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冯贽” 相关资源
诗文库
石文诗 唐 · 杜甫
 押屋韵
诗王本在陈芳国,九夜扪之麟篆熟,声振扶桑享天福。
(见冯贽《云仙杂记》卷一引《文览》)(按:此诗可断定非杜甫作。《云仙杂记》一书,传为唐末人冯贽作,后人虽有疑其为宋人伪托者,然所举诸證尚不足以定谳。今仍从旧说视作唐人之作姑附存杜甫名下。)
云仙杂记序 唐 · 冯贽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十二
纂类之书多矣。其间所载。
世人用于文字者。亦不下数十辈。
则今未免为陈言也。予事科举三十年。
蔑然无效。天祐元年
退归故里。筑选书室以居。
取九世所蓄典籍。经史子集二十万八千一百二十卷。
六千九百馀帙。撮其膏髓
别为一书。其门目未暇派别也。
成于四年之秋。由急于应文房之用。
乃不能详。又数岁。
复得终篇者四部英华。笔头飞文坛。
戈戟应题录。皆传记集异之说。
若见于寻常之书者。此必略之。
庶兵火煨烬之后。或者不至束手。
岂小补欤。同志者幸为珍秘之。
天复元年十二月冯贽序。
道士树鸡树鸡木耳之大者)814年 中唐 · 韩愈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软湿青黄状可猜,欲烹还唤木盘回。
烦君自入华阳洞,直割乖龙左耳柳宗元龙城录》:“茅山道士吴绰,采药于华阳洞口,见一儿手把三珠,戏于松下,从之。奔入洞中,化为龙,以三珠填左耳中。斸其耳,而失其珠。”冯贽《云仙录》:“天罚乖龙,必割其耳。”)
李花 中唐 · 元稹
 押哿韵
苇绡开万朵。
按:(见冯贽《云仙杂记》卷七引《高隐外书》)。
和初夏元韵 清末至现当代 · 林仲姚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林仲姚选集
阑珊春意尽消沉,恋恋依依一寸心。
赤日总悬无烈焰,绿云遍覆有清音。
双柑斗酒(双柑斗酒:·冯贽《云仙杂记》卷二:“戴颗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日:“往听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后遂用为春日雅游之典。·刘泰《春日湖上》诗:“明日重来应烂漫,双柑斗酒听黄鹂。”亦省作“双柑”。)听鹂啭,流水高山碎伯琴
串串榆钱堆路满,群知炎帝驾骊临。
卢携梦人赠句(题拟) 唐 · 唐五代小说中神仙鬼怪诗
 押东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若问登庸日,庭椿不染风(见冯贽《云仙杂记》卷五引《凤池编》。)
对雪联语 唐 · 尚隆之、吴永素
四言诗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面堆金井,谁堆汤饼尚隆之。)
玉满天山,难刻佩环(吴永素。见冯贽《云仙杂记》卷五《姑臧记》。)
梁鼎铭纪念馆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画苑笔能神,逸足早传韩干马;
溪堂春未晚,好音来听戴颙鹂。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梁鼎铭纪念馆:位于台北市文山区,馆内主要是陈列梁鼎铭先生的画作。
梁鼎铭(1895——1959)字协燊广东省顺德县人现代画家。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59年3月1日卒于台湾省台北市。幼孤,喜爱绘画,初学西画,后改学中国画。20年代曾为上海英美烟草公司绘制月份牌年画。1923年上海创立天化艺术会。1926年受聘于广州黄埔军官学校,编辑革命画报,绘《沙基血迹图》。1931年,在南京绘《惠州战迹图》。历任军校教官、军事委员会设计委员等职。1948年台湾后,主持北投政治作战干部学校艺术系。作品有惠州济南、庙行、南昌战迹图等五大战役历史画,自署战画室主。另外还绘有《民众力量图》、《荣归图》、《权能图》等作品。
成氏有诗《观梁鼎铭画展》。
逸足:1、.犹疾足。2、指骏马。3、比喻出众的才能或人才。汉傅武仲()《舞赋》:“良骏逸足,跄捍凌越。”
韩干:(约706年-783年),唐代画家,以画马著称,蓝田(今陕西蓝田)人。
溪堂:溪堂意指临溪的堂舍。《溪堂春日即事》是宋代诗人蒲寿宬的作品。
戴颙(公元377-441)字仲若谯郡铚县(今安徽濉溪)人。戴逵之子,著有《逍遥论》,注有《礼记·中庸》”。
戴颙鹂:典出冯贽云《仙杂记二》:“戴颙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指黄鹂的鸣声可以激发诗思。
笺:观梁鼎铭兄弟画展:
青霄日出群魇伏,紫塞秋高万马腾;说与梁园添故事,连枝画笔壮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