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裴叔业寿春内属下诏景明元年正月丁未 北魏 · 元恪
 出处:全后魏文卷八
叔业明敏秀发,英款早悟,驰表送诚,功高振古,宜加褒授,以彰先觉。
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豫雍𠵷徐司五州诸军事征南将军豫州刺史封兰陵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魏书·裴叔业传》)
裴叔业玺书景明元年正月 北魏 · 元恪
 出处:全后魏文卷十
前后使返,有敕,想卿具一二。
宝卷昏狂,日月滋甚,虐遍宰辅,暴加戚属,淫刑既逞,朝无孑遗,国有瓦解之形,家无自安之计。
卿兼兹智勇,深惧祸萌,翻然高举,去彼危乱。
朕兴居在念,深嘉乃勋。
前即敕豫州缘边诸镇兵马,行往赴援。
杨大眼、奚康生铁骑五千,星言即路;
彭城王协尚书令肃精卒十万,络绎继发。
将以长驱淮海,电击衡巫。
卿其并心戮力,同斯大举。
殊勋茂绩,职尔之由,崇名厚秩,非卿孰赏?
并有敕与州佐吏及彼土人士,其有微功片效,必加褒异(《魏书·裴叔业传》)
唐故都督徐州五州诸军事徐州刺史临淄定公房公碑 隋末唐初 · 李百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三
易称易之为书也。有天道焉。
有人道焉。故君子居则观其象。
动则观其变。智以藏往。
感而遂通。是以进退之数有方。
存亡之几可□昔贾生董相。怀王佐之才。
□□□□□命世之□□屯邅于世故摈□□当年轶风电以长鸣。绝云霓而锻翮。
乐天知命。顺时守道。
体忠信而夷险阻。凭清静以安悔吝。
虽□川寂其浸远。而盛德久而愈新。
昔之玉质金相。求益友于千载。
□桂馥。想同气于九原。
则有□□□怀庶几之道。详观出处之迹。
可以追踪胜业。继踵清尘者。
其惟都督临淄定公焉。公讳彦谦。
字孝冲清河人也。
七世祖谌。燕太尉掾
慕容氏□度寓于齐土。宋元嘉中
分□郡之西部置东冀州东清□□绎幕县仍为此郡县人。至于蕳侯。
又于东广川郡别立武强县。令子孙居之。
丹陵诞圣。祥发庆灵。
虞舜受□光启侯服。导原注壑。
若泻河汉之流。竦构干云。
如仰嵩华之峻。□□□植公之十三世祖也。
积德固其宗祊。纯嘏贻其长世。
公侯之门必复。繁衍之祚攸归。
高祖法寿宋大明中主簿武贲中郎魏郡太守
立功归魏。封庄武侯使持节龙骧将军东冀州刺史
薨赠□□□青州刺史谥蕳侯
魏书有列传。重价香名。
驰声南北。宏材秘略。
兼姿文武。曾祖伯祖州主簿
袭爵庄武齐郡内史幽州长史行州事衣□训俗露冕怀戎。累仁义而成基。
处脂膏而不润。祖翼。
年十六。郡辟功曹
州辟主簿。袭爵庄武伯宋安太守
居继母忧。庐于墓次。
世承冢嫡之重。门贻旌表之贶。
乡闾之敬。有过知耻。
宗族所尊。不□而肃。
□伯熊年拱辟开府行参军。仍行□州清河广川郡太守□□神英迈。
器量沈远。寝门之内。
捧檄以慰晨昏。山泽之间。
单车以清寇乱。公禀元精之和气。
体惇粹之淑灵。心运天机。
性与道合。温良恭俭。
应言行之□神采风尚。出仪形之表。
博极图书。□综遗逸。
正经义□时所留怀。绝简研几。
下帷覃思。尽探隅隩。
毕诣精微。或致元白之讥。
非止春秋之僻。吉凶礼制。
今古异同。莫不穷覈根原。
详悉指要。内□亲表达之学徒负笈拥帚。
质疑去惑。公凝神□□函丈无倦。
声□□□山谷对盈自迁定齐土。家已重世。
班懿十纪。旌旗之盛未多。
陈完八叶。鸣凤之祥斯在。
况复里称冠盖。庭茂芝兰。
行则结□连骑。居则撞钟列鼎。
范蠡货财本□卿相阴家仆□旧比封君□之□□公闭心闲馆。以风素自居。
清虚味道。沈冥寡欲。
恭敬以撙节。退让以明礼。
潜隐之操。始擅于州闾。
高亮之风。日闻于海内。
于是偫公仰德。邦君致礼。
物□斯辩旌□盈涂郡三辟功曹。州□辟主簿
其后□□□而从命。公明天人之际。
尧舜之道。其处也。
将委质众妙之门。栖神不死之地。
其出也。将宏奖名教。
博利生民。舟楫可期。
英灵有属。州郡□职□其志焉。
然公以周隋禅代之交。纪纲弛紊。
亦既从政。便以治乱为怀。
眷言州壤。在情弥切。
乃整齐风俗。申明狱讼。
进善黜恶。导德齐礼。
虽在乡国。若处王朝。
政教严明。吏□悦伏。
见危拯难。临财洁已。
利物之□不自为德。不贪之宝。
必畏人知。开皇初
频诏搜扬人物。□王出□京洛致书辟召。
州县并苦相敦逼。公辞以痼疾。
且得遂情偃仰。其后隋文帝忌惮英俊。
不许晦迹丘园。公且□维絷方应荐举。
七年始入京省。授吏部承奉郎
是时齐朝资荫。不复称叙。
鼎贵高门。俱从九品释褐。
朝廷以公望实之重。才艺之优。
故别有此授。以明则哲之举。
俄迁监察御史。每杖节巡省。
纠逖奸慝。心存□□□□□□转授秦州总管录事参军事
汉阳重镇。京辅户门。
管辖一方。允斯盛选。
寻以朝集入京。与左仆射齐公总论考课之法。
黜陟之方。齐公对岳牧以下。
大相叹服。其后具以公言敷奏。
仍有十擢之□□非知□□主竟不能见用□迁许州长葛县令。公镇之以清静。
文之以礼乐。讼以道息。
灾因德弭。百姓感悦。
不忍欺。爱之如慈亲焉。
敬之如神明焉。襁负知归。
颂声载路。解代之后。
吏民追思惠政。树碑颂德。
长葛秩未满。以考绩□异。
鄀州司马。此州荆邓之郊。
华夷舛杂。□俗残犷□情憸诐。
公化之以仁爱。敦之以淳厚。
期月之间。咸知迁革。
寻以州废。解任言归。
夜观星象。昼察人事。
知天地之将闭。望箕颍以载怀。
乃于□山之阴。结搆岩穴。
非唯在乎避世。固亦潜以相时。
大业之初。始班新令。
妙选贤良为司隶刺史。公首膺斯举。
有诏追赴京洛。公以朝纲浸以颓坏。
此职亦是宏济之一方。便起而就徵。
揽辔登车。即有澄清天下之志。
于是激浊扬清。风驰草偃。
行能之类。望景以听升迁
苛暴之徒。承风而解印绶。
进擢者縻爵不致谢言。绳糺者受刑而无怨色。
自非道在至公。信以被物。
其孰能与于此焉。既而□政陵夷。
小人道长。忠言靡用。
正士无施。大业十一年出为泾阳县
未几而遘疾。粤以其年岁次乙亥五月壬辰朔十五日景午
终于官舍。春秋六十有九。
降生一子。光辅帝唐。
叶赞璇玑。参调玉烛。
皇上情深遗烈。□□想于夷门。
眷言才子。便有怀于袁焕。
贞观三年十有二月。乃下诏曰。
纪功褒德。列代通典。
崇礼饰终。著在方策。
隋故司隶刺史房彦谦。世袭簪缨。
圭璋特秀。温恭好古。
明闲治术。爰在隋季。
时属卷怀。未遂通涂。
奄从运往。以忠训子。
义□过庭。佐命朝端。
业隆功茂。宜锡以连率。
光被九原。可赠使持节都督徐泗仁谯沂五州诸军事徐州刺史
四年十一月。又发诏追封临淄公
食邑一千户。谥曰定公
礼也。五年岁次辛卯三月庚申朔越二日辛酉
安措于本乡齐州亭山县赵山之阳。惟公风格凝整。
神理沈邃。内怀温润。
外照光景。追思仪范。
暧似文戌之图。邈想风□懔若相如之气。
时逢战争。术益从横。
或耻问仁。用安嘉遁。
收文武之将坠。殊山林而忘反。
是故销声贵里。隐异迷邦。
戢曜高门。处非绝俗。
优柔六艺。纷纶百氏。
采绝代之阙文。总前修之博物。
虽昔□明实□□□识疏属之神辩□鼠于汉朝。彰委蛇于霸业。
无以尚也。彫虫小技。
曾未□怀。时有制述。
将符作者。致极宏远。
词穷典丽。足以克谐声律。
感召风云。岂唯白雪阳春。
郢中寡和而巳。永唯书契之□□□□□□迹草隶之妙。
冠绝当时。□□幼年孝友惇至。
未离襁褓。便遭极罚。
裁有所识。□访家人发言号绝。
不自胜处。年十有五。
出后傍宗。深惟鞠养之慈。
将阙晨昏之礼。辞违之辰。
感切行路。及就养□□不异所生。
两门丧纪。并逾制度。
哀毁之至。声被朝野。
□以期功之戚。甘旨未尝。
朋友之丧。远近毕赴。
人伦之纪。礼法之隆。
近古以来。未之有也。
且复留连宴赏。提携臭味
登山临水。必动咏言。
清风朗月。□□□□□□满席且得□□之孙门□□通时许慈□之御指囷无倦。
解□未已仁义□厚资产屡空。以斯器望。
穷兹至道。谓宜俯拾青紫。
增曜台阶。而止类太邱。
宏道下邑。遽同子产
空闻遗爱。报施之理。
何其爽欤。若夫死生者形骸之劳息。
夭寿者大化之自然。固知命之不忧。
岂居常而为累也。然行周于物。
寒暑不能易其心。智周于身。
变通不能穷其数。而灵祇多忍。
幽明永隔。散精气于风烟。
委容质于泉壤。可不哀哉。
于是四方同志之士。百里怀音之客。
式遵盛烈。共勒丰碑。
百药爰以畴昔。妄游兰芷。
宁谓正始之音。一朝长谢。
师资之德。百舍无从。
义绝宾阶。哀缠宿草。
思效薄技。觊申万一。
仰惟治身之术。立德之基。
固系辞可以尽言。岂言之而无愧也。
乃为铭粤。遐观方册。
历选人伦。名固难假。
德必有邻。颜闵遗迹。
曾史芳尘。同声比义。
允属通人。于铄通人。
□□膺庆司空规矩。民胥攸训。
地灵贻福。天齐分命。
世祚有徵。重光无竞。
显允君子。丕承宠光。
灵河擢秀。日观含章。
元门味道。幽谷迷方。
陆沈通德。朝隐康庄。
仪凤潜灵。彫龙振藻。
宏之在人。一变至道。
昭章□训寂寥元草。文质彬彬。
波澜浩浩。齐物无待。
随时吐曜。导俗澄原。
训民居要。州将贻喜。
邦君长啸。乃眷韬钤。
还归渔钓。三径虽阻。
八纮方密。僶俛末班。
逶迤下秩。司宪邑宰
循名责实。御众以宽。
在刑惟恤。履斯异行。
乘□丕基。才高位下。
有志无时。和光偶俗。
诞命膺期。□扬投贾唯兹在兹。
树德不已。蹈仁无斁。
遗构有凭。高门以辟。
眷言上寿。方期永锡。
载伫太阶。翻归厚夕。
义高表墓。道贵扬名。
式昭文物。用纪哀荣。
抽簪故吏。制服诸生
一刊圜石。□□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