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冯之图”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陈石渠明府书先讯诗以谢之 明末清初 · 张萱
 押尤韵
使君高谊如山丘,缄书远讯何绸缪。
自怜怀刺向谁是,我欲索赋从君游。
半生久已负七尺,一日便可成千秋。
为击唾壶歌伏枥,起舞幸有双吴钩。
汪退谷先生书先六世祖天山府君鉴湖垂钓图记及退谷自作歌行后甲戌 晚清 · 李慈铭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白华绛柎阁诗癸
达人蜕尘垢,结情山水区。
我祖济物怀,平世郁未舒。
道高婴众忌,学富成独殊。
垂老得一第,不曳时相裾。
康熙盛朝彦,文酒多怡娱。
每念钓游地,久狎渔樵徒。
三山陆贺宅,选胜据镜湖
岩壑相错峙,长桥故萦纡。
苍翠莫名状,烟云时有无。
孤屿出湖面,亭亭擢纤趺。
清流四回映,列岫长眉敷。
归隐终未遂,遐襟传画图。
退谷老诗叟,作歌散忧虞。
下噀今尽失,寝邱荒未居。
缅维旧德永,家风异时趋。
湖桑埭上路,常与轻舟俱。
会当谢簪绂,言就先人庐。
结亭绕梧,垂竿隐菰蒲
书先庄简公千岩亭诗后甲申 晚清 · 李慈铭
 出处:杏花香雪斋诗己集
庄简公绍兴中罢相,以提举洞霄宫还居郡城新河。尝过陆少师宰千岩亭,赋诗云:「家山好处寻难遍,日日当门只卧龙。欲尽东南岩壑美,须来亭上小从容。」慈铭平生喜诵此诗。乙丑还里,赁庑新河者两载,后移寓锦鳞桥,则卧龙日在户闼矣。比年久羁郎署,极念故山,甲申岁阑,寒夜多思,谨题五言一章于后,述祖德,志息壤焉。
我祖南宋英,罢政守乡郡
遂安新河居,千载想馀韵。
同时陆秘阁,始筑千岩亭。
放翁尚童丱,授诗闻过庭。
时见相公来,青山在眉宇。
白云不可赠,相招白云语。
藤州忽赴谪,遂落琼海边。
仙山一家乐(事见《云谷杂记》。),化鹤无归年。
至今清风生,近接水澄巷。
第宅多新开,市楼赩霞绛。
余也一廛赁,两见河水
时寻古松石,想见峨冠人。
龟堂久已平,快阁亦非故。
只道三山间,犹有东园树。
薄宦去乡国,欲归无寸田。
何从乞祠禄,况求一郡便。
寒夜静煮茶,冻窗闻竹折。
梦载梅花艭,探遍山阴
猿鹤帷寒,峰峰积翠间。
翻思锦鳞里,隐几卧龙山
永平府文庙。赠教官祈盘 明 · 成伣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虚白堂诗集卷之三
黉堂深翼翼,学士总神仙。
绛帐开还掩,青襟后忽先。
庭留夫子,官冷广文毡。
愿效抠衣礼,朝朝对榻前(祈盘诗云。喜遇高丽使。堂堂似列仙。朝天乘驲急。用货买书先。礼乐同华夏。衣冠异毳毡。仰赓文庙句。潦倒不能前。)
春分日僧持偕长君元子小集种字林同书先星子及仲儿寿潜分韵得杯留二字 其一 清 · 吴绮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林蕙堂全集卷十六
良朋来意外,老更爱追陪。
快读新诗帙,同倾浊酒杯。
竹深三径雨,花发半春雷。
未下重城钥,樊川旧往回。
春分日僧持偕长君元子小集种字林同书先星子及仲儿寿潜分韵得杯留二字 其二 清 · 吴绮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林蕙堂全集卷十六
正值庭梅放,诸君且少留。
湖山生远梦,师友忆前游。
并坐青瑶席,閒披紫□裘。
惟应输少俊,词赋总风流。
味腴书室乾隆辛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十二
全书四库弆四阁(初辑四库全书时即仿范氏天一阁规制命于大圆明园避暑山庄盛京四处建文渊文源文文溯四阁贮之冀得广为流播嘉惠无穷顾每阁藏书三万六千册卷帙如渊洵非易究因复命司事大臣等择其尤精者亦分四库得一万二千卷别名荟要于大内之摛藻堂圆明园之味腴书室各缮录一部以备几馀披览),充栋纷陈不易穷。
因命研精为荟要,分藏园内及宫中。
彼曾重勘仍多舛(谓文渊等四阁),此岂独遗漫惜工(谓摛藻堂及此味腴书室缮写四库全书之始原设分校覆校总校各员细加雠勘乃丁未岁驻跸山庄时偶阅文津阁书籍见其中讹谬者连篇累牍因命在京诸皇子及大臣率大小臣工二百馀员将文渊二阁之书先校对复罚令从前未能详校此二阁书籍之员往校山庄文津阁之书其文津阁原校之员罚往覆校盛京文溯阁之书既念四阁之书重加校对尚多错误岂荟要之书可信无讹上年据原充纂脩及校阅之陆锡熊等往盛京覆校全书竣事开列从前未能详校文溯阁全书之员本应予以议处姑从宽罚令将荟要二分覆加校对以赎前愆此亦国家惩劝之道应尔不独全书流传后世可称善本也)
一例校雠示惩劝,施之政亦惕于衷。
王氏题名记庆历元年 北宋 · 尹洙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七、《河南先生文集》卷四
陕郡开元寺建初院,有进士登科、题名二记在焉。
其一题云:「天复四年左丞杨涉进士二十六人」。
唐昭宗迁洛,改元天祐岁,驻跸于陕,杨涉丞相所放进士榜第十四人王公讳澥之嗣子工部追书也。
工部讳某开宝二年佐虢幕,作文以记其事。
后十一年,工部从子、盐铁推官守中奉使过陕,又志名于记末。
其一题云:「咸平元年翰林学士杨砺进士五十一人」。
第九人刘公𤍤所刻也。
刘公大父太常卿岳,前天复榜中第十一人。
刘公尝官于陕,故以东都咸平榜嗣之。
其第二十三人王公讳某,即天复榜第十四人王公之曾孙,累官某官,赠某官。
庆历元年,赠官嗣子书先公赠官)职方公按刑陕右,观建初一记,则高祖、先公登科二名,暨曾祖、伯祖真迹俱存,慨然感慕,命余次其年世前后。
呜呼,天祐甲子,距今百三十有九年,公家四世刻名佛舍,公今又继而书之,世德之厚者,其将显乎!
葛山冯书先假还 明末清初 · 谭元春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岳归堂未刻诗卷九
衣冠觐母旧山中,遇我停车路一终。
秋入葛山凉未彻,南湖湖畔钓丝风。
醉落魄 家书 现当代 · 黄绮
 押词韵第十八部
六月十二日报载,敌突登陆安庆。悲愤交加,竟日减食。大姊求签寺庙中,问家人脱险否。次日八妹忽来书,谓一二日内即迁居望江,再赴九江。此书先安庆陷半月余投邮,近或已至望邑矣。
孟冬廿八,去年江上全家别。
而今已是音尘绝。
自恨无情,当日心如铁。

人前不怕痴求佛,途穷强释尊邪说。
书来始信人间活。
眉上心头,又为离情夺。
朱彝尊经义考乾隆丁酉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押蒸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三
秦燔弗绝殆如绳,未丧斯文圣语曾。
疑信虽滋后人议,述传终赖汉儒承。
天经地纬道由托,一贯六同教以兴。
藜阁炎刘校诚韪,竹垞昭代撰堪称。
存亡若彼均详注彝尊竹垞秀水康熙己未博学鸿词检讨入直内廷博闻淹贯是书通考历代诸儒说经书目每书先列撰人姓氏书名卷数次列题注曰存曰阙曰佚曰未见次列原书序跋诸儒论断及其人爵里彝尊考正按语载于末而附以逸经毖纬拟经诸目凡三百卷自汉迄今说经诸书存亡可考文献足徵编辑之勤考据之审网罗之富实有裨于经学惟所注阙佚未见者今四库所录往往其书尚存盖册府储藏外间难觏不足为彝尊病至卷首冠以我朝尔若世祖御注孝经按时圣祖日讲解义自属体制应臣工著述则当代先后彝尊于编次时亦未及详订即如本朝成德所著之大易集义粹言合订列于前而朱子元亨利贞说立于后殊为参错第以刊布成书难以改刻惟令于四库全书提要内声明以正体例至其义在尊经不惟汲古之助并将昭示来兹矣),文献于兹率可徵。
远绍旁搜今古会,焚膏继晷岁年增。
考因晰理求其是,义在尊经靡不胜。
枕葄宁惟资汲鉴,阐崇将以示孙曾。
贺新郎 送吴鹿书入蜀亲迎 清 · 李宗纮
 押宥韵 出处:东皋诗馀卷之二
鸳侣天生就。
西川、迢迢云际,佳期拖逗。
忽地鸾笺催赴约,莫怕瞿塘水溜。
正秋尽、波平时候。
好耐寒江风雪夜,待到时、绣幕围春昼。
才展尽,眉边皱。

绮窗一任鸡鸣又。
两绸缪、问今何夕,方成邂逅。
欢笑正浓还借问,来路风霜生受。
这怜惜、比常加厚。
只有关心难说与,恐深情、暗被伊猜透。
须筹画,归来后(鹿书先有如君在室。)
余自厦澳渡海,以藏书五簏寄榕城海舶中,抵台而书先至矣,检点无恙,率赋一诗 清 · 孙元衡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龙画螺书永不磨,沧溟其奈腐儒何!
年来况味齑盐共,天外沈吟岁月多。
萤火自今添熠耀,蠹鱼先我历风波。
古人未死真堪友,痛哭相逢又啸歌!
渔洋先生评:即事便成佳话,千秋而下,想见胸次。
遥和黎慱庵四首 其一 明 · 王应斗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慱庵先生丁卯江闱之牍虽出德兴令之门然其得隽而前予与同年新昌赞赏居多揭榜后知为名宿不胜私喜予与德典厚善终不欲明其故新昌则明之矣以此三十馀年仕不相值并无通刺谋面之缘徒有神往顷冯密庵先生归自豫章与慱庵声气欢洽以其所和诗并慱庵原唱四首见寄不觉览诵之馀挑动前因遂喜而次其韵
摸索当年事,追维在目前。
神交无异代,彝好有同然。
宝气云间瑞,清才物外仙。
由来非按剑,玄赏不云偏。
入黔省界中丞丈遣吏来迎意当有家书先至黔却寄来此乃不可得作诗寄子愚甲辰 清 · 何绍基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
母言儿弟善承欢,儿念君恩强自宽。
六十日同经岁别,七千里盼一书难。
思亲泪滴溪流热,作客心吞月气寒。
山馆镫花聊慰藉,连宵归㝱话团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