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游沙田道风山四首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续集
二月二日,鸥社诸弟邀游沙田。是日云含微雨,峰峦杳冥,既至沙田,沙水清旷,林壑幽邃。先入西林寺,复登道风山,山高峻,众以余久病,咸有难色。余鼓勇先登,继者十人,重岭而达,松涛如海,千岩尽出,烟云离合,豁目荡胸。峰巅基督教堂规模恢宏,建筑壮丽,道友招待甚至,坚请留诗,弗可却也。
天风满袖上岑台,脚底千峰彩翠回。
山鸟数声呼客至,片云含雨入楼来。
万松岭石屋岭三章 其三 清 · 姚燮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复庄诗问卷十八
投身昧高峻,下俯苍无垠。
微茫见湖水,澹作秋云痕。
林烟杂山霭,瞬息浮沄浑。
白鸟影沈处,乍有疏钟闻。
寺僧不出山,坐与元气存。
安知尘市中,万化迁朝昏。
伯夷叔齐庙(在永平府北即古孤竹地) 其四 清 · 戴亨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云山高峻水流长,清圣名争日月光。
逃国衣冠同揖让,曲忆羲皇
齐桓竞霸雄风尽,唐帝征辽故垒荒。
地下应逢吴泰伯,可堪携手说兴亡。
金仁趾秋风出塞图乙亥仪徵作) 清 · 戴亨
君不见井中蛙,但解盘游乐井水。
安知溟渤有蛟龙,洪波一击三千里。
大块芸生岂能齐,巨细悬殊类如此。
金生仁趾全椒雄,缥缃万轴罗心胸。
奇情伟抱不能遏,吐气喷薄如长虹。
纵横艺圃慑俦辈,笔峰高峻淩华嵩。
神驹伏枥志千里,岂同驽劣跼蹐辕下嘶酸风。
江南江北尽水国,天吴海若纷出没。
烟霞变幻入奇怀,洋洋挥洒波澜阔。
犹道齐梁旧习非,淮扬歌管声悽迷。
南风久不竞,不能卓绝开襟期。
岩疆巨镇动遐想,北走荒外探雄奇。
秋风匹马乾道,连峰突兀烟云绕。
秦关西去亘长城,跨海包山势窅窎。
关山月照陇水寒,塞马骄嘶猎枯草。
卫霍丰功壮士歌,苏卿奇节羌人表。
明妃青冢吊贞魂,李陵台畔妖狐扰。
登高四望野茫茫,回看反觉中原小。
从此襟怀顿豁开,从此诗思增奇矫。
酒酣击节一悲歌,歌声激壮风骨老。
慷慨编成出塞吟,吟同白雪知音少。
论诗绝句八首 其一 清末至现当代 · 辛际周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草堂数仞墙高峻,美富群儿那许窥。
当代几人能具眼,退之而外有微之
赵忠毅南星(史稿所未尽,据《列朝小传》补之。) 清 · 严遂成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明史杂咏卷三
唾骂人从戟手看,门庭高峻切云端。
倨床下拜风犹古,负剑前驱胆不寒。
燕赵气缘游侠重,顾厨名去党魁难。
酒酣以往淋漓笔,廋语吴歌打枣竿。
将远行曲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六十二
将远行,乃在西南阿僰间。
昆阳池外千重水,关索楼前万仞山。
我将为沈犁之鬼蒲刺之蛮。
蛮中转深曲,乃与乡井辞。
天寒日暮行安之,仲尼东海庄蹻留西夷。
将远行,无穷期。
相望篇送陆少参督饷江南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六十七
从来执法推鲠直,前有陆杲后目山。
相臣初避道路去,内戚不上街楼看。
何者参政俨宗邸,为使直指争往还。
将施赤棒先白简,此事乃在顺治间
先皇驻跸御南苑,亲召副相连台班。
特令出众宣口敕,谓此不负柱后冠。
方州节钺久未振,请借高峻风人寰。
中朝岂是厌汲黯,出刺乃欲重薛宣
鼎湖龙去年又年,此翁归卧江枫寒。
今来循次游长安,殿中多荐识面官。
五都列岳未为薄,六路转餫将谁娴。
东南惟恐竭民力,天子乃遣专事权。
公整往足肃吏治,清廉不用支官钱。
我今相送思赠鞭,临风如汎丹阳船。
长干酾酒兴自远,西浦输粟心长閒。
计臣应受鹊袍赐,宾从但从牛首观。
莫言是地少风宪,曲巷旧有王僧虔
太微南下四星阔,相望俨若居台端
到官莫厌刍粟廛,待君仍在螭坳边。
和陶乞食诗赠乞食诸君 明末清初 · 潘柽章
 押词韵第三部
沟壑势所逼,贸贸行安之。
促步望烟火,低头好言辞。
善悉主人意,高义无嗟来。
升斗竭所余,满腹辄废卮。
感激话畴昔,内热牂羊诗。
同里无赈恤,曷云济世材。
愧客供给薄,强饭以相贻。
寓怀三韵七首 其五 明 · 胡应麟
 押真韵
飞蛾赴明烛,徇利忘其身。
苍蝇集鼻端,高峻为祸因。
石户有遗民,古今称达人。
登高岭 明 · 崔淑精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逍遥斋集卷之一
猿攀蚁附陟巑岏,半壁斜晖俯手攀。
地作藩屏封汉界,天开栈道达燕山
驴从木杪攒蹄下,人向云间侧足还。
高峻何须誇剑阁,崄巇吾□此艰关。
八月十一日。将游德水田庄。俟种学于南大门东偏。望诸山有作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三十四
鹄峰高峻倚苍穹,奉笏天磨向法宫。
北山戴石之如鼓者)(蜈蚣山。相者云形如鼓。)鼓山张礼乐,中间乳石(俗言南山实男山。山之西大路傍。有乳石。)养英雄。
万家屋角烟浮地,十字街头昼绝风。
我老闲居犹禄食,但祈宗祐共无穷。
秋景 山园细路高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五言排律 押豪韵
不是终南(原作经,据四库本改),山中取遁逃。
小园何所有,细路未应高。
已恨锄荒,何堪弹种桃(自注:石曼卿海州,以山岭(以上三字原作山,据四库本改补)高峻,人迹少通,了无花卉。使人以泥(二字原缺,据四库本补)裹桃核为弹,掷于岭上,二三岁间,花发满山,烂如锦绣。)
梯飙那可上,镵雪误相遭。
石卧当途虎,穿汲涧猱。
天机分瀑布,应念瓮畦劳(自注:汉阴丈人笑子贡为槔桔之说,以为机心藏于胸中,则纯白不备。此云天机,又远胜于人力(原作始吾之分瀑,据四库本改)也。天机不假人力,尔之抱瓮灌畦,不亦劳乎。以槔桔对抱瓮,则槔桔(三字原缺,据四库本补)为可羞;以天机对抱瓮,则抱瓮为劳而可叹矣。)
按:以上《须溪先生四景诗集》卷三
有怀山中兰若 其二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六
万丈悬崖倒生,托根高峻世人惊。
清风明月共萧洒,老鹤一声天地清。
洛山丈室座下 其二 明 · 金时习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梅月堂诗集卷之三
禅师高峻有机锋,曾破提娑六相宗。
明月清风共友高山流水少人逢。
半窗翠竹萧萧雨,满砌黄花哳哳蛬。
若问西来端的意,不妨拈出豁人胸。
访朴陟山不遇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十六
门庭高峻压尘寰,龙岫山连进奉山。
再见香炉在中闑,牧翁乘醉尚红颜。
闰月廿又四日。广平侍中。请耆老诸公。设宴于兴国里第。晚归高咏 元末明初 · 李穑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三十一
曲城漆原年最高,广平铁城今二毛。
四侍中公三达尊,诸老赫赫皆人豪。
罗帏绣幕锦屏张,庭宇高峻金炉香。
天晴不风白日永,乐声间作歌声扬。
君王赐酒中官来,葡萄滟潋黄金杯。
诸公拜饮有喜色,熙熙酷似登春台。
共言圣寿齐苍穹,仁声惠泽流无穷。
驱我生灵纳寿域,衢樽蹈舞年屡丰。
吾闻方丈蓬莱山弱水万里何茫然。
移来恍惚是真境,不待换骨追飞仙。
人间俯仰已陈迹,只与笔墨俱流传。
黄鹤楼赋① 明 · 任家相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文赋·明代、黄鹤楼集卷中
维黄鹄之迤逦兮,蟠鄂渚而饮江②。
郁兹之杰构兮,表荆之名邦③。
奠崇墉以为基兮,跨层榭以为房④;
造太紫以为宇兮,架虹蜺以为梁⑤。
栾栌矗叠,甍牖奕张,藻井旖旎,罘罳高骧⑥。
控压三楚,延眺八荒⑦。
缅文伟之蜕化,伟荀瑰之仙寮⑧。
咸鹤轩以蜚举,胥游憩而逍遥⑨。
胡沽客之谲诳,市辛酿而招邀⑩。
繄岩叟兮铁笛,弄明月兮落梅⑾。
火枣传而实繁,金桃迸而石开⑿。
洵仙真之灵迹,历千古之劫灰⒀。
其上则名石镜阁号奇章⒁。
仙祠攸跻,遗像相羊⒂。
台余涌月之字,岩镌静春之藏⒃。
树参差而峍兀,石隐嶙以磅磄⒄。
烟霞出入于窔奥,禽鹿驯扰于朝阳⒅。
其下则头陀故寺,简栖妙碣⒆。
龟趺漫漶而既湮,鸿藻联翩而犹揭⒇。
漭岷峡之巨浸,导洞庭之洪波21。
吞云梦之八九,束汉沔之陂陀22。
滮滮磕磕,澶澶𣸏𣸏23。
粘天浴日,孕蛟蕃鼍24。
挂高帆兮摇曳,棹大艑兮峨𡶅25。
佩感交甫之遘,璧归穆满之遗26。
眷蘅皋而揽缬,睇鲛馆以(下缺十四行,凡二百二十四字)27仪之叹音。
孙吴夏口之筑,景宗曲水之城28。
怅霸图之安在,恍陵谷之互更29。
至若证响循声,获羽衣之黄鸟30;
睎光望气,剖鱼腹之青铜31。
屡骇闻而佹见,志齐谐而难穷32。
盖岳阳僻处于巴丘,制不殊乎伧父33;
仲宣缥缈于荆南,迹犹同乎寓公34。
孰若兹之敞烺宏丽,名都称雄35,依林峦而非寂,邻嚣尘而不讧也36。
且其经营丹艧兮,人巧备极37。
帡幪护呵兮,神工是职38。
在世皇之末造兮,阳九偶值39。
豫章之良材兮,天吴漼㳁40。
班倕兮运斤,离朱兮削墨41。
拓故宇之栋隆,藉废宫以雕饬42。
遂不日而奄成,掩灵光之赫赩43。
占氛察祲,玄览独舒于南戒44;
时纪事,人文永夸于绝代45。
匪土木之视侈,同守邦之重器46。
晴云烟景,崔颢岂尽其品题47;
粉壁新图,李白何由而捶碎48。
聊含毫而缀彩,摭寓目之梗概49。
【校注】 (1)《黄鹤楼集》题下原注:“万历甲午文宗试诸广文拟作。”万历甲午,为万历二十二年(1594)。俞文宗,未详。明代提学文宗李日华《官制备考》: “提学,称大文宗,大宗师。”也泛指试官明时两京俱置提学,以御史充之,又以按察使副使佥事为各省之提督学道巡察学政。广文,明代称儒学教官为广文。作者时任婺源教谕。 (2)黄鹄:指黄鹄山。迤 :曲折连绵。江淹《哀千里赋》:“崭岩生岸,迤 成迹。” (3)郁:盛。表:卓立,特出。 (4)奠:定。崇墉:《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崇墉冈连以岭属,朱阙岩岩而双立。”张铣注:“崇,高;墉,墙也。”层榭:《楚辞·招魂》: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洪兴祖补注:“《说文》曰:台,观四方而高者。榭,台有屋也。” (5)太紫:太微星与紫微星之宫。《文选·班固〈西都赋〉》:“据坤灵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刘良注:“谓学太微、紫微星宫,以为规矩。”宇:屋檐。 (6)栾栌:柱首承托栋梁之木,曲木为栾,直木为栌。《文选·左思〈魏都赋〉》:“栾栌叠施。”李善注:“然栾栌一也,有曲直之殊耳。”甍牖:屋脊和窗。奕张:高张,盛张。《尔雅·释诂》:“奕,大也。”《广雅·释训》:“奕奕,盛也。”藻井:《文选·张衡〈西京赋〉》:“蒂倒茄于藻井。”薛综注:“藻井,当栋中交木方为之,如井干也。”即绘有文彩状如井干形的天花板。罘罳:交疏透孔的窗棂。程大昌《雍录》:“罘罳者,镂木为之,其中疏通,可以透明,或为方空,或为连锁,其状扶疏,故曰罘罳。”高骧:犹高举。《文选·左思〈西都赋〉》:“列棼橑以布翼,栋桴而高骧。” (7)控压:控制。白居易《论孙璹张奉国状》:“控压陇蜀”。延眺:远望。《新唐书·韦弘机传》:“天子乃登洛北绝岸,延眺良久,叹其美。”八荒:八方极远之地。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有席捲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8)缅:追想,远怀。文伟:即费祎。蜕化:谓蜕去凡骨,羽化登仙。孟郊终南山下作》:“因思蜕骨人,化作飞仙。”荀瑰:瑰,一作“环”,字叔玮,一作叔伟,又作叔,传其游黄鹤楼遇仙,随仙驾鹤而去。仙寮:犹仙屋,仙居。 (9)咸:皆,都。轩:车驾。“鹤轩”,犹言驾鹤。蜚举:即飞举。蜚,通“飞”。胥:皆,都。 (10)沽客:原作“估客”,误,径改。沽客,沽酒之客。《论语·乡党》: “沽酒、市脯,不食。”陆德明释文:“沽,买也。”谲诳:怪诞不经。市:买。辛酿:谓辛氏之酒。此二句指辛氏沽酒,道士造饮的传说。 (11)繄:助词,表语气。岩叟:指吕洞宾为其名。落梅:即笛中曲《落梅花》。 (12)火枣:仙枣,指黄鹤楼仙枣亭的传说。金桃句:相传吕仙尝鬻黄鹄山下石壁旁,食之甚甘,可治腹疾,而人多为妻子购之,鲜遗其父母者,吕仙怒而举掷之,痕留石上。《武昌府志·古迹》:“仙桃迹在黄鹄矶上,有三桃迹。” (13)洵:亦作“恂”,诚然,的确。仙真:仙人,真人,谓得道成仙之人。劫灰:《三辅黄图》卷四:“(武帝初穿池得黑土。帝问东方朔东方朔曰: ‘西域胡人知。’乃问胡人,胡人曰:‘劫烧之余灰也。’”佛教本指世界毁灭时劫火的馀灰,后遂指乱世之馀。李贺秦王饮酒》:“劫灰飞尽古今平。” 此谓黄鹤楼古迹历千载沧桑而至今尚存。 (14)奇章:奇章阁,与石镜亭相邻,在黄鹄山顶,黄鹤楼后。相传为唐牛僧孺宴饮之处。牛于敬宗朝,进封奇章郡公,随即出为武昌节度使镇江夏五年。 (15)攸跻:攸,居所 ; 跻,升,登。《诗·小雅·斯干》:“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朱熹集传:“跻,升也。…… 盖其堂之美如此,而君子之所升以听事也。”相羊:即徜徉,漫游、徘徊之意。《楚辞·离骚》:“聊逍遥以相羊。”王逸注:“逍遥,相羊,皆游也。”也作“相佯”。《后汉书·张衡传》引《思玄赋》:“会帝轩之未归兮,怅相佯而延伫。” 李贤注:“相佯,犹徘回也。” (16)涌月:台名。在黄鹤楼旁,奇章亭附近。明时仅存一石,杂草莽间,上刻“涌月台”三字,书法遒美,几至剥蚀。台名“涌月”,取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句意。静春:疑为阁名,旧志未载。 (17)峍兀:高耸突出之貌,亦作“硉兀”。兀,原作“杌”,径改。隐嶙:原作“隐磷”,径改。高峻貌。《文选·潘岳〈西征赋〉》:“裁坡岮以隐嶙。” 李善注:“隐嶙,绝起貌。”磅磄:同“磅唐”。广大之貌。《文选·马融〈长笛赋〉》:“骈田磅唐。”李善注:“磅唐,广大盘礴也。” (18)窔奥:原作“窔 ”,误,径改。幽深之处。《淮南子·道应》:“此犹光乎日月而载列星,阴阴之所行,四时之所生,其比夫不名之地,犹窔奥也。” 驯扰:顺服。《文选·祢衡鹦鹉赋〉》:“矧禽鸟之微物,能驯扰以安处。” 李善注:“驯,顺也。《汉书音义》应劭曰:‘扰,驯也。’”朝阳:《诗·大雅·卷阿》:“梧桐矣,于彼朝阳。”朱熹集传:“山之东曰朝阳。” (19)简栖王巾之字。王巾(?—505)字简栖南朝梁琅玡临沂(今属山东)人。仕齐官至郢州从事、征南记室。曾作《头陀寺碑》,文词巧丽,为世所重。妙碣即指此碑。 (20)龟趺:刻作龟形的碑座。漫漶:模糊不可辨别。苏轼《风翔八观·东湖》:“图书已漫漶,犹复访侨郯。”湮:埋没。鸿藻:雄伟的文辞。《文选·班固东都赋〉》:“铺鸿藻,信景铄。”联翩:形容连续不断。陆机《文赋》:“浮藻联翩,若鸟缨缴而坠曾云之。” 揭:显。 (21)漭:《文选·宋玉高唐〉》:“涉漭漭,驰苹苹。”李善注:“漭漭:水广远貌。”岷峡:岷江之峡。郑震郢州南楼》:“浪涛江汉出岷峡,洞庭云梦天共流。”巨浸:大水。《庄子·逍遥游》:“大浸稽天而不溺。” (22)汉沔:指汉水。汉水上游亦称沔水。《书·禹贡》:“浮于潜,逾于沔。”孔安国传:“汉上曰沔。”陂陀:倾斜而下,也作“陂陀”“陂陁”。 (23)滮滮:水流貌。《文选·左思吴都赋〉》:“滮滮涆涆。” 刘良注:“皆水流貌。”磕磕:水声。《文选·左思吴都赋〉》:“濞焉汹汹,隐焉磕磕。”李善注:“皆水声也。”澶澶:水漫流貌。《集韵·韵》:“澶,漫也,纵也。” :沾湿,湿润。同“𣸏”。《说文·水部》:“𣸏,渐湿也。” (24)蕃:生息,繁殖。《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男女同姓,其不蕃。” 鼍:一名鼍龙,俗称猪婆龙,或称扬子鳄。 (25)棹:划水行船曰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原误作“掉”,径改。艑:一种大船。《一切经音义》卷一:“吴船曰艑,晋船曰舶,长二十丈,载六七百人是也。”峨𡶅: 原作“岢”,误,径改。《字汇·山部》:“ 峨,山貌。”此为高耸之意。 (26)遘:遇。《文选·曹植〈洛神赋〉》:“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李善注引《神仙传》:“切仙一出游于江滨,逢郑交甫交甫不知何人也,目而挑之,女遂解佩与之。交甫行数步,空怀无佩,女亦不见。”穆满周穆王名满昭王之子。《艺文类聚·宝玉部下》:“《穆天子传》曰: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璧以见之。”又,梁吴筠《檄江神责周穆王璧》曰:“昔穆王南巡,自徂闽,遗我文璧。”遗,给予,赠予。 (27)蘅皋:长香草之泽。《文选·曹植〈洛神赋〉》:“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李善注:“蘅,杜蘅也 ; 皋,泽也。”揽缬:当作“揽撷”,犹挹取。鲛馆:鲛人所居之馆。张华《博物志》:“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郭璞《江赋》:“渊客筑室于岩底,鲛人构馆于悬流。” (28)孙吴夏口:见白居易《行次夏口先寄李大夫》诗下注。景宗句:《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七云:“曹公城,在(江夏)县东北二里。梁武帝起义,遣将曹景宗所筑。”“景宗曲水之城”,即指曹公城。曹景宗字子野梁武帝时郢州刺史。《梁书》《南史》均有传。又《太平寰宇记》:“梁邵陵王纶为(武昌太守,雅好宾客,乐诗酒,尝慕右军兰亭流觞曲水之兴,故效之(指修曲水池)。”此不称“曹公城”,而称“曲水之城”,盖将曹景宗萧纶事混为一谈。 (29)恍:忽然。刘伶酒德颂》:“兀然而醉,恍尔而醒。”陵谷:《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后以喻世事之变化。《后汉书·杨赐传》:“冠履倒易,陵谷代处。……殆哉之危,莫过于今。” (30)证:征,验。“证响循声”,谓顺其声响而求之。羽衣:指仙道之人。黄鸟:指黄鹤,而非《山海经》所载轩辕之山或巫山之黄鸟。本集《黄鹤楼杂记》引《述异传》云:“荀叔伟,名瑰,事母孝,妙道术,游黄鹤楼,望西南有物,飘然而来,乃一羽衣虹裳驾鹤而至者。鹤止户侧,仙者就席,宾主款对。已而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 (31)睎:望。青铜:古以青铜铸镜,故称镜为青铜唐罗隐《伤华发》: “青铜不自见,只拟老他人。”本集《黄鹤楼杂记》:“元相国稹(原作祯,误)之镇江也,尝秋夕登黄鹤,遥望汉江之滨,有光若残星,乃令人棹(原作擢,误)小舟至江,所渔者,云适获一鲤。其人携鲤而来,登楼,命剖之,腹中得古镜二,如钱大,面背相合,背双龙,鳞鬣髯爪悉具。既磨莹,愈有光耀。公宝之,常置箱中。相国终,镜亦亡去。” (32)佹:同“诡”,奇异。齐谐:《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 (33)岳阳:指岳阳楼巴丘汉时下隽县三国吴改为丘陵县,自晋以后因之。今湖南岳阳。伧父:谓粗陋,鄙贱。 (34)仲宣三国魏王粲字。曾依荆州刘表,不得志,登楼作赋以抒忧。后世遂称王粲所登之楼为仲宣荆南:指荆州。《文选·陆机〈辨亡论〉》: “吴武烈皇帝,慷慨下国,电发荆南。”张铣注:“坚起兵于荆州,故云荆南也。” 寓公:本指仕宦之寄居他乡者,此喻仲宣如寓公所居,殊无体制。 (35):明貌。 (36)嚣尘:指闹市。讧:《增韵》:“讧,乱也。” (37)经营:建造。《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丹艧:《书·梓材》:“唯其涂丹艧。”孔颖达疏:“艧是彩色之名,有青色者,有朱色者。” (38)帡幪:帷幄,帐幕。在旁曰帡,在上曰幪。此处喻环绕、屏障。护呵:谓守护。李商隐骊山有感》:“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莲房。” (39)世皇:指明世宗。末造:犹末世,末期。“世皇之末造”,指世宗嘉靖末年。阳九:指灾年和厄运。偶:遇,与“值”同义。綦毋潜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黄鹤楼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曾遭火焚。“阳九偶值”,即指此。 (40)倏:疾速。豫章:木名。樟类。《左传》哀公十六年:“抉豫章以杀人而后死。”杜预注:“豫章,大木。”天吴:水神。《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黄。” 漼㳁:水流貌。《广韵·贿韵》:“漼,水深貌。”《集韵·职韵》:“㳁,湢㳁,水流貌。”据本集《黄鹤楼杂记》,黄鹤遭火焚后,至穆宗隆庆四年(1570), “父老请治楼而难其材。适有二漂江中,人牵挽之不可得。闻于官,郡守吴公令设祭江浒,木自浮至”,遂用以营治鹤楼。故云“天吴漼㳁”。 (41)班倕:《后汉书·崔骃传》引《慰志赋》:“应规矩之淑质兮,过班倕而裁之。”李贤注:“公输班,鲁人也。倕,舜时为共工之官。皆巧人也。” 喻指巧匠。斤:斧。离朱:《庄子·骈拇》:“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而离朱是已。”《孟子·离娄》作“离娄”。汉赵岐注:“离娄者,古之明目者,盖以为黄帝之时人也。……离朱,即离娄也,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 墨:绳墨。木工用来校正曲直的墨斗线。据本集《黄鹤楼杂记》,隆庆四年(1570)至江中获二楠木后,即开始重建。“匠人某者,偃卧楼址,精思三日夜,而始运斤成焉”。 (42)宇:屋宇。栋隆:《易·大过》:“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孔颖达疏:“下得其拯,犹若所居屋栋隆起,不必下桡。”指屋梁高大厚实。藉:借。饬:整治。 (43)奄:犹尽。掩:尽,遍。灵光:神异之光。赫赩:犹赫赫,红光辉耀之貌。原作“赫 ”,误,径改。 (44)氛祲:皆预示不祥的凶气。《国语·楚语》:“台不过望氛祥。”杜预注:“凶气为氛,吉气为祥。”《左传》昭公十五年:“吾见赤黑之祲,非祭祥也,丧氛也。” 玄览:《老子》:“涤除玄览,能无疵。”河上公注:“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事,故谓之玄览也。”南戒:即南界,犹南方。戒,通“界”。《新唐书·天文志一》:“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 (45)人文:《易·贲》:“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颖达疏:“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此谓黄鹤楼为礼仪文化之冠。绝代:久远的年代。郭璞《尔雅序》:“总绝代之离词,辨同实而殊号者也。” (46)匪:通“非”。谓黄鹤楼之成,其意不在夸示土木之奢华。重器:宝器。《礼记·少仪》:“不訾重器。”郑玄注:“重,犹宝也。”指黄鹤楼。 (47)晴云二句:指崔颢所作《黄鹤楼》诗。 (48)粉壁二句:李白《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诗云:“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芬菲。” (49)聊:且。缀彩:指作文。摭:拾取。寓目:观看,过目。繁钦《与魏文帝笺》:“寓目阶庭,与听斯调。”指登楼所见。梗概:大略,大概。张衡东京赋》:“不能究其精详,故粗为宾言其梗概如此。” 本赋作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为集中写作年代最晚的一篇,也是集中残缺最严重的一篇(多达十四行,凡二百二十四字)。赋,作者大力铺排黄鹤楼的壮丽景色、历史故事、陈迹以及种种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结尾部分叙及黄鹤楼嘉靖末遭灾被焚,隆庆中重建之事,以及本赋的写作动机。据《湖广武昌府志》载,黄鹤楼万历十七年遭受过一次火灾,然本赋并未言及,盖未酿成大灾之故。
乙酉春晚即事绝句二十首 其十八 乙酉 晚清 · 李慈铭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杏花香雪斋诗己集
千寻丫髻出云间,黄帕年年辍内班
翠磴不知青盖贵,都人争赛妙峰山(丫髻、妙峰,皆西山别出,其上皆有碧霞元君庙,朝廷岁以四月初命内廷王公一人进香丫髻,而都畿士女皆赛妙峰,其山高峻倍于丫髻,所至成市。)
砰赠湛慈老师 明末清初 · 成鹫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远公卜筑得幽奇,削取巉岩作坦夷。
碧甃牵泉通一线,青山邻郭阻千岐。
石门高峻人稀到,梅子酸甜独自知。
手植万松将荫屋,想君从此撤籓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