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咏怀 其二 明 · 杨应奎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海岱会集卷三
汤汤黄河水,来自昆崙山
万折始东下,迅流逐惊湍。
日夜奔赴海,何时复西还。
龙门岂不险,砥柱岂不艰。
泛泛中流楫,溯洄良独难。
过时终有悔,乘势称明贤
壮士中夜心,感慨伤肺肝。
题御屏诗 其十一 东昏侯 明 · 李承召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三滩先生集卷之六
倾城妖艳一蛊心,仙阁妆成费万金。
自古留连多丧国,得昏侯谥戒来今。
咏怀三十四首 其十七 明 · 王廷陈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梦泽集卷三
达士志慷慨,贪夫思保全。
有身则有患,消散固其然。
伏波甘马革,庄周快乌鸢。
用意非一趣,大要归明贤
愚者闇桑榆,郁郁坐自煎。
思虑损眠食,恐惧怀冰渊。
蹙遫向宾客,劻勷终岁年。
多图寡攸成,繁辞累其愆。
展转不获纾,赍恨寱重泉。
木槿荣一朝,日夕用长叹。
明贤在楚宗室宅咏绣毬花诗卷郭美命首唱凡十九人王梦楼跋尾有评绣毬花诗以宋牧仲为冠语因题其后 清 · 姚鼐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惜抱轩诗集九
往日东风帝子家,濡毫上客写妍华。
时乖竟值忧危议,春尽难留锦绣花。
节概青编悲志士,文章白发笑生涯。
从游紫柏犹吾愿,绮语何烦甲乙加。
祝枝山太白诗卷后二首黄姬水跋。) 其一 乙巳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一
明贤晋法初谁得,但有枝山与雅宜。
迦叶一花拈笑后,如何只许定灵知。
韵亭以所藏明贤画后赤壁赋册子属题二首 其一 丁巳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
月小山高雾捲空,半江落我研屏中。
翛然纸上霜林意,快借寒芦一片风。
韵亭以所藏明贤画后赤壁赋册子属题二首 其二 丁巳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
坡像吾斋月万川,谁摹二客壁停船。
摩霄大石横江起,青到先生竹杖边。
铃山龙泉 元末明初 · 刘基
 押阳韵
兹山近南服,胜迹冠朱方。
石骨入海眼,地脉通混茫。
金精孕清淑,水德融嘉祥。
寒含六月冰,润浃九里长。
鲸腮狎猎起,虎只呿呀张。
发窦既窈窕,流渠遂汪洋。
洞彻莹玉鉴,锵鸣合宫商。
静含玄机妙,动见大智藏
养德君子类,膏物农夫望。
野僧向我言,其功殊匪常。
饮之祛百邪,能使俗虑忘。
漱咽入灵府,喉舌生清香。
爽淅动毛发,飘忽凌风翔
何当扬湛冽,尽洗贪浊肠。
待帖诗邀诸友和作乙卯 清 · 翁方纲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七
晋法留真楷,化度碑第一。
况传唐拓本,不减欧墨笔。
郁家安家记,吾早窥之悉。
何啻亲披玩,梦尝临髣髴。
宋褾摺叠工,隃麋玉坚㮚。
二十有一番,附以十五跋。
鲁斋后村本,装宋南渡日。
尚恐未及此,秘箧谁与匹。
追慕三十年,颇喜双眼豁。
章藻墨池堂,钩勒所从出。
数纸古香在,一片真神骨。
已胜弇州三,何论东里帙。
持量世楮墨,高悬俨钟律。
潘宁蒋衡书,黑蚁不胜诘。
近闻弇州藏,新充陆家物。
陆君为双钩,寄来肖豪发。
吾斋此墨缘,率更遗衣钵。
壁绘书楼图,神往嵩阳阙。
那复陇望蜀,妄意磁引铁。
无如翰墨精,真宰自回斡。
郁安所传闻,忽来入吾室。
按图验纸番,廿二到卅七。
元迹十三家,次第数甲乙。
明贤仅跋二,何人帖同割。
思之复思之,暂失岂终失。
前有西涯题,玉箸篆奇崛。
春草陈家堂,印记犹未佚。
彦廉节母儿,南陔白华洁。
当时诸名士,笔洒肝肠热。
此帖应恋此,印文红瑟瑟。
金陵宣城庐,赞叹非笔舌。
首自卢疏斋,次即赵松雪。
是幅尤天然,神光霅尔帅。
与帖相顾眄,影定胶在漆。
宁能不归来,几载忍饥渴。
矧托吾斋本,合同宛记莂。
二本不觌面,此诺何时毕。
诸贤责久要,日星以为质。
岂吾私言欤,神听理可必。
龟著信不欺,告我曰归吉。
更烦诸友诗,焚香彻芬苾。
此跋且迟装,日日虔斋祓。
梧门六月九日与诸君诗龛小集之作己未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三
今夏溽雨烦,微疴掩蓬户。
忽忆西涯句,雅集画图补。
驰思天一涯,墨卿莲府
惟与金生别,惓焉北郭伫。
墨迹披新城,乐府怨湘楚。
呜呼论世难,世远心逾苦。
喜得诗龛篇,镜里设身处。
往者如可作,谁与量萟圃。
新城虽韵胜,格调仍所祖。
明贤矜节槩,格调即规矩。
不有谠言执,焉作诗教主。
知人乃尚友,对案接千古。
去年咏所遗,此郁待君吐。
未及金生论,重跋新城语。
倚风一笑,尔我襟遥贮。
袅空诗龛云,濛濛瓣香炷(予斋有渔洋西涯乐府手稿,渔洋集所未刊也。)
贺运使司封 宋 · 金君卿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六、《金氏文集》卷下
伏自某官宠分使节,来慰斯民,凛然清声,固已风翔于壤制;
闻者交忭,居尝日望于辉光。
时惟狱事之繁,遂缺邮书之献。
苛礼之废,明贤所容,气序犹清,旬宣多暇。
伏惟阴德来辅,哲躬安休。
恭以某官义峻而仁温,行高而德钜,暂兹外委,以畅远猷。
馈千里之粮,利不害义;
按百城之治,威以济宽。
上方图贤,议者悦德。
即膺骑召,入侍天光。
某自视孤危,窃祈荫映。
无阶瞻拜,惟日倾依。
东昏侯 清 · 严遂成
 出处:海珊诗钞卷第六
白鱼尝药喉斯痛,捕鼠担幢弱好弄。
腰边傀儡蠡器悬,胯下玲珑木马动。
二百十六射雉场,七宝缠槊作急装。
屏除预起长围号,弃尸舆病何披猖。
泥涂冰结哀号满,飞仙帐里香魂懒。
翻身贴地步莲花,花如人面红潮煖。
檐角琉璃挂玉钩,钏条琥珀携钿管。
破蒸授泺尔何愚,试看涂壁金为泥。
苑树宫莺声断续,似闻辍哭秃秋啼。
裨贩成行市令守,白缞绿屩人沽酒。
鱼肉纷纶包裹多,五省黄案归乌有。
解菜悲衔幼女肠,缚菰怒射先皇首。
香火当年太少恩,高祖子孙无复存。
金翅上天搏龙子,襄阳外寇兵云屯。
贼来取我我用武,赵鬼能歌魔媪舞。
羽仪出荡蒋山神,鹰犬齐驱媒翳主。
受降也召后堂来,步障裹之环角鼓。
欢宴吹笙夜未阑,潘妃突遇韩擒虎
皇太子释奠诗 南梁 · 何胤
四言诗
灵象既分,神皇握枢。
其降曰命,有书有图。
化彰礼乐,教光典谟。
五经夤序,七纬重敷。(一章)

保氏述艺,乐正奠师。
良玉缘琢,务德由咨。
雅沿俗化,风移运迟。
道不云远,否终则夷。(二章)

下武增辉,烝哉体圣。
三极彝伦,九服骘政。
文以止戈,学以流镜。
国崇上庠,人思下竞。(三章)

昭昭储后,悊秀克明。
徽若稽古,体睿申情。
往行内洁,前言外清。
纡光隆业,让龈胶庭。(四章)

敷奥折文,悦书敦史。
六诗开滞,三易机理。
光耀程辉,华翻丽起。
尊圣明贤,释兹敬礼。(五章)

仪形初盥,容祗荐陈。
罍鬯清飨,俎实芳礼。
登歌奏阕,有司告神。
以介景福,庆无不臻。(六章)

祝史赞撤,敛圭轩燕。
笙镛列阶,展声宿县
舞节金石,歌依越练。
交袖折羽,流龠清殿。(七章)

傧仪接贽,相诏初筵。
峨峨台弁,灼灼藩蝉。
时英整笏,胄子端篇。
大观在上,于斯盛焉。(八章)

云行雨施,品物甄流。
敷荣散春,兰芬曜秋。
道洽虽均,蒙固难周。
进垂智效,退惭山丘(○文馆词林百六十。)(九章)

前溪五十生日 清末至民国 · 黄浚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老学弥辉天纵之,智藏于密亦权奇。
床头杂说有新意,堂下流泉如令姿。
蛮榼合携千日酿,文楸还算几枰棋。
众生颠恚方交谪,待證公言作导师。
东昏侯罪恶令 南齐 · 文安王后
 出处:全齐文卷六
皇室受终,祖宗齐圣,太祖高皇帝肇基骏命,膺录受图,世祖武皇帝系明下武,高宗明皇帝重隆景业,咸降年不永,宫车系晏。
皇祚之重,允属储元
而禀质凶愚,发于稚齿。
爰自保姆,迄至成童,忍戾昏顽,触途必著。
高宗留心正嫡,立嫡惟长,辅以群才,间以贤戚,内外维持,冀免多难,未及期稔,便逞屠戮。
密戚近亲,元勋良辅,覆族歼门,旬月相系。
凡所任杖,尽慝穷奸,皆营伍屠贩,容状险丑,身秉朝权,手断国命,诛戮无辜,纳其财产,睚眦之间,屠覆比屋。
身居元首,好是贱事,危冠短服,坐卧以之。
晨出夜反,无复已极,驱斥氓庶,巷无居人,老细奔遑,置身无所,东迈西屏,北出南驱,负疾舆尸,填街塞陌。
兴筑缮造,日夜不穷,晨构夕毁,朝穿墓塞,络以隋珠,方斯已陋,饰以璧珰,曾何足道。
时暑赫曦,流金铄石,移艺果,匪日伊夜,根未及植,叶已先枯,畚锸纷纭,勤倦无已。
散费国储,专事浮饰,逼夺民财,自近及远,兆庶恇恇,流窜道路。
府帑既竭,肆夺市道,工商稗贩,行号道泣。
屈此万乘,躬事角抵,昂首翘肩,逞能橦木,观者如堵,曾无怍容。
芳乐、华林,并立阛卖,踞肆鼓刀,手铨轻重。
干戈鼓噪,昏晓靡息,无戎而城,岂足云譬。
至于居丧淫宴之愆,三年载弄之丑,反道违常之衅,牝鸡晨鸣之慝,于事已细,故可得而略也。
罄楚、越之,未足以言,校辛、癸之君,岂或能匹。
征东将军忠武奋发,投袂万里,光奉明圣,翊成中兴。
乘胜席卷,扫清京邑,而群小靡识,婴城自固,缓戮稽诛,倏弥旬月,宜速剿定,宁我邦家。
可潜遗间介,密宣此旨,忠勇齐奋,遄加荡扑,放斥昏凶,卫送外第。
未亡人不幸,骤此百罹,感念存没,心焉如割。
奈何!
奈何(《南齐书·东昏侯纪》)
谋举沔南表 北魏 · 元嵩
 出处:全后魏文卷十八
萧宝卷骨肉相残,忠良先戮,臣下嚣然,莫不离背,君臣携贰,干戈日寻。
流闻宝卷雍州刺史萧衍兄懿于建业阻兵,与宝卷相持,荆郢二州刺史并是宝卷之弟,必有图衍之志。
臣若遣书相闻,迎其本谋,冀获同心,并力除
平衍之后,彼必旋师赴救丹阳,当不能复经营疆陲,全固襄沔。
臣之军威,已得临据,则沔南之地,可一举而收。
缘汉曜兵,示以威德,思归有道者则引而纳之,受疑告危者则援而接之。
总兵伫锐,观衅伺隙,若其零落之形已彰,怠懈之势已著,便可顺流摧锋,长驱席卷(《魏书·任城王附传》)
王德议 北魏 · 高闾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十
帝王之作,百代可知,运代相承,书传可验。
虽祚命有长短,德政有优劣,至于受终严祖,殷荐上帝,其致一也。
故敢述其前载,举其大略。
臣闻居尊据极,允应明命者,莫不以中原为正统,神州为帝宅。
苟位当名全,化迹流洽,则不专以世数为与夺,善恶为是非。
尧舜禅揖,一身异尚;
魏、晋相代,少纪运殊。
桀、纣至虐,不废承历之叙;
厉、惠至昏,不阙周、晋之录。
计五德之论,始自汉刘,一时之议,三家致别。
张苍以汉为水德,贾谊、公孙臣以汉为土德,刘向以汉为火德。
以为水德者,正以尝有水溢之应,则不推运代相承之数矣。
以为土德者,则以亡秦继历,相即为次,不推顺逆之异也。
以为火德者,悬证赤帝斩蛇之符,弃秦之暴,越恶承善,不以世次为正也,故以承周为火德。
自兹厥后,乃以为常。
魏承汉,火生土,故魏为土德。
晋承魏,土生金,故晋为金德
赵承晋,金生水,故赵为水德。
赵,水生木,故燕为木德。
秦承燕,木生火,故秦为火德。
秦之未灭,皇魏未克神州,秦氏既亡,大魏称制玄朔。
平文之庙,始称太祖,以明受命之证,如周在岐之阳。
若继晋,晋亡已久;
若弃秦,则中原有寄。
推此而言,秦之理,事为明验。
故以魏秦,魏为土德,又五纬表验,黄星曜彩,考氏定实,合德轩辕土祖未,事为著矣。
又秦、赵及燕,虽非明圣,各正号赤县,统有中土,郊天祭地,肆类咸秩,明刑制礼,不失旧章。
奄岱逾河,境被淮汉。
非若龌龊边方,僭拟之属,远如孙权刘备,近若刘裕、道成,事系蛮夷,非关中夏
伏惟圣朝,德配天地,道被四海,承乾统历,功侔百王。
光格同于唐、虞,享祚流于周、汉,正位中境,奄有万方。
今若并弃三家,远承晋氏,则蔑中原正次之实。
存之无损于此,而有成于彼;
废之无益于今,而有伤于事。
臣愚以为宜从尚黄,定为土德。
又前代之君,明贤之史,皆因其可褒褒之,可贬贬之。
今议者偏据可绝之义,而不录可全之礼。
所论事大,垂之万叶。
宜并集中秘群儒,人人别议,择其所长,于理为悉(《魏书·礼志》一。太和十四年八月中书监高闾议,以为。)
智藏 南梁 · 萧衍
 出处:全梁文卷五
求空自闲,依空入慧,高蹈养神,实是胜乐,不违三乘,亦以随喜,惟别之际,能无恨然。
岐路赠言,古人所重,犹劝法师,行无碍心,大悲为首,方便利益,随时用舍,不宜顿杜,以隔碍心,行菩萨道,无有是处(《续高僧传》)
六朝齐废帝东昏侯 唐末 · 周昙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定策谁扶捕鼠儿,不忧萧衍潘妃
长围既合刀临项,犹惜金钱对落晖。
永元中童谣 南北朝 · 无名氏
南《齐书》曰:永元中童谣云云。识者解云。陈显达属猪。崔慧景属马。非也。东昏侯属猪。马子未详。梁王属龙。萧颖胄属虎。崔慧景攻台。顿广莫门死。时年六十三。乌集传舍。即所谓瞻乌爰止。于谁之屋。三八二十四。起建元元年中兴二年。二十四年也。摧折景阳楼。亦高台倾之意也。言天下将去。乃得休息也。
野猪虽嗃嗃,马子空闾渠。
不知龙与虎,饮食江南墟。
七九六十三,广莫人无馀。
乌集传舍头,今汝得宽休。
但看三八后,摧折景阳(○南《齐书》五行志。《诗纪》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