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赵监元升 清 · 姜再恒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六
忆昨游从泮水春,惟君自是岭乡人。
穷经白首槐阴密,跨马青云苜饭新。
准拟鹏图随海运,忽惊鸡梦厌风尘。
可怜旅榇南归日,行路犹称冠廌臣。
赵监(翊臣) 清 · 赵观彬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悔轩集卷
儒家地步自童时,温粹天生嗜学姿。
石室炙亲农老席,道峰栖近静庵
年衰尚爱寒斋读,名盛还羞热宦知。
才请旌招符已到,胄筵恨不作宾师。
赵监仲辅(翊臣)山仰亭韵 其一 清 · 赵观彬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悔轩集卷
亭为两贤山仰开,川流元自一源回。
雪天时有深衣立,如待先生杖屦来。
赵监仲辅(翊臣)山仰亭韵 其二 清 · 赵观彬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悔轩集卷
大道吾东再继开,一祠香火百年回。
羡君独得依归地,心法犹传水月来。
赵监(翊臣) 其六 丙寅 清 · 闵遇洙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贞庵集卷之一
道溪深处辟山楹,一面高峰耸幔亭。
我昔骑驴赴花信,君时倚杖阅岩耕。
落英满地春华晚,清簟临流夜气惺。
可但斯游难再得,秪今人事总吞声(公屡卜筑而皆不惬意。晚占道峰一区。搆屋以居。峰峦泉石皆绝胜。而亦不与书院相拶逼。人多称之。余欲一见之。庚申春晚在京里。意桃花未衰。乘间独往。兼欲就稳于公。以观山居节度也。向晚入㓊口。则遥见一人坐岩石上课耕。就见之乃公也。地既胜绝。而人又萧然于尘𡏖之外。既耸然异之。仍与公对坐。则幔亭一峰。壁立千仞。当山楹一面。庭除池沼。俱有理致。公备言新庐之胜。且指溪西一区曰。君有卜居之意则吾当分华一半也。夜宿山斋。枕畔听涧声。睡甚清也。余更留一日。则公与余联袂游览于水石之间。余以春晚桃花已谢。为之怅然。则公语余曰明年花事烂漫。余当以一书报花信。君得吾书而至则此正其时也。已而余东归骊上。不能再游。而至今思之。如隔前尘。不禁怆涕。)
赵监(翊臣) 其一 丙寅 清 · 闵遇洙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贞庵集卷之一
尚记髫龄禁省游,共书唐绝曲栏头。
永川别后劳相忆,双屦来时远投。
玉貌早知今世少,青编仍喜古人求。
城闉咫尺多诒阻,遗恨悠悠四十(余年十一二。随先君子总府之直。公亦随侍于先公牧使公卫所之直。公年长于余二岁。公致欲见之意于余。余于读书之暇。往诣于公。则公以为大快。相与娱游于庭院间。且欲见余字画。出笔砚之具。自写唐人南征复北还之诗。请余书其傍。余又书之。终日欢乐而罢。未几牧使公为永川守。公亦随之。便中寄余一双皮屦。盖寓意于不忘也。吾两人定交始于此。公于少时容貌玉雪。特异众人。而既又闻留心问学。从事儒门。则余每有企羡之意。而顾余以场屋陋儒。未能从游以资学问之益。如是而间阔许多年矣。)
赵监(翊臣) 其二 丙寅 清 · 闵遇洙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贞庵集卷之一
生憎俗弊蜡栀多,齐鲁何能质行加。
父母爱深正茁,弟兄欢洽棣交华。
绮纨丛里常持布,李蹊边独种瓜。
须识斯人本领好,更将经训究幽遐(公厌时人文弊。专欲致力于人伦日用之间。其美质懿行。虽他人见者。亦无不嗟赏。其父母诸兄之爱可知也。时公之门阑方盛。而公独味无味之味。超然于纷华盛丽之外。其资禀之好。有如是者。)
赵监(翊臣) 其三 丙寅 清 · 闵遇洙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贞庵集卷之一
圃阴门下早抠衣,晓夜咿唔静守帏。
苦淡味来无限喜,纷华脱去自然肥。
溪山几处幽期在,士友中间令誉归。
世故推迁年纪迈,岁寒心事竟多违(公早师圃阴时。余方年幼。而犹闻士友传言。圃翁深叹公笃学。以为此人生长富贵。若不堪勤苦。而来此读书。必夜分不寐。整衣巾而坐。或劝令就寝。而犹不肯。此亦难矣。盖公既得贤师。厉志勤学。而学未及成。圃翁没矣。自后伥伥若无所归。虽或出入儒老之门。而未能如受业圃翁之时。公常慨恨。每欲筑室于溪山胜处。静坐看书。温理旧闻。以故卜筑处多。而卒亦无惬意者。未能久淹也。)
赵监(翊臣) 其四 丙寅 清 · 闵遇洙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贞庵集卷之一
中仙洞里屋三椽,久欲从君住数年。
曳杖门前铺白石,烹茶庭畔滴清泉。
读书养病真良计,弄月吟风尽好缘。
可惜商量今已谬,时时回忆一悽然(余尝游丹阳仙岩。爱中仙岩泉石之胜。久不能忘于怀。而闻公置亭于其处。心忻然欲往从之。盖其地洁而泉甘。宜于读书养病。且余与公每有相聚读书之志。而俱抱幽忧之疾。则数年同住于此。为静处工夫。如百源罗浮故事。留意者久。而事故推移。意未能成。今公已没。仙岩之亭自此当至坏倾。而前日所商量。都归谬悠矣。可胜悲哉。)
赵监(翊臣) 其五 丙寅 清 · 闵遇洙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贞庵集卷之一
兵戈避地古堤西,一马飘然访峡栖。
忽听跫音真可喜,相看鬓色不胜悽。
幽居永拟开蒋径,散迹同思隐竹溪
更有馀怀论枕上,沙村里报晨鸡戊申之难。吾家避兵于堤川远西先墓下。公时居忠州沙村。与余所居。为莽苍之间。一日飘然来访。盖不见已久。而邂逅逢迎于乱离扰攘之中。其喜可知也。仍与商确当乱栖遁之地。图所以早晚卜邻。而适匆匆未款。未几余又访公于沙。一宿稳晤。盖一间草堂。图书满壁。公宴坐其中。点窜文字。意象清闲。至今未忘也。)
因明堂赦荐赵监(蕃)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五○、《西山文集》卷一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八、《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卷五二、《宋元学案补遗》卷五九
臣等伏读嘉定八年九月辛未明堂大礼赦书,内一项:「应士人有节行、才识、学术,素为乡里推重,不求闻达者,委监司帅臣同加搜访,每路一二人。
仍与本州长吏具从来所为事实、所通学术,连衔结罪,保明闻奏,即不得以常材备数。
委三省再加察访,如所举不妄,特与擢用」。
仰见圣朝网罗遗逸之意。
臣等朝夕博访,期所以称塞明诏之万一。
窃见文林郎、监潭州南岳庙赵蕃,元祐故家,学有源委,识虑深远,节操清高,蚤岁得官,临事有立。
年逾四十,即上祠请,隐居求志垂三十载矣,安贫处约,泊然无营。
少工于诗,晚益平澹。
身虽閒退,而爱君忧国之念未尝少忘。
其在州里,诱掖后进,一以孝悌忠信为本。
虽名在吏部,然其行谊学识素为乡曲所推,不求闻达,正应诏旨。
臣等既深知其为人,又其家居适在所部,庸敢辄以名闻。
伏望朝廷更加察访,如臣等所举不妄,即乞特加旌擢,以厉士俗,其于世教,盖非小补。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并申尚书省御史台谏院照会。
赵监 南宋 · 陈造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才俊如君士论推,下交从昔最知归。
谈间八面无馀敌,酒处千金不当挥。
方办西湖陪语笑,预愁南浦诉分违。
只今又捧江西檄,连夜惊魂梦打矶。
赵监墓表 宋 · 胡宏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九二、《五峰集》卷三
君讳睦之,我宋太祖皇帝魏王之五世裔孙也。
以祖在检校少保镇潼军节度使荫补入右选
积阶至秉义郎
绍兴二十九年八月乙卯,冥坐而终,享年五十有九。
娶张氏。
子五人:公远、公通、公达、公适、公巡。
二女早卒,一女未笄。
孙男二人:彦回、彦弓。
十月壬申葬于天柱峰南官塘之原。
靖康二年春京师沦陷,君奉母夫人,携幼弟孤侄南奔,寓于衡山
女兄孀居,自岭表迎致,以禄养。
从仕累为筦榷官,公勤廉洁。
岳祠,前政不良能行,值寇暴至,左右皆弃去,独一兵负免之。
君至,即拔为部辖,曰:「士大夫遭乱失节者多矣,小人而能义事,不可不旌也」。
君事偏亲,抚弟甥于隐约中,至于成立,而人无间言。
与人交,开心见诚。
待下宽慈,民间号为佛子
遭亲丧,哀毁无违,服阕如在所。
见权臣欺天擅命,慨然而归,不复出仕。
食指日众,忝养微薄,而安心意恬,了无忧愠。
乃礼修儒,教子以诗书。
不耽于释,不溺于老。
时时独酌,浇灌胸中,以舒写忠愤。
好论秦、汉以来兴亡大事,品量拨乱济世人物。
自东夷深入,及朝家不得已行孟轲氏畏天之论,义气填膺,嚬蹙切齿,言曰:「人能磨琢性情,至于无血气争竞之心,然后可以从仕。
吾侪狭隘小人,岂能广大如此」!
君平易简直,不脩饰以取誉,不奔走以干进,虽圣主仄席,有诏求亲贤,而当路无由知之,未及举用,遂尔沦亡。
干将镆铘,不斩不伐,则莫知其足以摧击坚强也;
镜涵其明,不照不鉴,则莫知其足以区别妍丑也;
士藏其器,不登不洁,则莫知其足以处大事、济大难也。
国步方未平,有如此宗子,犹不得一伸其所蓄,况幽远之大哉!
安得抡材之士肯尽搜求举用之道乎!
噫!
国家兴隆,在天下贤士汇征而已。
欲以觉今阐后,此赵君墓表之所以书也。
赵监(一) 南宋 · 陆九渊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八、《象山集》卷一
垂谕新工,尤慰勤企。
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曰阴阳,在地曰柔刚,在人曰仁义。
故仁义者,人之本心也。
孟子曰:「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
又曰:「我固有之,非由外铄我也」。
愚不肖者不及焉,则蔽于物欲而失其本心;
贤者智者过之,则蔽于意见而失其本心。
故《易·大传》曰:「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徇物欲者,既驰而不知止;
徇意见者,又驰而不知止。
故道在迩而求之远,事在易而求之难,道岂远而事岂难?
意见不实,自作艰难耳。
深知其非,则蔽解惑去而得所止矣。
道本自若,岂如以手取物,必有得于外然后为得哉?
邓丞于此深知端绪,幸与进而图之。
赵监(二) 南宋 · 陆九渊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八、《象山集》卷一、吹剑录外集
社仓事,自元晦建请,几年于此矣,有司不复挂之墙壁,远方至无知者。
某在敕局时,因编宽恤诏令,得见此文,与同官咨叹者累日,遂编入广赈恤门。
今乃得执事发明之,此梭山兄所以乐就下风也。
其间琐细,敢不自竭。
需公移之至,续得布禀。
道外无事,事外无道,向尝以智愚、贤不肖、过不及之说布复,想洞然无疑于此矣。
《诗》称文王「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康衢之歌尧亦不过如此。
《论语》之称舜、禹曰:「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
人能知与焉之过,无识知之病,则此心炯然,此理坦然,物各付物,会其有极,归其有极矣。
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不然,则作好作恶之私,偏党反侧之患,虽贤者智者有所未免,中固未易执,和固未易致也。
深欲一至函丈,而冗扰未能,辄此荐其区区,尊意以为何如?
幸有以教之!
赵监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五三、《盘洲文集》卷七○
相从曩日,夙期事业之成;
一诀终天,孰谓死生之隔!
供桑门之净侣,演贝叶之妙文。
有赖慈悲,为崇福德。
某人襟灵开豁,论议该通。
奥篇远探于羲农,健笔仰师于韩柳。
出名家而延赏,旧矣奉祠
逢近属之来归,释然让爵。
喜愠不形于色,得丧莫累其心。
人之难能,世所推重。
暨参佛祖,顿悟禅宗。
地水火风,了觉此身之妄;
梦幻泡影,豁超是观之空。
念再世之契深,在诸亲而情厚。
忽闻音讣,深切哀悰。
不胜悲悼之私,少仗庄严之助。
伏愿济慈航于彼岸,分法炬之馀光。
善缠恶缠烦恼缠,悉皆解脱;
我相人相众生相,益契真如。
醉落魄 赵监惠酒五斗以应重九之节,至晚 其二 饮,赋之 宋 · 赵善括
 押词韵第十七部
重阳时节
可怜又是天涯客。
扁舟小泊花溪侧。
细雨斜风,不见秦楼月。

白衣望断无消息。
举觞一笑真难得。
归兮学取彭泽
采菊东篱,悠然见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