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慧实”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天王般若忏文 陈朝 · 陈顼
 出处:全陈文卷三
菩萨戒弟子皇帝稽首,十方诸佛,无量尊法,一切贤圣。
自鹤林灭迹,鹫岭凝神,瓶写总持,遗文不坠,传灯流布,法轮逾广,方轨宏宣,既昭著于西域,分镳显说,亦渐移于东土,而周朝徵应,止见夜明,汉帝感通,不过宵梦,香象所载,虎观寂而未闻,龙宫所藏,麟阁阒其无取,山海为隔,传授盖微,华夷不同,翻译何几,天王所问,止得经名,金刚之经,才见一品,历魏晋而未备,经宋齐而恒阙。
我皇帝承家建国,光前绝后,道格天地,通被幽微,大启慈悲,广开智慧,施造化以仁寿,济苍生于解脱,异世界而承风,殊刹土而响应,真人间出,法宝传通。
粤以天嘉六年,外国王子月婆首那来游匡岭,慧解深妙,靡测圣凡,奉持胜天王般若经一部,于彼翻译,表献京师
某校彼前名,冥合符契,三乘之通教,贯六度之渊海,如开暗室,以照优昙,十方众生,若贫人之获宝,四部弟子,等力士之得珠,金牒宝印,始兹辰而一启,智慧实法,洎尔时而方具。
故知如来咐嘱,必俟仁王,般若兴隆,期于圣运。
弟子纂承洪绪,思宏大业,愿此法门,遍诸幽显,今谨于某处建如干僧如干日胜天王般若忏,见前大众,至心敬礼本师释迦如来,礼般若波罗蜜;
礼胜天王,愿一切众生,勤求般若,不避寒暑,如萨陀波仑,不爱身命,如精进力菩萨,得般若之性相,与般若而相应,摄诸万有,住安隐地,含灵有识,悉获归依,稽首敬礼常住三宝(《广宏明集》二十八下。)
昌国州超果寺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七一
明有邑曰定海,去郡一百里而近。
山横海中,名蛟门,潮汐之所吞也。
出门则为巨浸,便风乘潮,而后至昌国
昌国远矣,岱山在蓬莱乡,其去县若县之去定海也,则益远矣。
山有僧庐,自石晋天福二年建于高亭岭下,号资福
困于寇钞,不宁厥居。
岭西有白石峰,尤为秀拔,林樾苍润,时有白雾蒙其巅,人以为福地。
皇朝乾德四年徙焉。
茨草创,仅合数楹。
治平二年明堂恩,改赐今额。
四年,唯吉始建大殿、法堂、丈室。
绍兴初慧实增葺之,遂得苟全。
岁久,腐败相仍,一殿之外,殆不足蔽风雨。
淳熙十祀,如一来主是刹,喟然曰:「地虽僻,乃吾徒所宜居。
室虽坏,若一日必葺,磨以岁月,尚庶几乎有成。
当尽吾力,以听缘法。
失今不为,后不复可为矣」。
勤笃从事,不惮寒暑,以次修立,增广旧规。
不及十年,院以告备。
外严三门,旁翼两庑。
堂以处僧,殿以覆藏。
下至庖湢,举撤而新之。
轮奂俱美,道俗称叹。
一尝听学于延庆者,因深器之,举以居此。
人徒知其有得于教乘,不知其才具又足以办此也,盖以因为知人。
天福时,有主僧惠诜于高亭西𡒃请海涂为田。
崇宁政和间,仲章复田于马乳山大𡒃、谷𡒃之地,遇上熟才足以支半岁。
近又得寺僧慧兴捐钵盂,募众缘,一力经营。
庄成,遂卒岁之望,乡之士民欢喜和会,相与言曰:「吾乡邈然海山中,他处佛室相望,补陀孤绝,又去我不远,独此山未有为众植福之所。
今一公作此殊胜,悦若化城,且又有以饱其徒,是皆可书也。
前既不得如天台章安诸公为之倡,苟无以记之,何以传不朽」?
乃摭邑之图经,考院之契券,详建立迁徙之由,因国仲观之光求记于余。
仲观乡之善士也,其母与吾母俱汪出,少同砚席,兄事之。
尝寓是邑,又与一厚。
余亦喜一之能有成,兴克佐之,故并为书之,以告来者。
绍熙三年清明朝请大夫太府少卿玉牒所检讨官楼钥记。
按:大德《昌国州图志》卷七,咸丰四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