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挽僧无极 宋末元初 · 尹廷高
七言律诗
石头路滑少人行,独我谈玄几叩扃。
同德讲经如昨日,葛川扣角又来生。
云横古塔巢秋鹤,尘锁空堂照暮萤。
玉麈不挥消息断,庭前柏树绿成阴。
次无极师韵。送其徒景楚归钱塘 元 · 李谷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稼亭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佛说本无言,儒行不在服。
未遇拈花笑,恐见操戈逐。
甚欲评此理,吾膝未曾促。
海东佳山水,贤圣有遗躅。
已知无极师,送老慈云谷。
子归独何先,飘然谢羁束。
风泉清听(为文极禅师赋) 元末明初 · 丁鹤年
押词韵第十一部
幽栖空谷中,石室如悬罄。
坐阅造化机,动静互相胜。
风生万籁随,雨过百泉应。
萧萧乱疏钟,泠泠隐清磬。
虎啸山月昏,龙吟海波静。
上人谢声尘,悠然入深定。
喧寂两俱忘,是乃名真听。
登栖云寺怀原无极上人 元末明初 · 刘涣
押马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三十六
寻幽蹑危磴,步尽得兰若。
层云荡胸起,飞瀑当面泻。
秋色杖屦外,夕照峰峦下。
寂寂白云窗,不见安禅者。
感通寺 明 · 杨慎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岳麓苍山半,波涛黑水分。
传灯留圣制,演梵听华云。
壁古仙苔见,泉香瑞草闻。
花宫三十六,一一远人群(寺有僧无极者洪武中首率僧众归附朝京御制十六诗送之还诗云众僧经通佛旨语善华云华云华言也)。
感通寺龙女花(按图经,前明太祖时,寺僧无极入定,见龙女过其前。极随至前山,女冉冉入于地中。极以草记其处,来春遂生此花。极曾以此花献之明太祖云。) 清 · 王文治
出处:梦楼诗集卷九
天龙爱产如花女,鬘发酡颜娇解语。
故来佛地斗神通,幻出清馨临殿庑。
三桠亭亭归一根,花时素艳何偏翻。
得道已凭金换骨,多情原自玉为魂(此花金心玉瓣。)。
人言无极通禅悦,借问何如舍利弗。
著衣结习尚须除,况复携之贡京阙。
龙颜有喜赐诗篇,龙象重新讲法筵。
世间兴废真弹指,花未开残人代迁。
我来不及见花放,绿阴满地增惆怅。
却喜山僧窖一枝,擎来空色双摇宕(此花秋日始开,寺僧将隔岁花养于地窖,虽寒不落也。)。
摇宕春风二月时,银苍玉珥照芳姿。
只愁化作明月去,佩环唯听天风吹。
写韵楼拜杨文宪公像 清 · 林则徐
出处:云左山房诗钞卷八
伏阙批鳞再濒死,杖血未乾行万里。
尚馀小筑对苍山,长奉真形照青史。
翩翩公子溯新都,蚤岁才名重桂湖(桂湖在新都城内,先生少日读书处。)。
黄叶吟邀诗老赏(先生垂髫赋黄叶诗,为季茶陵所赏。),青苔句博相公娱(先生七岁拟《古战场文》,有曰:「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青苔之骨。」文忠少师深喜之。)。
典坟赅洽时无匹,科目文章俱第一。
旧史星文答帝咨(武宗阅《天文书》星名,「注张」又作「汪张」。问史馆及钦天监,皆莫知。先生曰:「柳星也。」历引《周礼》《史》《汉书》以复。),先皇实录资臣笔(《武宗实录》出先生手。)。
无何大礼议朝堂,阿旨希荣鄙桂张。
养士士能甘窜殛(先生伏阙时,宣言曰:「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辞亲亲亦罢平章(时文忠议大礼,封还御批者四,执奏几三十疏,以忤帝意罢职。)。
荷戟初来金齿卫,未忘君国匡扶计。
寻甸欃枪从削平(先生至滇,值寻甸、安铨等作乱,率僮仆以步卒百馀击败之,述其事,作《恶氛行》。),威州杨柳空摇曳(今楼上屏閒刊《垂柳篇》,乃先生过楚雄作也。)。
锦衣竖子嫉如仇,三十馀年瘴海留。
马角非无天语问,蛾眉难脱细人谋(先生在滇,世宗每问杨某作何状,近臣以老病对。先生有句云:「迁谪本非明主意,网罗巧中细人谋。」)。
自知不作刀镮唱,醉墨淋漓聊自放。
胡粉蛮花恣冶游,凤亭鱼穴随供养(赵州王参议馆先生于凤仪山上,筑亭曰「凤嬉」。又邓川石穴出鱼肥美,先生题曰「丙穴」。)。
碧峣精舍海庄居(先生在昆明城西高峣山下搆海庄,题曰「碧峣精舍」。滇语以峣为桥,作记辨之。),墨洗方池为著书(安宁州有先生洗墨池。)。
碧玉泉温春浴后,遥岑楼倚晚凉初(安宁有温泉,先生额为「天下第一泉」。其上有碧玉楼,改名「仰翁楼」。又王白庵太守于安宁城东建遥岑楼,为先生讲学之所,文忠谢以诗曰:「寄谢安宁贤太守,遥岑新建慰吾儿。」)。
况复叶榆多胜友,海光禅室停装久。
感通缘缔无极僧(感通寺在此楼后,僧无极卓锡之所。明太祖赠诗十八章,镌于山门。先生慕无极道行,尝于点苍山游记中及之。),转注义商觉林叟(大理郡人李太守元阳自号「中溪觉林居士」,乃与先生商搉六书转注于此楼者。)。
自署头衔作老颠,丹铅万卷遣残年。
凭栏把袂同观海,对酒悲歌欲问天。
我知遣谪关天意,要与南人益才智。
公恕能谐中土音(夷酋木公恕从先生学诗,先生录其诗百十四首,曰《雪山诗选》。土司之诗传于中土,自此始。),禺山合作诗台记(永昌人张禺山含,先生诗友也,筑诗台于保山城西,先生颜而记之。)。
不然蒙段仅荒夷,风雅何人解主持。
差同儋耳苏和仲,便拟潮阳韩退之。
又闻榷盐与浚海,弊政胥因片言改(先生议罢安宁盐牛税,又罢浚海丁夫,滇人感之。)。
风徽追仰三百年(先生殁于嘉靖三十八年,距今二百九十年矣。),俎豆宜延亿千载。
我亦投荒未死身,重来持节沐皇仁。
遭逢相较真逾分,学业无成愧问津。
西南近喜幺么荡,归路登楼拜遗像。
洱海长虹天半垂,班山初月林梢上。
知有英灵驻此中,肯将胜迹委蒿蓬。
重新杗桷须吾辈(英斋观察与同人鸠工庀材,重脩此楼。),好爇旃檀礼寓公。
昔从钜集瞻风貌(先生集端皆有像。),今之画图亦维肖。
雪鬓霜髭写旅愁,芒鞋竹杖添诗料。
被发何时下大荒,魂兮来止足徜徉。
彩云城郭长无恙,明月关山休断肠(先生留滇诗云:「彩云城郭那无迹,黑水波涛亦有神。」又「肠断关山明月楼」,即《垂柳篇》中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