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僧道”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晋陵国庙祭议 南朝宋 · 颜僧道
出处:全宋文卷五十五
《礼记》云:「所祭者亡服则不祭」。今晋陵王于衡阳小功,宜依二国同废。《宋书·礼志》四,大明七年十一月,有司奏,晋陵国刺孝王庙依庐陵平王等国例,一岁五祭,二国以王三卿,主祭,应同有服之例与不。博士颜僧道议。
宋故青峰山宝月大师岫禅师龛铭 北宋 · 王箴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八、《金石萃编》卷一三九、乾隆《宝鸡县志》卷一五、民国《宝鸡县志》卷一四
钜雄阐化,万灵一源。
正法眼藏,大甘露门。
师子一吼,群魔遁奔。
广博智慧,梵天之尊。
能慈与悲,不止不纷。
风挥日舒,照迷炳昏。
一切有情,令入涅槃。
先王道缺,周衰秦燔。
鳏寡孤独,弗能自存。
仁义浸微,九流无言。
金人梦汉,□相其传。
死果生因,□嚚革顽。
有功在民,暨于夷蛮。
塔庙庄严,百千斯年。
少林为禅,枝叶为繁。
北律南宗,各守一偏。
师少而通,绝群离喧。
鹤警寒露,猿啼青山。
白云孤飞,得法泐潭。
天空月明,万虑不干。
一钵一瓶,扬波函关。
谁其嗣之,厥声岩岩。
元祐三年四月十六日麻田院主僧道珂立石,张惟庆刻。
灵香阁 宋 · 吕希纯
昔闻僧道开,清净本求佛。
谈经悟教藏,施药蠲众疾。
临嶂起重阁,最上构禅室。
灵香邈可继,壮丽固已轶。
桐庐潇洒郡,兹阁更奇崛。
峰峦互掩映,松竹富蒙密。
我来一伏槛,紫翠竞森出。
尘襟与羁帻,中坐恍已失。
清风来甚远,冲气久弥逸。
东轩视蟠桃,仙路如彷佛。
尹谏议秋怀昌甫以其韵赋之因亦和焉 其四 南宋 · 韩淲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往来西舍复东邻,风约微岚雨敛尘。
尽说世间多显者,岂知山里少閒人。
路逢僧道非无累,家近渔樵定可亲。
贫贱难居贵难守,任其商利与言缗。
望西太乙宫四圣观半为僧寺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红墙半旧粉墙新,泥塑金涂各有神。
僧道不须閒计较,等为和靖守坟人。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一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僧道恩荣已受封,上庠儒者亦恩隆。
福王又拜平原郡,幼主新封瀛国公。
清心镜 劝僧道和同 金 · 马钰
押词韵第八部
道毁僧,僧毁道。
奉劝僧道,各休返倒。
出家儿、本合何如,了性命事早。
好参同,搜秘奥。
炼气精神,结为三宝。
真如上、兜率天宫,灵明赴蓬岛。
嘲三宝奴 元 · 无名氏
押东韵
茶盐酒醋都提举,僧道医工总相公。
至正直记:三宝奴作相日,富户杂流皆可入官。时人嘲之,有云云。
寄长儿韵语(有序三十首) 其二十四 明 · 杨士奇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部
人家内外礼截然,僧道岂容陈寿帕。
斯事传闻未必真,有之儒风扫地也。
宿临溪驿(江陵府地) 明 · 郑士龙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湖阴杂稿卷之三关东日录
山行疲荦确,溪渡怯奔流。
竦壁危千仞,新蟾曲一钩。
乡音僧道改,官况病催休。
悄坐烟林近,昏鸦送暮愁。
簇御林 明 · 沈璟
出处:六十种曲 义侠记 第二十出
风檐下独捲帘。笑途人雨雪沾。
二旦福介:娘子。我们是行路的。
特来投宿。丑背介:这等两个道姑。
身边有什么宝货。不要留他。
转身介:我们是屠户人家。不敬僧道。
别处去罢。老旦:可怜见老身是寻女婿的。
这就是我女儿丑:既如此。。娘行且请来村店背介:想应他来。
补我前生欠。合:意谦谦。
愁容变喜。宾主两无嫌。
双蝴蝶 明 · 屠隆
出处:六十种曲 昙花记 第二十九出
臣父呵。穿着百衲的蓝布袍。系着一条的黄束绦。
吃着苦菜与藜蒿。随着苦行的水云僧道。
晚来随处宿残庵古庙。到得晓来托钵走荒郊。
精舍夜吟 明 · 柳梦寅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于于集卷之二松泉录
三月山寒杜宇稀,幽人云卧静无机。
中宵错认千峰雨,僧道飞泉碎石矶。
题信訔比丘轴首 明末清初 · 李植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泽堂先生集卷之六
为向居僧道,浮生半是非。
金鸾新命下,西凤旧缘违。
天地风尘满,关河雨雪霏。
遥知方丈室,稳卧拥麻衣。
前腔换头 明末清初 · 袁于令
押语韵 出处:六十种曲 西楼记 第二十九出
二娘面许做夫妇。犹如久旱逢甘雨。
唤些僧道荐亡夫爷成了事呵。赛登科中举。
春日赠金刚僧 清 · 赵显命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归鹿集
前秋虚负仙山屐,回首蓬壶恨不穷。
僧道春游亦自好,春花红似胜秋枫。
题六一泉用乙酉韵 清 · 弘历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
东坡怀六一,因以名斯泉。
两贤去虽遥,仿佛见遗篇。
逢时欧胜苏,立朝常咨延。
云何亦寄傲,高尚托清便。
集古录千卷,藏书万卷然。
琴棋复各有,置酒瓦壶圆。
与巳六而一,娱老颇自贤。
由是芗西湖,境改名无迁(西湖六一泉以苏轼守杭时与僧惠勤怀欧阳修得名至南宋时入于禁苑故韩淲诗有山林已禁苑复与道院连兰若纵莫存此水犹泠然之语盖陵谷虽迁而六一之名数百年来不改)。
禁苑僧道居,何丑复何妍。
兹为游幸地,赓诗增愧焉。
斗牛歌题刘松年画 清 · 弘历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
畜之善者莫如牛,秉坤之德其性柔。
柔则近驯应无斗,而胡斗牛绘者稠。
韩(滉)戴(嵩峄)惠崇不一足,而独画谱未传刘。
是图却标松年绘,初无名款及印留。
不知题署为谁氏,传讹徒以笔墨遒。
戴嵩斗牛其自斗,牧童指谬笑以尤。
韩滉寔有集社斗,暗门盖此粉本求。
兮疆划界各部伍,长官坐视如运筹。
轰轰击鼓作进势,闪闪扬鞭督退休。
僧道老幼群助力,各不相让如相雠。
五溪蛮俗虽有此(毛奇于蛮司合志称蛮俗岁时召亲串挝铜鼓斗牛刲其负者截角蒇之以为雄是卷写两牛低头相牴未分胜负傍睹者击鼓扬鞭杂僧道老幼各区曹耦喧尪助势备极情态且两下各有一官坐督虽与奇龄所志略似而衣冠非蛮制亦无铜鼓按唐韩滉有集社斗牛图应为此卷权舆盖画家自具神解非规规五溪遗俗也),殊此集社衣冠俦。
绘者自别具神解,未兮胜负方低头(谓牛也画景如是)。
砺角欲进且伺隙,待贾其勇先定谋。
大都争牝弗让牡,遂致变柔成刚流。
是为画斗画将斗,万理于是可悟不。
设其胜负两各定,索然乏趣谁回眸。
长安苦热 清 · 袁枚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八
南方苦热宵犹眠,西方苦热彻夜煎。
地高星密太阳近,况复赤帝行青天。
我来更僦小屋居,如坐甑底围红炉。
手摇大扇两腕脱,黄沙飞与炎风俱。
欲走郊原散暑气,曲江久绝昆明废。
关内真成火德王,渭河也作汤泉沸。
南山僵立天乾封,大官祈祷双烛红。
车前马前僧道从,蜺旌火伞声隆隆。
相看挥汗变成雨,何处驱云唤起龙。
我无民社例须到,四鼓辕门五鼓庙。
干卿甚事作奔忙,旱魃揶揄土龙笑。
忆种江南十亩桑,北窗高枕清风凉。
底事热中心未了,自寻焦土吊阿房。
赠悟西上人 清 · 袁枚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十六
悟西事我如事佛,每逢朔望来参谒。
十五年前旧邑侯,诸人忘矣师偏不。
感师念我转自思,作令无状师所知。
师言当年政清静,即此已是大布施。
我昔善除竿牍弊,恰无峻法加胥吏。
又颇不喜佛老言,恰于僧道无憎颜。
欧公本论未施设,韩公原道休饶舌。
果从天视尽苍生,何事人来强区别。
我持此论颇有年,因师见访聊一宣。
师年八十颜色好,升天应笑释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