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大云寺 初唐 · 贾膺福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九
盖闻在天成象。
悬启运以著明。
在地成形。
奠山□以播气。
百亿日月。
未穷破暗之功。
三千世界
岂究无边之境。
况乎言议所及。
通变之閒哉。
然而往古来今。
前贤后圣。
研几宗于无往。
契化本于宫端
不测称神。
弥纶止于天下。
运成曰道。
为大存乎域中。
名与无名。
未染常乐
色及非色。
俱净皆空。
生生不停。
念念成环。
极数观变。
求而不得。
真为妙觉于□□□则我释尊之教为尽之矣。
察夫大雄利见。
应运挺生。
欲度王宫。
发祥天庙。
首出圣仙之表。
独揽调御之尊。
寿岂难思。
妙色无尽。
四天劫网。
有类浮云。
万梵光明。
犹如聚墨。
降魔佛树。
高转净轮。
不有不无。
因无住而生法。
非相见相。
假相缘以会真。
广度济之门。
宏汲引之路。
世七品(阙八字)为助道之因。
随迎莫辨其去来。
循环不知其终始。
移山纳
变海成稣。
无非诱掖之权。
皆由慈善之力。
广大同于法界。
究竟等于幻空。
所作既辨。
能事斯毕。
(阙十字)银叠珠函。
大作依止。
贯花罗叶。
宣畅元宗
四无量心。
普觉偫有。
波罗密
广⿱(算金)菩提。
德盛者流光。
功宏者施博。
正法逝其已远。
象设由是郁兴。
泡影扬光。
教被龙鬼。
持珠献色。
迹遍天人(阙八字)
金茎□□掩映相望。
玉刹淩虚。
参差接影。
岂惟净居天界。
争开紫绀之园。
娑倡神宫。
共起琉璃之塔而已。
河内大云寺者。
隋文皇帝所置长寿寺也。
三河奥区。
一方都会(阙八字)
平野周畇。
斜乡夏甸。
镇以大行之险。
绕以洪河之流。
极眺闉阇。
百雉霞起。
旷瞻井邑。
万室云平。
俗垕人淳。
既富而教。
乃吉祥之福地。
信招提之净域。
经营之始。
丽及当时。
大业沦(阙十三字)封豕长蛇。
荐食上国。
洪水方割。
劫火洞然。
乃眷福海
剪焉倾覆。
有唐立极。
宏阐胜因。
揆日占星。
增饰崇丽。
自隆周鼎革
品汇光亨。
天瑞地符。
风扬月至。
在璿机而齐七政。
御金轮以正万邦。
□□□□□□千圣菩萨成道。
已居亿劫之前。
如来应身。
俯授一生之记。
大云发其遐庆。
宝雨兆其殊祯。
赤伏祚刘。
得自书生之献。
黄星表魏。
闻诸瞽史之谈。
犹播美于缇缃。
且腾徽于史册(阙十一字)
中兴是改千秋之邑。
梵王胜殿。
崇善法之堂。
矧乎冠绝天人。
度越今昔。
焉可拱嚜灵贶。
抑而不扬。
乃下明制。
顺天休命。
肃昭鸿烈。
用定厥祥。
易长寿之前名。
旌大云之佳(阙十字)丽雕楹镂槛。
迥出氛埃。
深。
隔阂寒暑。
千花绮帐。
金络浮空。
四柱珍台。
珠缨独化。
龙池漱玉。
韵写七言。
乐树吟风。
声谐九奏。
因地精舍。
未或能俦。
尸利空林。
孰云斯拟(阙十一字)
者累世衣冠。
高尚不仕。
行符曾闵。
义烈金石。
往属汉东失御。
巨猾凭陵。
盗蹠暴于泰山
蚩尤盛于中冀。
人怨神怒。
甫钟迁鼎之期。
出子孤。
奄洎□□之酷。
温序之营魂莫返。
千方之□感网宁。
□□□□□□圣道痛三途之长远。
识四苦之轮回。
于是伽落俗尘。
归依妙觉。
仰祈宏誓之佑。
少酬顾复之恩。
于此伽蓝。
聿兴宝阁。
审曲面势。
置臬持绳。
徵玉西昆。
求金南海
刊木少室。
□山林中。
徙石太行
□□□□弄姿鹫岭
角壮天宫。
于时贞观之十八载也。
岛夷拒险。
不率王略。
龙韬授律。
肃将天威。
太白出高。
行师利于中国。
王良策马。
车骑满于辽阳
勒兵待边。
深涉匈奴之地。
饬军成礼。
亲劳细柳之营。
□□□□□垂剑客。
声高六郡。
选尽百金。
将犁秽狛之庭。
途出怀覃之境。
睹斯福会。
以挈檀𨚗。
各分轻出之资。
共彻裹粮之费。
人以心兢。
物以愿盈。
宝货泉流。
净财山积。
寺有神昉法师者。
禅支夙茂。
智鉴□□勤求善巧之方。
志穷轮奂之美。
不远千里。
百舍忘疲。
乃于维扬之郊。
得兹长乐之制。
规摹允备。
绩用丕成。
高阁洞开。
层轩杰竦。
琼阶切汉。
径直天门
珠柱横空。
光侵星殿。
落去日于绮缀。
纳行月于庭除。
□□□□而孙骞。
云爵踶甍而遐翥。
列仙承宇。
整霓裳而欲飞。
天女窥窗。
开玉颜而竞笑。
提洹下集。
即此安居。
迦叶飞来。
兹焉戾止。
加以图真写妙。
刻玉雕檀。
相好圆明。
威神自在。
总持之象。
并绕旃檀。
功德之称。
声闻薝卜。
方诸妙喜。
一切庄严。
辟彼净名。
入未曾有。
至矣哉。
一都之壮观也。
上座元爽寺主什行都维𨚗庆宗及寺内名德等。
慧炬外扬。
明珠内护。
深入法性
妙达真诠。
□求无相之因。
丕□宏通之业。
戒定交养。
空慧两修。
咸以为悠悠俗谛。
皆苦皆空。
扰扰浮生。
无人无我。
致喜园胜殿。
终倾四大之风。
巨海须弥。
毕烬三灾之火。
非夫愿力坚固。
法惟圆常。
孰能迥拔爱欲之流。
超升波若之岸。
是以虔诚偈颂(阙十字)
篆刻。
缅维画石之旨。
尚想刊柱之踪。
尔乃攻玉他山。
式建隆碣。
俾夫披文相质。
恒传法鼓之音。
轮雨风灰。
永值金刚之际。
刺史临川郡王讳嗣宗
刺史河内郡讳懿宗
好贤乐善。
明德茂亲。
资孝为忠。
自家形国。
北门之寄。
朝选尤难。
右戚之英。
帝念斯属。
迭纡绿车之重。
累膺朱襮之荣。
西河吏人。
歌冯君之继踵。
颍川士女。
喜寇公之重逢。
威震百城。
名驰九牧。
政优鲁卫。
道裕閒平。
列郡以为表仪。
京师并蒙其福。
长史河东薛俊。
司马农杨履言。
贵公子孙。
声名籍甚
七业貂珥。
谢其宠光。
十代公卿。
荀汲推其阀阅。
敏以仁廉。
长于理剧。
荆河称仲举之贤。
沇沂颂休徵之美。
我有懿德。
□□伍之。
州县寮寀等。
如圭如璋。
公才公望。
沧溟未运。
散逸翰于池笼。
刀笔薄游。
屈雄才于掾吏
并薰修在念。
喜舍装怀。
恭惟付嘱之慈。
久积住持之想。
承行圣教守护大乘弟子先君敦实。
早膺朝寄。
调露之际。
出牧兹邦。
昔因定省。
屡入官舍。
近从休告。
言践旧游。
盛德不渝。
尚睹坐棠之化。
穷心靡逮。
徒深风树之哀。
眷山川以疚怀。
盼邑里而增欷。
吾昆伯仲。
材标干蛊。
恭承纶涣。
宏道作宰。
下车爰始。
耆幼相欢。
鸣弦在辰。
讴歌属路。
曾未期月。
风化大行。
固惟先德在人。
抑亦析薪克荷。
凡我门生故吏。
邦彦时英。
见托为文。
□当胜事。
虽则不敏。
其可已乎。
乃为铭曰。
太极播气。
流炭甄形。
四缘七识。
万品千名。
有为有漏。
随灭随生。
危同水沫。
幻等乾成(其一)
天中之天。
最尊最胜。
寄迹宏道
随缘示圣。
宝聚凝姿。
慈山表称。
天龙归仰。
人祇协应(其二)
拂衣祗树。
安住三天。
□□□□花叠斯然。
正真寂灭。
象教照宣。
庄严刹士。
宏被大千(其三)
瞻彼淇澳。
时惟胜壤。
营室分躔。
中枢括象。
惟皇乃眷。
净居攸敞。
福宇隆崇。
祥符肸蚃(其四)
隆周建极。
烈惟无竞。
化缉万灵。
德参偫圣。
慈日升东。
□□□庆爰锡嘉名。
光昭宝命(其五)
伟哉妙域。
赫矣奇工。
比崇天庙。
掩丽龙宫。
珍台戒迥。
玉宇临空。
网缀交露。
铎韵和风(其六)
肃肃应真。
诜诜开士。
捐生为法。
济物成已。
大地登果。
弥天擅美。
胜境永传。
妙因靡巳(其七)
懿兹邦牧。
维周之藩。
持宽济猛。
以临烦。
仁风依扇。
膏泽随轩
凝怀至觉。
寂想祇园(其八)
郡邑英僚。
宏才广度。
州闾俊逸。
居贞履素。
愿力成就。
偕修坚固。
咸罄身心。
永代宏护(其九)
勒名贞石。
宣功赞扬。
道契方广。
业茂圆常。
资陵为谷。
变海成
金刚际断。
盛烈无忘(其十)
大唐扬州大都督府六合县冶山祇洹寺碑 唐 · 房翰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三
昔者迦维诞圣。兜率降灵。
鸡足岩门。以一音成佛。
象头山上。以三事教人。
舒慧日之光。无幽不烛。
洒甘露之法。随器皆盈。
谈法界之虚空。演妙门之真实。
及夫涅槃示灭。舍利传灵。
金人见于汉宫。白马来于西国
由是绵花奥旨。贝叶真文。
流行域中。遍满天下。
国城聚落。多葺禅宫。
山水园林。散开精舍。
黄金布地。则龟甲成文。
紫玉为阶。则龙鳞謺彩。
希向者六根俱净。住持者五蕴皆空。
或有漏之良因。得无生之法忍
则知佛之教也。其大矣哉。
扬州六合县冶山祇洹寺者。创自吴朝。
初为像塔。洎乎梁代
更立道场。以地若祇洹。
故寺标美号。宋国公吴州之日。
绀殿初营。隋皇帝为晋王之辰。
白楼方立。其后隋室板荡。
玉石俱焚。唐运中兴。
土木重建。钟应霜而复响。
炉含烟而更芬。时有比邱僧智口惠悊等。
望攀澄什。德冠卿云。
精修六通。妙达三昧。
想千花之帐。怀四极之台。
乃复营为。便成结□座飞万鹤。
门结千龙。僧坊若须达所营。
佛刹如匿王所造。香台窈窕。
影殿阴岑。凤跂雕甍。
龙盘绣柱。三百閒之邃宇。
赪垩昭明。十八变之云图。
丹青炳焕。大乘法藏
饬以七珍。广座真容。
装以百宝。灵仙掣曳于梁栋。
若往若来。神鬼□䫜于户窗。
或俯或仰。入海功就。
岂惟舍卫国人。动山力成。
何必商那长者。能使毒龙作礼。
屡集法筵。乳鸟来驯。
每游禅窟。忍辱之草。
垂晓露以翻光。欢喜之花。
摇春风而散彩。其地则棠邑东岭。
广陵西岩。背淮面江。
倚山枕壑。铁冶腾光而赫赫。
上烛霞空。石梁激溜而洄洄。
旁亘烟野。涧溪豁险。
岩岫纚连。丰草罗生。
□林□解脱塔□大师经行之地。二上人并勤修净行。
高视法朋。践无垢之清尘。
谈不□之胜躅。识我相非相。
知色空是空。乘慈惠力。
解烦恼縳。其时□人八百。
因立村名。世界三千
俱传法号。或悲薪尽。
山门为之洞开。或叹芝焚。
庭树为之彫落。真仪灭已。
图像俨然。可以导利迷途。
可以发明觉路者矣。复有门人昙影
心内珠融。法侣多文。
掌中印发。实道门之龙象。
为法海之舟航。并结念四禅。
澄襟八解。幽灵已度。
盛德仍传。今上座怀亮寺主惠勖都师德本道裕元逸惠瑳等。
扬袍净域。鼓枻法流。
发四谛之良音。辩百非之妙旨。
游遨寂境。乘绀马而济时。
出入真门。驾白牛而拯俗。
菩提树下。脱落嚣尘。
般若路旁。修持行果。
蹈如来之阃域。度菩萨之津梁。
虽佛在虚空。固难闻见。
而人瞻影像。或易依凭。
乃修饬殿台。洒扫院宇。
擎法鼓以警俗。声杂雷霆。
然慈灯以著明。光耀日月。
以为雪山童子。妙赞神功。
阿斯仙人。能宣佛教。
于是求翠锦之石。既已琢磨。
假黄绢之词。方希笔削。
翰学惭初日。才愧凌云
舅氏能诗。无因酷似。
家庭闻礼。有恨阙如。
空调单父之弦。弥乏河阳之藻。
辞不获已。敢作铭云。
天大地大。乃圣乃神。
感生诸佛。觉悟黎人。
三千世界。八万由旬。
咸□性相。俱超至真。
龙宫西秘。象译东阐。
贝叶假言。贯花妙典。
四禅备习。三藏俱衍。
□勤诚□善棠邑之甸。冶山之旁。
宏开佛刹。大启僧坊。
徘徊广院。窈窕修廊。
日暖冬屋。风清夏堂。
庄严成就。相好具足。
体色开金。毫光散玉。
十地部众。四大眷属。
仰瞻尊颜。护持芳躅。
□石耸□香泉流砌。竹林烟积。
庵果云洗。狂象来驯。
毒龙作礼。青莲夜开。
赤莲昼启。□□上德持律名僧。
行超惠远。道冠□朝游锡杖□坐□虔奉真教。
规模法朋。蠢蠢氓□明明惠智。
一心向佛。五体投地。
悔过罪销。□福至□宁非我利。
乾元宫兴造记崇宁五年正月 北宋 · 沈坰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二○、光绪《重修常昭合志》卷一六、《重修琴川志》卷一三、《江苏金石记》卷一○、光绪《苏州府志》卷四四
姑苏之北有大岩焉,曰常熟
山长而水远,泉甘而土肥。
民富物庶,人乐其业。
予尝纵游观览胜地,遂登虞山之巅,临尚湖之滨,得乾冈之势。
重山复岭,交映,隆然祠宇,金碧相照。
踌躇四顾,恍若洞府。
适有人焉,黄冠而羽衣,红颜而鹤发,杖藜倚梧谓予曰:「昔汉之天师张君道陵之孙凡十有二代曰道裕修真之地也,鍊丹于此,积功飞升,灵迹宛然。
至梁天监中始建是宫,遂号乾元。
岁月绵远,栋宇欹侧,湮没,荒废寖久。
嘉禾人也。
生七岁,出家学道于崇福宫
年十二,试经业,预选为道士
后三年,习医术,将以救人之疾苦。
二十有五乃游名山,寻胜境。
庆历中,过姑苏,至邑下,慨然有卜居之志。
至和之初都官员外郎桑君澥出宰是邑,因命住持。
然宫之廊庑皆圮,独三清殿仅存,梁栋颠危,不可支持。
吾方以医术济众,人皆以金帛施之。
裒其醮设之羡馀,田园之所随增,修大殿及游巡二十有四间,轩庑十有六间。
嘉祐郡人试将作监主簿君仲言施钱二百万,塑三清圣像及真人十有五躯。
吾复建北极殿于北,列道院于东。
治平元年,起三门及东西庑各五间。
二年,造三门东轩凡三间。
三年,造三门西轩凡三间。
次第创立,艰难仅成,岂一日之力哉!
自是宫宇复全,壮丽轮奂。
邑人得以岁时祈福焉。
吾尝于熙和间建崇道宫于秀州,修太和宫苏州,兴造常熟僧尼寺三所,大桥四所,立夫差于县之西,立勾践于县之北。
至于一邑之桥梁街道,以便人之往来者,莫不兴修焉。
时或施与,以济贫民,盖不可尽记。
吾今老矣,得以优游山林以尽其天年,何其幸耶」!
予壮其言,乃知兴造之本末,因问其姓氏。
曰姓李氏,名则正,蒙恩赐紫衣,今年八十三岁矣。
是宫李君之功为多,自非有志于道,经营创制不惮其劳,安能若是哉?
因以书之,告诸后人。
崇宁五年岁次丙戌正月望日。
贺程宰启 南宋 · 郑克宽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四
行台被命,望邑承流,岂弟有闻,吏民胥庆。
恭惟某官学优制锦,道裕鸣弦。
政未及于下车,民已深于引领。
属兹式郡,喜得贤僚。
未遑尺素之修,先辱长缄之贶。
内惟腼愧,仰认劳谦。
凤阳府斯文诸君子 其七 道裕 明 · 郑真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家本汾阳世胄遥,淮南却赴小山招
云垂绛帐书连屋,月满纱窗酒泛瓢。
富贵祇应如昨梦,英雄聊复话前朝。
别来两见春风换,谁与空斋慰寂寥。
宿集生睡渡阁集生法讳道裕。) 明末清初 · 阮大铖
 押麌韵 出处:咏怀堂诗外集乙部
就宿裕公潭,潭莫适为主。
水恬鱼递鸣,林定月閒吐。
露栏药气集,风阁萤光睹。
静者夫如何,兀然一无取。
随拈雨次花,笑拂灯前麈。
山鬼避军持,诸天争法乳。
听中蓬漏微,击际竹声苦。
弥天何可寻,斯人庶几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