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大宋杭州西湖昭庆寺结社碑铭(并序 淳化元年990年 唐末宋初 · 宋白
 出处:全宋文卷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太宗在宥于大宝,淳化号之元年,天象高明,七政齐而璿玑定;
人时上瑞,五稼登而玉烛和。
车书混一于寰中,玉帛骏奔于天下,俗跻仁寿,运洽升平。
将相名臣,精通文武之教;
黄上士,勤行道释之宗。
由宝命以惟新,致彝伦之欣叙。
苾刍盛事,简策宜书。
杭州昭庆寺僧曰省常,身乐明时,心发洪愿,上延景祚,下报四恩,刺血和墨,书写真经。
书之者何?
即《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一品也。
每书一字,必三作礼,三围绕,三称佛名。
良工雕之,印成千卷,若僧若俗,分施千人。
又以旃檀香造毗卢像,结八十僧同为一社。
再时经象成,乃膝地合掌,作是言曰:「我与八十比丘、一千大众,始从今日发菩提心,穷未来际,行菩萨行,愿尽此报,已生安养国,顿入法界,圆悟无生,修习十种波罗蜜多,亲近无数真善知识。
身光遍照,令诸有情得念佛三昧,如大势至;
闻声救苦,令诸有情获十四无畏,如观世音;
修广大无边行愿海,犹如普贤;
开微妙甚深智慧门,犹如妙德;
边际智满,次补佛处,犹如弥勒;
至成佛时,土,如阿弥陀。
八十比丘、一千大众转次授记,皆成正觉。
我今立此愿,普为诸众生,众生不可尽,我愿亦如是」。
伟矣哉,上人之言如是、志如是!
心如北斗,建之而天下
舌如南箕,鼓之而万物动。
由是幅员四境,棋布百城。
士人闻之,则务贞廉,息贪暴,慎刑网,矜人民;
释子闻之,则勤课诵,谨斋戒,习禅谛,悟苦空;
职司闻之,则慕宽仁,畏罪业,尊长吏,庇家属;
众庶闻之,则耳苦辛,乐贫贱,精伎业,惧宪章。
善者闻之而迁善,恶者闻之而舍恶,夫何异哉?
嘻!
世末时移,风凋俗弊,悭痴塞路,𢤱很成群,王化有所不慑,国命有所不从。
上人以是因缘,悉生回向,如趋宝肆,如登春台,所谓出其言善,千里之外应之也。
乃有朝廷缙绅之伦,泉石枕漱之士,猗顿豪右之族,生肇高洁之流,皆指正涂,趋法会,如川赴海,如鳞宗龙,贲然来思,其应犹响。
非夫励精素志,奋激清心,入金仙之室,游古佛之门者,孰能感人心、隆大教若斯之盛也!
上人姓颜氏字造微钱塘人也。
母孙氏,始梦梵僧,终證法器。
年方龆龀,性绝荤茹。
七岁舍家,十五落发,礼菩提寺吴越副僧统圆明大师志兴为师。
十七受具戒,二十通性宗,二十一翟守素请讲《大乘起信论》,二十五金师钱俨上表奏赐紫方袍。
又从五云大师志逢传唯心法门。
雍熙中,梦感神僧示文殊像,由是化四众以造成,拟五台之相好。
次则慕远公启庐山之社,易莲华为净行之名。
福无唐捐,功已成就。
内学之外,为诗甚工,汤休、皎然,不相上下。
噫!
慧远当衰季之时,所结者半隐沦之士;
今上人属升平之世,所交者多有位之贤。
方前则名氏且多,垂裕则津梁无已。
道光远裔,行冠前修,此而不书,将遗钜美
白望风金地,恭职玉堂,遥贽斯文,以备僧史。
凡入社之众,请勒名石阴。
铭曰:
牛斗之下,吴越之区。
山辉韫玉,川媚含珠。
公王奥壤,神仙下都
名闻北阙,佥曰西湖
中有精蓝,斯为胜境。
云霞晓光,松篁翠影。
水象龙宫,峰侔鹫岭
谁居之,颜僧曰省。
有大智慧,有大声名。
层冰性洁,皓鹤神清。
据彼灵刹,高开化成。
刳香为像,墨血书经。
乃募时贤,乃招净者。
无论玄素,不限朝野。
以《华严》品,结莲华社。
龙必登门,燕皆贺厦。
惟上良缘,惟兹福田。
如豫出地,如翰戾天。
深通实际,顿悟真筌。
慧灯相照,法印相传。
八十比丘,一千大众。
题名宝方,随喜香供。
金磬成音,天华浮动。
如彼云韶,来仪威凤。
猗与上人,拟人于伦。
取诸名士,非止遗民。
璨如圭璧,和阳春。
英声冠古,令范长新。
不刊不刻,孰彰名德?
非颂非歌,宁宣懿绩?
将辉佛乘,宜镌乐石。
善利能仁,流芳万亿。
按:《圆宗文类》卷二二,续藏经第二编第八套第五册。
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熙宁元年十月 北宋 · 释智原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二八
近乃疆里,秀境偏多,武城西北,奇踪不一。
太白归山,大明古寺,靠戴天之山,□□□□门迹□题之千年□厥韵其上有小阶,侍御书岩不远,览景堪愿□伊窦真人□□□□□幽可访。
晴郊送目,郡城之飞阁连云;
秋夕凭栏,县井之层楼入画。
卜胜游则林泉爽恺,赏佳艺则川岳□齐。
下瞰溯乎,五色之波澜绕涧;
旁兮平隰,两岐之稼穑盈畴。
陟崔嵬□□□□□□□难过于百会;
遇莽苍而地连兽目,名󰼦雅载于陆径。
往来多好鸟珍禽,下生台兮略无悚惕;
春夏足仙苞□□,临高槛兮时适路春。
薜萝之老桧参天,泻瀑布之寒泓浴日。
□滋□□□□□唐而兴建,鱼鼓喧阗;
迄我宋而葺修,钟梵鍧响。
仅五百岁星宿列章,历七八代焚点住持。
古碑藓剥于是文,鸡根薙草;
后辈同探于往事,孰资为堂?
浮传宪涉其枝,辞约理□□□□□昔贞观中始祖师法云,不知姓氏,号长眉僧
骇智识以孤高,必资加之品□。
卜基勤止,宅此乔林;
跨谷凭危,界成梵苑。
振当时之德望,为护法之宗师。
腾芳于像末千龄,垂范于本□□□□□岁之后。
唐第七主玄宗朝,翰林学士李白字太白,少时为当县小吏,后于此山读书十载。
于乔松滴翠之平,有十载吟风之处。
尔时星灿,岂无人莫识诸仙客,混尘世无由别。
以至阁□□□□□□诏鸾殿殊荣,脱白衣而入翰林,草檄蕃而喧紫禁。
厥初有题是寺诗云:「晓峰如画参差碧,影摇风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
□□□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丁丑中,内翰太原公禹偁尝有谪仙序曰:「观谪仙之容,态秀姿清,融融春露,晓濯金茎;
谪仙之奇,才俊气清,泠泠碧江,下浸秋石」。
□其翰林文集,率另□□□□□篇题异今体,盛行于世,此不复书。
中和三年癸卯僖皇在蜀,邑人何宗敏诣□阙进状称当寺有观音泉,江流不断,迦叶盖足以长存;
圣灯夜观,以堪□□□□□而可畏,萧洒宛成于界道,清幽迥隔于嚣纷。
曾致清儒,审二高士嗣续香灯,抑欲选名行十七员表和迤趋。
虽彰寺号,未稽嫤呼,伏□□□□宸煦□后民生,果颁谕旨,允副夙□□□□□□敕赠中和大明寺额。
山东十五里,路隈花镇,院目新兴,事扩一时,敕题报国,作兹峰之颊辅,充下院之股肱。
既而天王狩于蜀都,有随驾法师觉辉大德,极僧录浮光之门,弟真门□□□□□孙预内设殿,讲论长才,愿万乘雨花大匠,愿迂驭不弃旧游,寻访烟岚,检校功德,愧迥凤象,简在帝心,曾进状以朝天,悉应试而益善,遇此以往来之□□□□□郭头陀焚师丈失其名字,谅系彼名行僧十七人之数乎!
良以岁律悬深,圭晷□邈,莫得详而叙之。
建隆初乃祖曰澄遂者,瑰琦状□勇锐情,曰双流为桑梓,非遥胄族,即琅琊不□□□□□三祀,蝉蜕而去。
门人法号广辞,郡止兰陵,扶像运之法骖,空王之了使,中兴□苑,类干昙宗
是时有石马名家、晋阳茂族,东补巡检景产嵩□□高风□□□□□乃裹□□□□□□□□捐万贯之青金,同建五橺之新殿。
红梁辉奂,挨月窟于九霄;
藻鲜□,射星□于午夜。
大宋乾德六年戊辰十二月三日立□望释迦大像、放光庆喜香花二菩萨,及壁绘十□□□□□化相共一堂。
感神璀璨,疑净土以移来;
金碧玲珑,讶海宫而涌出。
□公咸平五稔示疾归真,剃三弟子,长曰□□□□□□;
次曰弘□不忍而丧;
季曰附惟,绍亲之美躅□主事□□□□□天圣五年丁卯起门楼五橺、厨房三间。
庆历辛巳告卒。
度三员小师德伦、德俊、德侃,其寺务即次小师德俊干辖住持。
恭勤整葺,星传晦朔,雪入眉豪,不知老之将至
庆历甲申□□□□□终即德伦继踵近二年,又付智聪,颇周一。
尔后侃公发愤,鲜克有以,贻伊戚以潜征,适他邦而不返。
众议佥以智明承资知堂,幽志焚修。
迢迢粗历于岁寒,亶亶聿彰于劳绩。
自□□□□□治平甲辰,一纪将半,艰险备尝。
己巳春,画丙丁例,周而复始,无党无偏。
寺主俊公有四门人,即智聪智明智满、智海。
此四昆仲,聪公居长,□□持为道业,以般若印身心。
韫椟□□,□□□之行;
被褐怀玉,见老成之功。
景祐丙子观音堂七橺,塑观音像,持手捧花两菩萨,颙昂梵相,晶耀金容,銮妆妙殚于宝陁,瞻礼不离于堪念。
皇祐庚寅重建大殿,再揆深功。
瓦叠□□□□□于云栋;
檐张风翅,摛榻于莲台。
度一小师普周,裨优梵修,宛□勤恪□□宇,诸不具陈。
戊申熙宁改元,渐及纵心之岁,又铸蒲牢一架,创立璇琰一厅,俾古迹而今而后若拔茅□□□□□诸堂我法中乃子乃孙辟因心之孝,无忝尔所生。
功不虚捐,物有良□□□海公旧置四大部经一藏,今添盘龙龛一座。
纪纲吾道,羽翼法门,夙傅江龙之,自得终南之趣。
夫□□□□□丽窃侔于北远,亭台遥道处其中,雅好福盛躬万寿倍□添膏遐想于南泉
殿塔立德,居其上端,□□□□□贤徙千秋。
况乎受佛荫庥,适足履清凉田地,檀那供四事;
赐僧行止,游心参解照门庭,妙用拨九族。
诗□□□□□聿修厥德,其斯之谓欤!
当寺名胜锦府,誉播神京,贤良赐放于虚,朝野屡资于谭柄。
长郊澹澹,听孤猿彻瞑之吟;
峭壁峨峨,玩馀霞散成之绮。
异哉!
从根及帝,始终强载于厥□□□□□前后弗遗于历世。
此皆□大德,欲其永久不睐于祖宗焉。
智原文惭五色,语类七襄,耶抉鄙怀,以塞来命云尔。
时熙宁元祀龙集戊申十月十日立,谨记。
当寺法眷师叔德伦,寺主沙门智、师弟智福、藏主日海、住房比丘普因,师侄重行、智浦、智流、智元、元静、元进、元□、元正
敕赐香林院修造苾刍允元书,王雅、王刊字,车勾当修造住持沙门智聪
按:《四川历代碑刻》第一五四页,四川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