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师彦”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宋故李公侍郎墓表(并序熙宁五年八月丙戌 宋 · 姜潜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一、《岱览》卷二九、乾隆《泰安府志》卷二七、乾隆《泰安县志》卷三、民国《泰安县志》卷一二
天子以士大夫之贤,繇通籍于朝之上,其先不及以禄养,又不得序官列爵于位者,偕因国家有事于天地宗庙,咸追赐以官,又累而上之于高显
朝廷礼士大夫可谓厚矣,欲使为人后者,深思先世所以教养之德,大君所以宠锡之命,以感激臣子忠孝之心也如此。
泰山有笃行君子曰李公焉,以其子贵,追赠厥官,累之至于尚书兵部侍郎
公之嗣穆具其行谍志实而来请于潜曰:「先子虽以嘉祐丁酉既克葬于奉高,有铭已纳于圹中,兹见于后世。
又思得子之言,实之以文,表显于墓道,然后为不朽。
以穆尝学经于君之先大夫,知先子之行宜熟」。
闻而嘉之。
夫士人之孝,生而能养志,没而能尽礼,又能徒步起家,有位于朝,使其先君获受美官。
既已为之志,而又为未足以光昭令德,复欲著懿实以表之。
然则,君之事亲,兹亦至矣。
谨按公讳忠信,字□□
七世之祖尝家于营邱,后之从仕于兖,又为兖人,所居偕以望族称。
越三世,庭生评,评生公
公实讳庭之孙而讳评之子也。
公姿制朴茂,襟量闳博,□□而行洁,气完而节固,行己治家,动可仪法。
通五经,尤长于《诗》、《礼》。
州郡再贡,试于礼部,不中,遂晦迹含光,耽乐畎亩,亲执耕耨于泰山之阳。
有良田百□,岁入丰羡,供伏臈外,悉以周族人之不能自存与其邻里乡党之匮乏者,至于竭尽,曾不之顾,鲁人尤以此义之。
公既老,遂付家事于子孙,日惟放意于琴棋杯酒间,怡然得林泉逍遥物外之趣,而君子所谓自足者也。
天圣三年七月二十九日感疾终于家,享年七十有一。
夫人魏氏,后公五年而亡。
生□□子,六女,女偕得令族以归。
男之长曰程,次曰稹,次曰惟庆,季则穆也。
穆以明经取高第,用材业进,所至称治。
当世名臣以吏能荐诸朝者凡四十人,三建使者节,四治剧郡,今为尚书司勋郎中
孙十一人:文逸、文奭、宗谅、宗咏偕惟庆之子也,宿、宏、寿、师彦公彦、淳彦、宗偕穆之子也。
宿、宏早世,宏尝为试校书郎矣,寿前任江阴军判官
师彦公彦太庙斋郎
悉用司勋君之世赏也。
曰子若孙,循守公之法度,孝谨善继,知□以谓李氏之后其未可量也。
古人有言曰:「善恶之报,不在其身,则在子孙」。
岂李公之谓邪?
公之善庆,固知其远矣。
姑立表以迟焉,乃为之辞曰:
玉之在石兮含华蕴光,木之秀林兮怀材抱良。
君子积行兮不及发扬,身虽弗遇兮后世克昌。
有子承考兮贵而为郎,孙之众多兮益芳。
漏泉之泽兮有德以当,佳城永閟兮千古所藏。
贵名之起兮孰可较量,泰山之高兮沇水之长。
愿言来裔兮继之勿忘,次诗以实兮表之墓傍。
朝奉郎、守尚书水部员外郎、监在京西染院轻车都尉赐绯鱼袋郭槩书。
承务郎、前行嘉州平羌县主簿事赵伯起篆额。
大宋熙宁五年岁次壬子八月丁丑朔丙戌日建。
按:《金石续编》卷一五,石刻史料新编本。
内臣邓珙等状1126年2月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庄简集》卷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恭惟道君太上皇帝仓卒南征,暴露野次,陛下忧惧,不知所为。
金人退师之翌日,遣使问安,又择见任执政为奉迎使,陛下东向,临遣于庭,令所至赏犒随行将士,抚谕行宫使已下,令扈从,以必上皇之归,孝思至矣!
且命宗室父老迎谒近甸。
亦既越旬,未闻属车之音,群臣士庶不能无私忧者,以群小人在侧耳。
臣访问随行内侍,其间颇有谗邪之人,造饰奸言,欲以离间陛下父子,以龙德为隘,而进西幸之策,使陛下以天下之大而不能安其亲,挟此为奸,何所不至!
此诚社稷之深忧也。
臣愿陛下择其尤甚者,行遣一二。
其往来京城、踪迹诡秘如邓珙者,传播诏书以惑众听如刘奭者,妄议朝政、不循分守如徐霁者,朋附道流、凶恶稔著董舜贤者,李琮、梁师彦之阴怀反侧,任钧、冯、石如冈之素著凶豪,凡此数人,皆工谗善佞,小人之桀黠者也。
自知过失既多,畏陛下之严,恐一旦有所不容,是以日夜窥觇,搆间百端,不可不虑。
臣愚伏望陛下遣使躬禀上皇,将此数人重行窜斥,别选老成端愿之人,以充上皇扫除之役,庶几小人不敢牵制行宫,既复二圣重欢,实天下庆幸。
次韵嵩师彦正留别 宋 · 郭印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两公清气入人肝,玉树森森逼我寒。
挥麈缤纷惊落屑,和诗来往疾跳丸。
兴馀不管牙签乱,坐久翻忧蜡炬残。
轻别莫言吾所讳,重逢应作老翁看。
孙和卿墓志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二二、《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八○
余迁靖之明年,孙君遇从其族父来为守,博志而强善。
以余之进之也,从容语及其大父事,泣数行下。
且曰:「将有请焉而未之敢」。
余曰:「何伤乎?
亦孝子慈孙之情也」。
明年,以其父坦之所书事状谒志,则君以靖康元年生,以嘉泰四年六月丙午卒,且地相去,世相后若此,况如余之独学寡闻,安足以知君,乃即其状而叙之曰:孙君和卿讳调,系出江表,世居光之固始,唐末徙福之乌石山
历数世,散处长溪县大留村,数世又徙龙坡。
曾大父某,大父某,皆不仕。
父某,号柏岩居士
母叶氏。
君少有异质,长通经子百家之书。
长溪自唐神龙元年薛令之初举进士,士知乡学。
国朝中兴初眉山师彦立古时号义丰先生,讲授于县之十里曰赤岸,一方士习为之丕变。
迨君讲授邑中,发明经术,砥厉名行,时亦号龙坡先生
闽俗善为浮屠,君务以攘异端、正人心为己任。
县令下车,必首咨访。
盖馆于校官者垂四十年,前后著录之生不下千人,由是文物彬彬辈出,与义丰分鲁焉。
耻为世俗软媚语,故试有司率不合。
堂之东扁曰寄隐堂,聚书千卷,藏修息游其间,举世之所谓可悦者一无以动其心焉。
呜呼!
自属民之法废,闾塾不修,民无父师少师之教,于是乃有乡党自好者,合国人子弟而私淑之。
譬如大玉孚尹,虽不幸不以镇天府,祼清庙,然含英蓄华,辉润一方,所及不既多矣乎!
裒其遗文,得《易解》、《书解》、《诗口义》各五十卷,《左氏春秋事类》二十卷,《册府》一百卷,《龙坡文集》十六卷。
子男二人:坦夫、甫。
甫早卒。
女子子二人,长适郭德彰,再适黄复,次适进士林骏。
曾孙男一人。
坦夫将以某年某月某日葬君于某所,以陈氏配,是为志。
偈颂七十一首 其五十一 南宋 · 释了惠
 押青韵
一击华鲸吼月明,主翁魂梦已惺惺。
海天空阔无知己,赢得潮声到客亭(举瑞岩彦禅师,常于方丈坐,唤云:主人翁。自应云:诺。惺惺著,佗日异时,莫受人瞒。有僧举似玄沙,沙云:等是弄精魂,就中瑞岩甚奇怪)
鼓山五首 其一 元 · 王恽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秋涧集卷二十
鼓山闽中为特秀余到官五月王事鞅掌未遑登览以尽江山之胜迨明年四月庚辰遂与天平张参政献子大都李郎中德昌御史聊城师彦居延宝臣提刑东原曹仲明宪幕张遂良舜臣舜卿来游寻前盟也辰刻抵戒院舍鞍肩舆迤𨓦而进至望州亭主僧平楚来迓用软脚例酒数行历松关由石门白云寺适签省乐公亦供佛来此遂相与礼像殿浴佛于西寮既而饭屴峰丈室眺上方重阁降观涌泉步入灵源洞度喝水岩登天风海涛亭觞咏閒献子德昌扶携上征径欲造大顶峰足观紫阳遗刻石与云荒中途而返时宿雨濯山林壑争秀烟霏空翠有顾揖不暇者莫不欣然忘归冲冲若有所得佥曰乐哉今日之游也吾侪越在绝域纵此重来恐无复此欢可至元岁月不可以不纪诗亦不当无也明日探囊得唐律五诗俾刻诸亭上以为山中故事
峰回路转巳层云,望远风烟接海门。
海雾去收千嶂雨,老僧迎劝半山樽。
岩幽选胜穷诗境,山迥登危黯客魂。
阔绝殊方同大块,坡仙心事强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