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昭觉寺抵暮乃归1176年2月 南宋 · 陆游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昭觉寺
身堕黄尘每慨然,携儿萧散亦前缘。
聊凭方外巾盂净,一洗人间匕箸膻。
静院春风传浴鼓,画廊晚雨湿茶烟。
潜光寮里明窗下,借我消摇过十年。
燕山亭 昭觉寺丈雪禅师遗履,陈圆圆亲制也,敦仁约同赋 现当代 · 庞俊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养晴室遗集卷五
瓶钵飘萧,千山万水,著破行缠谁见。
孅手净缘,艳迹良工,何似瓦官针线上元瓦官寺武后制锦裙绣幡,见陆龟蒙记。)
藓径沧桑,换徐步、宣华春苑昭觉寺前蜀宣华苑遗址。)
人远。
想卓锡堂高,散花妆淡。

因念一代红颜,费灯暗长门,夜深缝剪。
穿珠忏泪,织锦回肠,空王大悲能鉴。
斗尽豪华,悟脚履、夜床须判陈后山《别宝讲主》诗:「夜床鞋脚别。」任渊注:「尊宿云:『大修行人上床,即与鞋履为别。』」)
痴汉。
浮两舫、芒鞋恁满(见《南史•王筠传》。)
乞致仕劄子靖康元年二月 南宋 · 李邦彦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六
臣累乞致仕,特蒙圣恩依奏。
伏念臣奋身孤远,遭际兴运,寖跻华贯,遂冒宰司
徒激孤忠,不敢少负清议。
属者上皇退托,以神器付陛下,臣首被寄委,而辅翊之重,自誓殚竭,身屡濒死,有所不避。
今譊譊之徒,扇惑群听,喧竞仓卒,白黑不分。
臣之所急,存宗社、安君上、惜生灵而已,何敢为身谋?
而人诋以为奸。
缓师讲和,自金人犯边,佥令大臣密议,图周万全,非徒屈意以受辱,而人或指以为阙心之精白,天实临之。
乃至定输金之直,以释白著之疑;
宽括籴之令,以赈艰食之急;
抚循带甲之旅,以劳城守之师。
若此之类,事涉细微,虽恩出圣慈,而间陈于前,不敢缄默。
大臣建明,惟知有济,岂能家至户到,人人提耳而谕之哉!
众听未孚,铄金可畏,不知引避,何以厌服斯民之心?
伏望检会已降圣旨,早赐施行。
昭觉寺归途偶成三首 其一 明 · 苏葵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万个琅玕一径幽,禅房清绝四时秋。
聊从石上三生话,偶作尘中半日游。
不计赢输棋信手,拚教酩酊酒添筹。
肩舆兀兀归来晚,稚子拦街笑醉侯
昭觉寺归途偶成三首 其二 明 · 苏葵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偶过山寺访支公,千树松涛落午舂。
露草未凋沿涧碧,霜枫新染隔林红。
香烟袅袅来翔鹤,钵水清清隐伏龙。
诗兴有馀尊酒尽,强挥归袂入城中。
昭觉寺归途偶成三首 其三 明 · 苏葵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寻僧十里出郊垌,才到招提便觉清。
露竹受风迎客舞,山花经雨向人明。
大瓢吸酒嶙峋兴,小院敲棋剥啄声。
天际轻阴非日暮,从容更了乐游情。
燕山亭 现当代 · 白敦仁
 押词韵第十一部
昭觉寺丈雪禅师遗履,陈沅手制。余赋此词成,山腴师见而爱之,尝手书一通,遍赞宾客,并辱赐和。经动乱,惟觅得石帚师赐和之作,山腴师词,则苦求不得矣。新版《清寂堂词》亦未收入
双履翩翩,金屋绣慵,宝繶脂香犹凝。
深殿梵烟,丈室星移,寥落雨花春暝。
换劫珠璎,终未称,禅天钟磬。
端应。
斜谷云楼,散关妆镜。

闻道开国滇南,有堂上三千,响廊双迎(去声。)
龙荒玉版,凤蠹金縢,依稀故王周正(尝侍培甫师座,获见吴三桂大周历残本。)
绿鬓雄风,甚一例、只檀消领(俗传李自成后亦出家,太炎先生尝为文论之。)
眉影。
更杂事秋山谁咏峨眉洗象池僧舍藏有陈沅画像,香宋先生诗云:“秋色禅天读秘辛”者是也。)
附:石帚师和
瓶钵飘萧,千山万水,著破行缠谁见。纤手净缘,艳迹良工,何似瓦官针线。(上元瓦官寺武后制锦裙绣幡,见陆龟蒙记。)藓径沧桑,换徐步、宣华春苑。(昭觉寺前蜀宣华苑遗址。)人远。想卓锡堂高,散花妆淡。 因念一代红颜,费灯暗长门,夜深缝剪。穿珠忏泪,织锦回肠,空王大悲能鉴。斗尽豪华,悟脚履,夜床须判。(陈后山《送空讲主诗》:“夜床鞋脚别”。任渊注:“大修行人上床,即与鞋履为别。”)痴汉。浮两舫芒鞋恁满。(见《南史·王筠传》。)
(清吴巩嘉庆《邛州直隶州志》卷四四题作《寓大邑游仙寺》)觉寺 北宋 · 范镇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炎蒸无处避,此地忽如寒。
松砌行无际,石房禅自安。
鸳鸯秋沼涨,蝙蝠晚庭宽。
登眺见田舍,衡茅半不完。
昭觉寺写真赞 北宋 · 范镇
 押词韵第十二部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一、《成都文类》卷四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九
皤然一叟,鬓白眉秀。
群从在前,诸子在后。
壁间丹青,其传安久?
惟善嗣之,垂世不朽。
昭觉寺宴席送圣从察院还朝序 北宋 · 张俞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二、《成都文类》卷二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二四
谏以救君上之失,法以绳臣下之非,惟庶政治乱,小人奸邪,可言可察,可诛可劝。
朝庭大本万务之纲系于二司,得人为重。
圣从监察御史九月上言母老在蜀,诏归宁。
既至即授谏官
夏五月十五日去蜀还朝,有郡丞天水希仁清河张子立,大集宾客,出饯于昭觉寺
日夕饮酣,俞言曰:「圣从孝友纯深,寡言善闭,炳文酿学,储蕴其用,则人固知之。
今乃自外遂为谏官,斯必有矢谟正言合于大义,是以天子悦而进之,则人固不得而知之」。
众曰:「然」。
又言:「谏官寂寞久矣,皆用口舌蜩螗细碎,无益于治,徒使天下不安其生。
圣从尝学古道,当引大体,慷慨谏争,不吐不茹,折奸殖良,则君尊而臣安,道行而法立,海内处士安有预议于其间哉」?
主人举觞属而贺曰:「斯言也,固为行人之事,其可辞哉!
其可辞哉」!
李白诗集后叙1064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五二、《元丰类稿》卷一二、《曾文定公集》卷七、《曾子固集》卷二二、《南丰曾先生文粹》卷三、《李白集》附、《能改斋漫录》卷三、《东莱集注类编观澜文》丙集卷一○、《文献通考》经籍考卷五八、《历代名贤确论》卷七八、《文章辨体汇选》卷二九九、《永乐大典》卷九○五、同治《彰明志》卷五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李白诗集》二十卷,旧七百七十六篇,今千有一篇,杂著六十篇者,知制诰常山宋敏求次道之所广也。
次道既以类广诗,自为序,而未考次其作之先后。
余得其书,乃考其先后而次第之。
蜀郡人,初隐岷山,出居襄汉之间,南游江淮,至楚观云梦。
云梦许氏者,高宗时宰相圉师之家也,以女妻,因留云梦者三年。
去,之齐鲁,居徂徕山竹溪,入吴,至长安明皇闻其名,召见以为翰林供奉,顷之不合去。
北抵赵、魏、燕、晋,西涉岐邠,历商于,至洛阳,游梁最久。
复之齐、鲁,南浮淮、泗,再入,转徙金陵,上秋浦浔阳
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反,明年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时卧庐山迫致之。
军败丹阳奔亡至宿松,坐系浔阳狱。
宣抚大使崔涣御史中丞宋若思验治,以为罪薄宜贳,而若思军赴河南,遂释白囚,使谋其军事,上书肃宗,荐材可用,不报。
是时年五十有七矣。
乾元元年,终以污事长流夜郎,遂泛洞庭,上峡江,至巫山,以赦得释,憩岳阳江夏
久之复如浔阳,过金陵,徘徊于历阳宣城二郡。
其族人阳冰为当涂过之,以病卒,年六十有四,是时宝应元年也。
其始终所更涉如此,此之诗书所自叙可考者也。
范传正墓志,称「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胜景,终年不移」,则见于之自叙者,盖亦其略也。
《旧史》称山东人,为翰林待诏,又称永王璘节度扬州宣城谒见,遂辟为从事
而《新书》又称白流夜郎,还浔阳,坐事下狱宋若思释之者,皆不合于之自叙。
盖史误也。
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闳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民所未有也。
《旧史》称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
而《新书》不著其语,故录之,使览者得详焉。
载老邀伯平、渭川、锐北三公与余出北门参观动物园。园盖即昭觉寺旧址改建,虽规模犹可仿佛,而诸天庄严气象不可复见也九月二十九日戊午 现当代 · 胡惠溥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不见禅林清静地,眼前兽迹鸟啁啾。
驱车半日来郊野,瀹茗长廊唤古愁。
诸佛诸天疑法界,一花一叶自张侜。
微尘刹海经生棘,差别横干未可求。
昭觉寺 明 · 陈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昭觉招提夙见称,公馀来访自晨兴。
拟寻野老询禾稼,偶遇山僧话葛藤。
流水过桥清一派,好山环户翠千层。
西风落日频回首,仪凤山前是献陵。
送客过昭觉寺 明 · 陆深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霜日江云杳霭间,聊凭酒力驻颓颜。
一冬天气常嫌热,几度郊行暂借閒。
世上无情惟白发,人间有福是青山。
山僧更住青山里,翻罢楞严独闭关。
陈秀伯墓志铭1212年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五、《水心文集》卷一八、《永乐大典》卷三一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水心村
平阳豪士陈君尧英,字秀伯,少有大志,一时贵人,非其能所致,虽其能所致而终不足以立,视之皆如无也。
绍兴六年,上书登闻,陈策十二;
明年正月,再上《清朝政序》,《序》亦十二,语益切;
三月,复上《兵书》,指画利害尤急。
高宗异之,令政事堂召问。
君既不以求和为是,而书语侵中书执政固不喜。
至召问,君长揖色倨,论事,泉涌不屈,执政愈怒,奏罢之,君不悔也。
将归,又以三书抵宰相曰:「苟违某言,中兴之业未见其可」。
高宗侧身修行以来天下之士,四方献进接踵,释白袍取通官美职众矣。
呜呼!
君之言不用而身无成,亦岂其命也欤!
后七年,君始入太学
学法不许上书,君亦绝不及当世;
独场屋对策,犹抗言如故,以是无所合。
夫亲遇明主,干说悟意,九筵之室可陛而登,屡省之歌可飏而赓也,尚邂逅不偶
况一夫之取舍,何足动心乎!
隐显穷达之际,在君可以无憾矣。
君所居号陈营里,其先自兰溪来,至君九世。
先造一宅,推与兄,塘渎疏通,衢路回达,华榱复厢,如邦侯邑君之官。
又能薄己厚人,赴其急时,多贷少偿,乡曲常依为惠主
此虽不足以见君之材,然士盖有一不得于世,则销堕摧折,并其馀不能有为矣,是故不可无录也。
君年七十,卒淳熙五年十一月九日
十年十月辛酉,葬东山
夫人黄氏。
一子曰雅言,先君四年卒。
雅言之子曰昂,从余三十年,请曰:「某常欲以吾祖为托,至是始克有言也」。
铭曰:
徐乐严安愊臆见收;
有嘉秀伯,良亦其俦。
谁不我与,东山之休。
昭觉寺无量寿佛殿记 宋 · 王正德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六一、《成都文类》卷四一
淳熙六年正月二十三日四川制置使敷文阁学士胡公之夫人魏氏以其弟军器监丞叔介大祥,欲择胜地建无量寿佛之像,以资冥福,久莫之得。
因其父参政敏肃公讳日,设供于昭觉禅寺
至库前,见穹屋十数楹,翼以廊庑,闳壮静深,可为佛宫,而其下芜秽弗治,夫人有感焉。
于是规度面势,整修坏漏,遂建无量寿佛以居之。
像成,设坐几、窗牖、凡供具,又命其女慧齐大书殿名以揭之。
复念旁壁污坏,弗称巨丽,将饰而新之,绘西方变相而壁之。
涂忽有剥落者,视其下则旧有画宛然,即西方变相也。
僧老环拱,叹嗟以为异事。
夫人亟命工尽去旧涂,补其圮阙,盖以丹青之饰,光采呈露,而殿益华好,克称西方氏之居。
邦人和会,阖城来观,以其此屋阅百年,过而游焉者几千百人,而曾无一人发之。
虽久否则倾,久晦则明,物之理也,然非夫人之德,则无有发之者。
岂道心默契,显晦固有待耶?
夫人第三子通仕胡绅幼而敏悟,素所钟爱,次年十月五日偶以微疢不起,死之夕与其生之日时俱同,固知寿夭有不得而加损。
夫人痛焉,又命工妆塑观音、势至二像于无量佛之两旁,以资冥福。
净土道场于是备矣。
或曰:夫人为是佛事,福田利益不可思议。
余曰:夫人之心,岂诱于福田利益而后动耶?
敏肃公坐廊庙,布大政于天下,尽还迁客于南,而今大学公又厉砭石以起西蜀之病,夫人盖有助焉,是非福田利益之尤乎?
夫人性根于仁,定生于慧,宴坐翻经垂二十年,而今志益厉。
既书《楞严》、《圆觉经》锓之木,以幸学者,又刺指血书《金刚经》、《弥陀》、《势至经》以荐考妣,今又书《妙法莲华经》七卷,口诵心维,洞达奥妙。
虽老师宿学业于西方氏之教者,自以为弗及,是岂偶然者哉?
余于释氏瞢不知晓,至是若有得焉,故为记之,而又赞之:惟一切心,具一切佛,彼昏蚀之,弗见杪忽。
匪心则然,如大明月,微云过之,颠倒毛发。
定于一,内明外通,八万四千,一毛窍中。
我圣有作,毋以一唯,订之西方,理一无二。
敬出颂言,击蒙刮瞽,导扬佛心,垂戒终古。
成都竹枝词七十二首 其六十七 2023年 当代 · 王悦笛
 押词韵第五部
众僧居与众生偕,粪气天香近可偎。
方丈说经龙象动,狮鸣一片过墙来昭觉寺与动物园)
注:昭觉寺号称“川西第一丛林”,与成都动物园一墙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