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再次韵桐轩 宋 · 陈棣
 押先韵
修垣蔽轩楹,如观坐井天。
高人为披豁,物趣俱森然。
桐伍蒿莱,混迹几岁年。
俄惊俯丹楹,况得依臞仙。
佳名一品题,好语万口传。
高参溜雨句,美并朝阳篇。
抡才稽往牒,横陈榱栋边。
论功及乃祖,屡荐薰风弦。
谦居髯松下,优在良梓前。
荆徐入贡时,曾不数樟楩。
固殊上林木,虞衡日量诠。
且异温室树,衣冠时绕旋。
此方安静僻,所欲唯生全。
植物贵遂性,凭君较愚贤。
宴林简州桃园 南宋 · 冯时行
乐昌溪东大江头,脱木老屋风飕飕。
开门满院种桃树桃花主人林简州
明年二月烂照眼,简州西川醉春晚。
凭谁管领江上花,但寄玉醪三万盏。
为君对花连日夜,翻杯作雨雨花下。
使桃大如王母所种高参天,直使花气连西川
永康怀古四首 其四 清 · 厉鹗
 押有韵 出处:樊榭山房集卷第二
云岩高参云,巉绝无与偶。
奇哉壑藏舟,不可负之走。
舟尾如虿垂,巨钉坠谁取。
野僧洗铁花,遂落孟兼手张丁
治为剸犀刀,佩以期不朽。
奈何非其人,异物或为咎。
神锋忌太铦,藏用古来有(事见馀尊生怀归稿)
玄潭次罗文恭 明 · 邹元标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玄都风境尚依然,陈迹回看已十年。
渔唱浅深来渡口,桃花烂漫放溪边。
鱼龙隐见澄潭窟,松柏高参古殿前。
胜地清光容易得,同游切莫负良缘。
题十八学士图1167年 南宋 · 陆游
 押词韵第十一部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隋日昏曀东南倾,雷塘风吹草木腥。
平时但忌黑色儿,不知乃有虬髯生。
晋阳龙飞云滃滃,关洛万里即日平。
东征归来脱金甲,天策开府延豪英。
琴书闲暇永清昼,簪履光彩明华星。
高参伊吕列佐命,下者才气犹峥嵘。
但馀一恨到千载,高阳缪公来窜名。
老奸得志国几丧,李氏诛徙连孤婴。
向令亟念履霜戒,危乱安得存勾萌。
众贤一佞祸尚尔,掩卷涕泪临风横。
六公篇 其一 高太史季迪 明 · 胡应麟
 押阳韵
六公者高太史季迪李观察献吉何观察仲默徐博士昌谷高参知子业李廉访于鳞也其三洛下其二江左其一济南总之上距国初下迄弘靖诗家者流正宗巨擘尽矣余束发寤寐诸君子读其遗集恨不获一当其人是秋舟过吴门欲入访季迪昌谷故居而州民遂无识者盖颓没榛莽久矣嗟夫彼其盛名朗朗悬诸日月世代非远河山邈如由后视今维今视昔俯仰宇宙能无怅然爰并李何四子为六公之篇后之同志或将有感于斯咏云尔
四杰江左太史何琅琅。
一鸣骇万鸟,百中连双鸧。
朱弦奏上国,白纻歌明堂。
遂令十叶后,率土归吴阊(谓嘉隆间也)
六公篇 其五 高参知子业 明 · 胡应麟
 押词韵第三部
李何峙中原,顾盼失后辈。
高生稍晚出,如渑倏兴代。
清庙列尊彝,中天落空翠。
咄嗟有尽年,骤与飘风会。
王叔明停琴听阮图戊子 清 · 钱载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三十
崖点碧苔秋思含,乍推乍却罢深谭。
横来膝上坐相对,写出松风声自耽。
疏密高参苍树几,澹浓静立远峰三。
不知何处此佳境,芒屩催人一笑堪。
朝散大夫使持节常州诸军事常州刺史赐紫金鱼袋独孤公行状 中唐 · 梁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二
仲尼述易道。
于坤曰。
君子敬以直内。
义以方外。
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
公天生懿德。
方内直
茂才全。
发为诗文。
得大易之中。
诗人之正。
邈乎其不可及己。
七岁诵孝经。
秘书异其聪敏。
问曰。
汝志于何尚。
公曰。
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
是所尚也。
后博究五经。
举其大略。
而不为章句学。
确然有可大之业。
知者益器之。
十五秘书捐馆。
公茹血在疚。
踰时而后杖。
由是乡党称孝。
二十馀以文章游梁宋閒。
通人颍川陈兼长乐贾至渤海高适
见公皆色授心服。
约子孙之契。
天宝十三载应诏京师
元宗以道莅天下。
故黄老教列于学官
公以洞晓元经。
对策高第。
解褐拜华阴
相国房琯方贰宪部
请公相见。
公因论三代之质文。
问六经之指归。
王政之根源。
宪部大骇曰。
非常之才也。
赵郡李华扶风苏源明并称公为词宗。
由是翰林风动。
名振天下。
及函洛寇扰。
公违难于江南
上元初授左金吾兵曹
都统江淮节度书记
非其好也。
未几。
徵拜右拾遗
因上疏陈便宜。
及方镇有冒于货贿。
举直错枉。
大者十馀事。
不行。
皆焚其藁。
时大盗之后。
百度草创。
太常典故。
尤所坏缺。
公为博士
祗考古道。
酌沿革之中。
凡有损益。
莫不悉当。
新平公主之子裴仿。
永清公主
公实相礼。
初以裴仆射遵庆主婚。
中诏长主后夫姜庆代焉。
公奏曰。
婚姻人道之大。
使异姓主之。
非礼也。
且无以示天下。
臣不敢奉诏。
上从之。
又议定谥法
公以为谥者
盖迹其事业邪正而褒贬之。
举一字可使贤不肖皆劝。
故其议吕諲卢弈郭知运等谥。
皆参用典礼。
约夫子之旨。
其事覈。
其文高。
学者传示以为式。
时有上议谓景皇帝未升尊位。
不宜为太祖
诏下百寮。
公按礼经。
以为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
而以其祖配之。
故三代皆以受命始封之君配昊天上帝。
唯汉氏崛起丰沛。
丰公太公皆无位无功德。
不可为祖宗。
故以高帝太祖
景帝肇启王业。
建封于唐。
高祖因之。
遂以有天下之号。
天所命也。
宜百代不迁。
因具故事条奏。
从之。
于是郊庙之礼遂定。
踰月。
拜公尚书礼部员外郎
吏部
每岁以书判试多士。
而朝列有以文学称者。
必参校辨论。
定其甲乙丙科。
至是公分其任。
求为郡守
以行其道。
濠州剌史。
公下车。
以淮士轻剽。
兵革之后。
率多不法。
长吏不能制。
遂先董之以威。
格之以政。
然后用恺悌宽厚。
渐渍其俗。
三年而阖境大化。
优诏褒美。
移拜舒州刺史
又以理行闻。
玺书就加朝散大夫检校司封郎中
赐金印紫绶。
其明年
吴楚大旱。
饿夫聚于萑蒲者十七八。
唯舒安阜近者悦。
远者来。
犬牙之境。
草窃不入。
上闻之。
诏曰。
断狱岁减。
流庸日归。
以人俗之丰给。
当淮湖之灾旱。
尔守之力也。
擢拜常州刺史本州都团练使
常州江左大郡。
兵食之所资。
财赋之所出。
公家之所给。
岁以万计。
公削其烦苛。
均其众寡。
物有制。
事有伦。
刑罚罕用。
颇类自息。
公又谓安人之道。
清而静之则定。
为而察之则扰。
故宽以居之。
仁以行之。
一变而百姓不知其理。
又一变。
知其理而不知理之所由。
比及三年。
不忍欺
路不举遗。
年谷屡熟。
灾害不作。
甲辰岁冬十月二十日
甘露降于庭树。
二十七夕乃止。
呜呼。
公庇斯人。
人方仰公。
彼天不惠。
降此大厉。
为郡之四载。
大历十二年四月壬寅晦
暴疾薨于位。
行路恸哭。
罢市者相吊踰月。
又吁嗟之声相闻。
自寮属相吏。
下逮乡老里尹。
皆率以备斋祭。
及葬之日。
缌衰送葬者数千人。
唯公体黄老之清净。
包大雅之明哲。
尊贤容众。
而交不谄渎。
本仁祖义。
而文以礼乐。
乃至温良能断。
应用不滞。
达识足以表微。
厚德足以载物。
善而不伐。
光而不耀。
内不机巧。
外无缁磷。
隤然中立。
豁若虚受。
其长人也。
先教爱而后法禁。
不迁怒以临下。
故威而不猛。
不私己以欺人。
故易而无备。
其茂学博文。
不读非圣之书。
非法之言。
不出诸口。
非设教垂训之事。
不行于文字。
而达言发辞。
若山岳之峻极。
江海之波澜。
故天下谓之文伯
有集二十卷行于代。
若艺文之士。
遭公发扬盛名。
比肩于朝廷。
则有故中书舍人吴郡朱巨川
中书舍人渤海高参
尚书左丞天水璟。
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博陵崔元翰
考功员外郎颍川陈京
礼部员外郎北海唐次
苏州刺史高阳齐抗
其章章者也。
其睦亲与善。
自内姻及朋友所知之家。
振穷分灾。
恤孤哀丧。
颁禄归赗。
必加于常人一等。
故启手足之日。
室无馀财。
惟待赐然后乃敛。
议者于是谓公有文子之清。
子产之仁。
史鱼之直。
平仲之与人。
贾生之行义。
文翁之政事。
叔子之遗爱。
而不跻岩廊。
不享期颐。
阙致君论道之美。
以遗史册。
故凡百以为痛。
在昔孔文子以敏而好学为文。
公叔发以恤卫国凶饥为惠。
矧公功存于人。
言垂于代。
有文有质。
不忝前烈者与。
易名之礼。
请从令典。
谨状尚书考功
伏以褒德尚贤。
设教之崇轨。
谥易名
饰终之令典。
谨按故朝散大夫使持节常州诸军事常州刺史赐紫金鱼袋独孤某。
蕴黄裳之服。
协中庸之德。
正词复礼
施化为邦。
清风存乎省寺。
遗爱结于黎庶。
具美之道。
何以尚兹。
窀穸既安。
音徽日远。
请追公叔之谥。
式播臧孙之烈。
谨上。
淀山烈女亭银杏树 清 · 郭福衡
槎桠老树高参天,行人道左足不前。
八角荒亭映斜日,四山列障团寒烟。
啼鸟声声语何苦,生年偏值单门户。
蓦地风波欲断魂,要将一死传千古。
姓氏邻家戒莫谈,灵风拂拂余香龛。
祇剩秋来几株树,纷纷黄叶盈茅庵。
山亭突兀半椽倒,剔苏扪碑字完好。
冢畔原生连理枝,墙阴莫问西邻
女有灵时树不枯,女所瘗处山不孤。
踪迹流芳鲜绰楔,表扬实事传江湖。
树本生苔篱插槿,似同处士含孤愤。
佳果真羞产白衣,新装奚必调红粉。
朅来山麓作清游,十景流传一一搜。
默对灵脩诉刚直,朔风狂欲号松楸。
此树生成忘岁月,余杯酹罢拂衣出。
闻道青溪有小姑,云车风马无相失。
幔亭峰 元末明初 · 蓝智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十六
雨崖离立阴阴然,上有乔木高参天。
仙家楼台鸡犬静,石潭云雾蛟龙眠。
渔人樵子时相见,水鸟山花亦可怜。
九曲棹歌谁和得,千年遗响堕苍烟。
醉中天 明初 · 杨景贤
 出处:元曲选外编 西游记 第六本 第二十一出
文殊智慧施檀信。普贤行法济凡人。
唐僧云:伽叶阿难如何。贫婆唱:伽叶阿难守着世尊。向佛会上高参论。
唐僧云:此间到雷音寺。多少路程。贫婆唱:你听那磬韵钟声远闻。兀的鹿野苑雷音近。
静安 晚清 · 陈瀚
 出处:剑闲斋遗集
扬州桥畔风月窟,中有幽人结卯屋。
青杉绿桧高参天,幽泉怪石相起伏。
刘君刘君大雅群,荆山韫璞空氤氲。
短衫赤足钟山麓,荷锄独自锄层云。
今秋共客长沙道定王台畔醉潦倒。
同是江湖落魄人,休对寒林怨秋草。
朅来赠我琼瑶篇,摩挲断几生云烟。
赤乌西堕月东升,慎勿守拙甘林泉。
某妻封徐国夫人 南宋 · 许翰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七、《襄陵文集》卷二
朕克共丕彝,有严大报。
于穆清庙,致精物于一纯;
爰熙紫坛,耸神光之三烛。
恩施绵宇,福被群生。
用申锡于明纶,以侈封于巨室。
某氏克生华绪,来嫔庆阅。
修副笄珩佩之容,燕安不隋;
率蘋蘩蕴藻之职,祗慄无违。
躬佑乃夫,时升朕弼。
朝修夕省,前辉后光。
逮此熙成,赖此显相。
封大国,蔚为鞶帨之华;
配位宗臣,高参衮绣之贵。
往钦休渥,并寿宠荣。
可。
德兴泸口程氏青云桥为贡士崧乃尊赋 明 · 程敏政
泸口之木高参天,泸口之水青如烟。
主人有功能济川,长桥倏起何蜿蜒。
眼中突兀见奇事,观者纷纷若鳞次。
新制宁须玉蝀名,华榱高揭青云字。
主人系出篁墩房,银青金紫相辉光。
有家住近凤凰里,一子矫如孤凤翔。
秋桂初分广寒殿,宫花拟入琼林宴
门前正起世科坊,绰楔巍巍两堪羡。
主人白头乐有馀,看子平步青云衢。
驷马高车自兹始,傍人不用誇相如
题增光前人卷 明 · 程敏政
平江侯恭襄公以漕运功庙食于淮今上皇帝特辍其孙征蛮将军总代其兵下敕褒之淮人大说由是进士曲阳毕玉廷玺擿敕中增光前人之语为卷求咏歌之
东南漕粟如屯云,舳舻千里声相闻。
何人转饷称第一,楼船独数陈将军
三朝历历书勋考,抚髀无由起元老。
寝庙弘开楚水头,不断行人荐藻。
楼船孙子人中龙,早从南粤分提封。
八蛮坐使遵汉法,五岭不复生烟烽。
一日功成召还阙,浩气如虹面如月。
临轩天语十分浓,许秉楼船旧时钺。
淮阳幕府今几年,门前乔木高参天。
兵彊食足两无事,谋谟一一皆家传。
平生好文不专武,清白相承守茅土。
天教良将辅中兴,何愧周家世臣虎。
仓廪不虚国不忧,二京相望皆安流。
殿岩徵入卫天子,剖符再见封元侯
滁州刺史刑部尚书荥阳郑公墓志铭807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周宣王封母弟桓公于郑。厥后因封命氏。为荥阳人。郑自桓公而下。平简公而上。世家婚嗣。咸详于史牒。故不书。公讳某。字某五代祖讳某。北齐尚书令。是为平简公。曾祖讳某。下邳郡太守。王父讳某。卫州刺史。王考讳某。秘书郎。赠郑州刺史。公即秘书第三子。好学攻词赋。进士中第。判入高等。始授郾城。无何。本郡守移他乡。州民有暴悖者。相率遮道。麾诃不去。公忿其犯上。立毙六七人。采访使奇之。奏署支使。改浚仪主簿。转大理评事。兼佐漕务。彭果领五府。奏公为节度判官。会果坐赃。连累僚佐。贬光化。移向城尉。历北海。时安禄山始乱。传檄郡邑。邑民孙俊邓犀伽驱韨人劫廪藏以应。公时已去秩。因奋呼。率僚吏子弟急击之。杀犀伽。尽歼其党。繇是一邑用宁。朝廷美之。擢授登州司马。寻转长史。累加朝散大夫。入为太子左赞善大夫尚书屯田员外郎太子中允。出摄淄州刺史。俄换莱州。连有善最。诏授检校司勋郎中侍御史。充青莱登海密五州租庸使太尉李公光弼徐州。奏公为徐州刺史。充海登沂三州招讨使。加正议大夫赐紫金鱼袋。公威惠旧著。比至部。而苍山贼帅李浩与其徒五千来降。繇是三郡底定。复入为卫尉少卿相国王公缙统河南。奏公为副元帅判官。未几。除秘书少监滁州刺史本州团练使。居八载。政绩大成。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薨于扬州。权窆于某所。享年七十有八。公凡七佐军。四领郡。禄俸不积滞。衣食无常主。常叹曰。以饱暖活孀幼。以清白贻子孙。是吾心也。逮启手足。卒如其志。先是太夫人常寝疾。公衣不解发不栉者弥年。侍疾执丧。忧毁过礼。公尤善五言诗。与王昌龄王之涣崔国辅辈联唱迭和。名动一时。逮今著乐词播人口非一。晚赋思旧游诗百篇。亦传于代。前夫人清河崔氏。赠清河郡太君后夫人博陵崔氏。赠博陵郡。生子七人。女七人。长子云逵。有才名。官至刑部侍郎京兆尹。公由京兆累赠至散骑常侍刑部尚书。次子微。终润州司马。次子公逵。有至行。初公年高。就养不仕。及居忧。庐墓泣血三年。淮南节度使本道黜陟使泉朝贤袁高高参等累以孝悌称荐。向名教者慕之。今为侍御史上柱国景节度参谋。次子方逵。衡州司士参军。次子震。当阳丞。次子文弼。幽州参军。次子安逵。率府仓曹参军。公自捐馆舍。殆逾三纪。家国多故。未克反葬。至元和二年月日。始迁兆于郑州新郑县某原。祔先秘书茔。二夫人从焉。时京兆已即世。诸弟在下位。独侍御史衔恤襄事。孝备始终。见托述撰。铭于墓石。铭曰。
世禄德门。斯谓之可久
懿文茂绩。斯谓之不朽。
二千石之禄。七十八之年。
斯谓之贵寿。内史之显扬。
柱史之孝行。斯谓之有后。
呜呼郑公。荣如是。
哀如是。又何不足之有。
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 其二 北宋 · 刘弇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东朝功业高参九,丞相门闾盛活千。
二纪再中扶汉日,一帘全覆避尧天。
濯龙春去蚕空老,长信衣藏玉不烟。
与子弄孙神圣上,飞腾谁识(原校:一作传)母仪篇。
宋承旨潜溪先生致仕归金华七首 其六 元末明初 · 孙蕡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妙誉芳声照简编,丹青不待绘凌烟。
清朝礼乐词林出,史馆文章异域传。
贝锦春明天竺国,虹光夜贯日南船。
匡时已是吾儒事,赢得高参面壁禅。
邓内翰 北宋 · 李百药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二六、《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一
伏审显被恩书,擢居内职,伏惟庆慰。
窃以处翰墨之司,皇朝之妙选;
掌丝纶之命,儒者之至荣。
日奉清光,进承睿旨。
实预枢机之重,密参经纬之权。
必有鸿才,斯膺简注。
恭惟某官奇才英丽,赡志该通。
胸中之书卷五千,孰先岐叔
架上之牙签三万,莫富邺侯
尽窥乎流略之源,深睹其天人之奥。
果奋六翮之具,争先万里之途。
入簉夔龙,亲承日月。
高参《彖》、《系》,卓然道德之文;
妙拟典谟,焕若帝王之制
是宜恩章燀赫,体貌隆崇。
天厩之龙驹,光生里闬;
横尚方之宝带,宠耀班行。
弟兄联华萼之荣,君臣洽鱼藻之乐。
一朝具美,百代扬芳。
某赋分伶俜,禀生固陋。
临江河莫济,敢冀津梁;
望门屏以无阶,徒思羽翼。
下情欣蹈,实倍常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