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启钥玉匙 明 · 权好文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松岩先生续集卷之六
神明舍兮自寂,诚意关兮难窥。问八德兮几重,喜义路之坦夷。锁玄钥兮久未通,有所启之玉匙。展也活敬之工夫,可指圣域而高追。人禀生于帝炉,得无瑕之秉彝。惟四端五常之固有,信纯粹而非𥻿。众暴弃而自退,悯人心之惟危。在君丁胡不慥慥,主于一而兢持。顾诚意之一关,判人鬼之有岐。俨真实而无妄,岂容累乎毫私。谅正心之妙功,寔明德之在玆。然关键兮坚完,孰洞开而直驰。伊欲启夫斯钥,舍夫敬何能为。宜收心而操存,恒造次之慎思。念常在于精一,志何弛于箴规。用此敬而为匙,宛琢玉之无疵。叩玄关而一辟,庶升堂之无疑。岂但窥室家之好,亦可得阃隩之窥。竟触处之洞然,至屋漏而不欺。赫然虚室之生白,可爰居而栖迟。透得此关兮可乐,顾其中无偏无陂。灵台四通,天君俨然而拱垂。安宅久旷,曾入此室,处者伊谁。顾金钥之载启,信玉匙之所资。噫斯关之出入,分圣狂之通逵。谁能由义门而正就,卒混然安而行之。慨末学莫知向方,信奔走之狂痴。纷擿埴而冥行,失九容而猖狓。昧修正之大要,舍八道之根基。故关掩兮无人,正路荒兮久遗。余早志于八室,奉一心而为师。恐彼千里之谬,始由于差之毫釐。望天君之阊阖,致诚一而自治。未达一间,慕颜氏之庶几。洞开重门,钦宋帝之格辞。冀一至乎仁宅,恒笃恭而不疲。虑阍人之排余,铭玉匙而勤斯。铭曰:心之体危且微,主以一贵不移。敬则吉怠则隳,匙之用一何宜。先入关中吾所希,谁与归陈布衣。
金陵图咏 其二十一 长干春游 明 · 朱之蕃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在城南聚宝门外。江东人谓山陇之间曰干。一出城闉,山冈绵衍,往安德、凤台二门,径道回环,寺宇错置其间,平地民庶杂居,故相传有大长干、小长干之名。今春日游观骈聚,每至漏下,尚自启钥以待归人。
星罗萧寺自南朝,衢路交通被麓椒。
霁日楼台宜啸咏,春风花柳助招邀。
骈阗仕女纷车马,杂遝笙歌接明朝。
不用寻仙蓬阆远,喧中取寂任逍遥。
鹤巢渊 清 · 蔡彭胤
五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希庵先生集卷之二瀛洲录
秋山古木合,日出霜未晞。
石泉千丈落,飞雪洒人衣。
按:九月壬子。朝阴晚晴。适遇史阁归僧。书寄仲氏略曰。昨者洞箫南飞。鸾笙北归。胜游未了。别恨令人黯然。金刚晓月。又送百源去。会仲氏从而东。益无以堪之也。夜来山中早寒。气体伏惟万福。史阁想已开钥迟。公之竣事。当费几个日子。独对莲华一通。寂寥殊甚。归心已挂于蟾江之西矣。玆凭云衲。谨候起居。不备。盖史阁以今日开晒。而仲氏又承御制考出之命。旬日之间。未易竣事。月精之与史阁。山路十里。可望而不可往。故书以候之。夕。仲氏覆书来曰。玉溪之游。恍然若瑶台一梦。书来闻百源与会仲俱归。想君独卧萧寺。益复无聊。莲华一通。何足以慰君之寂寥而解君之黯然也。史阁今早启钥。而累百卷芸编。实难旬日间遍阅。归期未可卜也。金刚秋月。如有塘草之句。幸寄示之。不一。
披襟楼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三
书楼临晴空,四邻骋望通。
披襟向所颜,寥廓豁心胸。
我怀入秋月,我袖延春风。
然而不在斯,后乐先忧中。
虑惟周万民,尊敢恃九重。
宋祖门洞开,意实与彼同。
试泉悦性山房作歌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九
柏垂枝下倚立石,宛转天然门洞开(山房前景如是)。
入门山房朴且閟,试泉悦性久额斋。
泉固自古突,性乃随时怀。
略沾继望方寸中(初旬三次之雨田中藉以沾润跸途阅视少觉慰怀然犹须继泽方能深透日前云势颇厚而未获霈膏来此试茗安能怡悦),安能怡豫试茗杯。
壁间题句亦屡矣,羞看昔往仍今来(每岁来此率有题咏书悬壁间阅之亦多望雨之句此来犹殷望泽拈毫祇增惭恧)。
一萼红 红梅 清 · 野村篁园
押萧韵
雪初消。
渐南枝暖透,轻萼剪红绡。
宿酒熏肌,灵砂换骨,还厌姑射风标。
怪谁买、胭脂百斛,漫染出、冰玉几千条。
艳冶新妆,横斜旧格,两绝堪描。
一自西岗分种,任双身斗美,半面含娇。
绣缬林深,珊瑚海阔,桃李浑让妖娆。
为传语、凭栏高髻,更留赏、须把凤膏烧。
惜红痕易褪,雨夕烟朝。
《梅谱》曰:承平时,红梅独盛于姑苏。晏元献始移梅西冈圃中。一日,贵游赂园吏,得一枝分接,由是都下有二本。王瑱以诗遗公曰 :“园吏无端偷折去,凤城从此有双身。”《摭遗》云 :独州有红梅数株,郡侯建阁扃钥,游人莫得见。一日,有两妇人,高髻大袖,凭栏语笑。郡侯启钥, 忽不见。唯东壁有诗云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凭仗高楼莫吹笛,大家留取倚栏杆。”
还家诗(并序○大学为吾儒之本家。) 清 · 梁进永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晚羲集卷之四
盖闻诗书有旅亭之叹。后生之所以疏略。文学得专门之誉。先儒之所以进修。故知虽万轴插架之多。终无归宿之处。以八窗灵台之广。殆同幽暗之居。与其汎览百家。未为郎于脩文舍里。曷若归来一室。自为主于尊经阁中主人。长于大学本家。早服先训开牖。肆筵也设席也。至圣宗圣群圣之在堂。践域焉升阶焉。元子嫡子众子之侍座。道德门内。问形胜之何如。人鬼关头。做工夫而寻向。粤若两仪开刱之际。自有义为路仁为宅礼为门。三代寖备之辰。继以夏曰校周曰庠殷曰序。皆使人阃阈之咸造。或虑夫贤关之渐颓。于是卜筑于大道之原。相基于不土之里。夫以天纵之圣。絜心矩而权舆。加以日省之工。用意匠于措置。经一传十之先后序次。盖取栋宇之相承。纲三目八之巨细排铺。宛如杗桷之差用。文脉通贯。犹自堂而徂阶。章句分张。各造间而结架。无上阁之千层万级。明德新民之造诣难穷。空中楼之四达五通。齐家治国之范围最广。仁亲宝贤臣宝。总为府库中赀财。帝典篇康诰篇。无非案牍上器物。咏周南桃夭之美。可占宜尔室之欢。瞻淇上猗竹之生。用作实其庭之具。盖非尽性之圣。焉知建立之规模。必也主敬之人。可以居处而出入。论学问蹊径之直。莫不由玆。亘古今宇宙之宽。孰加于彼。是知落成我屋。盍亦群处吾党。殆若三十六宫之洞开。正如心者。虽令亿千万人之止舍。靡不容焉。入见上帝。出见大宾。宜存屋漏中敬惕。阳以为辟。阴以为阖。每从枢机际斡旋。不幸吾道之盛衰。难保此屋之突兀。赖思孟实地之践。为君子之藏修。逮秦汉架漏之馀。等天地之逆旅。董,韩虽云豪杰。扳户牖而趑趄。荀,扬固欠精详。望门庭而却立。继得宋代之哲匠。相与齐整其师门。程先生志在牖蒙。表章代磨砻之任。朱夫子手补阙略。笺注加涂塈之光。列次第万户千门。启钥匙于或问之际。有气象一家四海。拓庭衢于衍义之馀。凡为吾儒。孰不欲爰居爰处。虽以蔑学。亦知其苟美苟完。那知强勉之未孚。乃自弱丧而不返。七吏五官之投抵。诱我以去国离乡。四寇六贼之𨓏来。乘我之颓垣败壁。焦原侧足。或栖息于要路权门。荒谷窜身。或寄宿于梵宫琳宇。嗟北方不可托些。认并州而为故乡。从西门乃可出耶。望长安而在何处。阮籍之歧路窅漠。堪悲冥擿四隅。苏季之衣裘蒙戎。谩说纵横六国。屈贾垒上。闻鸣镝而徊徨。陶柳庭中。挟椎凿而奔走。迨夫行宫夜月。旅馆秋风。悔心将萌。游子悲兮故国。善端不泯。旅人号于焚巢。去辽柱千年。丁威惊鹤背之梦。留海窟十载。子卿腾雁足之书。晚脱佛老孙吴。横渠于是撤座。遍历梁楚齐宋。尧夫自此定居。遂复践长乐之神皋。望灵光之故殿。镐京之禾黍芜没。此何人哉。豳原之栗薪兴叹。伊可怀也。苍茫问室。杜少陵之今来何迟。洒扫及庭。郭有道之昨宿宛见。下筦上簟。既维新而又新。燠室凉轩。果可止其所止。东阶步西阶步。宁有客乎。闭门人开门人。一是我也。睹堂奥而做去。定静安虑之方。在门墙则挥来。权谋术数之类。恍然五家邻之相接。罗列乎心性之郭礼义之府敬恕之壁诚明之关。如使百尺楼之更登。頫仰乎羲轩之都尧舜之阙禹汤之宫文武之宅。所居不过容膝。笑众人自爱吾庐。大庇可使欢颜。举天下皆在我闼。岂意徒四壁之计活。叨此第一关之留居。甲第千甍。固多仰屋而窃叹。榱题数尺。假令得志而不为。寒门雪卧之中。可见高士。掀房露睡之地。亦有英雄。然而旷安宅而不居。固圣人之所戒。透名关而少歇。谓学者之向方。不置园林。纵为道义之乐。居然泉石。讵非仁智之心。囱外寒梅。已放十分之春色。峰头夜雨。更添九曲之寒流。飞阁流丹。起自然于无地。虚室生白。怪宴坐之有光。于戏。惟大学十八章。足为安身作所之地。读圣书千万卷。不过修己及物之方。閒居敢为恶耶。所指者手所见者目。不出亦成教也。移顺于长移孝于君。可与知止而语终。苟能歌哭斯聚族斯必由斯也。岂宜乱本而趋末。从此博审之笃行之慎所止焉。绕庭逍遥。恍曳履歌商之趣。入室偃仰。处抠衣摄齐之间。猗宗匠经始之谟。自合乎直绳平准。而后学开来之业。修理其净几明窗。惧不敬而致思。朱公掞揭一榜之训。探无极而玩理。陆子静袪叠床之疑。嗟昔者之或东或西。非今日则靡家靡室。诵武帝哀痛之诏。五十年之轮台罢屯。以班生羁旅之踪。一万里之玉门生入。觉形役之怊怅。胡不归兮将芜。勉心体之广胖。相在尔而无愧。陈烈之户可闭。董子之园不窥。要勿使此地空馀。岂若鹤楼凰台之一去不返。何幸有乐土爰得。当如鱼水鸟林之百年攸居。数仞孔墙之未颓。不亦依归之可乐。千载濂堂之无恙。庶效倘来之功用。庸规一生。因成四韵。诗曰。
德门无主几年关,黄少辞家鬓已斑。
路远羸骖愁适越,春来好鸟自绵蛮。
萍流到处非吾土,枌社多情对旧颜。
寄语词场渔猎子,玆游虽乐不如还。
军中记事诗 其三十四 清 · 贝青乔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咄咄吟
膻碉腥峒郁崔嵬,万里迢遥赴敌来。
奋取螫弧誇捷足,百身轰入一声雷。
按:金川八角碉屯土司阿木穰为宁波西门头敌,其部下最为骁勇,善用鸟枪,击人于百步之外,无不中者。乃自军中有不许轻易用炮之令,并鸟枪亦不携带,祗以短兵器接战。初,𠸄夷于西门月城内潜掘深坑,设伏地雷火炮,及屯兵进攻,城门洞开,佯若无备。总翼长段永福误谓夷人已窜,遂令我兵按队而入,甫及月城,机动炮发,我兵苍黄四走,适街巷湫隘,不能退避,遂多伤亡,而屯兵首罹其祸,自阿木穰以下,共死一百人云。
岭西道署仪门联 晚清 · 方浚师
对联 出处:蕉轩随录
重门洞开,要事事勿负寸心,方称良吏;
高山仰止,莫矜矜不持一石,便算清名。
循狮子岭度十八盘 清末 · 谭宗浚
押词韵第十六部
奇峰欲干天,失势忽斜落。
弯环疑互缠,奋击起相搏。
万叠凭巑岏,一条开荦确。
望中见纡郁,意外出巉恶。
怪棱低钩衣,仄势怒齿索。
兹为入山路,有似门启钥。
微生寄舆夫,喘息不敢作。
登顿愁趼疲,窥觑虑魂弱。
不信人世间,坦途尚清廓。
遥见青林端,秃当响檐铎。
知有梵宇崇,盘空横岝崿。
五十自述诗之二 其三 清末至民国 · 罗庶丹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湖海残生虎口馀(壬子复返粤,客琼州,办理琼崖民政。癸丑复由琼返粤,在省署长内务。都督兼民政长胡汉民为袁世凯所忌,解职,由陈炯明继任,即兴师讨袁。袁嗾龙济光率师攻粤。粤军有内应者,发巨炮遥击督署,余亦逃出,避居粤友陈景堂家。陈军与龙军争夺城北观音山,激战两昼夜,枪声如连珠不绝。陈宅距山不半里,屋后窗镜中流弹皆洞穿。席地而卧者历三日,脱身乘广九火车走香港。车抵九龙,海关已先得龙济光电,请派警严查由广至九之客。有形迹可疑者百数十人,皆驱至海关署,余亦与焉。税司逐一询问,分别去留。留者仍由原车送回广州。最后至余,疑为粤东官吏。余力辩其非,出名刺示之,印有广东法政学堂字样,且搜提筐中除单夹衣两袭、纸币数十张、银毫十馀元、佛教圣典一册,外无他物,身上亦只纸烟、火柴、名刺等件,乃许其往港,然已受半日拘留刑矣。后闻由原车送回广州者,被龙督捕杀十馀人,同志诸君皆陆续来港,集议收复省城。香港总督因龙督之请,有允将民党引渡之说,诸同志遂分投海外,余与徐杨君变姓名,逃沪上。后徐杨君返甘肃,余独回湘。冬十一月漫游澧州,途中小轮舟触石破,几沉没。甲寅夏回省时,舟又遇险,得一帆船来获救。十月至沪上,将往广东谋进取,探知粤事未可图,乃访友人黄笥腴于福建,郁居连江县署,六阅月而后返;),黄巾又扰野人居(乙卯六月初,余自闽归,甫月馀,又遭盗劫一次;)。
伤心折肋罹徽索(是夕,闻东厢打门声,余即惊起,先将老小安置一室,并呼仆人起,亲开大门,令由菜园逃出呼救。旋将室中箱柜启钥,燃灯以待。盗始破门蜂拥入,余方手水烟管,立中庭,从容谓群盗曰:“尔等不过为钱而来,我并非有钱人,不信请入室搜查,随意持去可也。”时盗入室者仅十馀人,默不答一言,惟各持竹木棍,向余围扑。突有一棍直戮余左眼内角,始仆,复丛殴之,时已血流被体不能声。盗始奔入内室,而犹有一盗以绳缚余手,曳置桌下。盗去后,始知丙弟因为余解围,亦被重伤;父母家小幸无恙。余已呕血升许,舁至床上,不能转侧,得乡老陈君华山觅草药和酒捣汁啖之,以馀渣为余按摩遍身,始知痛不可耐。次晨便血数升,皮肉坟起作紫黑色,而咳血时最为痛苦。姜咏洪、杨诚庵、李石渠诸亲友在城闻耗,特延红十字会西医至排山为余施治,医言左肋骨已折二条,须舁至医院或其附近,以便随时诊视。乃舆至诚庵寓中就医,二月馀始全愈;⑷余家世居望城坡,辛丑迁居排山白石山房,安居十馀年,地极幽静,颇有山林之乐。民初连被盗劫二次,不能安其居,乃于乙卯冬与炳弟奉堂上二老仍迁居望城坡市;),避地移家奉板舆⑷。
月上樱桃悲白傅(白居易有感月悲逝者诗,即悼亡之作也。内子杨杰,字叔珊,以戊午六月初十卒于排山白石山房,时值张敬尧督湘,驿路被兵骚扰,先母率妇孺避居排山,先父及余兄弟等尚居望城坡市;),风摧桩树泣皋鱼(庚申春正月十八,先父听翁府君在望城坡住宅无疾而终,寿六十有八。时全家老小及李氏妹咸在侧,独余是日在省城福湘学校开课,午后驰归,已不及见矣,痛哉;⑺丙辰以后,原充本省议会秘书长,戊午春,张敬尧入湘,议会播迁,余亦辞职。为菽水计,勉任商会、师范、福湘各学校国文、历史教习。)。
居丧讲学原非礼,勉为诸生诏读书⑺。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