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寄题丁俭卿获嘉祐二体石经册丁巳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九
丁俭卿舍人兄新得宋嘉祐二体石经三百七十馀纸,为《易》《书》《诗》《春秋》《礼记》《周礼》《孟子》七经、《玉海》等书。述汴石经,不言有《孟子》。表章亚圣,自此刻始,是足补史志之阙。吴山夫尝见四册于吴门薄自昆家,乃《尚书》《周礼》《礼记》《孟子》。山夫自得五碑,止有《易》《书》《周礼》。顾亭林朱竹垞皆谓汴经久佚,拓本之富,未有如今日所得者。既黏缀为四大册,有重出者卅馀片,另为一册,寄京师付贤郎颐伯兄弟。颐伯来饮余斋,持册丐题。余因忆祥符陈留两处二体石经,余皆曾寻获摩赏。行路悤悤,未及详讨,不知汴中湮匿者尚有几碑。亭林竹垞谓其全佚者,非也。太宗表章《说文》,仁宗特刻二体石经,右文稽古,前代所无。而有宋一朝,篆学荒芜特甚,深可慨叹。酒后纵笔成诗,奉柬俭老。俟南游时诣六萟堂,当获饱观快订也。
昔年南北随计吏,访古寻碑剧閒恣。
祥符陈留两县学,谛观二体石经字。
当时单车急驰走,毡蜡无缘自携致。
数纸虽从帖贾收,末由手拓穷精致。
三十年来成老㝱,百事荒凉从弃置。
今宵忽枉故人子,翠墨持示而翁寄。
三百七十有馀幅,得自淮安破书肆。
易书诗礼春秋经,附庸孟子七经萃。
溯惟宣圣定六经,古文特秉周公制。
中兴籀史屏不录,鲁国儒书赖弗坠。
臣斯敢以秦革周,仓雅茫茫委荒翳。
惨到焚书万古无,三代斯文真坠地。
桃源俎豆无处问,孔壁金丝定馀几。
何怪中郎校石经,止写八分不求备。
先时洨长正六书,博采通人理群类。
上通古籀成大宗,李相秦文多割弃(秦刻石多与许书不合,知叔重自云合以古籀,即刊落秦文也。)
黄初三体果嗜奇,本邯郸纯及卫觊
惜哉入石止两经,臆造科文相杂厕(三体石经止有《尚书》《春秋》,其古文特依科斗形造出。)
五胡扰扰纷谬体,有唐巍巍握神器。
昭陵茧纸宝俗书,开成石壁斠同异。
虽然事有本末歧,要知俱远篆分意。
后蜀刊石兼传注,翔实一更前代例。
莫嗤闰位孟知祥,贤哉仆射毋昭裔
右文崛起宋雍熙,应时果有徐常侍
远从祭酒续遗绪,特斥阳冰出新义。
传及仁庙崇正学,首重篆文真楷配。
七经朗朗列胶庠,二体森森标职志。
无如讲义忽郁兴,坐使奇文堕幽閟。
欧苏文笔骋雄骏,周程学术真渊粹。
不闻论据到石经,神物嗟从何处避。
许氏遗书幸已传,徐家系传孤行世。
兹经寥阒少人窥,岂待渡江落胡骑。
打本都如凤羽稀,贞珉那免牛角砺。
先生微尚在高密,淬掌镂心研六艺。
精诚所感经有神,秘奥来逢天所赐。
零琼碎璧不肯舍,缄付贤郎勤诲示。
贤郎恳恳敬父执,手编来破猿翁醉。
猿翁经畬久不锄,粗识𧒘扁迷次弟。
旧学温寻四十年,灵光想象三千岁(四目灵光,见《仓颉碑》。)
其箕云云与于乌(即此册中篆书「其」作「箕」,「云」作「云」,「于」作「乌」,古气可掬。),触手摩挲古芬腻。
颇望时髦略识字,休竞词华忘典记
几时去泊淮浦舟,与君细剪寒镫穗。
金石重探钱阮遗,觚彝远索商周邃。
江上烽烟当渐息,中天日月还重丽。
古篆不毁圣不死,礼乐可兴经可继。
莫惊此语迂且夸,请读山阳丁氏新装巨册四。
雨舲所藏圣教序第二本戊午 清 · 何绍基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
怀仁集书果精选,字字腾空笔笔转。
匠心惨澹与联属,架构瑰奇不平衍。
流传宋墨能有几,价直连城矜所鲜。
昵古多嫌不变化,效颦容易成枯蹇。
我虽微尚在北碑,山阴棐几粗亦窥。
白云深处旧题本,偶然临写自笑痴。
香南居士富藏庋,空山堂物来追随。
七佛同龛见一佛,风神完美信如斯(「白云深处」藏本,乃孙退谷物也,今在余斋。)
四明本华山碑为崇朴山己未 清 · 何绍基
 押支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一
甲辰使黔归,阮赐卿兄以此碑及泰山廿九字质于余斋己酉使粤时赎去,云「吾师欲观也」。乃帖未至扬,师归道山。赐卿以贫故,遂以帖归崇朴山侍郎朴山以驻藏将发,属为题记。因呵冻为诗,书于边纸。帖在吾斋时,重为装池加宽边,今日摩挲,尚难释手也。
世间所传西岳碑,如峰鼎峙争厜㕒。
吾生何幸眼福厚,三本俱获伏案披。
万卷楼头未剪本,最后藏者仪徵师。
质向吾斋谨装贉,四载瞻奉如鼎彝。
自从翁阮两尊宿,定为隶势中郎遗。
郭香岂止察书善,天元律术相斠推。
范史䡮迹堪缕指,袁逢杨秉皆同时。
古人书石略姓字,谓其笔宜天下知。
察书刻石乃著名,此意非许后世窥。
即兹并几廿九字,小篆相传丞相斯。
琅琊会稽皆一例,于中郎也夫何疑。
兹拓题名胜它楮,卫公再至神逶迟。
其馀行间多写记,好名俱喜骥尾随。
粤轺将发始返璧,选楼未至惊骑箕。
神物一别付渺莽,㝱寐八载空摹追。
半亩园斋快重觏,主人欧赵之匹仪。
嗟余老矣甫习隶,遍访翠墨如渴饥。
何况昔年坐卧久,渔人棹复桃源移。
主人奉命使绝域,慎旃名帖勤护持。
太华西南万里外,虹光先彻边山陲。
余斋外多白牡丹夜来风色清朗从将军月下玩赏清露有香曲尘不起恨无名句寿名花耳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
素娥青女捧晶盘,莫当杨妃后看。
能享繁华能本色,十分清白一分寒。
李琴夫下榻余斋以诗见赠次韵答之 清 · 王文治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梦楼诗集卷五
偪仄荆扉久不开,忽闻千里故人来。
尘沙又是三年别,江海仍淹一代才。
帆影书楼帘映水,棋声道院屋遮
何时再占名山福,满案丹黄校玉杯。
董东亭庄似撰钱鲁思蒋敬五会饮余斋 清 · 王文治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梦楼诗集卷五
庭月空明积秋水,客怀澹荡卷春云。
暖生浮蚁新醅熟,凉送征鸿落叶闻。
此地风沙工饯别(时鲁思将南归。),几年江海得论文。
酒阑更剪西窗烛,促坐休嫌到夜分。
十月十一日馀斋陈山人鸣谦弹琴(作者注:「操名塞鸿。」) 清 · 朱景英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出自《海东札记》,与《畬经堂诗集》卷二、卷三。原属《畬经堂诗集》卷二、卷三《来鸥馆诗存》。
海上稀闻雁,横琴奏塞鸿。
何心避矰缴,馀响散丝桐。
伫兴七弦遍,经时尺素通。
怀哉岁将晏,木落楚江东(廖振富、施懿琳编校)
江城梅花引舒竹溪慎旃梧竹双清图 清 · 吴锡麒
 出处:有正味斋词续集卷一
最清清处没尘生。
是声清。
是心清。
但认压栏,梧竹影纵横。
送过琴言还笛谱,者边雨,那边风,却月明。
月明。
月明。
梦难成。
草又青。
鴂又鸣。
忆也忆也,漫忆到、杨柳芜城(往时竹溪到扬,曾寓余斋中,今忽忽十馀年矣。)
只惜鸰原,无路款秋声。
伤令兄石溪下世。
我为甘棠思一哭,愁说与、卯君听。
邵编修馀斋白丁香花禁体壬午 清 · 钱载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二十四
蔟得春心未放归,柔枝小朵太菲菲。
恰于淡沲葳蕤暖,翻以青葱的皪肥。
静院风回沐兰泽,空阶露立粲灵妃。
天光低亚阴还碎,可有中间蛱蝶飞。
邵编修招同年饮养馀斋分赋二首 其一 壬午 清 · 钱载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二十五
宇寥寥坐有声,筠帘深对石庭清。
合欢萱草疏枝叶,且乞先生论养生。
邵编修招同年饮养馀斋分赋二首 其二 壬午 清 · 钱载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二十五
明河络角露初漙,可欠商量蟋蟀寒。
射覆谩严觥录事,也胜红袖拂骰盘。
醉司命日沧湄鹿园(同年庞士冠)余斋中谈道三鼓后余醉卧两君对坐榻上阒然如无人明日近午起觅两君则已不知所之矣庚戌 清 · 张问陶
 出处:船山诗草卷五
我室本虚空,我床亦枯朽。
如何一宿缘,坐此两土偶。
澄澄入遥夜,淡淡留疏灯。
兀兀双影直,融融神光凝。
公等常惺然,我逢醉即眠。
学道与饮酒,各各全其天。
两人鼻息沈,一人鼾声起。
司命逼窗窥,得此大欢喜。
怀乡口号八首 其一 乙卯 清 · 朱彝尊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九
醧舫西偏尽竹梧,紫微山石尽教铺。
儿孙乡里堪娱日,不用千金买佛奴醧舫余斋元濮乐閒以中统钞一千锭买歌儿汪佛奴)
黄忠端公尺牍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海日楼诗卷十一
拔可观察新得此册,遂为沪上黄书第一,留余斋中几两月矣。东洲、石洲两跋详尽,几无后人着笔地,姑摭畸誊成六绝句,以应其请,寻绎积旬,尺素滂沱,若亲謦欬于江渚山阿已。庚申八月
文字渊源讲学时,洞霄偏尽越山奇。
曹何并举非无意,桂树连蜷第一枝忠端崇祯戊午典浙试,大涤书院四至而三记,戊寅从游者最多,皆戊午门人也。陈卧子丁丑会房门生,钱去非弟格亦戊午举人,曹木上振龙则是科解元,国变后隐遁终身,盖不愧师门者。大涤之兴,实诸门人为之,羲兆为地主,木上为门生之长,第一书曹何并举缘此,不必疑有他故也。)
暨儿寄赏海棠诗二首时余斋中止供一盆红玫瑰 其一 甲子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二
赏花诗句寄家儿,滟滟春融起去思。
憔悴简斋居士,恰从穷巷得幽姿。
暨儿寄赏海棠诗二首时余斋中止供一盆红玫瑰 其二 甲子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二
吾家薄有三姝媚,累岁题诗不一篇。
昨日报书开烂慢,童孙日日在花前(衡孙方五岁,惜花特甚。)
清角来京,和问余斋主人 当代 · 伯昏子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丁香花雨碾尘轮,秉烛煌煌月又新。
此处今宵客闲坐,他年此处坐何人。
馀斋出师门赠答诗属题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玄隐庐诗卷一
夜半长风吹散云,披衣起舞缅高文。
一声凤铎欲穿耳,百琲明珠轻赠君。
月下韩公歌始放,灯前杜老酒微醺。
旁人莫漫惊青眼,斫地王郎本绝群。
神农谷一首呈问余斋主人 当代 · 胡云飞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神农谷中已掩门,神农顶上尚黄昏。
远山淡若前山影,新雾随涂旧雾痕。
野树远参红日色,归心漫与白云根。
此身他夕风吹去,第一峰头贮此魂。
癸亥冬至日寄园消寒初集主人恕堂老兄有诗次韵奉和时望雪未得 其二 癸亥 清 · 何绍基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五
读画评碑语未阑虔、研生季眉方过余斋话,而恕翁催客人至。),涉园忘却步趋难(余伤足未大愈。)
乍倾竹叶心先醉,未见梅花句已寒。
寻乐暂宜抛几杖,忘形何暇整衣冠。
高台大可觇云物,记取江山雪后看(园中高台宜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