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沈光”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高宗天皇大帝哀册文 初唐 · 高宗武皇后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六
维宏道元年岁次癸未十二月甲寅朔四日丁巳
大行天皇崩于洛阳宫之贞观殿。
殡于乾元殿西阶
粤以文明元年五月壬午朔十五日景申
发自瀍洛。
旋于镐京
其年八月庚辰朔十一日庚寅
将迁座于乾陵
礼也。
晓雾收碧。
晨霞泛丹。
庭分羽卫。
肂启龙攒。
哀子嗣皇帝轮。
攀诉容车。
崩号扆殿。
悲蜃辂之空严。
感凤樽之虚荐。
擗摽糜溃。
充穷殒裂。
剡思攀而还迷。
羸喘兴而复绝。
俯惟茕恳。
荼毒交侵。
瞻白云而茹泣。
望苍野而摧心。
怆游冠之日远。
哀坠剑之年深。
泪有变于湘竹。
恨方缠于谷林
念兹孤幼。
哽咽荒襟。
肠与肝而共断。
忧与痛而相寻。
顾慕丹楹。
回环紫掖。
抚眇嗣而伤今。
想宸颜而恸昔。
寄柔情于素。
抚天声于金石
其词曰。
月瑶诞庆。
云邱降祥。
仙源汉远。
圣绪天长。
绕枢飞电。
丽室腾光。
鸟庭开象。
龙德含章。
六艺生知。
四聪神授。
晦迹登序。
韬光齿冑。
缀玉词条。
缉琼文囿。
发挥绿错。
牢笼紫宙。
鉴符敦敏。
量本疏通。
宾门表誉。
纳麓彰功。
始潜朱邸。
或跃青宫。
余钦德。
周诵倾风。
粤自铜闱。
虔膺宝命。
惠沾动植。
信洎翔泳。
淳化有敷。
至仁无竞。
教溢璇宇。
道光金镜。
五龙开运。
六羽升年。
西云应吕。
南风散弦。
晷符羲日。
荫广尧天。
贲园旌士。
焚林荩贤。
浚明上格。
财成下济。
问寝承亲。
在原申悌。
戒盈茅宇。
蠲奢土砌。
衢室禋宗。
云门飨帝。
以圣承圣。
资明嗣明。
礼崇殷
乐盛咸英。
时和俗泰。
天平地成。
永同文轨。
长垂颂声。
德动乾符。
威清地纪。
澄氛襚穴。
扫沴濛汜。
推毂六师。
坐知千里。
亭毒寰县。
莹镜图史。
霜戟林耸。
月旗云亘。
叠鼓萧关
鸣笳嶝。
追凉水殿。
避暑山楹。
霞翻浪井
树响层城。
务通三。
神凝得一。
元池肆赏。
青邱伫逸。
访道顺风。
养真乘日。
拜牧襄野。
尊师石室。
宝献河宗。
赆归王会。
浮毳交影。
飞轮系轪。
云封荐款。
日观申虔。
告成七庙。
归功九天。
无事无为。
爰游爰豫。
●96EB域延想。
汾川涤虑。
仪凤巢阿。
飞麟在驭。
火林归朔。
烛乡移曙。
所冀元寿
齐年紫皇。
祲兴旅馆。
灾缠未央。
遽脱屣于宸极。
奄乘云于帝乡
亘天维而落构。
匝日宇而沈光
殉百身而靡赎。
积万古而徒伤。
魂销志殒。
裂骨抽肠。
受玉几之遗顾。
托宝业于穷荒。
嗣君孝切。
谅闇居丧。
集大务于残喘。
积众忧于未亡。
所以割深哀而克励。
力迷衿而自强。
呜呼哀哉。
浃埏遏密。
绵区缟素。
恨钧天之不归。
鼎湖以凝慕。
呜呼哀哉。
攀圣滋远。
恋德滋深。
诉昊穹而雨泗。
擗厚载而崩心。
泣人灵而洒悲霰。
晦宇宙而起愁阴。
呜呼哀哉。
缇琯移序。
失明应律。
蛩竁方营。
龟谋献吉。
背九洛而移驭。
傃八川而从跸。
列璧羽之逶迤。
动钟挽之萧瑟。
顾园邑之苍翠。
望岩之纡郁。
乔阳之舄不追。
茂陵之书方出。
呜呼哀哉。
迹图悬圃
神降长流。
重阳之奕奕。
袭大夜之悠悠。
同霸茔之薄窆。
契纪廛而莫修。
思门山于夕月。
悲陇树于新秋
呜呼哀哉。
想轩驾之攀龙。
思嵞山之恋凤。
矧承眷于先房。
誓牵毁而哀送。
岂谓务切至綦。
事违深倥。
仍徇公而抑己。
遂夺情以从众。
悲千罔极之悲。
痛万终天之痛。
呜呼哀哉。
恭惟圣烈。
实镂微衷。
敬因彤管。
载撰元功。
业弥遥而道弥著。
时益远而声益隆。
播二仪而不极。
横四海而焉穷。
呜呼哀哉。
昭成皇太后哀册文 唐 · 刘子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四
维开元四年岁次景辰秋八月甲辰朔十七日庚申
昭成皇太后梓宫启自靖陵
将迁祔于桥陵
皇帝乃使某官姓名设祖于行宫
礼也。
丹旐既舒。
元宫载辟。
俶龙辒而命驾。
指鲋隅而卜宅。
哀子嗣皇帝讳。
瞻蓼莪而罔极。
感芣苢而增伤。
嗟镜奁之不御。
痛珠匣之沈光
缅考前烈。
旁稽旧史。
西陵以永怀。
东观而书美。
其词曰。
观津钟祉。
平陵诞灵。
作嫔西汉
为母东京
地专戚里。
门承后族。
重睹玉衣。
再开金屋。
爰初笄总。
实负才贤。
学殚诗礼。
工极纮綖。
等劲。
齐妍。
庆膺怀月。
祥兆扪天。
胶东胙土。
济南开国。
邦媛思才。
河鲂伫德。
柔闲植性。
顺成则。
六行毕彰。
四训无忒。
自朱邸。
来升紫微。
政成阃闼。
化穆闺闱。
孕毓三母。
牢笼二妃。
桃夭阐誉。
葛藟增徽。
五福多爽。
百龄过隙。
地裂方祇。
天倾圆魄。
归神蒿里。
灭彩椒掖
德音若存。
仪形遽隔。
呜呼哀哉。
痛钟宸扆。
礼极哀荣。
谥踰光烈
仪比功成。
寻周阙之先梦。
奉尧门之旧名。
抚遗镜而增咽。
揽赐衣而疚情。
呜呼哀哉。
龟兆协谋。
龙輴戒辙。
黄山以徐转。
背青门而永诀。
挽铎锵其竞喧。
旒旐俨其齐列。
万国惨而潜怛。
六宫悲而恸绝。
呜呼哀哉。
松径
园归谷林
见寒山之月苦。
闻拱树之风吟。
玉座空兮寿宫寂。
金釭闭兮泉户深。
想清徽之不昧。
寄彤管以流音。
呜呼哀哉。
李白酒楼 唐 · 沈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
唐咸通辛巳岁正月壬午吴兴沈光任城
李白酒楼。夫触强者腼缅而不发。
乘险者帖薾而不进。溃毒者隐忍而不能就其针砭。
搏猛者持疑而不能尽其胆勇。而复视其强者弱之。
险者夷之。毒者甘之。
猛者柔之。信乎酒之作于人也如是。
翰林李公太白。聪明才韵。
至今为天下唱首。业术匡救。
天必赋之矣。致其君如古帝王
进其臣如古药石。挥直刃以血其邪者。
推义毂以辇其正者。岂凭酒而作也。
凭酒而作者。强非真勇。
太白既以峭讦矫时之状。不得大用。
流斥齐鲁。眼明耳聪。
恐贻颠踣。故狎弄杯觞。
沈溺曲糵。耳一淫雅。
目混黑白。或酒醒神健。
视听锐发。振笔著纸。
乃以聪明移于月露风云。使之娟洁飞动。
移于草木禽鱼。使之妍茂骞掷。
移于边情闺思。使之壮气激人。
离情溢目。移于幽岩邃谷。
使之辽历物外。爽人精魄。
移于车马弓矢。悲愤酣歌。
使之驰骋决发。如睨幽并。
而失意放怀。尽见穷通焉。
呜呼。太白触文之强。
乘文之险。溃文之毒。
搏文之猛而作。狎弄杯觞。
沈溺曲糵。是真筑其聪。
翳其明。醒则移于赋咏。
宜乎醉而生。醉而死。
余徐思之。使太白疏其聪。
决其明。移于行事。
强犯时忌。其不得醉而死生也。
当时骨鲠忠赤。递有其人。
收其逸才。萃于太白
至于齐鲁。结搆凌云者有限。
独斯楼也。广不逾数席。
瓦缺椽蠹。虽樵儿牧竖。
过亦指之曰。李白常醉于此矣。
沈光侍御赴职闽中877年 唐末 · 罗隐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延平
未至应居右,全家出帝乡
礼优逢苑雪,官重带台霜。
夜浦吴潮吼(一作乱),春滩建水狂。
延平有风雨,从此是腾骧。
沈先辈归送(一作宋)上嘉礼(一题作送沈光及第后东归兼赴嘉礼)866年 唐末 · 罗隐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月桂 马卿 山简
青青(一作仙)触人香,白苧衫轻称沈郎。
好继马卿归故里,况闻山简襄阳
杯倾别岸应(一作终)须醉,花(一作草)傍征军渐欲芳。
拟把金钱赠(一作助)嘉礼,不堪栖屑困名场。
沈光赴福幕(一作送福州从事 唐末 · 李洞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泉齐岭(一作岭前齐)鸟飞,雨熟荔枝肥。
南斗看应近,北人来恐稀。
潮浮廉使宴,珠照岛僧归。
幕下(一作闻)迁拜,何官着茜衣。
集英殿秋燕教坊乐语 其十三 女弟子致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七一
妾闻朝野多欢,游豫为诸侯之度;
君臣同德燕乐慰嘉宾之心。
矧属昌期,具稽前美。
恭惟皇帝陛下功逾禹俭,德迈尧聪,发号令于风霆,炳文章于日月。
朱干偃武,自弭怨于西夷;
玉检登封,伫告成于东岱。
于时肃霜凝气,流火沈光,瞻黼帐之洞开,命瑶觞而迭进。
仙徒缓箭,宫䌽飞花。
圣日舒长,助宸游之多暇;
人心和乐,感韶奏之新声。
固以掩高会于柏梁,轶胜游于平乐
妾等逢辰有幸,执技非工。
暂拂尘衣,来造涂之地;
仰瞻法座,愿呈回雪之容。
未敢自专,伏候进止。
胜果寺妙悟大师 北宋 · 吕益柔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九二、《至元嘉禾志》卷二一、绍熙《云间志》卷中、《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一九八、康熙《淞江府志》卷二七、光绪《青浦县志》卷二九
师讳希最,族姓施,世为湖州人
其母感异梦而生,乳中遇相者曰:「是子骨法异常,勿染于俗」。
因舍之出家,依郡之广化寺僧宝新为师。
四岁遇天禧霈恩,祝发受具足戒。
十五岁学天台教于钱唐名师慧才,尽传其学,悉明奥义。
慧才善之曰:「天台教门又得人,宗风益不坠矣」。
擢居上首,缁流竞名者爱而畏之,号曰义虎
治平中,遂挈经笥来讲秀州青龙镇隆平之塔院
师平日不特讲说而已,其举动语默必与其法相应而后已。
名实既符,道俗咸向。
塔院者累年,一日不得意于镇宰,即拂衣去之霅川
师既去,学徒什五散矣,昔之妙香宝华之所,一变而为积尘茂草之场。
信士过之,莫不徜徉,重惜师之去也。
镇宰替,师复来,则不复主持矣,遂买居于胜果寺,讲说如初。
寺僧子云之室夙有祟,师乃咒块土,掷于怪室中,须臾得片纸,书曰:「今被法来遣难舍,法力没,余当复来」。
于是宁息者累日,其后击物飏火,变怪大作。
子云惶怖,复请师禳之。
师至怪所,诃之曰:「汝果何物耶?
得非未离幽壤之苦,将丐慧力以求生者耶?
何为扰人不已耶?
汝不闻恼法师者头破七分乎」?
为之讲说轮回因缘,仍令众僧声咒,以破其罪障。
俄而空中轰然有声,视之得朱书数十字,自称有汉烈士沈光,大略止过悔谢罪,自蒙忏解,中夜已生他化矣。
师谓他化天也。
呜乎,怪哉!
余尝读《高僧传》,至于法兰精勤经典,山中神祇皆来受法,人谓德被精灵,余窃疑其诞。
及观此,则知佛慧神通,足以斥阴妖之灵响,拔重泉之沉魂,明暗两涂,各获安利矣。
夫怪者圣人所不语,将为后世好诞者戒也。
孔子尝谓「敬鬼神而远之」,又曰「幽则有鬼神」,是岂以鬼神为无哉?
沈光变见,显赫若此,则凡包祸心以欺诸幽者,得不闻是而惧乎?
此余所以虽怪而必书也。
师临终尚说法作偈颂,优游坐亡,时元祐庚午季秋六日
其年孟冬十八日阇维,得舍利数十,莹采陆离。
腊七十三,寿七十六。
其徒宝觉、惠圆、惠轸,用浮屠法散骨于水,因求文以贻不朽。
铭曰:
禅律虽殊,归则同揆。
冰泮雪消,俱成一水。
师之持律,古佛是拟。
闻思惟修,小不逾咫。
谨明妙教,名流伏膺。
解破幽障,沉魂获升。
利物既足,坐跻上乘。
慧绩若此,宜以铭称。
祭侄端受文 宋 · 范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八二、《范香溪文集》卷二二
维年月日,叔等以清酌庶羞之奠,祭于物故四十五侄之灵。
呜呼!
惟我伯父与先兄,沈光匿彩,再世不大。
尔能克绍前人,积铢累寸,讫于有成。
女得所归,男知学问,辛勤以有屋庐,则尔之料理家生,岂不艰哉?
以常人视之,宜食息不暇,而尔能外交士大夫,内睦宗族,至闾里姻旧,承上以钦,抚下以仁,各得其心。
有缓急扣门,惟力是视,无毫发靳色,则尔之才可知矣。
余与诸父子侄,展维桑之钦,岁时节腊,吊凶贺福,舟车马迹,经于邑下。
无问晨夜馆于尔、谷于尔者凡几年,意有初终,亦难能也。
谓天假之年,享为善之庆,而一病不起。
子方从学,不克俟其有成,岂报于身者如是之浅少,而贻其厚于子孙乎?
我与诸父宗人,尚能抚尔之孤,以遂尔之志。
今尔窆得日,率香溪之族,祖奠道周。
尔其有知,庶几来鉴。
尚飨!
金石索 其五十七 清 · 李裕元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嘉梧藁略册一
荆公诗伴酒楼记,元代文人玉箸字。
周秦汉魏蒐罗馀,以至隋唐宋刻止王荆公诗怀英书。李白酒楼记。唐沈光撰。元杨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