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峄”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哭孔撝约三十二韵 清 · 姚鼐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出处:惜抱轩诗集八
孔梦兴畴昔,斯文失在兹。
世从乖大义,家尚诵闻诗。
旧德诚遥矣,通家愿附之。
壁中书若授,坐上客何辞。
往岁南宫直,东征使节持。
鹿鸣君始赋,骏骨窃先知。
庾信升朝岁,扬雄好赋时。
翰林真不忝,家法亦胡亏。
文富韩陵石,书摹邹峄碑。
谈经工折角,好学复深思。
海宇承无事,宫庭大有为。
九流雠秘省,三俊接彤墀。
博诵先王语,当求孔氏师。
二刘今几见,后郑独勤仪(君作仪郑堂尝乞余为记)。
老氏藏书室,儒林习礼帷。
庙堂君竟返,延阁士奚资。
道德惭途说,文章劣管窥。
燕居频接膝,狂论每无疑。
处处同杯酒,殷殷爱履綦。
逮闻辞禁闼,先已病茅茨。
岱岳分天峻,江流控地卑。
龟阴人去少,舒口雁来迟。
鵩鸟妖斜日,龙蛇在岁支。
风流前日会,天意百年期。
橘幼灵均颂,兰摧长史悲。
岂教为异物,真见瘗琼枝。
铭鼎几先德,沾袍辨异辞(君书来云近喜公羊学方为之说未竟)。
书成宁饼肆,身泯罢饘斯。
适就潜夫论,希闻智者规。
九原终不达,一卷更投谁(余以经说寄君甫去计不及见)。
髟鬓秋增白,双髦昔对垂。
止馀名篆在,启箧涕交颐。
庐凤道中八首 其八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复初斋集外诗卷第二十
北来邹峄翠招人,南去匡庐未隔尘。
云抱官程多指树,雨添野水即通津。
滁山襟带应如昨,淮月衣裾又一旬。
浩浩东风蒸动意,已收暖律作先春。
吴天玺纪功碑歌 清 · 翁方纲
押有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秘阁集六、复初斋诗集卷二十
秋光晴午阁尚阴,断石森然蹲杵臼。
国山如鼓神谶钟,鼓有岐阳钟孰耦。
何年判峙左右中,中顶齧缺痕馀纽。
左右觚圜势不齐,或援下柄高圭首(汉碑有下为柄者、上为圭首者。)。
旧云二丈恐失实,其文虽泐犹堪剖。
或云永先词崒嵂,或云休明迹蚴蟉。
或方仓颉史籀奇,或比牛鬼蛇神丑。
天玺临平出石函,又闻石印书州九。
符瑞侈陈盖此类,炳朗解字夫何有。
后来纷纷争篆隶,篆诚似矣隶焉取。
或紊其次或补之,二者交讥谁胜负。
元祐崇宁嘉靖题,亦分三段相先后。
筹思亭字辨非妄,举人齿会逢非偶(予尝辨胡宗师跋「筹思亭」三字,知为漕厅也。耿定向跋云:「是日新举人序齿会。」)。
细参钟鼎考偏傍,更诂邹峄摹岣嵝(昨于摄山观重摹南岳碑,今日于尊经阁下观重摹绎山碑。)。
雪客释文不可见,苏建书證从谁某。
第三石尾一行题,八分托汝千秋寿。
峄山歌 清 · 翁方纲
押东韵 出处:复初斋集外诗卷第十三
峄山崛起邹城东,扶舆神秀钟玲珑。
泰山东山本相亚,邹峄葛峄那许同。
兖州诸山从北下,东阿东平排郁葱。
二百馀里递起伏,到此一气相结融。
四十三盘在西麓,五华峰直摩层穹。
青莲窋䆛丹鼎峙,白云之洞云所宫。
升云者圛属者绎,廓然岩乃名大通。
灵踪盖为圣贤作,洞户肯使仙释充。
我行廿里揽不尽,初日大海光曈昽。
山凹一片翠霭合,噏然紫雾烟蓬蓬。
国家人文地灵助,名山群岳来呼嵩。
南金东箭发奇秘,赤文绿字探神工。
胥从根源启洙泗,不独海表泱泱风。
凤凰邕邕下千仞,朝阳试采孤生桐。
观邹平重摹《峄山碑》 清 · 龙岭
押先韵 出处:石菌山斋诗稿
秦皇初议颂功德,乐石一片留山巅。
雄图大略竟何在,况乃碑刻常孤悬。
昨从友人获墨拓,峄阴堂外元重镌。
持较长安骑省本,瘦硬通神岂其然?
后世流传凡七刻,此独下下将何缘?
少陵之世颇近古,枣木已叹非真传。
欧赵著录快搜索,秦董题跋空究研。
当年踞鼎亦已暴,嗣世称名胡不悛?
佞臣阿谀善笔刀,上蔡公子黄狗牵。
巡行郡县首东鲁,邹峄勒名崖石穿。
坑杀学士愚黔首,隳坏名城开陌阡。
诸王驱除等儿戏,六籍焚掷如云烟。
乃云讨逆灭强暴,康定永臻利泽延。
追念乱世陋隆古,一家天下夸独贤。
佛狸南下肆推仆,祖龙虐焰销生前。
末学嗜痂强则效,更立墨拓知何年?
鬼神岂必有呵护,一炬积薪吁可怜。
鹅鼻峰高越南徼,琅琊台古齐东偏。
纵然真迹未茫昧,岣嵝岐阳宁比肩?
区区数纸勿复道,峄峰终古摩青天。
山左道中 清 · 姚文田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滕阳小雨报春耕,邹峄残山马首迎。
北望海云含日气,东来汶水杂冰声。
功名不数齐三士,节概终归鲁两生。
旧事难从遗老问,路长心急畏邮程。
元旦仿秦相篆法作秦东门字将补刻成山也作诗试笔 清 · 王昙
出处:烟霞万古楼诗集卷三
临洮金人斯相字,泯没铜驼一十二(临洮金人十二,皆秦李斯书铭,而金石不记。事见《水经》,文见《三辅黄图》。)。
梁父湘阴史载辞,辉山之文乃不记(马迁于琅邪、之罘、梁父,湘阴、碣石诸刻各载全文,而独遗峄山碑,可怪也。)。
嬴秦文字遗落多,马迁之博未可恃。
我疑秦东门字三,大书特书在秦纪。
薛赵欧刘数十家,片瓦残砖相次第。
此石煌煌朐界中,何以千年遭弃置。
忆昔始皇行郡县,六龙繄自回中始。
西杵脩城万里沙(杨翁子筑脩城。见《淮南子》。),北县阴山三十四。
五军南发尉屠睢,囊括天南陆梁地。
于时岳渎并在东(时赵婴、杨璆谓五岳四渎并在秦东方,于是始皇东行,起渤海、黄腄而南。),咸劝始皇虎东视。
黄腄锲石上之罘,十万金椎震徒隶。
当初八主祀天齐,爰上成山事牲币。
乃书秦东门,高崖冠赑屃。
书与赵高参,笔用蒙恬利。
颉籀旧同文,胡母变其制。
乐石俯瀛溟,神书瞰精魅。
碑成荣马系蒲看,威弩精灵恶鱼避。
当时一碣寿秦东,自谓碑当万万世。
螺舟海底来,玉舄安期至。
徐韨上封书,神仙乃从事。
中原绵绝几千年,金镜何期一朝碎。
泗水没神光,妖龙齧鼎系。
云明台子冠骊山,四百馀宫一时废。
斤权文篆存,诅楚神湫沸。
岑石瘗稽山,读碑感金匮。
邹峄有全铭,摹传杂真伪。
剩有琅邪字两行,又被雄雷燬其块(琅邪刻石燬于乾隆中,秦碑绝矣。)。
传闻此三字,灭没明中季。
少见百家书,似有神灵秘。
吾来游东牟,空山薙荒秽。
一笑镐池君,荒唐太无谓。
姑且磨碑作大书,补刻传东裔。
彼不见今日中原大九州,折破长城示无外。
南穷续樠北禺疆,万国梯杭一天戴。
下接大浪足,上盖星辰界。
雪山西面尽臣奴,东海舟艎一杯芥。
秦皇眼孔小,李相精神惫。
便将此地作东门,喏大乾坤被秦隘。
秦沟粉黛砖砚诗 清 · 文静玉
邹峄野火焚,会稽残字假。
不见秦代碑,犹见秦宫瓦。
萯阳云树暗,兰池烟草萋。
不见秦宫瓦,乃见秦沟泥。
沟泥亦非泥,洗妆渍粉泽。
脂红与黛翠,残香敛魂魄。
祖龙平六国,后宫罗婵娟。
永巷等阴隧,不见卅六年。
清渭涨腻流,远绕骊山路。
此砖何自得,应近骊山树。
建业印模糊,铁厓书妩媚。
何如青陵台,驳落苔花翠。
秦云不可见,秦月犹在空。
寂寂澄心堂,郁郁阿房宫。
落落斋(丙午存草) 清 · 王季珠
押陌韵
斋系有明李公仲达读书处,公事实载史传,其诗文集即名落落斋,版藏斋内,咸丰庚申毁于火,全集余不获见,止见一二残本。公七龄上学,十一游庠,十三通籍,廿四中会元,授推官职,年二十六即登谏垣。其时期中诸正人,劾魏阉五奸十大罪,疏出公手,疏上留中,公亦辞官归。不二年,矫诏四飞,公亦被逮,竟死狱中。斋前古柏森然,族老相传,先由公入塾时莳盆,供案头励志者。今斋为方氏所有,余赴赤岸,辄投宿其中,用赋五古一章,以凭吊焉。
我来投高斋,访悉李公宅。
李公读书时,养气师邹峄。
廿六登谏台,愿为君础磶。
维时魏阉党,滔天势赫赫。
公欲除内奸,以伸大建白。
弹疏笔如刀,寒落贼臣魄。
衔怨深复深,食肉不心释。
党禁驰于朝,矫诏驰于夕。
冥鸿即高举,网罟密如鲫。
公知祸不免,乐踵椒山迹。
忍泪别高堂,引领长安驿。
楚囚莫我怜,肝胆坚铁石。
公冤痛木索,公忠光竹帛。
予谥荷褒荣,主思特破格。
迄今三百年,第悬柱史额。
郁郁复葱葱,劲干挺百尺。
英爽实式凭,斋前有老柏。
岱山经石峪歌(泰山经石峪摩崖,隶书《金刚般若经》,字大如斗,雄逸高古,与徂徕山水牛洞及邹县冈山之《文殊般若经》如出一手,皆北齐僧安道一所书,有《冈山石颂》题名可證。慨六朝如此墨王,而世莫知名,但知有羲之姿媚之书。爰歌以纪之。) 清末 · 魏源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古微堂诗集
石裂天开般若经,气敌岱岳雄崚嶒。
纵横磊落数十层,上承万丈瀑溅漰。
瀑所冲字漫无形,馀字尚存五百零,椎拓尚带六朝冰。
冈山邹峄题名曾,皆出北齐大书僧。
象王回顾师吼应,金翅劈海龙出溟。
智永怀素惭尹邢,颠狂姿媚皆优伶。
笔峰破石扪有棱,想见愿力驱五丁,那数封禅秦皇铭。
至今午夜朝百灵,诵经梵呗如殷霆。
只恐大地殊谷陵,此石泐坏终难凭。
我欲仰空书大乘,以岱为笔天为缯。
劫火不侵雨不淋,空中说与诸天听。
扪厓剔藓股代肱,大学般颂纷疑腾,沧桑何必麻姑矜。
高山流水和璁琤,如辟伯牙鼓泠泠。
斜阳入林影鬅鬙,隔溪山鬼风谷应,嗟哉归去行勿兢(明人万恭摩崖勒记,称此经之上,有书《大学》圣经压之者,遍寻无有,惟上勒《周颂·般》一章,不解其故。及读赵国麟诗注云:「少时游此见《大学》,字径三寸尚可读,今再游,已无一画,盖水石磨灭久矣。」至徂徕之阳光化寺所存冠军将军梁甫令王子椿石刻后,尚有「武平元年僧真造」之语,则彼亦僧书,而王子椿特刻碑之人,犹冈山之经主韦子深而书僧则安道一也。或并以两《般若》皆为王子椿书,尤无稽焉。)。
金石索 其二十九 清 · 李裕元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嘉梧藁略册一
诅楚文成秦惠王,泰山十字传嬴皇。
乾隆嵌壁碧霞庙,罘峄琅琊丞相章(秦诅楚文。惠文王与楚怀王成盟。泰山之罘。琅琊邹峄四石刻。并始皇时李斯笔。泰山十字。乾隆嵌壁。碧霞宫藏之。)。
齐天乐五十首 其三十五 清 · 端木埰
左徒风节千秋重,湘山峭焉高咏。
玉琢精神,兰熏气质,众醉中闲独醒。
丹心自靖,与殷代三仁,后先辉映。
若问同时,祗应邹峄可相并。
离骚衣被万古,视风诗小雅,应许骖靳。
香草儿时,鸿裁旷代,妙契偏从孤冷。
清芬荐茗,岩洁泉甘,定符贞性。
更展遗篇,绿窗娱书静。
读经偶得 其二 选二 清末 · 俞樾
押支韵
不然诗虽存,诗义终支离。
论语首学而,其教先自治。
继之以为政,而后论所施。
孟子则不然,所重在救时。
知言与养气,姑弗遽及斯。
先载齐与梁,两君问答词。
其于本末间,似乎倒置之。
尼山与邹峄,同为万世师。
何敢妄拟议,愿为深长思。
十一月十七日天心阁雪中吟集肖韩视长至次韵见怀之作三叠前韵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犯寒赴诗盟,人至雪亦至。
读君日至作,作我一阳气。
君诗妙句法,直逼吾正字。
坡谷世则无,朱弦自抗坠。
廿年溷闾里,自笑不夷惠。
道情任真率,惊俗敢标置?
君何笃嗜痂?信我言匪伪。
颇思就商定,鸡肋忍卒弃?
毋为公子恭,猥执侯生辔。
虚堂北风厉,病肺戒增瘵。
流光足可惜,夙抱盍一试?
愿持邹峄言,夫志气之帅。
注:【吾正字】《国民杂志》作「宋正字」。 【匪伪】同上作「非伪」。 【流光四句】同上作「重违刻烛限,顾类给札试。夺标亦良豪,不数三军帅。」
赠郑苏盦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押词韵第七部
君昔避世淞江边,我寿以文今十年。
遗黎倒悬难未已,荧惑犯斗还播迁。
楼居感愤起赴阙,五载羁绁渤海壖。
朝婴夕侧命启沃,分我讲舌随之肩。
未明待漏午始退,挥洒百纸神逾间。
春花秋月肯放过,健步速嘱颜渥丹。
昨者渡海观日出,诗笔涤向华严湍。
高吟宣郁动三岛,六钧传视谁能弯?
我惭弟畜越周甲,晚及酬唱终力孱。
夙闻翁山论臣靡,造物报人报其天。
靡也胸中宇泰定,虽极耄老其天全。
报以寿耇岂偶尔,此理取證蒙庄言。
君曰吾自师邹峄,善养吾气常浩然。
斯语君尝以期我,集义无馁同勉旃。
与黄小鲁兵备同日宴客客同者伯严文石实甫子大重伯理初因移尊小鲁山楼且合席焉小鲁即席有诗次韵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石遗室诗集卷第十
半天楼阁似浮槎,载酒来游愿不赊。
送别登高沾白露(送伯严别。),合尊促席借黄花。
群公冠盖多三楚(主客共十三人,湖南、北居其九。),行省车书各一家(同治后各省有官书局,文石近主鄂局。今年各省铁路皆乡人筹自办,坐中张、席二君及伯严、理初皆筹议铁路者。)。
待看长房真缩地,不妨聚散屡抟沙。
游青城山杂诗七首 其六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六
鹿豕空山游,豚鱼大川格。
异类皆有情,何论朱与翟。
岩岩邹峄儒,量比尼山窄。
入苙非我荣,操戈岂余戚。
当知上失道,勿咎民多僻。
俗敝异衣冠,道隆同衽席。
偶作山中人,遂接方外迹。
彼号判缁黄,吾观等苍赤。
鸟兽不同群,斯言宜再绎。
挽世叔文忠公崇绮(文山) 清末至民国 · 曹家达
押阳韵
天地正气扶人纲,振载河岳成元黄。
金流火燥不能铄,谁欤见者文天祥。
皇路清夷四隩奠,笔抵日月森光芒。
不幸生为国难死,泰山北斗相低昂。
文忠养此称浩然,大伦系命身家忘。
辟邪距诐法邹峄,攘夷秉笔师春王。
庚子秋边大入寇,宫车暮出殊仓皇。
守官无人念奔问,中兴遗老今颓唐。
手无寸铁志不辱,遂以一死羞封疆。
磅礴丹青照万古,根据道义光旂常。
忝颜乃有长乐老,杀士媚敌真无良。
我欲酬君君弗辞,幡然被发下帝旁。
奉赠沙孟海兄(文若) 其二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玄隐庐诗卷九
琐琐且置之,知子癖金石。
端居抉奇字,仓史恣求索。
翠墨杂残骨,玉帛亦间获。
冥心溯夏殷,掉舌订邹峄。
细證偏旁讹,妙通古今驿。
立说寻其源,虚怀无意必。
袖中昆吾刀,馀事耽刻画。
记之冰雪文,犹取二三策(君撰有《沙村印话》。)。
嵇康苦好锻,阮孚自蜡屐。
漫几乳花尘,为子壮心惜。
十二月十六日自上海遵铁路赴沈阳纪行十绝句 其五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泰岱寒云掠面过,回看邹峄去如梭。
此邦兵子偏谈政,不信前贤有孟轲(吴佩孚、孙传芳皆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