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尹提学(衢)亨仲所藏东宫所书屏风 明 · 沈彦光
 出处:渔村集卷之一
中兴治化轶姚姒,天佑圣君生圣子
金相玉质合守器,凤姿天表真英毅。
聪明日造才艺多,天纵生知非琢磨。
十三学得书,笔下字字皆龙蛇。
裁成点曳出天机,自运圣智非所依。
剸金削铁物无硬,斜行直走何遒劲。
纤浓疏密有尺度,正心工夫十分做。
春种秋收必书斯,稼穑艰难应尽知。
临池悬帐古有闻,冲年此事今尤奇。
一时宫寀皆端良,偶收笺翰传春坊
拟将笔格示云仍,珍屏宝障多妆䌙。
雍雍六艺岂努力,亹亹三善由天得。
蕴之为德发为才,内存外著能兼该。
四教懋昭三朝勤,自有翼翼同周文。
方知养士赖左右,却鲍何人是尚父
诗书执礼皆雅言,岂谓师友无渊源。
呜呼,离辉克茂储德明,万世吾邦开太平。
文帝书请立国学 陈朝 · 沈不害
 出处:全陈文卷十二
臣闻立人建国,莫尚于尊儒,成俗化民,必崇于教学。
故东胶西序,事隆乎三代,环林璧水,业盛于两京
自滈源既远,浇波已扇,物之感人无穷,人之逐欲无节,是以设训垂范,启导心灵,譬彼染蓝,类诸琢玉,然后人伦以睦,卑高有序,忠孝之理既明,君臣之义攸固,执礼自基,鲁公所以难侮,歌乐已细,郑伯于是前亡,干戚舞而有苗至,泮宫成而淮夷服,长想洙泗之风,载怀稷之盛,有国有家,莫不尚已。
梁太清季年,数钟否肃,戎狄外侵,奸回内奰,朝闻鼓鼙,夕炤烽火,洪儒硕学,解散甚于坑夷,五典九丘,湮灭逾乎帷盖,成均自斯坠业,瞽宗于是不脩,褒成之祠,弗陈示果享,释菜之礼,无称俎豆,颂声寂寞,遂逾一纪,后生敦悦,不见函丈之仪,晚学钻仰,徒深倚席之叹。
陛下继历升统,握镜临寓,道洽寰中,威加无外,浊流已清,重氛载廓,含生熙阜,品庶咸亨,宜其弘振礼乐,建立庠序,式稽古典,纡迹儒宫,选公卿门子,皆入于学,助教博士,朝夕讲肄,使担簦负笈,锵锵接衽,方领矩步,济济成林,如切如磋,闻诗闻礼,一年可以功倍,三冬于是足用
故能擢秀雄州,扬庭观国,入仕登朝,资优学以自辅,莅官从政,有经业以治身,轖驾列庭,青紫拾地。
古者王世子之贵,犹与国子齿,降及汉储,兹礼不坠,暨乎两晋,斯事弥隆,所以见师严而道尊者也。
皇太子天纵生知,无待审喻,犹宜晦迹俯同,专经请业,奠爵前师,肃若旧典。
昔阙里之堂,草莱自辟,旧宅之内,丝竹流音,前圣遗烈,深以炯戒;
况复江表无虞,海外有截,岂得不开阐大猷,恢弘至道?
宁可使玄教儒风,弗兴圣世,盛德大业,遂蕴尧年?
臣末学小生,词无足算,轻献瞽言,伏增悚惕(《陈书·沈不害传》,又见《文苑英华》六百九十。)
文中子颜子援琴歌 隋 · 无名氏
 押词韵第十一部
文中子世家曰:大业元年。乃续诗书。正礼乐。修玄经。赞易道。盖有事于述者。九年而六经大就。大业十三年文中子有疾。召薛收而谓之曰:吾梦颜子孔子之命而登吾阶。坐于牖下。北面援琴而歌曰云云。此殆夫子使召我也。吾必不起矣。盖寝疾七日而终。
礼乐既正。诗书既成。
赞明易道。聿修玄经。
归休乎。何必永厥龄(《全唐文》百三十五引杜淹文中子世家。)
祀五帝于明堂乐歌十一首 其一 肆夏乐(先一日。夕牲。群臣入门奏。) 隋 · 无名氏
四言诗
国际崇祀,严恭有闻。
荒华胥暨,乐我大君。
冕瑞有列,禽帛载叙。
群后师师,威仪容与。
执礼辨物,司乐考章。
率由靡坠,休有烈光(○隋书音乐志。《乐府诗集》三。《诗纪》百十一。)
五郊歌五首 其二 赤帝歌徵音 隋 · 牛弘等奉诏作
四言诗
长嬴开序,炎上为德。
执礼司萌,持衡御国。
重离得位,芒种在时。
含樱荐实,木槿垂蕤。
庆赏既行,高明可处。
顺时立祭,事昭福举(同上)
文中子世家 隋末唐初 · 杜淹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五
文中子王氏讳通
字仲淹。其先汉徵君霸。
絜身不仕。高尚镇天下。
十八代祖殷。仕至云中太守。
以贤良称。肇家于祁。
以春秋周易训授乡里。为子孙资
十四代祖述。克播前烈。
著春秋义统。公府辟不就。
九代祖宇。仕悯怀之难。
东迁焉。宇生罕。
罕生秀。皆以文学显。
秀生二子。长曰元谟。
次曰元则。元谟以武略升。
元则以儒术进。元则字彦法
文中子六代祖也。仕太仆国子博士
以兄用武进。常叹曰。
先君所宝者礼乐。先师不学者军旅。
兄何为哉。遂究心道德。
博考经籍。以为功业不可以小成也。
故卒为洪儒。卿相不可以苟处也。
故终为博士。曰先师之职也不可坠。
江左号为王先生。受其道者王先生业。
于是始称儒门。世济厥美矣。
先生江州府君焕。焕生虬。
虬始北仕太和中并州刺史
创家临河汾。惟曰晋阳穆公
穆公生同州刺史彦。惟曰同州府
济州刺史杰。惟曰安康献公
安康献公铜川府君讳隆
字伯高文中子之父也。
幽识远悟。非礼不动。
先生之业。所在教授
门徒常千馀人。隋开皇初
国子博士待诏龙门。时国家新有揖让之事。
方以恭俭定天下。天子常从容谓府君曰。
朕何如主也。府君曰。
陛下聪明神武。得之于天。
发号施令。不尽稽古。
虽负之姿。终以不学为累。
帝默然曰。先生朕之陆贾也。
何以教朕。府君承诏。
著兴衰要论七篇。每奏。
帝辄称善。然未甚达也。
府君始求出。补乐昌
寻转猗氏。后迁铜川
所在著称。吏人敬爱。
秩满退归。遂不仕。
开皇四年文中子
铜川府君筮之。遇坤之师。
献兆于安康献公。公愀然作色曰。
素王之卦也。何为而来。
地二化为天一。上德而居下位。
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虽有君德。非其时也。
是孙也。必能天下之志。
而道不行。天所命也。
遂名之曰开皇九年
江东始平铜川府君叹曰。
吾视王道。未有叙也。
天下何为而一乎。文中子侍于侧。
始十岁矣。有忧色。
铜川府君曰。小子。
汝知之乎。文中子曰。
尝闻之夫子曰。古之为邦。
有长久之策。故夏殷以下数百年。
四海常一统也。后之为邦。
行苟且之政。故魏晋以下数百年。
九州无定主也。夫上失其道。
民散久矣。一彼一此。
何常之有。夫子之叹。
盖忧皇纲之不振。生人劳于聚敛。
而天下将乱乎。铜川府君异之曰。
其然乎。遂告以元经之事。
文中子再拜受之。十八年春正月
铜川府君晏居。歌伐木而召文中子
子矍然再拜。敢问夫子之志何谓也。
铜川府君曰。尔来。
自天子至庶人。未有不资友而成者也。
在三之义。师居一焉。
道丧巳来。斯废久矣。
然亦何常之有。小子勉旃。
翔而后集。文中子曰。
请从此行。于是始有四方之志矣。
盖受书春秋于东海李育。学诗于会稽琠。
问礼于河东关子明。正乐于北平霍汲。
考三易之义于族父仲华。不解衣者六岁。
其精志如此。仁寿三年
文中子盖冠矣。慨然有济苍生之心。
遂西游长安。见隋文帝
帝坐太极殿。召而见之。
因奏太平之策十有二焉。推帝皇之道。
杂王霸之略。稽之于今。
验之于古。恢恢乎若运天下于掌上矣。
帝大悦曰。得生几晚矣。
天以赐朕也。下其议于公卿。
公卿不悦。时文帝方有萧墙之衅。
文中子知谋之不用也。作东征之歌而归。
歌曰。我思国家兮。
远游京畿。忽逢帝王兮。
降礼布衣。遂怀古人之心兮。
将兴太平之基。时异事变兮。
志乖愿违。吁嗟道之不行兮。
垂翅东归。皇之不断兮。
劳身西飞。文帝闻而伤之。
再徵之。不至。
四年文帝崩。大业元年一徵。
又不至。辞以疾。
谓所亲曰。我周人也。
家本于祁。永嘉之乱。
东迁焉。高祖穆公
始仕于魏。魏周之际。
有大功于生人。天子锡之地。
始家于河汾。故有坟陇。
于兹四代矣。兹土也。
其人忧深思远。乃有陶唐氏之遗风焉。
先君之所怀也。且有先人之敝庐在焉。
家本俭约。茅檐土阶。
蕞如也。以避风雨。
道之不行。则知之矣。
舍此欲安之乎。不如退而志其道。
定居万春乡之甘泽里。乃续诗书。
正礼乐。修元经。
赞易道。盖有事于述者九年。
而六经大就。门人自远而至。
河南董恒太山姚义京兆杜淹赵郡李靖南阳程元扶风窦威河东薛收中山贾琼清河房玄龄钜鹿魏徵太原温大雅颍川陈叔达等咸称师。北面受王佐之道焉。
其往来受业者不可胜数。盖将千馀人。
故隋道衰。而文中子之教兴于河汾之閒。
雍雍如也。大业十年
尚书召署蜀郡司户。不就。
十一年。以著作佐郎国子博士
并不至。十三年。
江都难作。而文中子有疾。
薛收而谓之曰。吾梦颜子孔子之命而登吾阶。
坐于牖下。北面援琴而歌曰。
礼乐既正。诗书既成。
赞明易道。聿修元经。
归休乎何必永厥龄。此殆夫子使召我也。
吾必不起矣。盖寝疾七日而终。
门人薛收姚义等数百人共会议曰。吾师其至人乎。
仲尼以来。未之有也。
礼云。男生有字。
昭德也。死有谥。
以易名也。夫子当天下乱。
昭王不兴。莫能宗之。
故退而删诗书。正礼乐。
修元经。缵易道。
圣人之大旨明矣。天下之能事毕矣。
仲尼既没。文不在兹乎。
易曰。黄裳元吉
文在中也。请谥曰文中子
丝麻设位。哀以送之。
礼毕。悉以文中子之书还于王氏。
盖礼论二十五篇。列为十卷。
乐论二十篇。列为十卷。
续书一百五十篇。列为二十五卷。
续诗三百六十篇。列为十卷。
元经五十篇。列为十五卷。
赞易七十篇。列为十卷。
并未及行于时。遭代丧乱。
盗贼奔突。先夫人用藏其书于竹笥。
扶老携幼。东西南北。
未尝离身焉。大唐武德四年
天下大定。先夫人得返于故居。
复以书授于其弟凝。文中子二子。
长曰福郊。少曰福畤。
太子少师中书令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上柱国固安昭公崔敦礼 隋末唐初 · 于志宁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五
盖闻虞后纳麓。
五臣膺其宏图。
周王定霸
四友赞其英略。
故能拨乱□极。
类帝禋宗(阙三十六字)
至若献筹绨构之始。
树绩云雷之初。
成配天之功。
建定鼎之业。
经文纬武。
尊主庇人。
齐德
连芳风力。
图麟阁
铭勒宗彝。
则我开府固安郡公其人也。
公讳敦礼
字安上(阙十六字)
猷大公执钧。
享四履而匡王业。
亭伯达旨之作。
□□词林。
子玉□□之文。
思穷物理。
絓组奕叶。
方十纪之羽仪。
绅佩蝉联。
比九世之卿(阙十九字)煨烬□于缇䌷藏□被于简牍。
曾祖宣猷。
梁州总管
大将军通守汲郡
大浸稽天。
预奠川之鸿□可□□缟(阙二十四字)大将军代州总管太常卿礼部尚书固安县
学窥典坟。
文韬雅颂。
言成表率。
行为师范。
盛德光于八士。
芳□冠于十臣。
父寿。
周□□县男□□□通事(阙十七字)定州诸军事定州刺史
委质平基。
藻思越于牧马。
陪游河曲
鸿笔丽于应刘。
英声振于生前。
哀荣备于身后。
扬晖凤策。
播美龙图
公昭孝怀忠(阙三十四字)
日□之光。
渥水初腾。
骋千里以追电。
溟池将运。
抟九万以摩霄。
文极词条。
才高吞鸟。
学该繁露。
思逸梦蛟。
论道宰化之方。
体国经野之术。
齐晖
比美
□□属始(阙十八字)穷发□□□□□黄屋没于望夷。
黔首坠于涂炭。
大唐循玑升历。
辩□居元。
安车以礼通贤。
蒲轮以徵奇士。
公识芒砀之启圣。
知梁宋之兴王。
投刺辕门。
庇身有(阙二十四字)礼殆将□主感钻燧而增□对风树以兴哀。
高柴泣血三年。
扬臻居丧七载。
校斯至性。
讵可相方。
武德二年奉敕夺情。
左勋卫
四年通事舍人
□□□□飞(阙七字)(阙七字)缙绅六年奉敕捡校右骁卫长史□□右校叛换。
亟扰天田。
左贤陆梁。
将回地轴。
荡涤逋寇。
事藉谋猷。
奉敕副郢国公宇文士及妫州经略
事了还京。
公乃□元□奉□蒙忝□□旷□□□□□之恩□□易名奉□王之诏。
比斯□□彼何人哉。
□□四□奉敕往幽州都督庐江王李瑗
阴预戾园之谋。
将据河朔之地。
啸命凶丑。
肇为乱阶。
公非理被囚。
意在嫁□长□不□□□□□太宗嘉公乃诚(阙十一字)
赐绢五百疋。
□□□人金银器皿十一件。
细马一匹。
其年奉敕副御史大夫安吉郡公杜淹往武功。
遂简□还授中书舍人
司陛□申张武之茂功。
□□丝□□□□之(阙二字)贞观元年封固安县男
□土□枋书之以山河。
开国成家。
传之以茅赋。
六年员外散秩常侍
中书舍人
七年太常少卿
三雍七郊之礼。
则□之于灵台。
九成□英之乐。
□□之于(阙十一字)山□□□□□大□□使□于汉中□□□□□□行旃于夏首化洽九江
循吏于是弹冠。
贪夫为之解印。
声高八俊。
誉迈二星。
九年属有国哀
灵驾进发。
以公摄侍中□人□丧事。
十年授□□少(阙十字)兵部侍郎
□□静□兵机戢武之先。
□□定功。
戎昭禁暴之本。
□选列代。
咸寄亲贤。
今授此官。
允于佥望。
昔炎政□季。
□宇混淆。
六乐与沙鹿俱崩。
三礼将原火(阙十三字)之多(阙十三字)固安县
□年加爵为侯。
护军
延陁恃烛龙之阻深。
骋射雕之小伎。
失事大之节。
怀淩长之心。
公运娄敬之良筹。
郑众之雄辨。
呼韩以之削枉。
□□于是(阙十六字)使还□授□部侍郎
上护军
随班列也。
其年又奉使往延陁论和亲事
蒙赐绢三百疋。
其年授右屯卫将军
望超二卫。
□重三军。
方信布之爪牙。
比良平之心腹。
汉朝□宠极□魏(阙十八字)银青光禄大夫
灵州都督
李牧作宰。
声震龙庭。
魏尚剖符。
威慑狼望。
胶折萧关之骑。
月满绝甘泉之烽。
拱年授银青光禄大夫
守兵部尚书(阙十七字)
七年□驾(阙十一字)武侯大将军左右相辟杖事位光七命。
职统五戎
政典伫之以纳言
喉舌寄之以元凯。
声驰礼阁。
誉满周行。
寻正除兵部尚书
捡校(阙十七字)之酋(阙七字)方之长浮□海以来庭。
左雄之流誉东京
韦贤之飞英西汉
不之也。
其年副太尉赵国公捡校山陵卤簿。
事毕。
蒙进爵为公。
食邑一千户
赐物五百段(阙二十六字)
以赞时雍□侍□□中书令□□□□载笔西省
司八柄以奉纶言。
负玺左曹
托七车以对明诏。
献替旒扆。
损益机断。
虽渭浦兆叶周。
傅阴梦感殷。
□□□方(阙十八字)(阙九字)缨玉裕曳□□絧楼汉室将次孺比肩。
晋朝与孝伯方驾。
心敦淡泊。
志尚清虚。
固让机权。
愿归閒逸。
既而承华肇建。
望苑初开。
审喻藉以正人。
调护资于(阙二十字)食邑三百户
尚舍直长
赐物八百段。
桓荣硕儒。
离经于副主。
臣□通识。
训从于储君
故以德茂曩贤。
名高往哲者也。
而东流难止。
西景易沈。
未登千月之期。
奄切九□之□以显庆元年岁次□□□月癸巳朔三日乙未。
薨于□阳里第。
春秋六十有一。
哀感宸极。
痛结储闱
闾里于是兴嗟。
簪裾为之挥涕。
舆驾于龙门举哀。
秘书监驸马都尉长孙冲职方郎中温□□□□□□州都督开府仪同三司(阙十一字)陪葬昭陵
鼓吹往还。
□事葬事官给。
务从优厚。
仍令兼司农卿长孙知人监护。
太府少卿韦思齐为副。
又令中书侍郎李义府持节吊祭。
皇太子则□□□□□仍令□□□□□韦□率更令萧钧致祭
太常考行。
谥曰昭公
礼也。
其年十月壬辰朔十八日已酉。
窆于昭陵南安乡平美里。
惟公降辰昴之秀气。
禀岳渎之精灵。
郁郁材耸栋梁。
汪汪量澄江海。
□□□□□□登(阙七字)乃□□□□□博穷开辟。
洙□之教聿兴。
藻轶翰林
睢涣之文斯著。
怀仁履信。
蕴德居贞。
为衣冠之表缀。
实朝伦之规矩。
自随风不竞。
海县分崩。
三户兴灭秦之师。
八百起亡殷之众。
人□□□之□家□□□□□太宗膺赤□之符。
殄绿林之□再安地纪。
重正天纲。
公□日月之晖。
献戡剪之略。
茂勋斯建。
神算远闻。
吐纳赤墀。
对扬流誉。
侍卫丹扆。
巡警有声。
建节榆关。
尘清柳室。
张旃鹿塞。
雾布狼山
□银□□朝(阙十四字)户求才。
方令君之举□开门接士。
□□□之待贤。
散金恤穷。
指囷济物。
王孙惭其好施。
子敬愧其轻财。
博识古今。
晋朝之武库。
决胜樽俎。
冠秦官之智囊。
见□之(阙二字)马援之诫。
闻人之善。
□□曹邱之(阙十二字)多□□□禾足俦。
崇荀孟儒雅之风。
鄙申商文峻之法。
可谓廊庙之瑰宝。
朝序之宗从者焉。
而眉寿莫终。
麦邱之祝遂爽。
日制未及。
□□之□无□便(阙二十六字)太子通事舍人□业等。
哀缠罔极。
痛切天经。
至性尽追远之心。
孝德究慎终之道。
桑田变海。
深谷为陵。
懿范不传。
徽猷永没。
所以勒兹三□继公之遐踪(阙二十八字)
乃为铭曰。
仪天曾构。
控地长源
大庭诞祉。
尚父开藩。
赋超雅颂。
论拟文言。
家传积善。
世德高门(其一)
辰象降精。
挺生(阙二十一字)略括囊文史(其二)
随政道销。
运终天禄。
戏亭军丧。
汉滨舟覆。
日□狐鸣。
星亡鬼哭。
怀生择主。
元天改卜(其三)
圣人有作。
乘时定乱。
负鼎经启。
托剑匡赞。
屡献嘉谋。
(阙十其阙七一字四字)防□光□□□□□□●(廴屲)玉塞
杖节铜梁
□流典客
高奉常(其五)
八屯警卫。
六官述职。
龙池鼓鳞。
凤条矫翼。
子房审喻。
长舆亮直。
俨若朝典。
隐如敌国(其阙一六字)
(阙三其阙二十字七字)毕陌阵列原阡□窗遽□金字方镌。
佳城照日。
宰树笼烟。
玉棺永閟。
宝剑空悬(下阙)
北山641年 唐初 · 王绩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一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
吾周人也。本家于祁。永嘉之际。扈从江左。地实儒素。人多高烈。穆公感建元之耻。归于洛阳同州悲永安之事。退居河曲。始则晋阳之开国。终乃安康之受田。坟陇寓居。倏焉五叶。成荫。俄将百年。南山故情。老而弥笃。东陂馀业。悠哉自宁。酒瓮多于步兵田广彭泽皇甫谧之心事。陇亩终焉。仲长统之规模。园林幸足。独居南渚。时游北山。聊度日以为娱。忽经年而忘返。西穷马谷。北达牛溪。丘壑依然。风烟满目。孙登默坐。对而无言。王霸幽居。与妻孥而共去。窗临水石。砌绕松篁。类田园之去来。亦已久矣。望山林之故道。何其悠哉。诗者志之所之。赋者诗之流也。式抽短思。即为赋云。
天道悠悠。
人生若浮。
古来贤圣。
皆成去留。
八眉四乳。
龙颜凤头。
殷忧一世。
零落千秋。
暂时南面。
相将北游。
玉殿金舆之大业。
郊天祀地之洪休。
荣深责重。
乐不供愁。
何况数十年之将相
五百里之公侯。
兢兢业业。
长思长忧。
昔怪燕昭汉武
今识图仙之有由。
人谁不愿。
直是难求。
鼎湖而欲信。
怪桥山之遽修。
玉台金阙。
大海水之中流。
瑶林碧树。
昆崙山之上头。
不得轻飞如石燕。
终是徒劳乘土牛。
已矣哉。
世事自此而可见。
又何为乎惘惘。
弃卜筮而不占
余将纵心而长往。
任物孤游。
遗情直上。
觉老释之言繁。
文宣之技痒。
彼事业之迁斥。
岂明神之宰掌。
物无往而咸章(一作物无待而成章)
生有资而必养。
嗟大道之泯没。
见人情之委枉。
礼费日于千仪。
易劳心于万象。
审机事之不息。
知浇源之寖长。
鸟何事而撄罗。
鱼何为而在网。
生物诡隔。
精灵惚恍。
庄周三月而不朝。
瞿昙六年而遐想。
有是夫。
况吾之不如先达乎。
请息交而自逸。
聊习静而为娱。
遂披林樾。
进陟㩻䧢。
连峰杂起。
复嶂环纡
历丹危而寻绝径。
攀翠险而觅修涂。
耸飞情于霞道。
振逸想于烟衢。
重林合沓以齐列。
崩崖磊砢而相扶。
睹森沉于绝涧。
视晃朗于高嵎。
自谓搏风飙而出埃瓂。
邈若朝元宫而谒紫都。
碧峦之下。
清溪之曲。
望隐隐而才通。
听微微而不属。
眷然引领。
兹焉顿足。
步拥石而邅回。
视横烟而断续。
曳紫。
寒苔布绿。
洞里窥书。
岩边对局。
髣髴灵踪。
依稀仙躅。
灶何代而销金。
杯何年而溜玉。
石室幽蔼。
沙场照烛。
落落而风回。
苍苍而露溽。
月未侧而先阴。
霞方升而已旭。
喜方外之浩荡。
叹人閒之窘束。
况乃幽谷藏真。
傍无四邻。
紫房半掩。
元坛尚新。
逢阆风之逸客。
值蓬莱之故人。
忽据梧而策杖。
披裘负薪
荷衣薜带
藜杖葛巾。
出芝田而计亩。
入桃源而问津。
昆山若砺。
渤澥扬尘。
碧柰而何日。
种琼瓜而几
自然诡异。
非徒隐沦。
乃有上元仙骨。
太清神手。
走电奔雷。
耘空莳朽。
河閒之业不齐贯。
淮南之术无虚受。
咒动南箕。
符回北斗。
偓佺赠药。
麻姑送酒。
青龙就食于甲辰
元牛自拘于乙丑
永怀世事。
天长地久
顾瞻流俗。
红颜白首。
傥千岁之可营。
亦何为而自轻。
昔时君子。
曾闻上征。
忽逢真客。
试问仙经。
谈九华之易就。
叙三英之可成。
丹炉而调石髓。
裛翠釜而出金精。
珠流玉结。
雪耀霜明。
咸谓刀圭暂进。
足使云车下迎。
纷吾人之狭见。
搅偫疑而自拂。
使投足而咸安
亦何为乎此物。
赤城与元圃。
岂凭虚而搆窟。
但水月之非真。
譬声色之无佛。
过矣刘向
吁嗟葛洪
指期系影。
依方捕风。
谁能离世。
何处逃空。
假使游八洞之金室。
坐三清之玉宫。
长怀企羡。
岂出樊笼。
徒劳海上。
何事云中。
昔日蒋元诩三径
陶渊明五柳
君平坐卜于市门。
子真躬耕谷口
或托闾闬。
潜山薮。
咸遂性而同乐。
岂违方而别守。
余亦无求。
斯焉独游。
属天下之无事。
遇山中之可留。
聊将度日。
忽已经秋。
菊花两岸。
松声一邱。
不能役心而守道。
故将委运而乘流。
伊林涧之虚受。
固樵隐之俱托。
逢故客于中溪。
遇还童于绝壑。
云峰龟甲而重聚。
霞壁龙鳞而结络。
水出浦而潺潺。
雾含川而漠漠。
是忻是赏。
爰游爰豫。
结萝幌而迎宵。
茅轩而待曙。
尔其杂树相纠。
长条交茹。
叶动猿来。
花惊鸟去。
公子之殊赏。
谈王孙之远虑。
山水幽寻。
风云路深。
兰窗左辟。
菌阁斜临。
石当阶而虎踞
泉度牖而龙吟。
月照南浦
烟生北林。
阅丘壑之新趣。
纵江湖之旧心。
道集吾室。
风吹我襟。
松花柏叶之醇酎。
凤翮龙唇之素琴。
白牛溪里。
峰峦四峙。
信兹山之奥域。
昔吾兄之所止。
许由避地。
张超成市。
察俗删诗。
依经正史
康成负笈而相继。
根矩抠衣而未已。
组带青衿。
锵锵儗儗。
阶庭礼乐。
生徒梓。
山似尼邱。
泉疑洙泗(吾兄通字仲淹生于隋末守道不仕大业中隐于此溪续孔子六经近百馀卷门人弟子相趋成市故溪今号王孔子之溪也)
忽焉四散。
于今二纪。
地犹如昨。
人多已矣。
念昔日之良游。
忆当时之君子。
佩兰荫
诛茅席芷。
树即环林。
门成阙里。
仲由之正色。
庄周之言理(此溪之集门人常以百数唯河南董恒南阳元中山贾琼河南薛收太山姚义太原温彦博京兆杜淹等十馀人称为俊颖而姚义多慷慨同侪方之仲由薛收以理达称方庄周薛寔妙言理也)
触石横肱。
逢流洗耳。
取乐经籍。
忘怀忧喜。
时挟策而驱羊。
或投竿而钓鲤。
何图一旦。
邈成千纪。
木坏山颓。
舟移谷徙。
北冈之上。
东岩之前。
讲堂犹在。
碑石宛然。
想问道于中室。
忆横经于下筵。
坛场草树。
院宇风烟。
昔文中之僻处。
谅遭时之丧乱。
局逸步而须时。
蓄奇声而待旦。
旅人小吉。
明夷大难。
建功则鸣凤不闻。
修书则获麟为断。
惜矣吾兄。
遭时不平。
殁身之后。
天下文明。
坐门人于廊庙。
瘗夫子于佳城。
死而可作。
何时复生。
式瞻虚馆。
载步前楹。
眷眷长想。
悠悠我情。
俎豆衣冠之旧地。
金石丝竹之馀声。
没而不朽。
知何所营(吾兄仲淹大业十三年卒于乡馆时年三十三门人谥为文中子及皇家受命门人多至公辅而文中之道不行于时余因游此溪周览故迹盖伤高贤之不遇也)
临故墟而掩抑。
指归途而叹惜。
往往溪横。
时时路塞。
忽登崇岫。
依然旧识。
地迥心遥。
山高视直。
望烟火于桑梓。
辨沟塍于乡国。
斜临姑射之西。
正是汾河之北。
怅矣怀抱。
悠哉川域。
忆昔过庭。
童颜稚龄
何赏不极。
何游不经。
弄春风于涧户。
咏秋月于山扃。
北窗照雪。
南轩聚萤
䌽衣扇枕
缁布问经。
何斯乐之易失。
倏衔哀而茹恤。
天未悔祸。
遭家不秩。
子敬先亡。
公明早卒。
余自此而浩荡。
又逢时之不仁。
天地遂闭。
云雷渐屯。
与沮溺而同趣。
而隐身。
幸收元吉。
坐偶昌辰。
北海之嘉遁。
南山之不臣。
养拙辞官。
含和保真。
岂若冯敬通之诽世。
赵元淑之尤人。
殷忧耻贱。
憔悴伤贫。
操井臼而无乐。
历山河而苦辛。
岂如我家生事。
都卢弃置。
不念当归。
宁图远志。
坐青山而非隐。
游碧潭而已喜。
旧知山里绝尘埃。
登高日暮心悠哉。
子平一去何时返。
仲叔长游遂不来。
幽兰独夜之琴曲。
桂树淩晨之酒杯。
丘园散诞。
窟室徘徊。
坐等枯木。
心如死灰
亦有山羞野馔
兰浆木麨。
叶煎羹。
松根溜醥。
既采药而为食。
谅随情而不矫。
负锸前。
腰镰岁杪
草渐密而饶兽。
树弥深而足鸟。
地寂寞而森沉。
路纵横而窈窕。
野亭鹤唳。
山梁雉鷕。
远游之所。
幽栖之次。
或抱犊而新来。
乍闻鸡而始至。
藋畦一两。
茅斋数四。
山为险而无人。
岭时平而有地。
石菌抽叶。
金芝吐穗
镜厌山精。
刀驱木魅。
泉绕砌而鱼跃。
树横窗而鸟萃。
天网何宽。
人生岂难。
饮河知足。
巢林必安。
亦何荣于拾紫
亦何羡于还丹。
红藜促节之杖。
绿箨斑文之冠。
野餐二簋。
园蔬一盘。
阮籍而长啸。
刘伶而甚欢。
晓入柴户。
暮归药栏。
老莱地僻。
邹生谷寒。
杨柳则条垂锻沼。
杏树则花飞坐坛。
赋成鼓吹。
诗如弹丸。
携始睟之鸣鹤。
对新婚之伯鸾
我有怀抱。
萧然自保。
古人则难与同归。
纷吾则此焉将老。
涧溪沼沚之蘋艾。
邱陵阪隰之桑枣。
接果移棠。
栽苗散
不藏无用之器。
不爱非常之宝。
抵玉惊禽。
挥金薙草。
接朋友于杯桉。
弄儿童于襁褓。
乐山泽之浮游。
笑江潭之枯槁。
戒非佞佛。
斋非媚道。
无誉无功
形骸自空。
坐成老圃。
居然下农。
身与世而相弃。
赏随山而不穷。
披衣灶北。
逐食墙东。
傥有白头四皓
庞眉八公。
小童乘日。
仙人驭风
乡老则杖头安鸟。
邦君则车边画熊
心期闇合。
道术潜同。
解来相访。
愚公谷中。
宾主序 隋末唐初 · 僧道宣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
夫损己利他者。盖是僧家之义也。
害物安身者。非为释子之理也。
有赏善罚恶之能。断是非不平之事。
若道先人后己。契诸佛之慈心。
如或尔死我活。乖六合之妙行。
为主者倘存仁义。感十方衲子之云臻。
若乃私受人情。招千里恶名之远播。
为宾者怀恭执礼。有义而到处安身。
苟取狂图。无义而随方惹怨。
今者幸生中国。得赖空门。
脱万丈之火坑。抛千里之羁网。
如囚出狱。似鸟开笼。
履布金积善之场。住七宝无殃之地。
天龙恭敬。神鬼钦崇。
非桑蚕而著好衣。不耕田而飧美馔。
何须结怨饕利。非理图财。
蜗角虚名。闭人天之坦路。
取龟毛之小利。穿地狱之。
深坑。积恨结于今生。
受波吒于后世。纵使满堂金王。
牵缠自己愚身。直饶罗绮盈箱。
斗乱子孙业重。少求俭用。
免逼迫于心田。知足除贪。
幡馨香于意地。或住梵刹。
或挂云堂。莫论他非。
但省己过。若有才高之□把三藏以研穷。
志浅之流。览五乘而课诵。
切莫口行慈善。肚裹刀鎗。
面带笑容。心藏剑戟。
贫者不恤。老者不怜。
忘慈亲鞠养之深恩。乖师长提携之厚德。
如斯用意。退十方檀越之信心。
执假迷真。惹四海英贤之讥诮。
是以丁宁劝谕。仔细精专。
闻之者破我慢之高山。览之者塞昏迷之巨海。
皆希禀信。普愿回心。
只宜来世胜今生。莫遣今生胜来世。
奉劝大众。疾须觉知。
大限临头。悔之莫及。
议释道不应拜俗状 唐初 · 窦德玄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八十六
肖形二气。
严父称莫大之尊。
资用五材。
元后标则天之贵。
至于擎跪曲拳之礼。
陶化之侣同遵。
服勤就养之方。
怀生之伦共纪。
凡在君父。
理绝名言。
而老释二门。
出尘遗俗。
虚无一旨。
离有会空。
瑞见毗耶。
阐慈悲之倡。
气浮函谷
开道德之篇。
木雁之间。
养生在虑。
罢色声之相。
寂灭为心。
执礼蹈仪者靡穷其要妙。
怀忠履孝者未酌其波澜。
理存太极之先。
事出生灵之表。
故尊其道则异其服。
重其教则变其礼。
爰自近古。
迄乎末叶。
虽沿革暂乖。
而斯道无坠。
洎哀缠双树。
恸结三号。
防后进之亏风。
约儒宗以控法。
故当辅成旧教。
岂应裁制新仪。
诚宜屈宸扆之严。
申方外之旨。
委尊亲之重。
纵寰中之游。
愚管斟量。
遵故为允。
谨议。
东皋子陈尚书书略 唐 · 王福畤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一
东皋先生讳绩字无功
文中子之季弟也。弃官不仕。
耕于东皋。自号东皋子
贞观初仲父太原府君为监察御史
侯君集。事连长孙太尉
由是获罪。时杜淹御史大夫
密奏仲父直言非辜。于是太尉与杜公有隙。
而王氏兄弟皆抑而不用矣。季父与陈尚书叔达相善。
陈公方撰隋史。季父持文中子世家与陈公编之。
陈公亦避太尉之权。藏而未出。
重重作书遗季父。深言勤恳。
季父答书。其略曰。
亡兄昔与诸公游。其言皇王之道至矣。
仆与仲兄侍侧。颇闻大义。
亡兄曰。吾周之后也。
世习礼乐。子孙当遇王者。
得申其道。则儒业不坠。
其天乎。其天乎。
魏文公对曰。夫子有后矣。
天将启之。徵也傥逢明王。
愿翼其道。无敢忘之。
及仲兄出胡苏杜大夫尝于上前言其朴忠。
太尉闻之怒。而魏公适入奏事。
太尉。魏公曰。
君集之事果虚耶。御史当反其坐。
果实耶。太尉何疑焉。
于是意稍解。然杜与仲父抗志不屈。
魏公亦退朝默然。其后君集果诛。
且吾家岂不幸而多言见穷乎。抑天实未启其道乎。
仆今耕于野有年矣。无一言以裨于时。
无一势以托其迹。没齿东皋。
醉醒自适而已。然念先文中之述作。
门人传受。升堂者半在廊庙。
续经及中说。未及讲求而行。
嗟乎。足下知心者。
顾仆何为哉。愿记亡兄之言。
庶几不坠足矣。谨录世家寄去。
馀在福郊面悉其意。幸甚幸甚。
王氏家书杂录 唐 · 王福畤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一
太原府讳凝
字叔恬
文中子亚弟也。
贞观初
君子道亨。
我先君门人。
布在廊庙。
将播厥师训。
施于王道。
遂求其书于仲父
仲父以编未就。
不之出。
故六经之义。
代莫得闻。
仲父释褐为监察御史
御史大夫杜淹仲父曰。
子圣贤之弟也。
有异闻乎。
仲父曰。
凝忝同气。
昔二兄讲道河汾。
亦尝预于斯。
然六经之外。
无所闻也。
曰。
昔门人咸有记焉。
薛收姚义缀而名之。
曰中说。
兹书天下之昌言也。
微而显。
曲而当。
旁贯大义。
宏阐教源。
门人请问之端。
文中行事之迹。
则备矣。
子盍求诸家。
仲父曰。
凝以丧乱已来。
未遑及也。
退而求之。
得中说一百馀纸。
大抵杂记。
不著篇目。
首卷及序。
则蠹绝磨灭。
未能诠次。
仲父出为胡苏
叹曰。
文中子之教。
不可不宣也。
日月逝矣。
岁不我与。
乃解印而归。
大考六经之目。
而缮录焉。
礼论乐论。
各亡其五篇。
续诗续书。
各亡小序。
惟元经赞易具存焉。
得六百六十五篇。
勒成七十五卷。
分为六部
号曰王氏六经
仲父谓诸子曰。
大哉兄之述也。
以言乎皇纲帝道。
则大明矣。
以言乎天地之间。
则无不至焉。
自春秋以来。
未有若斯之述也。
又谓门人曰。
不可使文中之后不达于兹也。
乃召诸子而授焉。
贞观十六年
余二十一岁。
受六经之义。
三年。
大略。
呜乎。
小子何足以知之。
而有志焉。
十九年。
仲父被起为洛州录事
又以中说授余曰。
先兄之绪言也。
余再拜。
曰。
中说之为教也。
务约致深。
言寡理大。
其比方论语之记乎。
孺子奉之。
无使失坠。
余因而辨类分宗。
编为十篇。
勒成十卷。
其门人弟子姓氏本末
访诸纪牒。
列于外传。
以备宗本焉。
且六经中说。
于以观先君之事业。
建义明道。
垂则立训。
知文中之所为者。
其天乎。
年序寖远。
朝廷事异。
同志沦殂。
帝阍攸邈。
文中子之教。
抑而未行。
吁可悲哉。
空传子孙。
以为素业云尔。
时贞观二十三年正月序。
维州刺史安侯神道碑 唐 · 李至远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五
夫招摇东指。
寰区识天下之春。
溟涨北临。
川谷有朝宗之地。
况乎皇明发而万物睹。
天衢亨而四隩宅。
故以骤险浮深。
同文协轨者也。
若乃壤邻骄子。
家号名王。
野之瑰奇。
漱蒲源之粹液。
井蛙自许。
既累嗤于越子。
风鸿且遇。
仍嗣美于秺侯
大将军安侯其人矣。
侯讳附国。
其先出自安息
以国为姓。
有隋失驭。
中原无何。
突厥乘时。
籍雄沙漠。
侯祖乌唤。
为颉利吐发。
中官品。
称为第二。
王庭虽跼。
方冠射雕之勇。
帝乡何远。
空郁冲牛之气。
父朏汗。
望日月于中衢。
奋羽毛于边服。
势同鹊起。
功随豹变。
贞观初
率所部五千馀人朝。
诏置维州
即以朏汗为刺史
左武卫将军
累授左卫右监门卫大将军
封定襄郡公
寄等连城
荣超合垒。
析圭胙土。
时议称之。
侯运偶千年。
才标一日。
服太阿而善断。
览介石以知机。
有顾鹑笼
实怀先觉。
乃心凤扆。
奚叹后予。
于是拔迹泥沙。
翻飞霄汉。
亦以贞观四年
与父俱诣阙下。
时年一十有八。
太宗见而异之。
即擢为左领军府左郎将
寻令与鸿胪丞赵德楷谕旨于吐谷浑
虏安鸋鴂之巢。
敢恃螳螂之斧。
旅拒成命。
逼迫行人。
遇困加威胁。
举步逢艰阻。
侯以命有所系。
静以体之。
节不可失。
贞以守之。
虽弦矢屡移。
而铁石无改。
既而加兵一荡。
凶氛四彻。
竟获全归。
佥以为苏武郑众
不独高于前代矣。
玺书叹述。
迁本府中郎将
赉布帛五百段。
又加秩为忠武将军行本职。
十九年。
太宗扬銮暂抚。
清海俗于三韩
驻跸聊麾。
骇天声于六汉。
侯功参末将。
绩预元戎。
诏论功授上柱国
封驺虞县开国男
食邑三百户
永徽元年右领军将军
馀如故。
元天之广运。
承湛露以晞阳。
蒲璧开南面之尊。
兰锜盛北军之宠。
门驱四马。
匣纽双龟。
薄暮归来。
辉光不独于三子。
辨色而入。
前后方参于五侯。
謺盖流轩。
徽枝岌嶪。
足以震辉都鄙。
讴谣氓庶。
寻丁定襄公忧。
执丧无替于少连
让爵自先于季札
及其字人按部。
和风布政
使幼艾不怀。
酋渠不惊。
非树其长。
莫谙其俗。
以此高乎。
兼本官。
复拜为使持节维州诸军事维州刺史
朝咨良牧之能。
物喜吾君之子。
入虔戎政。
缛共宿于星庐。
出变夷歌。
重晖于日域。
龙朔中随府易名。
改为左戎卫将军
总章年进为右戎卫大将军
刺史勋封并如故。
日观崇岩。
云封峻霄。
三五之声已邈。
八九之迹难追。
天子洁坛场。
疏圭璧。
报功崇德
腾茂实于石閒。
侯亦励熊罴。
从金鼓。
前清后禦。
罄忠勤于玉帐。
咸亨初追封斯阀
仍本封进爵为子。
加邑四百户。
方当降锡上樽。
行升右地。
洪崖而自狎。
浮邱以曾举。
而殷相肇梦。
晋寝成妖。
古谢今形。
仙禽致是非之难。
寒凝暑退。
大椿属摇落之期。
哀哉。
奄以调露二年二月十八日
寝疾终于神都。
春秋八十有三。
永隆二年二月二十三日
葬于雍州长安县孝悌乡之原。
礼也。
惟侯绪茂膏梁。
基循鼎冑。
绛河潜润。
每孕倾都之宝。
丹野成章。
必矫冠偫之翼。
弱便英迈。
长实宏远。
剑连三术。
道蒙史以前驱。
德包五善
揖楚臣于下席。
从吾所好。
方尽锐于戈矛。
在物或遗。
故无资于笔砚。
加以动会规楷。
性非因习。
泣画象于离宫。
真资孝敬。
感飞泉于异域。
雅蹈忠诚。
利以义通
功以济物。
故能夙攀阊阖。
亟奉钩钤。
效心膂于中年。
享高明于暮景。
左右深率从之奇。
始终无纤芥之隙。
行师则训兵以律。
受任则执礼
无违。
非才优体二。
道恭感一。
惟微惟熙。
至公至平者。
畴能与于此哉。
悲夫。
琴心辍奏。
去高堂而不留。
筮氏观龟。
创幽穸而期兆。
鼓秋风于古树。
谁识将军
思白日于荒邻。
空怀中散
宾御旋兮寒野暮。
池馆静兮浮云阴。
可作无时。
与归何想。
长子故右玉钤卫将军北平县思祗。
藻身淑慎。
流声奕叶。
繁滋遽委。
危露先飘。
次子鲁州刺史思恭等。
趋表阙以擗心。
涉礼庭而收泗。
之诚徒切。
集蓼之哀永萃。
思所以髣髴形容。
揄扬清懿。
托问词于广陌。
播雄名于大隧。
乃为铭曰。
阆风秀迥。
河气灵长。
昭化毓。
实延英芳。
棱飞玉塞
势轶沙场。
家承有土。
祚历无疆。
分源何从。
扬飙南入。
削衽荒庭。
杀凶大邑
孝乎何取。
忠焉是袭。
花绶遥遥。
云冠岌岌。
敷命河首。
逢羁海裔。
云天变色。
乡关无际。
虎噬徒交。
壮心益励。
卒延裒谦。
岂嗟拘滞。
作固陛。
仍分竹符。
盟申带砺。
礼盛传呼。
岩廊夕警。
秘宇晨趋。
还便后殿
出必前驱。
本枝隐蔽。
宣条求瘼。
惠起人谣。
清惟主诺
野乃闻劳。
门非藉恶。
是听夏声。
谙知戎落。
旋增厚秩。
亦追崇封。
逸豫斯邑。
车服以庸。
庭纷舞籥。
室韵歌钟。
宁悲昃景。
遽落高峰。
梁木应悲。
大星俄殒。
广川去楫。
修途废轸。
倏兮已丧。
萧兮而尽。
神乎不测。
天乎何忍。
永背青皋。
即安元夜
泉台构壤。
山门反驾。
野吹方噎。
荣辉不借。
德虽隆于九原。
神岂奄于万化。
韦万石 初唐 · 刘思立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三
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
睦亲化人。
莫善于孝。
所以三年之礼。
天下通丧。
今遣音声人释服为乐。
带绖治音。
岂以小人不能执礼
遂欲约为非法。
万石太常
首紊风化。
请付吏论罪。
太史令杜淹教男私习天文兼有元象器物被刘建告勘当并实太史一条)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四
粤若颛顼。命南正以司天
昔在帝尧。列东官宾日
履端于始。序则不愆。
举正于中。时乃不忒。
自秦称金贙。叨五胜之宏纲。
汉起玉鸡。叶三微之远度。
洛下。命唐都
考大衍之始终。心伏羲。
梦周旦。步太初之盈缩。
四营因之式序。八变所以无差。
五星叶度于上。万物和平于下。
杜淹位参羲仲。声振子韦。
沮诵之前规。遵史谈之旧典。
星聚东井。逆辨休徵。
月犯少微。悬知应变。
使星已发。无违寸景之期。
剑气莫关。不爽分毫之信。
宫居太后。夙已上闻。
宋起真人。豫为先觉。
谯周之论蜀灭。杜琼之说曹兴。
此历代之攸钦。邦家之要籍。
之少子。雅爱其书。
张衡之浑仪。讨陆绩之元象。
父为太史。子学天文。
堂构无堕。家风不坠。
私家不容辄聚。史局何废流行。
准法无辜。按宜从记。
荥阳夫人郑氏墓志铭706年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夫人讳某。字某
荥阳开封郑氏之女也。有唐银青光禄大夫少詹事博陵侯崔氏之妻。
中大夫中书舍人湜之母也。高祖述祖。
北齐吏部尚书太子太保阳平公。曾祖武叔
北齐洛州刺史中牟公。祖道援。
宋城。父世基
吉阳。故左仆射安吉杜淹
太夫人之外王父也。夫人家世德门。
母氏鼎冑。衣冠礼乐。
耳目所徵。号之诸生
实为女士。先夫人以崔出泰岳之允。
郑祖周王之穆。长源修麓。
比浚联崇。故夫人年十有七。
归于我氏。尽敬爱以安舅姑。
致友穆以谐娣姒。性宽恕。
尚素雅。文而不奢。
约而不陋。故邑号光启
象服是宜。博陵侯更事两朝。
历官序。居必大理
去有遗爱。虽毳衣善听。
得非鸡鸣之弼乎。舍人及三弟长安蓝田左千牛涤。
咸有当代之名。立无过之地。
滋液德教。琢磨礼范。
虽趋庭善禀。得非䦱门之诲乎。
夫乐得好逑。关雎义也。
鞠成众子。鸤鸠仁也。
采蘋采藻。修礼度也。
如山如河。有德容也。
妇礼既成。内则用贞。
母仪乃行。家道以宁。
于是春秋高矣。雅好真谛。
厌斁禅味。减彻珍华。
被服慈衣。捐斥文绣。
总斯偫懿。式是六姻。
故以嗣徽先姑。垂裕来史。
诗所谓邦之媛也。夫人有焉。
皇天难忱。不享偕老。
年六十四。神龙元年十一月九日
遘疾终于洛阳遵化里。其明年二月某日。
葬于富平县之某原。君侯伤神。
诸子衔恤。置铭幽竁。
用存终古。其词曰。
东惟詹府。西望纶闱。
吾夫鹗瞵。吾子鹓飞。
青绶赤茀。鱼轩翟衣
乔梓搆基。堂堂荣晖。
如何不淑。奄永泉扉。
漠漠元夜。溶溶白日。
百岁之后。同乎此室。
蜀城台州乐安少府723年 唐 · 苏颋
 押灰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引用典故:悬蛇疾 占鵩
远游跻剑阁,长想属天台
万里隔三载,此邦余重来。
音容旷不睹,梦寐殊悠哉。
边郡饶藉藉,晚庭正回回
喜传上都封,因促傍吏开。
向悟海盐客,已而梁木摧。
变衣寝门外,挥涕少城隈。
却记分明得,犹持委曲猜。
师儒昔训奖,仲季时童孩
服义题(一作陈)书箧,邀欢汎酒杯。
暂令风雨散,仍迫岁时回。
其道惟正直,其人信美偲
白头还作尉,黄绶固非才。
可叹悬蛇疾,先贻问鵩灾
故乡闭穷壤,宿草生寒荄。
零落九原去,蹉跎四序催。
曩期,今哭夏成
执礼谁为赗,居常不徇财。
北登嵔𡻱坂,东望姑苏台
天路本悬绝,江波复(一作空)溯洄。
念孤心易断,追往恨艰裁。
不遂卿将伯,孰云陈与雷。
吾衰亦如此,夫子复何哀。
大唐东岳朝觐颂附诗725年11月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 创作地点:山东省泰安市
封祀之山。五在中国。泰岳首之。昊穹之命。再集巨唐。皇帝受之。临位十四年。考虞氏岁巡之义。颂周王时迈之什。十月辛酉。步自有洛。十一月戊戌。帐殿斋于岳趾。渊默以清。绎思而照。将纪功布度顺斗承天精享也。己丑。宏观轶区宇。盛仪振开辟。高临建凤。万队张皇以烛山。上御飞龙。百神翕习以扶道。国台二。藩后四。髦士密侍。信臣高位。扈封台。列升陛。不下五十。以圣言冲邈。瑶牒宝书。誓之旨曰。朕获守丕业。恐不克骏命。惟上帝储休。锡苍生无疆之庆。朕之庆也。古则秘之。何哉。属寒驰迅飙。露清终夕。若扫若锄。晏然而巳。庚寅天官次箓。王制协时。严高祖以配之。嗣高宗以陟之。冕裘立。圭璧序。洁罍俎。调钟吕。倨勾于簨簴。戛击乎柷敔。宝骈瑞兮物焜煌。空薄霄兮音容与。则纤尘不动。和气充塞。日在于观。天为之门。扬日大光。谓小天下。昭以抱戴。见之卿霭。郁郁纷纷。喜气絪缊。当芝检。引紫薰。大紫洞而三辰接。郁苍摇而万岁闻。自下达上徯吾君。君之来兮望如云。端兮晬。圣之门。至尊辛卯有事于社首。以泰折如泰坛。于穆我睿宗。侑而作主。奠献呜咽。天子之孝也。佥以金匮归勋于祖祢。石䃭藏美于乾坤。戒咸秩则司存。癸巳。载大旂。合大乐。三陔崌以帷抗。四亚锵而辂止。朝偫牧。揆千官。厎邦赋。数庭实。华虫辨等。车马来觐。周人随人。二王之宾。戎狄蛮貊。万里重译。必拱于著。执贽奉璋。雍雍昂昂。靡敢怠遑。乃建鸡竿。伐鼍鼓。帝命出。皇恩溥。扬巽风。作解雨。施舍之。荡涤之。宥法罪。除颇颣。澒涌洋溢。周流黮䨴。不崇朝而遍者。与此山俱。畴翳而不拔。胡微而不铺也。亦既称寿。申命宗伯。咨尔颂焉。效古之刻石。臣颋稽首再拜而言曰。臣闻昔在帝尧。臣惟咎繇。聪明之谓圣。迈种之谓德。天若曰。依于巨唐。易姓者李。王于中华。崇功者唐。圣之泽。德之浸也。我唐祚之兴。昌符诞膺。两仪动。六叶承。皇帝宣高祖四宗之景烈。肇开元神武之明号。广矣大矣。莫有不宁。罔有不俾。咸一德之辅。不贰心之臣。偫后抗词曰。臣闻先王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陛下得天之经。得地之义。得人之行。行也者。孝莫大焉。兼三才以为政。孝也者。仁莫大焉。含万物以为性。今三才贞。万物亨。六典平。九功成。官不滔。狱不放。至于刑清。良有以也。因斯而谈。清明在躬。志气如神之睿者君也。四国于藩。四方于宣之美者臣也。有物有则。我君臣保乂之。原所由于前。设其教于后尔。往岁邦危中否。天讨内难。陛下提三尺之剑。羾阊阖。绝勾陈。趋北军。正北辰。然后翼翼乾乾。尊尊亲亲。立我蒸人。圣考所以付天下之公器。蹈汾阳之清尘。唐虽旧邦。其命维新。古者振兵释旅。祠土祈谷。先事也。我是以幸太原。祭汾脽。耀金甲。肃边鄙。虏马詟而不敢南向。解严京师。获宝鼎。献宗庙。戍人归而尽务东作。报福京坻。于是乎爰佐五畤。郊天以奉时。爰崇九室。祫祖而敬思。昭格迟迟。神人允釐。无何。籍三脊。盛六穗。不召斯至。拥休之类。如山则委。曷月而秘。岂非享物降嘉司火也。立浑同度在璿也。陛下姑谓之薄。臣所未谕。且管氏诧齐。帝王凡八十九。湮沦郁没。孰若致美高宗。勒岱甲子正六十。肸蚃葳蕤。故能应期我神武。惟继代奉业。增高保鸿。缺乎中何也。即先后以权。暂阻于运。二宗绍复。未遑厥功。神闇之契。不在诸子。而当圣躬。固不可辞者审矣。帝曰俞。畏德之不称。而左辅右弼。杂缙绅鸿硕之伦。抱蕝怀书。蒸云吐雾。方集贤内殿。讲议前席以论之。传不云乎。君子勤礼。敬之至也。易不云乎。先王作乐。豫以动也。慎矣哉。礼乐之为用。故执礼者具。删弊则质。宜之自我。变乐者理。去商何害。谦以为臣。二者洽而三让之。制曰可。始严卤簿。腾七萃。启禁关。回九重。以听乎鸾声之雍雍。匪疾匪徐。物有其容。动植赞。华夷观。骈阗总樽。羡漫半散。出成皋。踰荥波。凭滑台。眺洪河。遂并昆吾之墟。徜徉乎大舜之泽。濒四渎二济入于兖。经九一三齐乔于岱。推二旬有六而顿行在。莫不皤皤华皓。如藿倾阳。或牵以饩。或捧之觞。伛偻乎康庄。一以伸神武之今日。一以感乾封之旧章。乃饩归之。觞举之。慈且惠而与之驩。沸渭颉颃。矧国邹鲁。家洙泗。乘汶野而图记可知。指泮林而颂声不坠。以周公之故。将孔子之后。翘然希王者之属车。圣人之清跸。则久及信宿之意。岩岩所瞻。宗神曰天齐王。加一等于三事。户二十。供王祀。环十里。禁人樵。报也大禋。旅之数重。袖成之禄。抚遗氓。赐之复。帝曰吁。夫艰难系王业。休咎牵人事。况天监之。殊祥也。殊典也。不自满而虔巩于位。朕宝臣曰乾曜洎说。有初有终。时乃风。钦哉。汝作朕左右丞相。翳汝忠。益以嘉猷。补衮之阙。罔或怠。遂宏天封。焕天章。篆介邱而旋德阳。大飨乎偫方。程后代。美其律。声其实。坟作四而籍言七也。臣颋不敏。继伯夷之直清。微太史之留滞。聆金奏同百兽之舞。振木铎采万人之诗。敢陈诗以颂曰。
天子圣兮天孙崇,登以封兮报以功。
受命再惟皇代,天之赉人所载。
士马山嶪,戈矛山沓,祯符山杂,灵响山答,天与人合。
我铺衍兮长粹清,太元册兮太一精,休光光我之庆成,舜四朝而禹万国,莫之我京。
杨峤国子祭酒714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黄门
师氏之职。
训于冑子。
儒林之选。
必俟贤人。
魏州刺史上柱国北平县开国子杨峤
直清庄敬。
浩素纯密。
服膺勤业。
道在其中。
因心执礼
行成于内。
树风有循良之课。
试剧闻精练之能。
往在东都
摄于西序。
巾卷资其导诱。
纪纲正其颓弊。
惟教之立。
厥声孔臧
俾崇于释菜。
逾劝于攻木。
国子祭酒
勋封如故。
主者施行。
衡阳郡王成义申王等制710年6月27日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门下。
古者帝王受命。
以临万国。
子弟建封。
用尊五等。
其所由来尚矣。
尚书右卫大将军衡阳郡王成义等。
敦诗执礼
本仁祖义。
名教之乐。
得自几深。
温良之容。
发于忠孝。
晨趋魏阙。
则望掩轩霞。
夕赋曹园。
则思含澄景。
朕祗奉历数。
旁稽载籍。
克辅王室。
所谓通邑大都。
俾为唐藩。
故能带河砺岳。
分膺往命。
咨尔□慎欤。
可依前件。
仍各实封一千户
馀并如故。
主者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