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同” 相关资源
诗文库
过庭书训 南宋 · 杨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一九、《慈湖先生遗书》卷三、《宋元学案补遗》卷七四
世谓王逸少书为天下第一,吾谓逸少书俗字尔。异日尝以白象山先生,先生惊曰:「何故」?予是时对曰:「乡间有一富户为桃枝细器,寸盈二十篾,缘以小黑漆,诚极精巧。里人或识之,曰,是某家器物也。故士大夫耻效之。今逸少之书何以异此?孔门安得如许暇逸用力于字画也」?先生笑而无语。予又曰:「逸少如倾国之色,丽则丽矣,而少庄敬中正之容,君子所不道」。故吾字画惟方正古朴和平,近于隶。盖今之楷即隶之讹,隶者篆之变。篆极善,隶庶几,楷犹庶几,至于草,去古远矣,孔门之所恶。今世通行之书不用篆隶,故予为楷而似隶,庶几乎三代庄敬中正之遗风不遂泯绝也。欧阳正矣,和矣,而不古,病在于不方而媚。虞、柳病与欧同,而又弱。颜方正庄敬古质,善矣,所少者和尔。蔡与欧、虞、柳同。凡是去取,非吾一人之独见,乃万古默同之心。其自晋以来,学王之徒,其中心之隐当亦默同。此默同之心即道心,顾知之者鲜。女既知之矣,其敬之戒之,毋荒坠。庆元二年仲冬之十三日付恪。
春分忽大雪同小修赋 明 · 袁宏道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湖光徭碧柳拖黄,青帝如何尚缟装。
似与夭桃添粉泽,柳同飞絮斗轻扬。
斜穿雾缕沾莺湿,乱捲风须诳蝶忙。
拟写烂蕉深雪里,怕人误作辋川庄。
南和回经元直篁沟草堂招苑西柳同饮 明末清初 · 申涵光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聪山诗选卷三
系马寻幽簟,劳知闭户高。
雨香流芍药,窗翠落葡萄。
推食贫能美,争拳醉益豪。
两村鸡犬接,来往得风骚。
疁城送俞嵩庵归馀姚 明末清初 · 宋琬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出处:补遗
忆昔西陵别,落花风雨时。
我思丛桂树,君废蓼莪诗。
高会信非偶,良辰复在兹。
客愁莺共语,旅鬓柳同丝。
把酒吟红药,烹鱼割素鳍。
依人惭海燕,赠别有江蓠。
齑臼曹娥碣,松杉范蠡祠。
双凫趋阙近,千雉向车随。
政事潘怀县,文章陆浚仪。
古人堪尚友,廉吏岂难为。
坛坫君方少,形容吾甚衰。
钱塘帆似叶,练水月如规。
羡尔青云翮,难酬白雪辞。
全韵梅花诗 其八十二 漾 清 · 杭世骏
五言绝句 押漾韵 出处:集外诗
骨立当岁晚,气足而神旺。
祗为泄春光,至与柳同谤。
兴济晓发 清 · 张湄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沧海遗珠
灯明村舍远,露白曙钟初。
无事且高枕,有请惟故书。
蹉跎秋过半,憔悴柳同疏。
抱叶吟蝉静,知时我不如。
题新城王文简像二首 其二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六秘阁直庐集下、复初斋诗集卷二十六
每爱王摩诘,侧想香炉峰。
云何王孟作,不与韦柳同。
五字律琴弦,三唐首射洪。
先生言外意,测景吾何从。
三昧悟至精,两端请折衷。
设问刘与郎,何以发舂容。
有能代答者,千载旦暮逢。
青山白云外,一杵斜阳钟(尝谓渔洋品古今五言诗,以盛唐为宗;盛唐人五言,又以《三昧集》王孟诸家为宗。然而先生选五言诗,于唐止取五家,乃有韦柳而无王孟诸家者,何也?请下一转语方许拜先生像。)。
柳同枢(明杓)挽 其一 清 · 张混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而已广集卷之六
壮夫少年句,三十度炎凉。
歧路红尘内,生涯白发光。
高才排海浪,残秩检芸香。
岂意周旋共,相悲隙驷忙。
柳同枢(明杓)挽 其二 清 · 张混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而已广集卷之六
亢高元自负,末路独悲凉。
会值鸢鱼化,深依日月光。
四龄加耳顺,一代播名香。
既免不称耻,何叹浮世忙。
柳同枢(明杓)挽 其三 清 · 张混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而已广集卷之六
去岁东省会,今晨片梦凉。
丝毫殚气力,金石透精光。
一部云章焕,千秋宝墨香。
捐身终事地,自分(一作信)大归忙。
柳同枢(明杓)挽 其四 清 · 张混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而已广集卷之六
平生相识泪,一洒高云凉。
素履家风肃,丹旌卿月光。
书篇多手迹,兰桂揔天香。
荣养知连岁,真游恨太忙。
柳同枢(明杓)挽 其五 清 · 张混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而已广集卷之六
罔极先王德,乔山松柏凉。
后天同雨露,长子又恩光。
二镇铜符贵,千篇绣箧香。
路人多观美,旌绋去无忙。
国香慢 为吴子修题顾横波画兰扇面同寿生赋分眉生二字为韵 清 · 郭麟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忏馀绮语
似画修眉。
看不多几笔,叶叶离披。
秦淮烟轻粉澹,自写幽姿。
想见眼波横处,便红妆、季布输伊。
多情只纨扇,辛苦留连,露蕊风枝。
倾城惟一顾,记当年雅谑,仙也须迷。
同心句好,白家蛮柳同时。
底事欹倾落墨,怕夕阳、红染胭脂。
还应足惆怅,老去香严,不与题词。
西坝 清 · 姚燮
出处:复庄诗问卷二十三
津北津南擂巡鼓,三两残鸦不成伍。
鸦背霏霏过山雨,山翠荒寒弄秋妩。
水平天旷无客帆,戍旗微赭云微蓝。
海东早月横疏柳,如此关河柳未堪。
我舟窄篷如矮檐,斜钩一尺芦花帘。
拂帘袂影柳同瘦,那有心情歌采藫?
几声暗角远潮送,千里空江独梦淹。
昔年美人卖春酒,青蛤红鲻媵初韭。
市垣蘼芜黄可怜,乞妇当门坐烹狗。
我行迢递东入河,剩树明花吹晚波。
凉光阔甚知何著,四溆烟声断蟀多。
程伯葭属题精忠柏片图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八
岳王精忠矢报国。
遗祠在浙臬署侧。
其地即古风波亭,有柏名曰精忠柏。
风波亭前柏一株,相传王死柏亦枯。
柏虽已枯犹植立。
鬼神呵护真宰泣。
死当宋年七百年,度以周尺二十尺。
其生如石死亦石。
其生如铁死亦铁。
非石非铁亦非柏。
乃是乾坤正气天地骨。
咸丰暮年杭不守。
柏遭兵燹断为九。
身化为万寿万年,身断为九弥九有。
海客得其一以归。
孰云忠义不能动蛮夷。
程侯访其八以奠。
移植栖霞岳祠畔。
又复宝其八中之一片。
程侯程侯意如何。
更作图画徵诗歌。
君不见,何人拗莲能作寸。
寸寸皆有此莲之本性。
何人捣麝能成尘。
尘尘皆有彼麝之根因。
所以南海海中莲花台。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正如西湖湖上精忠柏。
一片一精忠,一株一鄂国。
我谓此柏不死冬青之树必不生,何至招魂朱鸟空吞声。
我谓此柏不死南枝之梅亦无有。
早已直抵黄龙痛饮酒。
我闻松栝桧柏种本同。
何以桧奸而柏忠。
害武穆者名秦桧,害伏波者名梁松。
二奸之名并宜削,污我嘉树心含恫。
柏兮柏兮,对三秋桂十里荷有遗恨,柏兮柏兮,惟孤山梅双堤柳同芳踪。
吁嗟乎,一样西湖閒草木。
何以将军之树兮,生逢钱武肃。
何以精忠之柏兮,死殉岳武穆。
我谓将军之树兮,不过一时之庸福。
精忠之柏兮,乃是万古之奇福。
吁嗟乎,一样西湖好祠屋,何以其君之前身兮,乃为钱武肃。
何以其臣之后身兮,又为于忠肃。
我过武穆之祠兮曾一哭。
我过忠肃之祠兮还再哭。
孟轲氏云性也君子不谓命。
庄周氏云受命于天独也正。
志士仁人莫怨嗟,求仁得仁了无恨。
留与千秋万岁撑宇宙,植纲常,播画图,传歌咏。
失题 清末民国初 · 梁鼎芬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节庵先生遗诗续编
有酒能朱乱世颜,娱亲兰树已班班。
寻诗兴致留蒲涧,论学心传似蕺山。
南雪井阴枫最老(君所居近南雪杨先生宅,宅前有井,井旁有枫,千年物也。),抗风轩会柳同攀(辛亥夏同诸子集南园。)。
回思光绪初年事,我爱斯人静且閒。
雪夜感述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卷下
初岁光阴梅柳同,亭亭灯畔雪兼风。
九霄飞影能摇夜,万窍寒声已怒空。
谁听马肝终不食,尚馀鸡肋欲论功。
分明桑下曾三宿,记向閒谣断梦中。
二月七日雪 清末至民国 · 黄节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已成春雪不成寒,曷救冬旸土暵干。
遇闰直令花再勒,出关谁与柳同弹。
归驮万骑翻红草,旧水无垠没锦湍。
回伫小楼伤远目,西山如泪落漫漫。
咏常熟红豆 清末至现当代 · 陈寅恪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东山葱岭意悠悠,谁访甘陵第一流。
送客筵前花中酒,迎春湖上柳同舟。
纵回杨爱千金笑,终剩归庄万古愁。
灰劫昆明红豆在,相思廿载待今酬。
注:咏常熟红豆: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第一章《缘起》中“咏红豆并序”曰:“昔岁旅居昆明,偶购得常熟白茆钱氏故园中红豆一粒,因笺释钱柳因缘诗之意,迄今二十年,始克属草,此豆尚存,遂赋一诗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