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若那跋陀罗”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送新罗法师还国 盛唐 · 孙逖
五言排律 押微韵
异域今无外,高僧代所稀。
苦心归(一作穷)寂灭,宴坐得精微。
持钵何年至,传灯是日归。
上卿挥别藻(一作操),中禁下禅衣。
海阔杯还度,云遥锡更飞。
此行迷处所,何以慰虔祈。
禅教五派宗源 北宋 · 释惟白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三
夫出家作沙门者,须悟佛心宗,明见本性,解佛教旨,通畅精义,则禅定戒慧了然圆證,如说而行,乃真佛子也。
若滞之一隅,则偏而不通;
或二俱未习,则名字比丘,良可伤哉!
且佛心者祖祖密传,直指悟心證性,乃云门、临济、曹洞、法眼诸禅门宗师之所提唱也。
佛语者则师师演说,以论净戒定惠,乃贤首、慈恩、天台、南山诸教门法师之所阐扬也。
然诸宗门下接踵传持,各代有其人,不可备论矣。
子传佛心外穷佛语旨,常阅《大藏经》,以其字号随函卷轴,考束部类,品题撮义,摭而录之,庶几五千馀卷纲目,顿现定境。
抑亦俾乎来者于此先明大旨,然后披其经文,则皎如镜像。
其或踏著透脱一路,无俟斯矣。
然传道传教,宗源因而述之,俾不滞偏局而通弘法道庄严圣世也。
且如来在多子塔前,分半座而授手金色头陀,便传正法眼,令教外别行付上根辈。
天竺继之者二十七世,达磨入于中国传乎可祖,至于六代曹溪门下,分枝列派。
以之今日诸宗师共所提唱者,谓之直指悟心见性宗,乃曰禅门也。
如来在菩提场,文殊、普贤二大士当机启悟,而后马鸣、龙树二祖师,青目、清辩二尊者,洎智光法师次第传演。
中国则帝心禅师智俨尊者,贤首、清凉国师,洎圭峰定惠广而序述。
以之今日诸法师共所阐扬者,谓之一念圆融具德宗,乃曰贤首教也。
如来在鹫峰山,慈氏菩萨启蒙识智,而后无著、天亲二大士,护法、难陀尊者,洎戒贤法师续明斯旨。
中国则三藏奘师慈恩基师大为嗣述,以之今日诸论师共所传讲者,谓之三乘法相显理宗,乃曰慈恩教也。
如来在给孤独园,优波离躬行性相戒法,而后分诸部类。
鸡头寺耶舍尊者,以至诸派嗣续弘持。
中国则僧护、惠猷、僧业僧祐高僧,洎澄照宣师恢弘细行,以之今日诸律师共所持守者,谓之行事防非止恶宗,乃曰南山教也。
如来灭后五百年,龙树祖师传正法眼,外述中论颂,而后青目尊者分别明菩萨条畅妙义。
中国则惠文禅师、思大和尚智者国师,洎灌顶、左溪朗荆溪然三尊者,续大玄旨,以之今日诸讲师共所发挥者,谓之四教法性观行宗,乃曰天台教也。
然教分五宗,实枢机如来所说经律,论靡不该罗,其道本一贯也。
窃尝以塑佛者为喻。
喻之何谓也?
若慈恩教者,如立佛骨上筋泥也;
南山教者,如裹佛细泥致密也;
天台教者,如安佛五脏,内备也;
贤首教者,如装佛金彩色泽也;
禅门宗者,如著佛眼珠开光明也。
如是则阙一而不可也。
在乎智者,以譬喻得解耳。
大悟性者,各宗本具。
按:《大藏经纲目指要录》卷八,昭和法宝总目第二卷。
灵岩智积菩萨殿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八○、《鸿庆居士文集》卷二二、《吴郡志》卷三二、《姑苏志》卷二九、《吴都文粹》卷八、道光《苏州府志》卷四一、《江南通志》卷四四
梁天监中,以吴王馆娃故地为灵岩寺
寺成,有异僧负钵囊以入愒殿庑下,长身釐面,梵相奇古,其徒莫之省也。
夜半,索笔墨自图其像于殿之东北壁而去,黎明不知所在,众始惊异之。
居亡何,有胡僧顾见其画,唶曰:「此西土智积菩萨像也,何为在此」?
于是道俗奔走来观,稽首归依,擎跽作礼,鼓舞抃蹈,欢喜踊跃,如师出世。
唐宰相陆象先吴人也,有弟失其名,得危疾,国医不能疗。
一日,有僧扣门问疾,象先引至卧内,索杯水噀之,一噀而病良已。
象先惊谢,出金币数床。
弗受,顾谓其弟曰:「我灵岩寺僧,他日还,其来过我」。
遂去不复见。
其年,象先弟以尚书为郎,观察桂管,道吴中,趋灵岩如约。
问僧所舍云者,遍访寺僧求之,亦非是。
方怅然欲还间,俄见殿壁所画像肖焉,如言如笑,如见师友。
惊喜亟拜,施钱五十万,羞齐供,作佛事,裴回数日而后去。
其事载于吴越沙门智贤之文,传于山中父老之口,见于《大哀经菩萨品》云。
灵岩故刹,历隋、唐、五代四百馀年;
至宋兴,改赐秀峰禅院
绍兴中,诏赐今太傅、咸安王韩公荐先福,更号显亲崇报,而丛林之盛,为东南冠。
智积旧有殿在寺之东庑,庳迫破露,不足以称四方祈向奉事之意。
长老妙空佛海大师智讷,饬其徒妙机、浩乘、惠珍、冲正者,募众力大之。
高甍巨桷,雄视一方,像设中严,云披月满,极庄严相好之妙。
人天环绕,梵呗之声震动山谷;
涕慕感泣,又如师始亡于是。
过余晋陵,求文以为记。
余曰:「众生执迷,展转六趣,出没生死,莫觉莫悟。
诸佛菩萨哀悯一切,或示现神通,或化出光景;
天龙负殿,山鬼筑垣,卓锡而石泉涌,挥麈而雨花坠,凡所见闻,同悼齐喜;
投体归命,斋心悔过。
厌离五浊,如燖鸡出汤;
欣慕至道,如去子见母。
如瞽发矇,如迷得路,发菩提心,修无上道;
轻财乐施,造种种福。
百世之后,陵谷变迁,蜕骨所藏,传衣所寓,在在处处,照耀大千;
一睹遗像,心目了然,恍如宿者,曾受弗记。
双林大士泗州僧伽灵岩智积,皆是也。
讷公福慧两足,为世导师,常以去骄吝,破贪痴,合于吾儒之说者。
辅其教,议论伟然,有过人者。
自王公贵人、大家巨室、缙绅士大夫,皆尊异之。
故出世三十年,说法行道,化服同异,凡所建立,人劝成之。
隆楼桀阁,穹堂广宇,几遍淮吴,岂止智积一殿而已。
余尝谓讷公才不减澄观,属时多虞,可以驰骋一世,列于功名之士。
今老矣,凡五住灵岩,前后二十年,又筑堂于寝庐之旁,榜曰五至云。
绍兴十五年岁次乙丑,八月日,晋陵孙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