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政论 其三 东汉 · 崔寔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六
故宜量力度德,《春秋》之义(此二语袁宏《纪》二十一作「《春秋》之义,量力而举,度德而行」)。今既不能纯法八世,故宜参以霸政,则宜重赏深罚以御之,明著法术以检之。自非上德,严以则理,宽之则乱。何以明其然也?近孝宣皇帝明于君人之道,审于为政之理,故严刑峻法,破奸轨之胆,海内肃清,天下密如(《艺文类聚》五十二作「谧如」)。喜瑞并集,屡获丰年(「嘉瑞」下八字从《艺文类聚》补)。荐勋祖庙,享号中宗。算计见效,优于孝文。元帝即位,多(《艺文类聚》作「果」)行宽政,卒以堕损,威权始夺,遂为汉室基祸之主。治国之道,得失之理,于是可以鉴矣(本传作「政道得失,于斯可监」,从《艺文类聚》改补)。昔孔子作《春秋》,褒齐桓,懿晋文,叹管仲之功。夫岂不美文、武之道哉,诚达权救弊之理也。故圣人能与世推移,而俗士苦不知变,以为结绳之约,可复理乱秦之绪,《干戚》之舞,足以解平城之围。夫熊经鸟伸,虽延历之术,非伤寒之理;呼吸吐纳,虽度纪之道,非续骨之膏。盖为国之道,有似理身,平则致养,疾则攻焉。夫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夫以德教除残,是以粱肉理疾也;以刑罚理平,是以药石供养也。方今承百王之敝,值厄运之会。自数世以来,政多恩贷,驭委其辔,马骀其衔,四牡横奔,皇路险倾。方将钳勒鞬辀以救之,岂暇鸣和銮,清节奏从容平路(此四字从袁宏《纪》二十一补)哉!昔高祖令萧何作九章之律,有夷三族之令(《御览》六百四十八作「高帝作九章之律,高后深三族之罪」),黥、劓、斩趾、断舌、枭首,故谓之具五刑。文帝虽除肉刑,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趾者笞五百,当斩右趾者弃市。右趾者既损其命,鞭挞者往往至死,虽有轻刑之名,其实杀也。当此之时,民皆思复肉刑。至景帝元年,乃下诏曰:「加笃与重罪无异,幸而不死,不可为民。乃定减笞轻捶。自是之后,笞者得全。以此言之,文帝乃重刑,非轻之也;以严致平,非以宽致平也。世有所变,何独拘前(「世有」下八字从《御览》六百四十八补?)必欲行若言,当大定其本,使人主师五帝而式三王秦之俗,遵先圣之风,弃苟全之政,蹈稽古之踪,复五等之舜,立井田之制。然后选稷、契为佐,伊、吕为辅,乐作而凤皇仪,击石而百兽舞。若不然,则多为累而已(本传)」。
送管诚斋少宗伯同年归里 明末清初 · 史可法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史忠正公集卷四
长干秋老落潮初,一棹秦淮碧玉蕖。
独向新亭挥泪别,江南惟有管夷吾。
题鉴始斋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十三
书斋额鉴始,鉴始意何存。
幼岁栖迟处,耄年俯仰原。
光阴迅一瞬,惭愧懒多言。
示政孜孜意(予授玺后仍训政敕几盖幼承皇祖深眷期望至今是以年近九十不敢不孜孜自勉以副付托之恩),恐孤皇祖恩。
次族兄幼承(趾休)种菊韵 清 · 柳健休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大野文集卷之一
繁华世所艳,桃李媚三阳。
何事东篱下,超然撷晚芳。
挽族兄幼承 清 · 柳健休
出处:大野文集卷之一
吾宗累世岐山下,高川一曲饶桑麻。
乖翁硕德昌炽庆,萝爷遗风谨厚家。
四益斋中养得成,磨砻圭角入腔窠。
平居每见衣带饬,宗党不曾车马过。
葩藻讵在流辈后,其柰风花落淤泥。
老骥犹存万里心,寒鸦谁借一枝栖。
穷山岁暮诗料足,有酒盈樽菊盈畦。
昨年要我咏菊坞,菊坞之名香入牙。
洛阳桃李谁家玩,广陵芍药顷刻花。
何如篱下数䕺菊,独葆春色傲秋霜。
知公有意励晚节,不爱名花爱寒香。
流腋拟尝甘谷水,采根未学王子玦。
女夷忽报归阆苑,浪寻冥花绿萝月。
空中一阵打麦声,蒿里悲歌动四邻。
可怜异日花树会,风流减却几个人。
答谢乡贤谢玉辉先生贶诗 当代 · 林英男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温诗忍读蓼莪篇,刮骨锥心苦问天。
愧我道中如陌路,羡君林下醉先贤。
披星陟岵千回梦,运甓无端三十年。
雨润涸鱼恩未报,且将涩泪付涓泉(本事参阅《平沙集》之『家祭篇什』首篇。)。
注:蓼莪篇:《诗经·蓼莪》有『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等句。
陟岵:《诗经·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后因以『陟岵』为思念父亲之典。
运甓:指励志勤力。《晋书·陶侃传》: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
附:谢玉辉先生元玉并序:忆林楠先生
日前得林英男先生大作《平沙集》,喜甚。闻知其乃林楠先生公子,触及与林老先生一面缘之雅事。一九六九年,余下乡插队湖内,曾在乌山马头岭下之东坑尾单人校任教。约一九七三年初夏,故友沈仿予君与林楠先生到访,山野荒村,无以为敬,一盆米粥,一钵番薯,一碟菜脯,一盘花生,一瓶浊酒,一壶山茶,半饱半酣,却也津津有味。先生谈笑风生,击节吟诗,摇头晃脑,物我两忘。余与仿予君间或附和,诚至乐也。先生系前清翰林林壬裔孙,幼承庭训,学养颇深。怀才不遇,一生坎坷,却豪情不减,傲骨铮铮,令人敬佩。
际会荒村击节歌,淡糜番薯愧无多。山茶一碗精神爽,水酒三杯脸色酡。傲骨犹存颖未脱,壮心不已剑常磨。凄风苦雨等閒度,劫数难逃奈若何?
陟岵:《诗经·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后因以『陟岵』为思念父亲之典。
运甓:指励志勤力。《晋书·陶侃传》: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
附:谢玉辉先生元玉并序:忆林楠先生
日前得林英男先生大作《平沙集》,喜甚。闻知其乃林楠先生公子,触及与林老先生一面缘之雅事。一九六九年,余下乡插队湖内,曾在乌山马头岭下之东坑尾单人校任教。约一九七三年初夏,故友沈仿予君与林楠先生到访,山野荒村,无以为敬,一盆米粥,一钵番薯,一碟菜脯,一盘花生,一瓶浊酒,一壶山茶,半饱半酣,却也津津有味。先生谈笑风生,击节吟诗,摇头晃脑,物我两忘。余与仿予君间或附和,诚至乐也。先生系前清翰林林壬裔孙,幼承庭训,学养颇深。怀才不遇,一生坎坷,却豪情不减,傲骨铮铮,令人敬佩。
际会荒村击节歌,淡糜番薯愧无多。山茶一碗精神爽,水酒三杯脸色酡。傲骨犹存颖未脱,壮心不已剑常磨。凄风苦雨等閒度,劫数难逃奈若何?
临江仙 雪夜 当代 · 程滨
押词韵第六部
落尽春花无觅处,雪花今夜纷纷。
红灯掩映谧如茵。
一帘幽梦影,数齿碎鞮痕。
曲巷寒街谁欲问,随他半掩朱门。
洞房深处暖如薰。
犹嫌清酒冷,呼取美人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