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与显祖密启 北齐 · 杜弼
出处:全北齐文卷五
关西是国家勍敌。若今受魏禅,恐其称义兵,挟天子而东向。王将何以待之(《北齐书·高德政传》)?
为文宣帝受禅登极赦诏(天保元年五月戊午) 北齐 · 邢劭
出处:全北齐文卷三
无德而称,代(艺文类聚作化。)刑以礼,不言而信,先春后秋。故知恻隐之化,天人一揆,弘宥之道,今古同风。朕以虚薄,功业无纪。昔先献武王值魏世不造,四海幅裂(此句从《艺文类聚》补)九鼎行出,祭器无归(此句从《艺文类聚》补)。乃驱御侯伯,大号燕赵,拯厥颠坠,俾亡则存。文襄王外挺武功,内资明德,纂戎先业,辟土服远。年逾二纪,世历两都,狱讼有适,讴歌斯在。故魏帝俯遵历数,爰念褰裳,远取唐虞,终同脱屣。实幽忧未已,志在阳城,而群公卿士,诚守愈切,遂属代终,居于民上,如涉深水,有眷终朝。始发晋阳,九尾呈瑞,外坛告天,赤雀效祉,惟尔文武不贰心之臣,股肱爪牙之将,左右先王,克隆大业,永言诚节(《艺文类聚》作诚烈。)。共斯休祉(《艺文类聚》作庆然)。三皇存教,非易可免,七名改咒,庸可庶几(四句从《艺文类聚》补)。思与亿兆同始兹日,其大赦天下。改武定八年为天保元年。其百官进阶,男子赐爵,鳏寡六疾义夫节妇,旌赏各有差(《北齐书·文宣纪》,《艺文类聚》五十二。)。
文宣帝谥议 北齐 · 邢劭
出处:全北齐文卷三
伏惟圣德光远,神猷弘大,初自登庸,民誉所集把尺持刀,成务斯在,蔼揆载清,四门唯穆。及天眷既属,人谋所归,鸟兽迁情,士女革面,敬顺天人,拱揖群后,处无上之尊,居域中之大。礼盛乐修,时和岁稔,海内有截,天下泰然。犹忧劳亿兆,经营四国,同虞舜之巡省,若轩辕之靡宁。威武纷纭,神功四畅,怨西以东,化南自北,临瀚海以浴兵,登天山而绁马,左萦右拂疑歌成章。方朝百神于太华,受万国于稽岭,升中增封,高拱垂衣,而天丧黎庶,奄捐四海。考妣之慕,实被含生,称天作诔,抑唯恒数。故以名追实,尽物未臻其美;屈道从制,一日可以成名(《艺文类聚》十四。)。
文宣帝哀策文 北齐 · 邢劭
出处:全北齐文卷三
皇路启扉,輴菆弛殡,八校案部,六卿且引,攀蜃辂而雨泣,仰穹苍而抚心,悲风发而地骇,愁云兴而景沈。哲王垂范,有训有则,式奉话言,光敷令德。其辞曰:
四象更运,九天代名,通三以王,得一为贞。是应玄德,实启苍精,风后之阵,师尚之兵。三奇六合,七变五成,授柯推毂,禀律龚行,野无完陈,邑少坚城。经营四海,劬劳百姓,芝盖夕临,羽旄晨映。地不掩瑞,天爱宝,既丹其雀,又朱其草,莫黑已素,莫赤自皓,百兽斯蹈,五灵载扰,甘露瀼瀼,青龙矫矫。武功已畅,文教未穷,方偃烽候,销戟藏弓,齐光日月,比祚华嵩。而氛祲日下,星暗虚中,奄捐朝市,长弃华戎,道宣末命,义阐馀风。六繂已散,九旗方卷,见容卫之虚归,知平生之日远,同乘云而永逝,异骑龙之更反,清笳奏兮野风急,金鼓震兮日光晚,千官悲而雨注,万国哀而露泫。万事同尽,百虑俱收,俞舄永去,衣冠自游,音仪已谢,神教空留。知英声与至德,当无绝兮千秋(《艺文类聚》十四。)。
齐郡王祐选像铭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六
夫玄宗冲邈,迹远于鹿关;灵范崇虚,理绝于埃不图色相以表光仪,寻声教以陈妙轨,将何以依希至象,仿佛神功者哉?持节、督泾州诸军事、征虏将军、泾州刺史、齐郡王祐,体荫宸仪,天纵淑茂,达成实之通途,识真假之高韵,精善恶(下当有「之」字,碑本脱)二门,明生灭之一理,资福有由,归道无碍。于是依云山之逸状,即林水之仙区,启神像于青山,镂禅形于玄石,缔庆想于幽津,结嘉应于冥运。乃作铭曰:
芒芒玄极,眇眇幽宗,灵风潜被,神化冥通。舟舆为本,广济为功,德由世重,道以人鸿。临观净境,□绝尘封,图形泉石,构至云松。□□□□□□□□福田有庆,嘉应无穷。熙平二年七月廿日造(碑拓本)。
为文宣帝出师诏(天保七年) 北齐 · 魏收
出处:全北齐文卷四
朕历数在躬,志清四海。蕞尔秦陇,久阻风化,混一之事,期在今日,必当训旅誓众,天动云临。朕已下木汾流,成船晋地,便当躬先将士,汛入玉璧,径掩长安,枭彼凶首,朕与梁国,旧好敦睦,闻其奸计,乃欲规谋,宜令上党王涣,总勒熊罴,星流风卷。王者之言,明如日月,宜宣内外,咸使闻知(《御览》五百九十九引《三国典略》:齐王召魏收于前立为书,书成,齐王览之,于凶首下足九言曰:虽藏山没水,终不纵赦。」于是遣涣南侵。)。
文宣皇后丧诏(五月辛酉) 北周 · 宇文邕
出处:全后周文卷二
齐斩之情,经籍彝训,近代沿革,遂亡斯礼。伏奉遗令,既葬便除,攀慕几筵,情实未忍。三年之丧,达于天子,古今无易之道,王者之所常行。但时有未谐,不得全制。军国务重,庶自听朝。衰麻之节,苫庐之礼,率遵前典,以申罔极。百寮以上,宜依遗令(《周书·武帝纪上》)。
北齐文宣论 初唐 · 朱敬则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
文宣承父兄之资。据已成之业。屈奇不测。内刚外柔。属变起不图。祸机窃发。临事而惧。警而后行。故使逆党无遗。凶徒必尽。自得政二世。树恩百寮。司马公之养汝。只在今日。陈桓子之好施。惟取一时。由是腹心不散。勋贵自随。大会晋阳。共叙哀酷。神彩英飏。风调清閒。既而人固难知。始推天授。故曰今日左仆射。不减大将军。由是感光禄之言。不俟终日。听仓丞之谏。理故无归。然远迩之心。赫虎之变。爪牙夙将。帷幄旧臣。足使邻国寝谋。殊邦侧席。况属梁运道销。江淮家无□周室厌关函谷封泥。故得北柔沙漠之陲。东怀辽海之际。政尚明直。时实丰盈。膏泽始流。菁英已竭。中山迫于汉献。高洋劣于魏文。但礼乐未施。冠履不假。高论王道。此实多惭。或问曰。夏桀无道。殷辛虐政。举烽而求一笑。击鼓而饮三千。虽曰荒淫。未穷鄙秽。犹称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皇天震怒。命我文考。今者显祖狂昏。中酒而作。莫不手自支解。躬行刺斫。大集媱妪。为笑目前。广命宗亲。聚麀座上。邺城无自保之客。当轩有供御之囚。或臀行以骂众寮。或擘𪛛以示偫下。加以土木不息。金凤临云。徵敛日增。长城千里。仍得快乐。世以保乂。岂天地不仁。降灾万姓。民之多僻。适与相逢。岐路无归。我心如醉。此即甘酒嗜音之谈。盖成虚论。三风十愆之说。并是高谈。君子曰。源深者流长。德盛者祚远。黡之汰虽著。书之德在人。齐神武伐暴胜残。有大功于天地。其嗣虽复失道。仍未殛于神明。故书曰。天惟五年须暇。汤之子孙是也。问曰。神武之初基。实多佐命。文宣应箓。共匡霸图。其间文武高材。略不世出。风流名士。拔萃逸偫。属主暴政荒。时艰路涩。未有裂裳远窜。行从近关。闻者尚足动心。遇者曾不惊虑。此复何哉。君子曰。达人之道。布在方册。显晦之迹。理同可寻。若乃色斯举矣。翔而后集者。则仲尼去卫。夷齐让国。清风长流。高节远列。固绝伦矣。其次则南山之叟。东门之贤。范蠡泛江湖。尉缭去城市。此又见几而作也。亦有贞不绝俗。隐不违亲。冥默园林。卷舒人事。八月羊酒。聘之而不来。四时束帛。徵之而不屈。亦可与语上矣。过此以往。何足言哉。良为道丧已久。廉耻不追。崩腾闇主之朝。沦没骄君之世。何足怪乎。悲夫。严尚既殁。谁与为言。俗物满涂。彼众我寡。俾将来之不昧。知其意焉。
乞遣官祭太社太稷文宣武成等庙奏 北宋 · 苏易简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
皇帝亲郊,故事,在京并去圜丘十里内神祠及所过桥道,并差官致祭,而独遗太社、太稷、文宣、武成王等庙。今请俟出宫前一日遣官致祭。
按:《宋会要辑稿》礼一四之一○。第一册第五九一页
附北齐五主(高洋以梁大宝元年庚午篡东魏,是为文宣。神武渤海王欢之子,文襄大将军澄之弟也。在位十年。子殷立,洋弟演废之自立,是为孝昭,一年。弟湛立,杀其子百年,是为武成,四年。传子纬,又三年殂。后主纬,以十一年丙申奔邺,丁酉被擒,周主杀之,夷其族。共二十七年)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齐主洋与其父渤海王,皆两截人也。欢初见尔朱,不加羁绊,而剪其悍马,竟不蹄齧,起谓荣曰:“御恶人,亦犹是。”遂说以乘时奋发,成其霸业。及荣以胁主被诛,兆为弑君行虐。欢因天下心,率六州之众尽灭尔朱氏。以顺讨逆,如汤沃雪。可不谓绝世英豪、出群谋略乎?独奈何酖节闵于门下,走孝武于长安,举桓、文之功而有操、懿之迹,深可惜也。然能抱逐君之惭,尽恭以事静帝,没身不怠。奸雄戢志如斯人,亦可称矣。鲜卑小儿,举觞属主,詈为狗脚,朕殴而幽之。今古乱臣,未有逞凶逆于阶陛之上,作如此举动者。膳奴之刃,宜哉!太原公神彩英畅,既服群情,遂移魏祚。当其刀斩乱丝,非凡识虑早为父知;安能终身北面,不及父兄,卒从母训乎?得国之初,三方鼎峙。每临行阵,屡犯艰危。后以功业自矜,肆酒纵欲;沉谏臣于流中,烧两弟于地穴;俾元族之尽赤裸羞形而自涂。嗟!狡童之善终,岂遑恤于孱子?常山入纂,子殷出宫。邺中天子气,难令济南无他矣。长广效颦,毙百年于乱梃。虽孝昭贤明,武成暴淫,不可同日语;其攘位除逼,后先同轨也。高纬昏狂尤甚,盲人入而国家破,明月沉而桃枝王。琵琶曲罢,鼙鼓声喧。之晋之邺,东走就擒。虽欲行乐酣歌,守黄河以北,作一龟兹国,其可得乎?身殒族夷,周之于齐,亦如齐之于魏。魏元齐高,不二十年,而九京之下裂眦相指。恢恢不漏,岂非天欤?
六浑呈身繇剪马,蛟龙云雨初飞洒。
长歌赵郡天遣来,殷冀主人皆接踝。
尔朱穷暴自成灰,黑獭非常难遽扯。
逐主怀惭复事君,东分魏国犹相假。
挥拳詈狗独何人,膳奴屠尔真如猳。
太原神彩众皆惊,父龙兄虎终居下。
已成篡夺日骄淫,颠痴皇帝繇来寡。
有弟双教绝地牢,元宗那得思全瓦。
传位常山本戏言,子殷出舍依谁把。
孝昭获嗣果齐英,济南必杀何为者。
长广从兹亦效颦,百年乱梃畴招惹。
可怜后主羞语言,一曲琵琶播朝野。
无愁天子善歌弹,开府苍头工拉打。
百升谣布明月沉,平阳晋邺同倾厦。
夷人之族亦自夷,疏而不漏皆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