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慧恭”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桐柏真人茅山华阳观王先生碑铭 唐 · 于敬之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八十六
轩辕有道之君。时著顺风之美。
姑射凝神之主。爰标让位之芳。
斯皆远镜遗编。遐希蠹册。
岂若道包千古。业映百王。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化洽无遗。仁含有截。
青溪之馆。□□□□紫府之乡。
言招若士。乃下螭绂。
伫霓裳。希停绛阙之游。
暂辍丹田之赏。谨命终南山万福观道士元敬祇召先生之□辰先生霞装奄俶曲法师痛徽音之永隔。
收蕤松涧。弟子祁行则丁元亮等悲陟岵之长往。
采绚芝岩。共勒丰碑。
同甄盛烈。先生姓王讳轨
字洪范一字道模
琅琊临沂人也。耀质珠川
分枝璿萼。姬储下凤。
周书美其轻举。宰飞凫。
刘史记其神异。绵声远系。
奚在言欤。曾祖筠。
散骑常侍太府卿度支尚书。文括辞林。
义殚学府。既飞华于楚塞。
诚育德于梁州。大父铦。
梁简文太子洗马招远将军。洎大中大夫
晨趋鹤禁。夕侍龙楼。
出入两朝。声猷缨侣。
从容二代。誉掩珩流。
父瑜。陈著作佐郎鄱阳常侍
蓬峤含章。乍增辉于兰阁。
梧宫载笔。时扬馤于桂山
抽簪陪置醴之宾。偶乘簉脂车之彦。
竭诚以奉上。鸣谦以接下。
常刷坐忘之宇。乃秀行念之允。
先生养质鲲波。终搏鹏羽。
遣之又遣。元之又元。
志合天倪。情含地籁。
施妍厉丑。泯之而为一。
梃横楹从。混之而无二。
年甫八岁。早丧所天。
痛彼髫年。志符曾孝。
哀思丱日。性掩柴仁。
属陈运告终。人神靡托。
玉炎钟岫。芝焚楚郊。
万始之劫。正堕背飞之泪。
三荆之树。唯下分条之叶。
萍流不定。蓬转无依。
赖乎祖父故人携养。寄诸包氏。
一经憩庑。五载方离。
先生业契自然。道通县解。
贞心粹质。有符天纵。
蕴灵和之茂范。流太虚之芳润。
弱龄去俗。高步归真。
太平观法主王远知。践三清之隩隅。
游六学之津要。翘心丹诀。
警虑元波。既毁网于迷途。
乃分灯于暗室。清规素论。
一代伟人。先生顿辔元门。
思宏妙旨。仍随法主卜居谷。
为香瓶弟子一十六年。夜寝夙兴。
劬劳匪懈。晨供沆瀣。
夕进流霞。服义忘疲。
依仁无斁。想朱公而思圣。
怀紫素以寻真。浪情泉石。
披襟兰杜。抗巢由而狎鸟。
庄惠以观鱼。每至风靓春山。
月华秋水。猿啼危峤。
虎啸幽溪。未尝不警思缘情。
抽毫写虑。先生爰及冠年。
虔受经法。养谷神于元牝。
游浩气于黄庭。初在法主座下听老子西升灵宝南华真人论。
退席之际。即为人讲说。
五行俱览。一字无遗
辩若建瓴。词同炙輠。
法主叹而言曰。吾道东矣。
何独康成。洎隋氏握图。
物色岩穴。旁求俊异。
旌贲英翘。王法主美孕三仙。
芳踰七圣。爰降丝涣。
追赴东都。先生此辰从游京洛
朝陪琐闼。夕侍铜池。
出入两宫。声华四部。
若匪体符真智。志叶虚舟。
岂可应彼弓旌。允兹纶召。
当时奉敕玉清元坛行道。丰厨享膳。
既馔玉而浆金。供帐芳华。
亦铺霞而藉锦。隋后主薄伐元菟。
先生扈从黄龙。车驾凯旋。
陪还洛邑大业十一年
有诏特委先生河南二十四郡博访缁素。有道术异能杂技德行讲说灼然堪供养者。
及精通道法之徒。并具状追送驾所。
以兹衔命。言归旧庐。
俄而炎运道消。苍灵失驭。
黄巾赤眉之侣。蚁聚挺妖。
绿林青犊之俦。蜚肆虿。
关河路绝。因即避乱名山。
遂历天台赤城四明桐柏金庭蔡隩缙云若耶。悟一息之难追。
知百年之易往。乃随时石室。
或逆旅曲枝。折桂纫兰。
漱流自乐。日月居诸。
复淹十载。而黔黎涂炭。
县命有归。我大唐凤举晋阳
龙兴渭涘。扫欃枪以居南面。
除猰㺄以正北辰。御极紫微。
负图黄屋。静稽天之大浸。
灭炎昆之燎火。包日月以为扃牖。
苑溟渤以作池隍。列圭璧于长安
大礼仪天地之轨。陈簨簴于清庙。
大乐节天地之音。先生既属文明。
遂动思归之引。整虬驭。
振蜺裳。背天台
还地肺。入轘辕而迎法驾。
游郏鄏而谒真人。太宗文皇帝游心寥廓之津。
开玉京于碧落。凝神杳冥之境。
敞金阙于绛宫。睿哲于是照临。
至圣以之绵邈。而亭𤯟之私宏远。
然随迎之道未臻。遇崆山之顺风。
仰濑乡之微旨。于时法主尚承恩梓泽。
未果言之。柳汧故遣法师先还。
修葺许陶遗址。此观梁武皇帝于许真人旧宅为陶隐居建立。
号曰朱阳。皇明启运。
更以华阳为目。按真诰云。
华阳第八洞天之名也。其山则崇岩隐天。
入云逵而上竦。盘基括地。
风溪而旁属。东连林屋。
飞九转以游仙。南控罗浮
开五便而纳圣。西通峨峤。
远属犀津。北振岱宗
遥翻鹤驾。固灵祇之窟宅。
诚羽客之留连者也。而旧基夷漫。
馀迹沦芜。先生更剪棘开场。
肇兹崇构。敬造正殿。
三间两庑。并及讲堂坛靖。
房宇门廊。飞桂栋于烟衢。
则黯然云布。架梁于霄路。
则赫尔霞舒。虬檐轩举。
征鶤度而嘹唳。凤甍孤峻。
贺雀仰而联翩。岂止蟭羽生风。
胡人竦貌而已。抑灵光之易接。
何景福之难酬者欤。又于内殿奉造元始天尊像一躯。
光趺八尺。左右真人夹侍。
神仪肃穆。法相希微。
图面影于月元。写毫精于日亮。
柱光双彩。表瑞金经。
掌耀十文。摛祥玉札。
遂使天华圣伎。睎菌阁而来仪。
羽旆云轺。睋蕙楼而戾止。
先生于是排翠扆而扇元风。游赤墀而宣众妙。
运慈舟而济有待。扬智炬以照无明。
惠泽与鲸壑同深。胜躅媲龟峰比峻。
大哉美矣。信无得而称焉。
法师往于名山福地。感遇真经。
晚居华阳。又摹写上清尊法洞元洞神符图秘宝。
并竭钟魏之模楷。尽班倕之剞劂。
缄封静室。永镇山门。
先生自幼及长。恒味朮。
平生斋讲传授。所有信施。
并入功德。赒救贫无。
乾封二年岁在丁卯十一月丁巳朔旦朝礼毕。
乃顾命门人曰。吾昨五更彷佛梦中见有三人。
羽衣严整。手执简策。
进于房内。告云。
华阳天宫素已品藻。用师为神仙万人主者。
兼知校领省官。且法师才德清高。
宜居此任。今重奉命邀迎。
请当行矣。吾昔在桐柏山中。
已感斯梦。辞不获免。
须应此召。遂戒勖门人。
示以修道要诀。经书法事。
各有付嘱。其月八日
频索香汤沐浴。改易冠带。
更服新衣。九日寅时
异香入室。整褐端笏。
奄从解化。春秋八十有八。
十七日癸酉。以符竹托祔于华阳观雷平山西陶贞白墓右。
悲夫。重惟先生德叶二仪。
情包六气。生而岐嶷。
长符规矩。黄中表称。
丹穴凝姿。白凤游豪。
掞华文于翰苑。碧鸡飞辩。
析妙理于谈丛。体共神俱。
性与道合。皎贞心于松路。
栖苦行于云衢。固乃鹏鴳齐区。
彭殇一致。西山五色。
空想仙童。淮南八公。
徒闻鸿烈。弟子戴慧恭包方广吴德伟王元熠等十有馀人。
并价逸楚材。声超稽箭。
承音阙里。服道缁闱。
皆痛甚摧梁。悲逾临谷。
金华而结欷。寻玉轮而增耿。
日月逝矣。而清猷尚存。
见课摛文。乃为铭曰。
至人无待。上德难名。
心凝丹灶。神游玉清。
搏风鹏羽。击水鲲瀛。
青溪孕质。碧落蜚声(其一)
质茂松筠。气芳兰芷。
性同濠上。情符阙里。
爽节川停。高风岳峙。
徘徊林壑。放旷文史(其二)
元珠已得。白云可驭。
目牛无全。害马斯去。
黄庭育德。紫宸钦誉。
爰纡涣玺。俄悲渍絮(其三)
照雪崆峒。凝霜姑射。
云虬散弭。雷軿徙迹。
乍看埋剑。还睎留舄。
眷言宏诱。其方孔硕(其四)
重惟芳霭。再美成功。
灾延绛阙。火浣丹宫。
开榛薙草。馀基永隆
虹盘凤翥。有类神功(其五)
柳谷思陶。芝田揖许。
四朝愉忻。三茅宴语。
野调霞轩。山情月举。
亭临霜峤。池连风溆(其六)
猗欤法侣。声猷业邃。
智境未穷。胜因先坠。
将邻埏埴。功亏覆篑。
素标真宰。宁资美谥(其七)
倏睹龙姿。俄观蝉蜕。
释谢星陨。任委天折。
吁嗟应真。示同生灭。
纪仙官于紫府。勒贞徽于翠碣(其八)
狼山寺重建僧堂记1237年4月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八、《秋崖集》卷三六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狼山面江腋海,以山水之胜望淮南,而寺又最古,异时户外之屦常满,钟鱼铿鍧出云雨。
独所谓僧堂者久不葺,绳枢縻栋,惧将压焉。
率翁居无几何,彻而新之,向之靳不捐一金者欢施惟恐后,积至三千万,不日月而成。
百楹相扶,有严有翼,而明楼闳丽轩豁,殆与此山相雄长,盖今之所有而昔之所无也。
余闻学道者岩栖而谷处,巢跧而雪立,其木石之与居,鹿豕之与游,虽把茅盖头,犹以为泰。
乃今荫华屋,连高甍,有五侯邸第,溟涬然弟之者,不趺而坐,不胁而卧,其亦有所思乎?
海山茫茫,江月洸洸,率翁试尝以余言问之。
翁名慧恭字敬可
是役也,始于端平三年十二月戊子,成于明年嘉熙正月己巳,而记于是年四月之壬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