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送别友人诗(《诗纪》云。外编作任昉者非。) 南梁 · 沈约
 押霰韵
君东我亦西,衔悲涕如霰。
浮云一南北,何由展言宴。
方作异乡人,赠子同心扇。
遥裔发海鸿,连翻出檐燕。
春秋更去来,参差不相见(○《类聚》二十九。文苑英华二百二十六。《诗纪》七十三。)
太常卿任昉墓志铭 南梁 · 沈约
四言诗 出处:全梁文卷三十
天才俊逸,文邪弘备。
心为学府,辞同锦肆
含华振藻,郁焉高致。
川溪望归,岩阿待阙
幽光忽断,穷钉黯灭。
尔有令问,兰薰无绝(《艺文类聚》四十九)
太常敬子府君 南梁 · 王僧孺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二
耻一物之不知,惜寸阴之徒靡,下帷闭户,投斧悬梁,虽玄晏书淫,文胜经溢,康成之忽忘所往,公叔之颠坠硎岸,无以异也。
若夫天才卓尔,动称绝妙,辞赋极其清深,笔记尤尽典实,若问金石,似注河海,少孺速而未工,长卿工而未速,孟坚辞不逮理,平子意不及文,孔璋伤于健,仲宣病于弱,其有集论尚书,穷文质之敏,驻马停信,极亹亹之功,莫尚于斯焉。
君职等曹张,声高左陆,时乃高辟雪宫,广开云殿,秋窗春户,冬焕夏清,九酝斯浮,百羞并荐,云销月朗,聿兹游客,朋来旅见,辞人才子,辩圃学林,莫不含毫咀思,争高竞敏。
乃整袂端襟,翰飞纸落,豪人贵仕,先达后进,莫不心服貌惭,神气将军
顾余不敏,厕夫君子之末,可称冥契,是为神交,二三君子,唯以从游日暮,亭号昭仁,庶子云咫尺,康成斯在,借此嘉言,将无绝乎千载(《艺文类聚》四十九。)
任昉 南梁 · 萧衍
 出处:全梁文卷二
聊为七夕诗五韵,殊未近咏歌,卿虽讷于言,而辩于才,可即制付使者(《文选·任彦升奉答敕示七夕诗启》注引《任昉集》)
任昉奏郊庙备六代乐 其一 南梁 · 萧衍
 出处:全梁文卷六
周官分乐飨祀,虞书止鸣两悬,求之于古,无宫悬之议,何事人礼缛,事神礼简也。
天子袭兖,而致敬不文,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则以少为贵矣。
大合乐者,是使六律与五声克谐,八音与万舞合节耳,岂谓致鬼神只用六代乐也?
其后即言分乐序之,以祭以享,此乃晓然可明,肃则失其旨矣。
推检载籍,初无郊禋宗庙。
遍舞六代之文,唯明堂位曰,禘祀周公于太庙,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皮弁素帻,裼而舞大夏,纳夷蛮之乐于太庙,言广鲁于天下也。
夫祭尚于敬,无使乐繁礼黩。
是以季氏逮暗而祭,继之以烛,有司跛倚,其为不敬大矣。
他日祭,子路与焉,质明而始,晏朝而退。
孔子闻之曰,谁谓由也不知礼乎?
若依肃议,郊既有迎送之乐,又有登歌,各颂功德,遍以六代继之,出入方待乐终,此则乖于仲尼韪晏朝之意矣(《隋书·音乐志》上)
任昉奏郊庙备六代乐 其二 南梁 · 萧衍
 出处:全梁文卷六
案言大合乐者,是使六律与五声克谐,八音与舞蹈合节耳。
岂谓致鬼神只用六代乐也?
其后即言乃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此则晓然已明,肃则失其旨矣?
推检记载,初无宗庙郊禋遍舞之文,唯明堂位云,以禘礼祀周公于太庙,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皮弁素帻,裼而舞大夏,纳夷蛮之乐于太庙,言广鲁于天下也。
按所以舞大武大夏者,止欲备其文武二舞耳,非兼用六代也。
夏以文受,周以武功,所以兼之,而不用濩者,濩,武舞也。
周监于二代,质文乃备。
纳蛮夷乐者,此明功德所须,盖止施禘祭,不及四时也。
今四时之祭,而不遍舞者何?
夫祭尚于敬,不欲使乐繁礼缛,故季氏逮暗而祭,日不足,继之以烛,虽有强力之容,肃敬之心,皆倦怠矣,有司跛倚以临祭,其为不敬大矣。
他日祭,子路与焉,质明而始行事,晏朝而退。
孔子闻之曰,谁谓由也而不知礼乎?
儒者知子颓宴享,犹舞六代,不知有司跛倚,不敬已大。
若依肃议用六代乐者,郊既有迎神之乐,又有登歌,各颂功德,遍以六代继之,出入方待乐终。
然后罢祭者,此则乖仲尼韪晏朝之旨。
若三献礼毕,即便卒事,则无劳于遍舞也(《通典》一百四十七)
任昉 南梁 · 陆倕
 押尤韵
南史曰:御史中丞。后进皆宗之。时有彭城刘孝绰刘苞刘孺吴郡陆倕张率陈郡殷芸沛国刘显到溉到洽。车轨日至。号曰兰台聚
和风杂美气,下有真人游。
壮矣荀文若,贤哉陈太丘
今则兰台聚,万古信为俦。
任君本达识,张子复清修。
既有绝尘到,复见黄中刘(○南史到溉传。《诗纪》九十。)
感知己赋赠任昉 南梁 · 陆倕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三
夜申旦而不寐,独匡坐而怨咨。
命仆夫而夙驾,指南馆而为期。
学穷书府,文究辞林。
既耳闻而存口,又目见而登心
临淄之借书,类东武之飞翰。
轸工迟于长卿,逾巧速于王粲
固乃度平子而越孟坚,何论孔璋而与公干,或欲涉其涯涘,求其界畔。
则浩浩淃淃,彪彪《泪干》》,譬长铗于鞘中,若龙渊与蜀汉
济济冠盖,祁祁隽逸。
有窃风以味道,咸交臂以屈膝,或望路以窥门,空升堂而人室。
彼春兰及秋菊,尚无绝于众芳。
矧重仁与袭义,信辽辽兮未央。
言追意而不逮,辞欲书而复忘,窃仰高而希骥,忽脂车而秣马。
既一顾之我隆,亦东壁之余假。
延州之如旧,同伯喈之倒屣。
附苍蝇于骥尾,托明镜于朝光。
谓虚无而为有,布籍甚于游杨。
于是柔条飒其成劲,白露变而为霜。
岁忽忽而遒尽,忧与爱兮未忘。
聚落茎于虚室,听羁雀于枯杨。
炖郁悒其谁语,独抚抱而增伤。
托异人以蠲忧,类其文而愈疾。
黄琼之寄居,造安仁之狭室。
车出门其已欢,无论衔杯与促膝。
譬邹子之吟松,故未寒而能,徒纳壤以作高,陋吞舟而为罔。
墨子之爱兼,逢太丘之道广。
陪九万以齐征,激三千而同上。
识公沙于杵臼,拔孝相于无名。
非夫人之为感,孰云感于余情。
指北芒以作誓,期郁郁于佳城(《艺文类聚》三十一。)
任昉 南梁 · 到洽
四言诗
兽生文蔚,凤亦五色。
绚彩火然,岂由画饰。
猗欤若人,不扶自直。
数仞难窥,万顷谁测。(一章)

四教必修,九德斯备。
往行前言,多识罔匮。
一见口传,暂闻心记。
生知之敏,昔餐今至。(二章)

艺不兼游,择其从善。
苞罗载籍,绝妙虫篆。
该综名实,宪章朝典。
不体良才,孰营心辩。(三章)

在昔未遘,乃眷伊人。
余未倒屣,先枉清尘。
顾惭菲薄,徒招好仁。
倾盖已旧,久敬弥亲。(四章)

交好,升堂拜母。
亦蒙吾贤,此眷之厚。
恩犹弟兄,义实朋友。
岂云德招,信兹善诱。(五章)

欣遇以来,四载斯日。
运谢如流,时焉岁聿。
月次既穷,星回已毕。
玄象昼昏,明庶晓疾。(六章)

妍拙不齐,方员各取。
子登王朝,为代规矩。
余栖一丘,卧痾静处。
同尽性分,殊涂嘿语。(七章)

得于神遇,相忘道术。
若水之淡,乃同胶漆。
岂寄呴濡,方申绸密。
在心为志,非诗奚述(○文馆词林百五十八。)(八章)

任昉 南梁 · 到溉
 押覃韵
南史曰:溉为建安太守任昉寄诗求二衫段。溉答云。
予衣本百结闽中徒八蚕。
假令金如,讵使廉夫贪(○南史到溉传。《御览》六百九十三引沈约《宋书》。《诗纪》九十二。)
侍宴诗(《诗纪》云。外编任昉者非。) 南梁 · 刘孝绰
 押药韵
清宴延多士,鸿渐滥微薄。
临炎出蕙楼,望辰跻菌阁。
上征切云汉,俛眺京洛
城寺郁参差,街衢纷漠漠。
禁林寒气晚,方秋未摇落。
皇心重发志,赋诗追并作。
自昔承天宠,于兹被人爵。
选言非绮绡,何以俪金雘(○《类聚》三十九。文苑英华百六十九。《诗纪》八十七。)
归沐呈任中丞昉诗(《诗纪》云。南史云。孝绰天监初著作郎。为归沐诗以赠任昉。即此诗也。有答诗。) 南梁 · 刘孝绰
 押鱼韵
步出金华省,还望承明庐。
壮哉宛洛地,佳丽实皇居。
虹霓拖飞阁,兰芷覆清渠。
圆渊倒荷芰,方镜写簪裾。
白云夏峰尽,青槐秋叶疏。
自我从人爵,蟾兔屡盈虚。
杀青徒已汗,司举未云书。
文昌愧通籍,临邛幸第如。
夫君多敬爱,蟠木滥吹嘘。
时时释簿领,驺驾入吾庐。
自唾诚䃤玞,无以俪璠玙。
但愿长闲暇,酌醴荐焚鱼(○文苑英华二百四十七作归沐呈任中丞。注云。时为著作郎。《诗纪》八十七。又《类聚》三十一作赠任中丞。引庐、居、渠、疏、鱼五韵。)
任昉南海俗谚 南北朝 · 无名氏
 押灰韵
述异记曰:凡珠有龙珠。龙所吐者。蛇所吐者。南海俗谚云云。言蛇珠贱也。
蛇珠千枚。不及玫瑰(○述异记下。)
任昉引越人谚 南北朝 · 无名氏
 押虞韵
述异记曰:越人谚云。
种千亩木奴。不如一龙珠(○述异记下。)
任昉引古诗论武陵 南北朝 · 无名氏
 押支韵
述异记曰:邺中铜驼乡。魏武帝陵下铜驼石。大各二。古《诗》云:
石犬不可吠。铜驼徒尔(○述异记。)
任昉引古诗论香泉 南北朝 · 无名氏
 押真韵
述异记曰:吴故宫亦有香水溪。俗云西施浴处。至今馨香。古《诗》云:
安得香水泉,濯朗衣上尘(○述异记。)
任彦升850年 唐 · 李商隐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任昉当年有美名,可怜才调最纵横。
梁台初建应惆怅,不得萧公作骑兵。
任昉 北宋 · 文同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幸自文章亦可怜,不消一事已为贤。
何如却逐虫儿去,忍耻更来王亮前。
任昉王俭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四、《山谷全书·外集》卷二三、《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九二、《永乐大典》卷六八三二
任昉王俭:「在物斯厚,屈身以约,玩好绝于耳目,布素表于造次,室无妪妾,门多长者。
立言必雅,未尝显其所长;
持论从容,未尝言其所短。
弘奖风流,许与气类。
虽单门后进,必加善诱,勖以丹霄之价,弘以青冥之期。
诠品人伦,各尽其用,居厚者不矜其多,处薄者不怨其少。
穷涯而返,盈量知归」。
余尝玩斯文,不能释手。
作人如此,安往而不得其所哉!
故书以遗静翁,或有补于智者千虑之失。
满庭霜/满庭芳 任昉尝为西安太守,风流名迹,图经史牒具载,感今怀古作 宋 · 葛胜仲
 押江韵
百不为多,一不为少,阿谁昔仕吾邦。
共推任笔洪鼎力能扛。
不为桃花禄米,雠书倦、一苇横江。
招寻处,徒行曳杖,曾不拥麾幢。

山川,真大好,鱼矶无恙,密岭难双。
听讼诉多就,樵坞僧窗。
岁月音容远矣,风流在、遐想心降。
云烟路,搜奇吊古,时为酹空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