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纯陁”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太平公主五郎病愈设斋叹佛文706年 初唐 · 宋之问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至矣哉。释迦之本愿也。
念起于大悲。业成于广济
代俗以积迷为用。有感斯通。
众生以诸病作身。至诚能愈。
镇国太平公主。娥灵袭彩。
女曜联英。戒环佩于中闺。
邑山河于外馆。位弥高而迹弥下。
保是洪猷。身日贵而心日微。
由乎夙植。全其忠孝。
颂美于家邦。宜尔子孙。
理归于福寿。第五子某官某。
才光性与。慧发生知。
山桂含芳而逼人。阶吐秀而惊俗。
顷以寒暄稍改。保摄微乖。
留卧玳瑁之床。陪侍凤凰之宇。
公主上祈妙福。蒙降慈恩。
汉赐黄金。还依膝下。
隋珍明月。再入掌中。
今者上报慈恩。大张名供
于是披甲第。辟梵筵。
幢盖乘空而下来。龙象接武而爰集。
回供纯陁之国。求馔香积之宫。
面为邱而蔽庭。酪为沼而环砌。
龙王献水。喷车马之埃尘。
天女散花。缀山林之草树。
无边之施。下饱于三涂。
普救之心。傍宽于六趣。
伏愿以斯妙福。上荐圣朝。
应天皇帝长保金图。永临璿极。
九族既睦。袪其有漏之缘。
万人以安。不舍无生之见。
顺天皇后庆垂椒掖。德盛兰宫。
国风流洽于鹊巢。坤仪光赞于龙扆。
皇太子业跻圣敬。本固元良
诸王公主等擢秀本枝。崇荣汤沐。
三槐九。庶职偫寮。
咸维赤县之图。共翼青云之纪。
备该空有。遍烛幽明。
俱超解脱之津。永拔轮回之地。
阿育王寺常住田碑 唐 · 万齐融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五
我闻语寂灭者。
本之以不生。
而菩萨不能去资生立法。
谈逍遥者。
存之以无待。
而神人不能亡有待为烦。
吉□之降。
帝农教以耒耜。
苍灵之下。
后稷俾其播种。
维摩之毗耶。
稽首持钵。
尚诣于香积。
释迦之给孤。
洗足著衣。
犹乞食于舍卫。
□知夫食者不独乎人天。
农者岂惟夫政本。
阿育王灵塔寺者。
晋义熙元年之所置也。
昔孔雀氏宿童子之因果。
当金人之授记。
暨铁轮位正。
宝塔功成。
计鸟道之千里。
占人寰之一胜。
夜乂密迹以飞行。
僧护影而围绕。
虽方坛气象。
已萌青石之符。
而员顶光明。
未质白云之状。
迨观音应现而幽赞。
利宾虚求以昭发。
全身踊出。
僁如多宝之音。
一爪圆开。
宛是楼䢷之相。
神其不灭。
道在兹乎。
晋安帝允釐三才。
成就六度。
聿图兰若。
式印招提。
景行阿育王
故以育王灵塔为称首。
徒观夫轮奂规矩。
钩绳创制。
珠轩翠槛。
延袤中霄。
玉霤金池。
周罗上界。
环海之下流元气。
大地为衣。
围山之上结太清。
诸天作盖。
信方广一都之会也。
赤岸而千里。
右青□□□曲。
霞标莽苍。
幽幽迷鬼谷之祠。
日刹晶明。
的的识丈人之馆。
天花未雨。
宿传龙界之香。
地籁无风。
时起鱼山之梵。
则知定光诸佛。
天台赤城
罗汉偫仙。
谬昆崙之元圃。
□□法惟神授。
道乃人宏。
向使输柯王昧巴连之因。
初微此塔。
迦叶佛晦阎浮之迹。
殆旷兹山。
盖虚明之绝境。
不可得而思议者也。
粤寺东十五里塔墅常住田者。
宋元嘉二年奉□□所立也。
宋文帝秉箓御乾。
作娑罗之外
感阇耶子砂糗之供。
制赐是田。
梁武皇握枢临极。
宝应之下生。
阿育王金粟之果。
敕蠲其赋。
日月盈止。
既有命以自天。
陵谷迭□□□动其如地。
梁普通中
沙门僧绶。
兹寺之应真也。
以发行为道场。
以直心为净土。
纯陁良田之喻。
遂笃志焉。
既种既戒。
载芟载柞。
察地道之化成。
观天道之时变。
晤是□无□□□始以常住名焉。
次有僧济上人
虚已净心。
䌷兹慧业。
披衣画其塍埒。
持戒整其疆畔。
苗而不秀。
有恨何及。
逮陈隋之季。
丧乱荐臻。
农野萧条。
鞠为茂草。
我皇家执大象。
乘飞龙。
陟丕上帝之耿命。
绍复先王之大业。
有山栖旷和上
道尊人杰。
德贵天师
中宗孝和皇帝亲降玺书。
愿同金辇。
击鼓而陈其入国。
造船而捧其登座。
故知二乘行道。
□□朱□四果适时。
还升紫殿。
虽植众德本。
南山之福田。
种诸善根。
存东皋之净业。
初湖之左右。
夹壤二区。
榛梗始艾。
菑畬粗立。
僧徒理胜。
力未赡农。
童牧因閒。
私窃种艺。
和上□蒙俗之贪垢。
负冥期之幽报。
乃推湖西易垄。
让为间田。
𭤑诤归之。
舂税就给。
惟割湖东十顷。
复古赐地。
穷海北渐。
曾山南麓。
楼子根盘以东峙。
富都股引而西注。
真陆水膏腴之沃壤。
实神灵滋液之奥区。
于是奠其畛畷。
孚其版籍。
农野罢侵。
田畯至喜。
人到于今称焉。
寺主简皎二法师
僧祇之龙象也。
就先畴之畎亩。
敦老农之底绩。
蒇事作制。
蓑笠来思者久之。
岁功未成。
生厓共尽。
流沙忽去。
荒凉紫陌之田。
影璧空存。
摇落青园之寺。
可为长太息者矣。
有惠炬阇黎
德业淳修。
曾统纲领。
道胜之韵。
生而能言。
禅悦之味。
老而弥笃。
用能纂其□始。
高轨可追。
庀其委积。
长算斯远。
与法言沙门
俗姓喻氏
贞已密行。
惠心苦节。
今屈知墅任。
垂将十年。
先是潟卤未斥。
涂洫未浚。
薹稗翳荟。
漫于农郊。
夫其心啬制度。
目□曲折。
荷锸畚土。
堙洼铲凸。
隤竹落。
揵石留。
溉高凑仰。
增卑培薄。
分⿱(杀●)水怒。
承达土气。
填淤游荡而时至。
馀波宽缓而不迫。
终古旱害。
浸以污潢。
不祈于积雪。
无禜乎小雨。
由是湖有千金之号焉。
当其春鳸司载
田事既饬。
产孚甲。
毓萌芽。
或藨或蓘。
实颖实发。
上农台而课长赢。
汶阳之稼如云矣。
及夫寒蝉纪时。
农乃登谷。
完积聚。
筑场圃。
孚不遗秉。
赢无□□□□庾而督收成。
海陵之仓非衍矣。
诗云。
绰彼硕田。
岁取十千。
其是之谓乎。
百谷既蒸。
万供既设。
满以众香之钵。
薰以毗耶
或异声闻。
若化菩萨。
虚高座以影集。
时洪钟而□□□座而坐。
饭食经行。
嗅若香风。
味同甘露。
遍满一劫。
周流十方。
闻之者得未曾有
食之者咸登正位。
白衣之会龙国。
无掘郁金之香。
缁裳之集鸡寺。
不碎庵罗之末。
三藏大□□□金之奇贵。
一器沙弥
识麨坋之非重。
资我饭色。
师之力与。
都维䢷元宗
游方观化。
大□慈诱。
火耕水耨。
常有助于上农。
飞杖浮杯。
今载行乎中国。
上座释辨疑。
十城之僧主也。
□□□合。
金杵发其修徵。
寺主释惠敏。
九州之维䢷也。
风骨天成。
铁镇起其灵相。
咸能以如来之衣衣。
分如来之座坐。
育王之灵塔。
愿𧵍金钱。
育王之圣田。
思模石柱。
弟子早校兰书。
式典麒麟之阁。
晚游莲迹。
每参鹦鹉之林。
宾头卢之下空。
急见有能师子。
舍䢷私之入寺。
岂谓无知老人。
识异博文。
才非能赋。
阮公不事。
曾供香花。
顾越有缘。
遂瞻碑版。
满笈多之石室。
未掷其筹。
对轮王之金地。
且耕其笔。
多罗之叶。
而书偈云。
浑仪草昧。
象物纷拿。
或甲而乙。
或萌而芽。
万殊成类。
百宝攸嘉。
后稷播其种。
神农尝其华(其一)
燧人更运。
火正司职。
教以鼎饪。
炊之黍稷。
易兹毛茹。
成此粒食。
是之为人天。
是之为皇极(其二)
我闻维摩
曾语舍利。
如来大慈。
甘露上味。
又见阿难。
问是香气。
亦有以饭食。
以之为佛事(其三)
若长者主。
若声闻人。
天诸居士
地虚空神。
如闻饭气。
而亦来臻。
况生生之位□有待之为身(其四)
猗欤童子。
供兹砂糗。
法王大慈。
冷然虚受。
伊铁轮以授记。
从灭度后。
何宝塔之庄严。
得未曾有(其五)
鸟道于许。
人寰在哉。
鬼神冥运。
风雨潜来。
白云涌出。
青□□开。
□千轮之莲迹。
建百福之花台(其六)
宋帝下生。
梁皇外护。
太稷赐畴。
司农蠲赋。
皋壤映发。
湖源灌注。
既鱼鳞于左右。
亦犬牙而盘互(其七)
菑畬平秩。
蓑笠来思。
爰疏畛畷。
是务锄犁。
三农□□万亩祁祁。
自膏腴而兼倍。
矧雨露与华滋(其八)
懿兹开士。
赏功司过。
悦以犒勤。
刑以肃惰。
东作方喜。
西成是课。
象耕鸟耘
终牛舂而马簸(其九)
千箱既积。
五谷斯分。
味蒸甘露。
□涌香云。
孰云菩萨。
而谓声闻。
搏须弥所不能尽。
曷毗耶之足薰(其十)
藐尔赤松
田白玉。
矧伊塔寺。
神通付嘱。
信矣育王
能生金
郑国之泥紫。
如富都之水绿(十一)
我来自东。
经行成趣。
净业斯辟。
善根方树。
式纪因缘。
匪在章句。
庶金田与石柱。
永巍巍以常住。
延慈曲(初献供) 元末明初 · 释宗泐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一部
泥连先馈,纯陁后供。
进兹肴膳,间奏鼓钟。
皿器斯洁,黍稷惟丰。
无远弗届,至诚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