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惟中”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明节和文贵妃刘氏特追册明节皇后宣和三年五月十一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一、《宋会要辑稿》礼三四之一七(第二册第一二八九页)、《宋大诏令集》卷二○
门下:有忧国爱君之行,劢相我家;
推追往送终之恩,率兹常典。
时维懿德,孚告大庭。
明节和文贵妃刘氏淑谨慧雅,而饰之以文;
浚明肃恭,而节之以礼。
在神霄之府,号九华玉真之妃;
生南极之天,实赤文大帝之女。
嫔于初载,式是六宫。
振振如螽斯之多,莫莫有葛覃之本。
寤寐思服,至于忧勤。
夙夜在公,莫遑宁息。
进不以谄而以德,义不奉私而奉公。
仪行莫伦,忠言犹在。
中宫之鞠育,助阴教之仪行。
不伐不矜,以和以睦。
展如邦媛,可无身后之馀荣;
嗟我怀人,具有司存之恤典。
用作尔祉,实慰我心。
呜呼!
礼缘于情,岂徇名数之限?
恩称其义,用昭忠始之全。
以承王休,以光嫔则。
往者不作也,神其尚克厥哉!
可特追册明节皇后,仍令有司择日备礼册命。
主者施行。
宋崇玄大法师行状碑咸平二年六月 北宋 · 张涛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三、《金石萃编》卷一三四
法师姓张氏讳守真字悟玄
后汉三天正一扶教大法师,乃丞相留侯六代孙,法师子房之远裔。
真嗣夐延,不常厥居,今为盩厔人也。
法师幼孤,及长,气谊过人,言行相顾,不交权豪,笃济物之心。
逮壮,尝游终南山,遇上圣空中降曰:「吾北天大圣,玉帝辅臣,授命卫时,乘龙降世。
匪正直英杰之士,无以振古道。
汝有异骨,殆非凡庶,夙叶真教,可受吾教」。
法师□□圣语□□□事□还□以荤茹共记。
真君曰:「吾遒玄真,非奇□至于(缺六字)汝安得辄用腥秽?
然汝未晤,固不加罪,可(缺六字)汝至诚(缺十六字)者,□加□罚」。
法师乃寅恭致谢,复启曰:「守真闻在男曰巫,在女曰觋(缺六字)
大丈夫之所耻,愿闻丕训」。
真君曰:「□教汝剑法,为民除祅。
次指汝(缺五字)国祈福(缺九字)
巫觋哉」!
后□□□蒸民灾苦祈请者,靡不赴之。
斩邪去□一(缺六字)自是不复为患。
真君降曰:「吾运化本朝第二主,将建玄阙,置十一座殿宇,列中外界星辰□国(缺十一字)发运必受大君礼遇」。
法师称谢曰(缺四字):君曰:「吾为天上师,汝须得人间师」。
法师遒诣古楼观主梁□门下,朝真叩灵,□月(缺五字)法师于古终南县私第旁搆北帝宫,塑真君圣像。
自是□远从□者□奔走求□日闻神异,故时人呼法师为通灵先生、张黑杀。
开宝□年,太祖皇帝(缺十字)驰驿以□是年十月三日赴命,越十日□□东都,趋文陛,天子被□百辟列叙,法师对扬,神气自若,左右为之动容。
上询遇真君神异事,法师具对(缺十字)法师曰:「真君降言,有类此乎」?
对曰:「若陛下不之信,弃臣市可验,无以人声媟嬻上圣」。
帝然之,曰:「果正真之口」。
即日诏憩建隆观。
十九日太祖上仙。
二十一日太宗皇帝嗣统,命法师琼林苑醮谢上帝。
结坛施法,至诚幽赞,潜通穹昊。
真君降曰:「大宋宗社□永时」。
太宗午夜,秘殿底诫,稽首再拜谢曰:「仰赖上真福祲生灵,誓当修奉礼」。
毕□□师西归。
至太平兴国二年春,命起居舍人王龟从、内供奉王守节终南山慎选胜基,构立上清太平宫
众议未决,时真君降曰:「北帝宫甫近,可建殊庭」。
繇是以定。
良材云□,□□风从,迨三周岁,始僝厥功。
显符真诰逌敕,法师尸之。
及赐县官邸店,赵数百楹,鸠日利以充费。
法师前后赐赉,咸贸易创田园,不啻万亩,立为常住,其经营后世弗匮者,实法师之力焉。
宣命给卒百人,供法师驱役。
当时轺车沓至,士俗响臻,法师垕礼以延之,迄今遹为永式。
三年冬十月,修祝圣寿之仪,恭趋象魏,再亲咫威。
帝以高尚礼之,赐紫□□简于黼座前,荐被隆恩,复之攸馆。
六年十月,御前赐师号曰崇玄大师
七年春正月入内高品卢文寿中悁委本宫祈祷,用安宗社,乐康兆民。
法师设普天大醮,威仪具陈,寔非常□。
真君降灵,遒录感应闻奏。
上知社稷有赖,尤加虔奉。
雍熙中,朝廷以□□□递遣中贵守恩传天宪,命法师昭告,以卜祺祥。
遂启罗玄大醮,□意蠲絜,愈于常度,升闻冕旒。
及犬戎束手,河朔怗然,太史奏五福太一临吴分,请修其祠。
京城东南隅创灵宇以宅之,亟召法师醮请太一真君。
上谓曰:「非卿何以感通神化」!
礼毕而还。
淳化五年冬,被制授凤翔府管内道正,盖尊严其教也。
皇朝凡七祀圜丘,必诏法师导从法驾,□都人跂踵仰瞻。
圣人遇法师殊常之礼,实前古之罕闻。
俾还本宫告谢,缛仪蒇事,国史详焉。
当时水旱灾沴,靡不修禳,式昭景贶,则知法师清世应运之士也,故得福荫一方。
慕胜道□服膺,徒弟常不减数百。
法师威而不猛,有总领均平之法,敉宁上下,无敢违越,岂非懿德之渊源乎?
至于夙夜寅奉香灯,诸殿朝礼,越二十年,虽风雨不渝。
法师象简,执成指痕,斯乃勤至之验也。
法师凡为国家设二百馀醮,修三百馀斋,授宣敕三十馀道。
居一日,召门人谓曰:「吾有诛剪怪魅之功,而亏修鍊飞升之妙。
奈何五行更王,大数告穷,胡能免于形谢哉?
然而质虽迁殒,神自有归,上帝录吾及物之勋,已领符命,授五土之主。
汝等必能恢继教风,天弗违愿」。
遽命兰汤,日三浴,徐饮清泉斗馀,易衣启示手足,以至道二年闰七月十六日委蜕而化,享年六十有六。
时天地晦冥,大雨三日。
于别壄权厝后,复雨三日。
法师重修古迹,宫观有三,铺叙飞奏,各赐名额
畴昔未遇,有子曰元济,业进士法师朝觐奏名,敕赐同学究出身。
后调选,录法师行状以闻,奉圣旨批付史官
布衣张涛集事迹,门人刻石,立于真堂之右。
弟子二十一人:赐紫元载、张元明、元元德、滕元胜、李元亨、李元辅、赵元正、王元秘、段元素、李元清、李元白、张元宗、程元亮、刘元吉、姜善信、李善应、许善能、强善宗、赵善抱、杨善和、李善结。
杜振塑真像,李楚装。
咸平二年六月二十一日立石。
戊辰游山题壁记 北宋 · 舒亶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八一、《舒懒堂诗文存》卷三、《四明图经》卷一○、《延祐四明志》卷一九
元祐戊辰闰十一月己巳,自西湖懒堂临海赵逢当时出江东,宿延福。
庚午东山永安
己巳癸酉,入大梅护圣,观常师舍利、锡仗、铁鞭、象齿。
丙子,上保福。
己卯,抵金峨真相,谒中禅师
辛巳,鄞江张宏公度、吴升潜道至自郡,留一夕,往象山
壬午,游金文,还宿西堂。
甲申,同中师离瑞相,今偕师下东山,迤逦以归。
盖在山间十有五日,得僧院者六。
独辛巳晴和,登山为斗草之剧,馀辄雨雪。
所谓梅子真鍊丹井、法华泉、石柱山、云外庵,皆欲往不果;
而公度约余道奉川境上,游安岩、雪窦诸山,且复不至,亦遗恨也。
送光兄之百丈兼呈山中禅师以当书矣 其一 南宋 · 释慧空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六部
不疑汝未彻,端的若为分。
宝剑寒光动,桃花云里春。
送光兄之百丈兼呈山中禅师以当书矣 其二 南宋 · 释慧空
五言绝句 押陌韵
生涯一物无,坐对方来客。
有问不违伊,向道庭前
成都府楞严院画六祖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
僧惟中字慧雅,本隶蓬州开元寺,后游成都,不复归其乡者,凡四十年。
性孤洁,不妄与人合;
精禅律之学,善吟诗,气格清谨,其徒许之。
与可朋相上下,常呼之曰诗伯可朋僧之能诗者。)
复通吾儒书,学者从质其义,日满座下。
形垢面,破衣败履,见者不知其中之所有能如是者。
俗年六十,示灭于大慈之甘露道场,庆历五年乙酉五月九日也。
前时,尽倾其橐中,得八万钱,诿其所常往来者楞严道人继舒,曰:「我将去矣!
生平之馀止此尔,其为我命奇工绘六祖像于尔院之释迦殿。
虽然,用此被唾骂,我不敢辞矣。
且欲使来者见是相,知是心;
以是知见,故能祓除诸妄而泯相忘心,我为是功德之意也」。
道人诺之。
广汉刘允文有名于时,遂召使图其事。
采饰殊绝,铺置有序。
叩问传付,密义相属。
一花五叶,先后交照,信法苑之胜缘,而画评之善品者也。
予旧与惟中讨论五经大义,甚重之。
画此时,予亦观允文下笔。
后十七年,予自秘阁校理乞侍亲,得相于临邛郡,道人使予记诸石。
嘉祐六年辛丑五月十五日东园芳洲亭书。
按:《丹渊集》卷二二。又见《成都文类》卷四五,《全蜀艺文志》卷四一,嘉庆《华阳县志》三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