人劳问。
赐甲第一区。又锡名马。
供御馔。俄拜司农卿
将不远而复。十一载京兆尹
公威名素重。处理刚严。
公初善执事者。后为所忌。
十二载遂贬邵阳郡司马。灌园筑室。
以山泉琴酒自娱。赋诗百馀篇。
俄移汉阳郡太守。下车闭閤。
唯读元经以自适。不幸感疾。
十四载闰十有一月十有五日。终于官舍。
春秋六十有二。十五载春正月
归葬于新政县嘉陵江之西岸先茔。宝应元年追赠卫尉卿
广德元年赠太子少保。公凡著坤枢十卷。
文集十卷。并为好事者所传。
于戏。公负不羁之才。
怀当世之志。方及知命。
始擢一第。从宦十年。
超登四岳。拔身巴江之下。
自致青云之上。非夫圭璋特达。
圣贤相遭。则何以淩厉沈浮。
若斯之速。既而吉凶糺缠。
庆吊相随。天眷排于贼臣。
雄图屈于促景。有足悲矣。
有子六人。仲曰赠左金吾卫郎将昊。
随公陷于西洱河。力战而殁。
季曰前乡贡明经晃。神清才秀。
先公而卒。伯曰璧州刺史昱。
克笃孝行。见称衣冠。
公之捐馆也。万里迎丧。
溯湍而皲瘃拔𥮘。段子章之称乱也。
閤门逃贼。安亲而晨夕板舆。
叔曰万州刺史炅。雅有父风。
颇精吏道。肃宗之幸凤翔也。
竭诚幕府。以佐公家。
今上之命庶僚也。由华原之政。
骤登省闼。作牧万州
政绩尤异。有诏迁秘书少监
寻又改牧巴州。幼曰青城晏。
稚曰成都府参军景。皆保家之主。
亦著令闻。公弟晋。
字叔明。敦厚温敏。
少以任侠闻。事公以悌称。
与朋以信著。好读书而不为章句。
精吏道而尤擅循良。再为法官
三秉天宪。二登郎署
一宰洛阳其兄之讨南蛮也。
两军交战。仗忠信而必使其间。
宁国之如回纥也。绝域奉辞。
布皇明而皆得要领。肃宗褒异。
擢拜商州刺史。无何。
超迁京兆尹。不十年而兄弟相代。
论者伟之。永泰二年秋八月
有诏自太子左庶子复拜为邛州刺史御史中丞邛南八州都防禦观察等使。真卿与公同在御史
亡兄国子司业允南弟今江陵少尹允臧又与少尹同时台省。既接通家之欢。
载敦世亲之好。以为徂谢永久。
所存者徽猷。陵谷虽迁。
不朽者金石。铭功篆美。
敢坠所闻。其词曰。
洪范垂休。系殷封周。
鲜于身繇。派渔阳兮。
世掌汉历。子孙舄奕。
代有丕绩。暨定襄兮。
冠氏促龄。二孙夙丁。
隋官不宁。肇定疆兮。
嘉陵淼淼。云台矫矫。
降生京兆。为龙光兮。
有武有文。刚严不偫。
克懋鸿勋。制惟梁兮。
既靖巴蜀。既清辇毂。
日闻启沃。播周行兮。
结友不终。孤我深衷。
如彼飞虫。反予戕兮。
邵阳典午。汉阳纡组。
熟云心苦。坦行藏兮。
天不慭遗。哲人其萎。
反葬江湄。咺其伤兮。
此令有裕。教忠有素。
天介景祚。炽而昌兮。
三世京尹。二子专城。
一门载荣。馀庆彰兮。
丰碑巍巍。盛业晖晖。
举世是希。与天长兮。
广黄帝本行记 唐 · 王瓘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十八
黄帝以天下既理。
物用具备。
乃寻真访隐。
问道求仙。
冀获长生久视。
所谓先理代而登仙者也。
时有宁封子陶正
有神人过。
为其掌火。
能出入五色烟。
久则以教封子
封子积火自烧。
随烟气上下。
一旦飞去。
往流沙。
食飞鱼。
暂死二百年更生。
黄帝师其道。
封子游于沙。
使风后负书。
常伯剑。
旦往洹沙。
夕归蒲晋。
行万里而一息。
洹流如沙尘。
足践则陷。
其深不测。
大风吹沙如雾。
雾中多神龙鱼鳖。
皆能飞翔。
有石蓝青色。
坚而甚轻。
从风靡靡。
覆于流沙之上。
一茎百叶。
千年一花。
宁封子游海诗曰。
青蓝灼烁千载舒。
百龄暂死食飞鱼。
务光子。
身长八尺七寸。
神仙者也。
赤将子舆者。
不食五谷。
啖百草花长年。
容成公
善补导之术。
守生养气。
谷神不死。
能使白发复黑。
齿落复生。
帝慕其道。
乃造五城十二楼
以俟神人。
即访道游华山首山
东之泰山
时致怪物。
而与神会通。
接神人于蓬莱。
迥乃接万灵于明庭京兆伸山寒门甘泉谷口
黄帝于是祭天圜丘
将求至道。
即师事九元子
地皇元年正月上寅日。
斋于首山
复周游以访其道。
将见大隗具茨之山。
方明为御。
昌寓骖乘。
张若謵㢋前导。
阍滑稽后从。
襄城之野。
七圣皆迷。
牧马童子。
问途焉。
若知具茨之山乎。
曰然。
若知大隗之所存乎。
曰然。
黄帝曰。
异哉小童。
非独知具茨之山。
又知大隗之所存乎。
请问为天下。
小童曰。
夫为天下者。
亦若是而已矣。
又奚事焉。
余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
余适有瞀病。
有长者教余曰。
尔乘日之车。
而游于襄城之野。
今余病少痊。
余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
夫为天下者。
亦若此而已矣。
又奚事焉。
曰。
夫为天下。
诚非吾子之事。
虽然。
请问为天下。
小童辞。
黄帝又问。
小童曰。
夫为天下者。
亦奚以异乎牧马哉。
亦去其害马而已。
帝再拜稽首。
天师而退。
帝曾省天皇真一之经。
而不解三一真气之要。
是以周流四方。
求其释解。
乃至圜丘之上。
其国有不死之树。
食其实与叶。
人皆不死。
丹峦之泉。
饮之长生。
有巨蛇害人。
帝以雄黄逐之。
留一时而返。
帝令三子习服之。
皆寿三百岁。
东到青邱。
见紫府先生
登于风山。
受三皇内文天文大字。
以敕召万神。
役使偫灵。
南到五芝元涧。
登元陇荫建木观。
百灵所登降。
采若乾之
饮丹峦之水。
西见中黄子
受九茹之方位。
北到鸿堤。
具茨
大隗黄盖童子。
受神仙图十二卷。
稽山
陟黄屋。
开石函。
发玉笈。
得金鼎九丹之经。
复授九转之诀于元女。
南至江。
登熊湘。
天台
受金液神丹之方。
广成子有道。
在空同山。
见之曰。
闻吾子达于至道。
敢问至道之精。
吾欲取天地之精。
以佐五谷。
以养人民。
吾又欲官阴阳。
以遂偫生。
为之柰何。
广成子曰。
汝欲问者。
物之质也。
汝欲官者。
物之残也。
自汝理天下。
云气不待族而雨。
草木不待黄而落。
日月之光。
益以荒矣。
汝佞人之心剪剪者。
奚足以语至道哉。
黄帝退。
捐天下。
筑特室。
白茅
閒居三月
复往邀之。
广成子南首而卧。
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
再拜稽首而问曰。
闻吾子达于至道。
敢问治身。
柰何可以长久。
广成子蹶然而起曰。
善哉问乎。
吾语汝
至道之精。
窈窈冥冥。
至道之极。
昏昏默默。
必静必清。
无劳汝形。
无摇汝精。
乃可长生。
目无所见。
耳无所闻。
心无所知。
神将守形。
乃可长生。
慎汝内。
闭汝外。
多知为败。
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
至彼至阳之原也。
我为汝入于杳冥之门矣。
至彼至阴之原也。
天地有官。
阴阳有藏。
慎守汝身。
物将自壮。
我守其一。
以处其和。
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
吾形未尝衰也。
黄帝再拜稽首曰。
广成子之谓天矣。
广成子又曰。
彼其物无穷。
而人皆以为终。
彼其物无测。
而人皆以为极。
得我道者
上为皇而下为王。
失吾道者
上见光而下为土。
今夫百昌。
皆生于土。
而反于土。
故将与汝入无穷之门。
以游无极之野。
我与日月参光。
与天地为常。
当我缗乎。
远我昏乎。
人其尽死。
而我独存乎。
黄帝得道之要。
复周游四海。
车辙马迹。
丹井遗书。
往往而有。
越元阙。
见中黄丈人。
云台
青城天国之都。
宁先生
受龙蹻之经。
筑坛于山上。
宁先生五岳丈人
使岳神一月再朝。
岳神洒六时之泉。
以代晷漏。
帝问先生真一之道。
先生曰。
吾得道。
始仙耳。
非是三皇天真之官。
实不解此真一之文。
近皇人为扶桑君所使。
峨嵋山仙官。
今犹未去。
可往问之。
帝乃到峨嵋之山。
清斋三月
得与皇人相见。
皇人者。
不知何世人也。
身长九尺。
元毛被体。
长皆尺馀。
发才长数寸。
其居乃在北山绝岩之下。
中以苍玉为屋。
黄金为床。
然千和之香。
侍者皆众仙玉女。
座宾三人。
皆称太清仙王。
方见皇人。
饮以丹华之英。
漱以玉井之浆。
黄帝匍匐既至。
再拜稽首而立。
请问长生之道。
皇人曰。
子既官四海。
复欲不死。
不亦贪乎。
曰。
万兆无主。
则相陵暴。
今为制法。
足以传后。
私心好道。
远涉四海。
幸遇道君。
愿垂哀告。
窃见真人食精之经。
徒省其文而弗综其意。
挹其辞而不释其事。
乞得教诲。
皇人大惊。
良久乃答曰。
汝安得闻见。
此乃金箓之首篇。
上天之灵符。
太上之宝文矣。
白日升天
飞步虚空。
身生水火。
变化无常。
此天仙之真。
惟有龙胎金液。
九转之丹。
守形绝粒。
辟除万邪。
役使鬼神。
长生久视。
乃血脉流宣。
肠化为筋。
百灾不能伤。
延期至亿千。
则惟有真一。
食五牙之文。
此二事。
但使南斗君领录。
参于太常楗籥。
自非仙人。
四千年一出。
约皆不得背科而妄泄也。
西王母秘此书于五城之内。
其外卫备有仙楼十二
藏以紫玉之匮。
刻以黄金之札。
封以丹芝光华。
印以太上中章。
其无仙籍者。
不得闻知也。
子未可听天音于地耳矣。
便可去也。
帝答曰。
昔已受神丹于元女。
惟未受五牙食真之经。
今运会得见道君。
既不以授生道。
是臣相命不得度世耳。
因叩头流血。
唯乞悯济。
太清三仙王复悯助之曰。
此子先世有功德及鸟兽。
故芳气之流。
光于帝位。
何为隐其真牙之经乎。
可教而成之也。
皇人命帝坐而告之曰。
汝向所道之经。
上天之气。
归于一身。
一身分明。
了可长存耳。
夫人有生之最灵也。
不能自守其神而却众恶。
若知之者。
不求佑于天。
止于其身则足矣。
且一身犹一国也。
胸腹之位犹宫室也。
四肢之列犹郊境也。
骨节之分犹百官也。
神犹君也。
血犹臣也。
气犹民也。
故知理身则知理国。
爱其民所以安其国。
吝其气所以全其身。
民散则国亡。
气竭则身死。
亡者不可存。
死者不可生。
所以至人消未起之患。
理未病之疾。
坚守之于无事之前。
不追之于既逝之后。
民难养而易散。
气难保而易失。
审威德所以固其理。
割嗜欲所以其真。
然后真一存焉。
三一守焉。
泥丸绛宫丹田。
三一之宅也。
子勤守之。
万毒不伤。
华池
食五牙。
便为真仙矣。
吾受此经于九天真王
今以相付。
存之于口。
名曰朱鸟之丹。
取之于身。
名曰真一。
勤乎秘哉。
大有旨曰。
五谷为刳命之凿。
五牙为长生之根也。
帝受道毕。
东过庐山
署九天使者。
秩次青城丈人
御史
主总仙官之籍。
为五岳之监司也。
帝又封灊山君为九天司命
主生死之录。
复以四岳皆有佐命之山。
南岳孤峙无辅。
乃章祠三天太上道君。
霍山为南岳储君
灊山南岳之副。
以贰其政。
以辅佐之。
乃写九州山川百物之形。
又作五岳之图。
用传于世。
帝鍊石于缙云
缙云之瑞。
缙云之堂。
丹邱存焉。
帝藏兵法胜负之图六甲阴阳之书于苗
帝又合符瑞于釜山。
奉事太乙元君
受易形变化。
藏于空同之岩。
帝考推步之术于泰山力牧
著体诊之诀于岐伯雷公。
讲气候于风后。
穷律度于容成
救残伤缀金冶之事。
毕该秘要。
穷究道真。
传阴符。
则内合天机。
外合人事。
理天下。
南洎交阯
北至幽陵。
西极流沙。
东界蟠桃
曰。
吾闻在宥天下。
不闻理于天下。
我劳天下久矣。
息驾元圃。
以反余真也。
修封禅礼毕。
乃采首山之铜。
铸鼎象物。
鼎成。
以象太一于雍州
其鼎知吉知凶。
知存知亡。
能轻能重。
能息能行。
不灼而沸。
不汲而盈。
自生五味。
真神鼎也。
遂鍊九鼎之丹。
服之以丹法。
传于元子
重盟而付之。
丹经藏于九疑之东委羽之
承以文玉
覆以磐石。
金简玉字刻其文。
帝又以灵宝五符真文金简书之。
一通藏于钟山
一通藏宛委之
帝所铸剑镜鼎器。
皆以天文古字题铭其上。
或有秘谶之词焉。
时薰风至。
神人集。
厌代之志。
留冠佩剑舄于鼎湖极峻处昆台
立馆于其下。
马师皇者。
善医马。
通神明。
忽有龙下于庭。
张口闭目。
师皇视之。
此龙有病。
乃引针以针龙口中。
以牛乳煎甘草灌之。
龙病即愈。
师皇乘龙而去。
黄帝闻之。
自择以戊午日升天。
果有黄龙垂胡髯迎帝。
帝乘龙登天。
无为子及臣僚升天者七十二人。
其小臣不得上者。
攀断龙髯。
及堕帝弓。
小臣抱弓而号。
因曰乌号弓
万姓仰天而呼。
因名其地为皇天原。
亦名鼎湖
其后有臣左彻
削木为黄帝像。
率诸侯而朝奉之。
臣僚追慕。
取几杖立庙而祭之。
取衣冠置墓而守之。
于是有乔山之冢。
黄帝曾游处。
皆有祠焉。
五百年后。
乔山墓崩。
空室。
惟剑与赤舄在。
一旦亦失去。
黄帝居代总二百一十年。
在位一百年。
升天为太乙君。
又为轩辕之星。
备黄龙之体。
在南宫之中。
后代享之。
列为五帝。
居中配天。
黄帝土德。
中央之位。
兼总四方也。
以镇星为子。
上配五老。
下配五帝。
黄帝之子昌意
弱水
昌意之弟少昊
帝妃女节所生也。
帝之女溺于东海
化为鸟。
名曰精卫。
常衔西山木石。
以堙东海焉。
少昊名挚
字青阳
即帝位。
号金天氏
黄帝之子也。
颛顼高阳氏
黄帝之孙也。
有圣德。
在位七十八年。
九十八岁。
母蜀氏。
商邱濮阳
禺强。
黄帝之允。
颛顼之子。
颛顼俱得道。
颛顼为元冥。
禺强为北方水神。
帝喾高辛氏
黄帝之孙。
帝生而神灵。
自言其名。
偃师
在位七十年。
一百五岁。
帝尧陶唐氏
黄帝元孙。
姓伊祁
名放勋
兴于定陶
唐侯为帝。
都于平阳
在位九十八年。
年一百八十八岁。
帝舜有虞氏
姓姚名重华
黄帝八代孙。
蒲坂
年百岁得道。
登遐于九疑
夏禹号夏后氏
黄帝元孙。
姓姒名文命
殷汤。
黄帝十七代孙。
黄帝子孙。
各得姓于事
帝吹律定姓者十二。
少昊有子姓曼。
颛顼姓姬
姓伊祁
姓姚
姓姒
姓子
又张邓轩路黄寇朱郦白薛虔资伊祁申屠黄公托跋。
黄帝有子各封一国
总三十三氏。
黄帝之后。
子孙相承。
凡一千二百五十年。
黄帝己酉岁
至今大唐广明二年辛丑岁
计三千四百七十二年矣。
韩洎秀才 北宋 · 柳开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四、《河东先生集》卷九
亡友李宪,昔年尝话辱贤兄侍御厚知,以予好为文章,数数曾相评议。
自予应举历官已来,了不得与贤兄相识,而又李宪守之不幸,卒于信州治所。
余今年自御史谪官到此,累有人言足下好为古文,趣尚出处不与俗同。
洪州李顾行秀才许州来相访,亦说足下,及出足下所作《送行序》示余,听而观之,深足贵耳。
因读孟郊诗,言及足下有卢仝诗数十章。
开于十年前,在京城书肆中见唐诸公诗一策,内有玉川生诗约四十馀章,《与马异结交诗》为首篇。
余寻托亡兄辟用百钱市而得之。
时有郑州严从予学文,卒与亡兄相遇,取而与之。
至明年,严死,卢诗没而无复返矣。
自后,予于江南及来河北,常欲求之,无能有也。
今李生话足下所有,彷像类余昔年市之者焉,未悉足下于人传之耶?
人别有而小异耶?
呜呼!
天地间古今事,学必有以成也,成必有以知也,知必有以传也。
世所好而用者,未必为久而存也;
世所不好而弃者,未必为终而泯息也,皆莫可极而定之矣。
然其善者胜耳。
今欲请足下所有卢仝诗而一观焉。
因得具与足下之故,及卢诗之事,用达于左右,可否惟命。
开白。
御赐飞白书序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丹渊集》卷二五、《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五八、《佩文斋书画谱》卷六八、《古今图书集成》字学典卷四九
仁宗皇帝飞白书,乃圣人不可穷之大艺,而无所儗之绝学者也。
法传之于天,义授之于神。
渊情睿思,下寓毫墨;
挥洒变动,函负藏畜。
齐阴阳之功,合造化之巧,宜乎世人莫得窥其至精极妙之端涯者已。
若夫皇居奥瑑,贵室珍刻,有容摹肖,时亦飘堕。
其能于此以幸而获之者,自将别为秘衷,尽略他玩,流畀后嗣,传于无极。
而况密繇严从,躬被宠锡,将宜何如以奉其休荣者哉?
嘉祐七年冬十二月戊申召侍臣二十有八人,观书于龙图天章阁,又幸宝文阁
是日,上亲御宝跗,纵写华楮。
貂珰递荐,簪笏环视。
云飞雾散之状,龙蟠凤矫之势,震耸惊眩,流动众目。
既而,遂命以书分赐左右。
太子宾客掌公禹锡,时预此集,乃蒙帝子之殊渥焉。
怀归有光,展对犹湿。
观其点分玺角,下压秦宝;
画立圭植,高掩周瑞。
仰惟祥符之书,氏阳之诏,始可相与配其瑰丽,而并其崇严者欤!
熙宁五年十月,其孙文纪陵州贵平县令,袭衍复椟,载以临治。
愿将刊镂,布示于远,谋奉坚琰,留寘佛庙。
见求短引,以著其下。
懿哉!
侈君之赐,扬祖之美,乃文纪为人臣子之道,于是乎至矣。
故为题此。
初八日,谨序。
谢宣召入院奏状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四九、《华阳集》卷七
右臣今月十二日,翰林待诏李九思至臣所居,奉宣宸旨,召臣入院充学士者。
仙扃遣使,甫驰及于穷庐;
诏检飞文,遽进登于内署
名因宠过,幸与愧深。
伏以极儒者之荣,独高翰墨之选;
鼓天下之动,莫如号令之孚。
故与游北门,绝贵前代,居则裁深厚之训,进则奉清閒之咨,靡容滥延,以污严从
如臣禀生孤陋,涉学浅,夙陶圣化之醲,偶点士英之级。
言西掖,空惊五载之迁;
进读露门,未䌷一言之补。
忽召更于词禁,益陪侍于天光。
而臣学疏不足以鬯帝谟,智短不足以经国论,徒衔君遇,畴允师佥。
兹盖皇帝陛下讲治道之隆,广人材之育。
使驽乘不柅,或跂长途之驱;
由桷刻而丹,尚增大厦之观。
臣敢不厉敦素业,勉蹈清修。
炳文章之风,已属汉功之美;
歌日月之盛,维知圣德之逢。
虽誓糜捐,何酬覆露!
泸南诗老史君墓志铭元符二年正月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六、《山谷全书·正集》卷三二、《珊瑚网·书录》卷五、《书画题跋记》卷四、《模古斋法帖》卷下、《壮陶阁书画录》卷四
维史氏远有世序,自唐尚书吏部侍郎严从僖宗入蜀。
德言,为山南东道观察支使,因不能归,占籍于眉山
生光庭,孟氏时试大理评事、知应灵县
应灵生著明,嘉州军事推官
嘉州生溥,见之乱,遂不出仕,号「江阳隐君」。
阳生回,能诗,自号「知非子」。
知非生宗简,名能知人,善料事,自号「天和子」。
天和子实生诗老。
诗老讳字翊正
少则笃学能诗,绍知非之业。
以贫,干试于眉州,又干试于开封府,皆见绌。
乃游泸州,杜门读书,士大夫之子弟多委束脩于门,遂老于泸州
妻子或谒不足,君熙然曰:「会当有足时」。
自守挺然,不妄取与。
有挟势利而求交者,虽邻不觌也。
其见刺史县令,鞠躬如也,未尝有私谒。
既晚莫,不及仕进。
闲居无一日废书,尤刻意于诗。
登临樽酒,率尝吐佳句,压其坐人,故士君子推之曰「诗老」云。
夫人杨氏,生二子:锐、镇。
一女,嫁进士王庸。
继室杜氏,生四子:铸、钢、镐、铨。
君卒以绍圣三年四月某甲子,享年若干。
葬以元符二年正月癸亥,其兆在泸川之上、白艻之原。
自天和而上,皆葬眉山,而葬泸川自君始。
镇有文行,泸川学者宗之。
竭力大事,而来请铭,遂铭之。
铭曰:
人皆汲汲,仰掇俯拾。
商财计级,胁肩求入。
君独徐徐,书耕笔锄。
我躬则臞,我心则腴。
缊袍后秃,藜藿不肉。
哦诗满屋,金革匏竹。
泸川洋洋,枞栝其冈。
勒铭诏藏,尚其嗣之昌。
盛暑中黄子主簿双井见访 宋 · 王庭圭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痛饮元非避暑方,又无金碗汲寒浆。
忽逢佳士(四库本作客)携新茗,来坐竹阴移晚凉。
幽处小窗花木好,吟馀清论齿牙香。
君家句法谁能似,煎出车声绕九肠。
代张帅谢太师敷学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一三、《紫微集》卷二九
假行都弹压之权,惭无课最;
寓延阁高华之直,误被宠迁。
命拜自天,恩归有地。
窃以京兆重守符之任,甘泉严从橐之臣。
出则济治于剧繁,入则备承于顾问。
昔两都求治,责三府之政声;
六阁相辉,藏累朝之宝典。
故辇毂虽剸裁之地,或笔囊陪侍从之班。
如其未桴鼓之稀鸣,安得预瀛洲之妙选!
伏念某材羞樗散,质愧枣昏,有家漂流,逢世恢复。
策名委质,徒坚父教之忠;
趋事赴功,无益公家之利。
顷自湖湘之疏远,误蒙廊庙之召收,旋将漕于日畿,继承流于天邑。
期年已勉,策十驾以不前;
衰病居多,无一毫而仰报。
屡有奉词之请,庶销旷职之忧。
未闻洪造之矜从,反见清班之骤躐。
仰知全度,终欲曲成
宠至若惊,固当力疾;
感深而泣,徒自戴恩。
兹盖伏遇某官一德享天,三王施事。
致主复雍熙之治,跻时题晏粲之期。
道本密庸,运极枢而变化;
人无求备,采葑菲以用才。
遂俾庸虚,亦叨甄奖。
某敢不益思不逮,求称所蒙。
若泥在钧,已甄陶之赐;
我心匪石,实怀篆刻之私。
感愧所存,敷殚曷既。
禅智院记绍兴十五年十二月 宋 · 贾廷佐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九二、《金华文徵》卷五、道光《东阳县志》卷二四
绍兴十五年十二月八日,禅智院主僧相印大师清广以其院未有记,惧岁月浸远,无以示来者,乞予文以书之。
初,禅智开山简通禅师因杜远施地创建兰若,得名禅师太祖皇帝十二年辛未岁也。
至英宗治平二年,改今名。
开宝四载迄今一百七十年,像设俨然,景物如新。
院之土地祠,乡民从昔烹炮物命,来享络绎。
予举堕灶语以戒之,广悚然,易以蔬祭,且复化众建为经藏,流通善法,以利无穷。
夫以六世之久,所更者亡虏二千晦朔,而院宇之兴,有加于昔。
虽云佛法之场有护持者,然由凿空之人一念流出,而广踵其后,举心动念,亦不苟然也。
予尝论人之善恶贤鄙,大率皆由一念。
佛告阿难:「世间所以少得道者,由思想秽念多,故昼夜有八亿四千万念,一念善者得善果,一念恶者得恶果」。
故《转轮五道经》云:「天下万物各有因缘。
王大臣从礼三宝中来,大富多财从布施中来,长寿无病从持戒中来,相貌端严从忍辱中来,勤于为善精进中来,持重者有德禅定中来,才明聪解般若中来」。
嗟夫!
此犹著于有漏之因耳,诚能一念入佛知见,顿了无我,深达物虚,则万累俱销,有何不證,犹微尘扬于猛吹,轻舸随于迅流,只恐不信一心,自生艰阻。
若入宗镜,则一毫之善,皆是圆因,终不堕落人天小
昔开山以把茅盖头,于此念也;
今广之治是院,薰脩不懈,亦念也;
闻堕灶以悚然,亦念也;
筑轮藏于二百年间,亦念也;
既自善其所念,又欲转化多人,亦念也;
予为之书,不□著其院之因起,且有以警之,亦念也。
孝叔赵有翼赵存中黄子沈正卿曾同季有观梅道场之约仆偶过西山不得陪六客之末归读众作因继韵 宋 · 仲并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公皆车马城南去,我向西郊漾小舟。
人事好乖各回首,吾年如此喜乘流。
金兰六客稀时见,珠玉一篇无句酬。
却数竹林犹少在,不妨著我伯伦刘(自注:人尝戏不能饮者曰尔为刘伶乎?余饮少辄醉,聊自戏也。)
与白新守(下起)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八五、《铁庵集》卷二一
某二十年前游江乡,闻存斋名,一面无从。
投老落南,阅同官氏名,乃繇古康贰行新兴事,遂为真焉。
今之参国论、当方面者谁欤?
而淹屈名儒于此,窃为远氓得贤史君喜,又为衰晚得贤僚寀喜,独为柄人物者不满。
顾达者曷尝置欣戚于其间。
存斋巨藁一编,歌谣感慨,可与《击壤》并行,有资世教不小。
又观《中黄子》一书,则自无极而太极、性理而物理、用世而出世,无所不有,浩乎博哉,不可得而端倪。
窥其造诣,则知道者之言也,世有此奇特乎?
六一公之文非庐陵之文也,为本朝开山,如元气浑沦。
中兴后则省斋之典实,诚斋之倔奇。
存斋皆有之,而诗之首章、书之终术多借仙为谕。
虽六经无一仙字,其实用意处最深。
其精者以治身,其粗者以治世,治身固所以治世,曷尝有二哉?
章子厚蠹国残民之魁,晚年犹谓人生岂不能撰得二三百岁,使斯人长存,则国与民何辜?
岂不为中黄子所笑?
某学未闻道,且老矣,每沐真染,深仞臭味相予之至意。
自念治心养身于山林间,其谨不走,作为易谬。
叨一道之寄,日与物应,皆合则可,一有不合,必有受其害者,虽非其意,而不得辞其责,心徒劳,身徒瘁。
执要御详,必有其说,惟高明教之。
庚子日南至愚得子枫林朱先生允升赐书并诗举资中黄先生书成得子为况且其令郎以寅年寅月夜半生而是子以子年子月日中生偶亦相类次韵谢之 元末明初 · 赵汸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藏山竹简头堪白,海上桃生不记年。
节日祯祥虽偶似,科名宦达总输先。
成书谩付将来世,有后应观已定天。
文字尧夫今不愧,敢辞端拜百王前。
恭陪郊祀纪成 明 · 李梦阳
五言排律 押东韵 出处:空同集卷二十三
御气三更合,君王在閟宫。
燎烟凝碧落,墀月起微风。
上帝居歆夕,文王陟降中。
诸坛严从幕,元祀报成功。
侑食圭璋洁,登歌玉磬同。
神旋仍醉饱,万舞向春空。
旧衙门行宫即事乾隆癸酉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
别殿前头书室连,修文曾记养痾旋。
岂知近膝翻成背(朕待皇子䓁素严从未假之辞色惟庚午年皇长子养疾于此每温谕冀其痊可父子之情较切不谓遂成永诀驻跸思昔不禁黯然),尚冀承恩竟永捐。
丙舍长眠又隔载,离宫不到已三年。
凭参幻梦清宵里,一枕钟声古寺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