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卢振”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张齐贤可任为相奏端拱二年五月 唐末宋初 · 赵普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国朝诸臣奏议》卷四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二
臣叨受宠荣,致招殃咎。
昨萦疾苦,全是困危。
承圣主之悯怜,切加救疗;
念微臣之衰朽,难以扶持。
近者虽获朝参,尚无气力,料兹病苦,那得久长。
疑大限以非遥,恨深恩之未报,傥归泉壤,实负穹苍。
臣是以斟酌物情,体量时事,今有合关顾虑,须至敷陈,虔倾无隐之诚,愿固太平之业。
况国家山河至广,郡县尤多,寰中之文轨虽同,塞上之干戈未息,劳民动众,宁有了期,岁久年深,别忧生事。
防微远虑,必资通变之才;
定难扶危,宜退谄谀之辈。
此时机务,须藉正人。
去年丑虏侵边,生灵受弊,万乘轸焦劳之虑,千官无翊赞之功,最是微臣,偏怀愧耻。
即曰同僚共事,无非谨审清廉,唯于献替之时,并执谦恭之礼。
稍存缄默,宁济急须!
宜求抱义之人,必有分忧之士。
臣窃睹工部侍郎张齐贤,早居乡曲,流布令名。
开宝年中,西京知府焦继勋河南县卢振等,当时同上奏章,并以贤良称举。
从来履行,本是真纯。
后来御试登科,遐方奉命,亲民涖事,颇著廉平
数年前特受圣知,升于密地,公私识者,尽谓当才。
不期岁月未多,出为外任。
臣在邓州日,虽闻消息,未测缘由。
日来微有传闻,或云奏对过当。
凡言大事,须有悔尤,其如义士忠臣,不顾身之利害,奸邪正直,久远方知。
裴度为相之日,正色当朝,捐躯佐国,公家之事,知无不为,而能黜退奸邪,不避权势。
致其朋党疾之如雠,虽谗毁竞生,频遭罢免,而忠勤显著,转重功名。
蔡州五十年贼臣,并因裴度之功。
李林甫居相位,十七年不曾忤旨,唯将谄佞,自固恩荣,党恶容奸,承颜顺意。
安禄山显有悖逆,并不堤防,以至败国亡家,皆因悖逆所致。
林甫既死,斲棺弃尸。
明皇帝文武聪明,唐朝英主,良由委任非当,为患实多。
唯有用人,不可不谨。
则知抱忠良者岂肯依违,怀谄佞者唯思茍且。
若非察言观行,何以知见否臧?
张齐贤素蕴机谋,兼全德义,从来差遣,未尽器能,虑淹经国之才,堪副济时之用。
伏乞皇帝陛下留居左右,历试艰难,缓急之时,堪期得力,如当重委,必立殊功。
臣所以潜贡管窥,望垂天鉴。
更希询访,免误安排。
冀分宵旰之忧,同建久长之策。
臣之此状,特乞留中。
所贵全系君恩,免贻众怒。
僭踰之罪,无以自逃。
卢郎中斋居记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六
鸿鹄溯清风。
陵颢气。
翱翔自得于冥冥之间。
虞衡矰𥐊。
不能为患。
甘刍丰秣。
羁絷骏骥。
首冠錽钖。
身被缨纕。
力方盛也。
骋于康逵。
及其殆也。
困于鞭策。
由是智者高鸿鹄而卑骏骥。
岂妄而论之哉。
今凶渠假息。
五兵未偃。
庙堂有风力之臣。
征镇皆方召之老。
则仁人静士。
戢伏自持。
各其志也。
尚书左司郎中渔阳公卢振
字子厚
奉世德而聿修之。
味道风而游泳之。
处于九江南郭荒榛之下。
不贻害于身。
不假力于人。
夷堆墆。
填洼阱。
寻尺无遗材。
草木不移植。
书堂齐亭。
成于指顾。
高松茂筱。
森于门巷。
宴然燕居。
胜自我得。
君子出则行其志也。
公以瑚琏之器为郎官
干将之断宰赤县。
君子入则善其身也。
公就鸿鹄之冥冥。
舍骐骥之驰骋。
大江在下。
名山当目。
嘉宾时来。
携手长望。
可以颐神养寿。
畅其天和。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吾与点也。
寻阳侨旧。
推仁人焉。
推智者焉。
广德二年四月五日
赵郡李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