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刘端”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刘端行自建溪归数来斗茶大小数十战予惧其坚壁不出为作斗茶诗一首且挑之使战也 宋 · 王庭圭
 押词韵第十七部
乱云碾破苍龙璧,自言鏖战无勍敌。
一朝倒垒空壁来,似觉人马俱辟易。
我家文开(王本作又闻)如此儿,客欲造门忧水厄。
酒兵先已下愁城,破睡论功如破贼。
惟君盛气敢争衡,重看鸣鼍斗春色。
翠微堂(为刘端礼题) 南宋 · 李处权
 押词韵第七部
我读醉翁文,想当笔如椽
东坡独知翁,谓今为飞仙。
伟明后来秀,文亦星斗悬。
一旦辞世纷,归巢月轮边。
大雅久不作,刘子艺且贤。
笔墨所横溃,折冲遂无前。
向来坐位书,一日万口传。
不惭颜鲁公,易地则皆然。
身閒无事日,日涉五亩园
图书破百金,花石费万钱。
子真隐谷口摩诘辋川
渊明道上醉,知章井底眠。
风味有数子,较量谁后先。
君乃于其间,并得四子全。
高堂纳日月,竹树森以联。
览彼不尽景,乐此无穷年。
前山若飞来,倚断西南天。
灏气濯苍玉,晴阳生紫烟。
固疑融结异,真恐造化偏。
想像山中人,因之招隐篇。
我家居洛阳,门巷伊水连。
吾庐荫清,不受车马喧。
一来升君堂,抚事情悁悁。
交浅言已深,胜处相磨镌。
却来从杖履,已办几屐穿。
折简王夫子,载醪携向泉
清河口皂角林立功官兵转官制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一、《掖垣类稿》卷五
原标:成闵保奏,刘锜绍兴三十一年十月十三日楚州淮阴县清河口十八里河口与金贼见阵立功官兵,又于十月二十六日扬州皂角林立功官兵右武大夫蕲州防御使宋宁等转官。
宋宁、贾和仲、薛恩并三官,吴超刘全刘端李进张俊、田进、王佐王宣、邢福、孟遇并两官,韩贵四官,韩章宋弁李平刘平李浚并一官,于阶官、遥郡上分转。
敕:贼亮十年谋我,一旦扫国入寇,惟尔帅抑其锋于清河,败其众于皂林。
勋虽未究,而用力至矣。
具官某等咸负绝人之勇,尝摅敌忾之忠,岂以亡而遗汝赏?
递加爵秩,宠锡赞书
闻鼙鼓之声,犹思绩;
申河山之誓,用答汝功。
尚勉之哉,毋忘予报。
可。
御笔掌记1184年8月7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二、《省斋文稿》卷一四、《益公题跋》卷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上勤劳万几,每临朝以方寸纸作掌记,微偃两傍而中摺之,置在御手,若内殿,则留香案上。
三省、枢密院各奏事毕,即视所记一一宣谕,已乃收之,率以为常。
淳熙十一年八月七日后殿坐,亲以此纸授臣。
盖记陈有功、颛大举赵善诵三人姓名,字画颇类御笔,以小楷不能深辨。
玉音云:「此是去年臣僚荐可为奉使、接送伴副使者,卿选择谁可」?
又问:「刘端仁、姜特立如何」?
臣奏:「皆其选也」。
退而宝藏于家。
枢密使臣某谨记。
思陵录下之一(起戊申三月丁酉己酉二月壬戌。)1189年2月2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五、《杂著述》卷一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淳熙十五年戊申三月丁酉朔,雨。
延和殿坐,呈学士院申明报谢国书,绍兴三十年例以锦拓匣用红封裹。
上曰:「合依去年告哀国书例,并以黄」。
萧燧申:「昨充按行使,将来合往攒宫审验神标,缘除参政,合与不合前去?
或止令吴回掌管,将来一就结局」?
有旨令吴回掌管,一就结局。
从驾过德寿宫临慰如仪。
己亥,晴。
早,百官请太上尊谥于南郊,积雨骤霁,人皆叹异。
辛丑,晴。
国忌,行香毕,先诣德寿宫进名奉慰太后,次诣西上閤门进名奉慰皇帝及皇后,以太上谥号敕下也
次入东华门,至倚奏事。
礼部太常寺申,将来发引差摄太傅导梓宫,合就委总护使,及摄侍中少傅少保等。
予奏:「馀官皆已拟定,惟太傅续呈」。
既退,上遣内侍持批旨云:大行太上皇帝灵驾发引,依绍兴二十九年显仁皇后例,免引拽。
壬寅,雨。
早,常服吉带至祥曦殿宪节皇后册宝自内中出,骑从至太庙门下马,至南神门外幄次奉安讫,就庙中宿斋。
癸卯,阴。
早,以地湿,祭服诣殿廊立班,文武百官皆集,从册宝入南神门,至殿西阶下,俟奉神主出祏室再拜。
王相太傅升殿,逐室上香、奠币、酌酒、读祝文讫,回至册匣。
搢笏奉册以授之。
留参读册于殿上,意若告祖宗者。
读毕,复授宝如授册之仪。
黄枢读宝于殿上讫,各复位,赞再拜。
奉神主入祏室瘗币讫,复换常服吉带,从册宝出庙门。
骑从至德寿宫换黑带入,以册宝告于太上皇帝虞主前,如太庙之仪。
从册宝归太庙权奉安讫,归家。
甲辰,晴。
延和奏事,萧参谢充攒宫礼仪使,且云已具画一进入。
上小语云:「尚未定,且少待,或改差宰臣」。
盖恐人有议论。
既而上问:「差宰相如何」?
予奏:「去年十月,臣在德寿宫固尝言当置五使,而礼官坚执绍兴二十九年显仁例,殊不知事体当有别。
臣适避嫌,不敢力争。
今陛下既用七月之制,又行三年之丧,岂可无执政官至陵下?
前日所以绵蕝乞差萧燧礼仪使,盖此使旧用从官,今以两府,足见增重之意。
又序位适在伯圭之下,于总护使自不相妨。
元祐二年迎奉神宗塑像往裕陵,亦差中书侍郎吕大防礼仪使,即今参政也,盖不敢无所据云」。
上曰:「事体不轻,甚善」。
上宣谕:「绍兴府前月二十九日大雷,明日雨雹,甚损麦苗,独攒宫相近无之」。
激赏库申,昨绍兴二十九年有支送总护使已下常礼,今未有钱银。
上曰:「几何」?
予奏:「已具在此,约钱八千缗、银二百两。
顷年激赏库有馀,今非昔比」。
上曰:「即今封桩库,此自合支」。
乃令左帑支万缗及银二百两。
补阙薛叔似对两疏:一论政事,一乞请太后大内
次诣祥曦殿下立班,圣神文武宪孝皇帝册宝自内出,再拜讫,从诣德寿宫奉安于宫门外幄次,赴都堂宿斋。
以近例论之,合于德寿宫前宿斋,亦惟吏言是从耳。
乙巳,绝早,常服黑带诣德寿宫门外幄次,后从册宝寘殿阶下少退,再追班,再拜。
左相升殿上香奠祭讫下殿。
予以册宝授之。
升殿读册,次授宝如册。
黄枢升殿读宝。
礼毕,进名奉慰太后
次赴太庙换吉带,就别庙奉上懿节皇后改谥宪节,如太上册宝之仪。
次换黑带诣文德殿门外,为奉上太上谥册宝毕,奉慰皇帝、皇后,并进名再拜。
帝后两册宝,左相当上太上者,予当上宪节者,枢、亦各一读册宝,而太常不敢明言,堂吏又复观望。
左相并任其事,册在宝先,但字数多尔。
初谓以此相优,令予读宝。
予以嫌不敢辨,但用绍兴二十九年显仁例,陈康伯右相以册宝授左相,而令枢读册宝。
吏又以黄枢衰疲惮烦,遂令读宝云
内侍都知刘庆祖传旨赐奉上册宝银绢,二相各三百疋两,枢各二百四十疋两,同入奏辞免。
礼官及行事官支赐有差。
丙午,旬休。
内批辞银绢奏云:「不许辞免,可特收受」。
丁未延和殿坐。
起居毕,三省枢院同辞银绢。
上再三不许,曰:「典礼至重,其数不多,不必固辞」。
进呈至道三年永熙陵典故:四月越王元份五使是年九月十四日宰臣吕端太傅持节前导灵驾并奠谥册宝,监锁元宫。
是时一相,尚且亲往。
只如绍兴元年昭慈圣献皇后会稽,仓卒间犹命同知枢密院事李回为总护使,又差参知政事张守监掩攒宫,盖是时范宗尹独相,又母后事体不同。
今者有司不知典故,凡事只用显仁误例。
初八日因圣问,臣方敢具出。
上曰:「若无典故,犹当义起,况典故甚明乎」?
初,予连日语左相:「今若卤莽,后必噬脐」。
左深以为疑,五更漏舍再示以典故,怫然曰:「须是两相都往」。
又密语留参云云。
留遂云:「左相疑逼其去则不可复归,不如已之」。
予曰:「然则某当自请去」。
留曰:「如此方可」。
既进呈,予亟奏:「臣请去」。
上从之,且曰:「别立使名如何」?
予奏:「使名却小,且碍总护,只依此的例为是」。
王相见议定,然后云:「陛下属臣亦可」。
上曰:「不须」。
是日内引洪迈,上谕以山陵事重,已宰臣一人去。
初欲立使名,恐碍总护,乃有摄太傅故事。
赞圣德,又进劄子乞条具修实录,又奏:「顷蒙宣谕太上皇帝宜以文武臣各二人配享,文臣无如吕颐浩赵鼎,武臣当用张浚韩世忠,乞令侍从议」。
并批依奏。
上又曰:「有社稷之功」。
以诸韩在此致力,书韩世忠于张浚之上,皆云太师,其实世忠乃赠尔。
从驾过德寿宫
台州进士宗女夫余宋臣缟素,在望仙桥东欲拦驾投进二黄册文字,为街司所驱,驾过,叫呼不已。
临安府为缴进,乃《万世如见集》,其前太上庆寿歌颂,其后乃追思上仙之辞,刻板模印数十本。
有旨令临安毁板,押出界。
戊申,国忌行香。
己酉,不坐,入局。
内引总护使伯圭,又引报谢使副京镗刘端仁朝辞,其书曰:「比沐慈仁,远驰华使。
悯念凶哀之故,特行祭唁之仪。
虽已饬于报函,顾未殚于感绪。
亟颛谢礼,荐达英聪。
不腆币将,并申牍布」。
奏:「赍礼物当与告哀使同,缘其间遗留使却用泛使例,恐今减半,彼以为疑」。
上沉吟良久,曰:「莫适中否」?
又云:「以卿向来馆伴倜傥,故加选用」。
谏议谢谔有疏乞量增,上不以为然,故圣语如此。
辛亥,早,国忌行香。
阁下奏事,呈谢谔乞量添报谢使礼物。
上曰:「昨京镗亦来说,用正旦例已得中」。
自不知,遂进呈讫。
又呈户部奏:「今年权免会庆圣节进奉总计左藏库银十三万二千八十两五钱二分五釐,绢三万七千四百疋,金三百两,折银钱三万六千六百二十八贯三百六十二文,内藏库银五千九百五十九两,折银绢钱四千九百八十四贯三百七十五文」。
上曰:「明年又须此数」。
予奏:「此盛德事,陛下必不惜」。
上曰:「将来衣绢莫不防阙否」?
予奏:「户部纽作四贯一疋,价已不低,有钱甚易买」。
上许之,退批旨以金银对支。
予呈劄子:「被差前导太上灵驾,止关借奉使一印,并带堂吏五人,诸色使令五十馀人,并不申请借请批支之类,免觊恩赏。
但令激赏库使臣量带官会前去,恐合犒设人匠」。
上曰:「须行犒设,仍务从优」。
宰臣亲往,大小体面。
内侍省都知语行首司云:「近日册宝银绢,既未见赍关子来请,已得旨少间一面降赐支食钱二十千,酒四瓶」。
短表谢。
内侍传旨付下洪迈所拟指挥,其略云:「攒宫大事,如官吏指望赦恩,故不整肃,及受财扰良民,理宜戒敕,乞给黄榜」。
差发军马往淮东隆兴二年九月十九日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一七、《宋会要辑稿》兵九之一六(第七册第六九一三页)
殿司护圣马步军、神勇军、神策选锋军、前、后、右军人马,并行起发,候到,令淮东宣谕使钱端礼殿前司前军先次往扬州右军真州屯驻,其馀军马并镇江府听候朝廷指挥
刘宝除魏全、邢福下两将军兵在盱眙屯守外,其馀全军令在楚州清河口淮阴、洪泽留屯。
陈敏军依旧屯守高邮,遇有警急,令陈敏自将兵千人往楚州刘宝同共守御,候事定日还任。
盱眙人少,更令刘宝相度那拨增戍。
郭振步军司全军,令拘收,六合
扬州孙于、瓜洲刘端人马,候今来差拨殿前司军马到日,归刘宝军。
如分屯去处人数多寡,更切量度事势轻重,一面增减分合备御。
刘端木墓志铭1183年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止斋先生文集》卷四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
端木,温永嘉人姓刘氏讳春
以待台州教授阙,卒于家。
大父机,父立己。
戴氏出也。
木性冲约,事后母孝。
与兄弟无违,于朋友亲故用其情,然所蕴抱贵不为人知。
貌言恂恂若庸人,然见之者以为亡异也。
其试礼部,余尝问所为文何如,但谢不能;
已而擢进士丙科,复谢,是适然耳。
他日过括苍,端木为其州户掾,问政何如?
亦谢如初;
比谒其守与郡之善士,亟称端木综理之才,所关白感风,凡在官无及之者。
余与端木同入太学,同为乾道八年进士,议论往复最密,至相好也,自其文辞政事,不欲使余知之,况他人乎?
顾端木亡矣,意所欲施为,虽余未得尽知之也。
世多言古今人不同,以余观端木,与书传间所载深厚有德之士异耶同耶?
端木为吏三年,守蒙其力。
然往往欲挑动之,使自有言,然后荐举之。
近制,选人满岁无举主且再试。
端木即怡然,将诣吏部,而竟不言。
此其视古人特未知孰难也?
斯人也而在高位,则士或知耻矣。
少得疾,良已。
比罢司户,时疾复作,明年淳熙七年闰三月某日卒,年四十五。
明年六月某日,后母吴氏夫人卒。
初娶朱氏,某州司理参军某之女,逾年卒;
再娶宋氏,故御史台主簿敦书之女。
生一子,小,赵抱而养之于其父党,今几岁。
十年闰十有一月某日,宋与其伯氏奉吴夫人与端木之柩,将祔于屋前山之祖垄。
卜人曰:「未吉」。
遂殡焉。
宋氏之弟昌国主簿某,能左右其女兄,于是殡;
又能前事请余而为之铭。
铭曰:
有相其孤,系岂不昌?
有刻其墓,名岂不长?
位若年耶?
谁尸此者?
天耶!
陈子益母夫人墓铭1183年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止斋先生文集》卷四八、民国《平阳县志》卷八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
子端己自平阳将父天锡之命来,再拜乞铭其母林氏。
余方铭亡友刘端木,未暇也,乃即馆中,越五六日,请不已。
顷,尝过陈子之家,见其父子兄弟少长坐立进退秩秩然,无疾呼暴语,无弗友之色。
于是,端己请辞曰:「母氏归为冢妇,逮事曾祖姑,奉诸祖母以同居,祖行无在者,又奉吾父与世父母同居,凡五十年矣,一似先生乡所见然,敢以是为铭首」。
余曰:「吾得铭而母也。
妇德莫如睦,睦莫如能长久。
而母处三世之族且六十有四年,而家人无改于其旧,合二难矣。
德如是,人谓之何?
铭如是,人谓之何」?
陈子再拜谢:「幸甚」。
其葬日,淳熙十年闰月某日;
其地,所居万全乡管奥之叶原。
其婿朱次宣,子明畏、端己、彪也。
端己从余学,彪为比丘
刘端木文1180年3月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九、《止斋先生文集》卷四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
呜呼端木,而止于此欤?
谓其容貌不泽,齿发衰变,而无寿徵欤?
谓其疾声遽色,太喜怒以干和欤?
抑谓其强心于事,而敝敝其生欤?
而端木咸无焉。
然而止此,将安咎也?
呜呼端木!
其心将以仁其三族,其学将以著见当世,而庶几于古人。
其仪抑抑,其言恂恂。
至于居为畏友,出为拂士,而取予之际,能不以不义加乎其身。
于今之世,吾见亦寡矣。
岂古所谓直谅之益,木讷而近于仁者耶?
晚得一官,无损于贫。
老子稚,旁无强亲。
盖择地而蹈,报效如此。
此某等所以哀吁之天,莫知所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