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祭湖心广福魏王 宋 · 史浩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一八、《鄮峰真隐漫录》卷四三
洪惟昭代,克生贤王。
王出为郡,我还故乡。
邂逅相遇,念旧不忘。
或陪燕俎,或和诗章。
间得共醉,乐未渠央。
我忽环召,再坐庙堂。
王犹符竹,誉谒
遂加牧伯,宠命煌煌。
谓宜三锡,入觐吾皇。
兰陔戏䌽,密侍清光。
九重注想,指日治装。
夫何属疾,趣驾莫遑。
及我告归,王已穴藏。
岿然坛壝,庙食此方。
顾瞻貌像,宁不衋伤!
惟王阴德,荫美甘棠。
虽云往矣,死而不亡。
必与造物,八极翱翔。
今兹寓奠,肴茗馨香。
王其来兮,歆此一觞。
西山广福院二首 其一 宋 · 杨璇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野寺孤峰上,危楼耸翠微。
捲廉沧海近,洗钵白云飞。
竹影临经案,松花点衲衣。
日斜登望处,湖畔一僧归。
西山广福院二首 其二 宋 · 杨璇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地势连沧海,山名号紫微。
景閒僧坐久,路僻客来稀。
峡影青相照,河流石自围。
尘喧都不到,安得此忘归(以上《咸淳临安志》卷八五)
广福 宋 · 危固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二月杨花满路飞,莺篁清巧弄晴晖。
谁知骚雅寻芳客,寂寞东风马上归。
左朝请郎尚书户部侍郎江浙京湖广福建等处都大发运使史正志乞守本官职致仕不允诏乾道六年十月五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五、《玉堂类稿》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朕乃者发官以示四方,庶几《大易》理财之义、《虞书》养民之政复见今日。
卿由侍从,首在选中,亦既宣劳,方期底绩。
乃因奉计,遂欲告归,是岂朕责成之指哉?
传不云乎:「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
卿其平心审思,使国用足于上,民力裕于下,称朕意焉。
所请宜不允。
冷世修游顶山广福 南宋 · 赵公豫
五言绝句 押梗韵
山寺寂无僧,空门白云冷。
惟有寒松枝,悠然照潭影。
东塔广福教院记 南宋 · 鲍义叔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四三、《至元嘉禾志》卷二二、光绪《嘉兴府志》卷一八
嘉禾郡之东偏,距关五里而遥,有广福贤首教院,幽阒僻左,居无嚣尘。
仆记少时偕伯仲氏肄业于斯,比竹茨草之室,不支风雨,鱼鼓罢响,斋厨弗充,并院西南桐界之内,仅有废塔二级,馀悉神林鬼冢,蛇虺所孕育,污莱不食,多历年所。
仆既长立,宦学飘零,二十年间,家居官居,足迹未始一踵旧游也。
侧聆里闬士女话,谓是院旬岁典刹得人,轮奂日新,龙象云集。
强仆往临视之,至则寂然法师清雅肃客而入。
外敞三门,金篆高揭,天魔镇守,万法之要关也。
门内即塔院,露盘匝地,风铃韵天,群迷之标指也。
塔院直北,建大悲宝阁,浮空百尺,俯瞰日星,清净之目,母陀之臂,具足妙相,普现声闻,正觉之道场也。
献殿八楹,枕阁前轩,凿池引流,芙蕖自然,可以建斋行道,烧香散花,精于佛寺之宇也。
阁后飞桥跨空,过华严堂,高广宏旷,金碧璀璨,猊座巍峨,荃庑周绕,敷演圣言之所也。
堂后辇土为台,以建上方,燕安身心,瓶锡是寄。
东辟一轩,轩外钜,千挺扶疏,昼阴人天,尊仰之所也。
廊庑臂伸,斋房指列,窗牖虚明,巾单整洁,诸教比邱体用双修之地也。
西则有大天龙,背负踊起,轮藏在焉。
东则有香积妙供,苾刍芬芳,库司在焉。
以至纲统之寮,伊蒲之舍,澡涤之室,溷湢之轩,莫不崇深壮丽,甲乙于诸山。
其他小物细故,动欲垂示久远,未尝茍且。
仆既周游观览,乃慨叹而谓雅曰:「昔黄太史有『毁中民百家之产而成一屋,夺农夫十口之饭而饭一僧』之语,况受供于日中,托宿于林下,续禅床以断薪,绕饥腹以三篾,皆师宗门之故事也。
向者败屋数区,不犹愈乎」?
雅炷香合爪言曰:「毗卢遮那,宫殿楼阁,光遍十方,无所分别。
一弹指顷,三昧现前,讵与夫人间世经纪究度,规画主办,后成就者之比哉?
是刹故基硗埆庳陋,狸鼠庭除,蜗蚓几席。
诚不可与一朝夕杂处也。
况欲阐扬宗风,安集徒侣,其可耶?
兹地爽垲高明,故命工撤取之。
凡栋楹、梁桷、盖瓦、级塼之具,皆长者自为布金,舍己爱乐,无所靳惜。
领徒以来,檀信施入,悉助其费,不铢黍留,故能奋其惫于创残摧败之馀,而无厉民骇众之举。
适岁旱涝,此方贫弱不自存者,厚以役直,使食其力,俱知心兢,不敢告劳,亦我大雄氏慈悯方便之一也。
居士以斯言为信,其为證明之」。
仆曰:「有是哉。
汝佛如来尝示不诳语之戒,仆傥未信而言,于心有负」。
故摭实以为之记。
师,昆山人也。
纯直简古,于华严宗旨川流电激,学者坐夏,无虑千指,是岂特能缮弊支倾而已哉。
庆元庚申二月己未日承议郎、新佥书江阴军判官厅公事、赐绯鱼袋永嘉鲍义叔记。
请智老住广福 南宋 · 王炎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一二、《双溪类稿》卷二七
谈禅若露机锋,半成魔说;
传法不落窠臼,方是正宗。
临济之派流,得达摩之皮髓,可续祖师命脉,能开衲子眼根。
某人宗说俱通,行解相应。
竹庵之文采,只务遮藏;
具佛眼之圆明,未尝吐露。
诸方尊宿,渐觉凋残,南岳丛林,亦见衰落。
不是滴狮子乳,如何勘野狐涎。
云在岫中,虽无出意;
舟逢水后,自有行时。
直饶不打葛藤,也且一拈黄叶。
坚老广福 南宋 · 袁说友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高僧七十未龙钟,飞锡飘然百里中。
正欲逢场施手段,不妨临老入花丛。
把茅便可传宗旨,一钵由来是祖风。
直要空门高著眼,看渠拍手任西东。
嘉泰壬戌上元日访全老于净林广福院观沈傅师隆茂宗画赠诗二首(见咸淳临安志) 其一 1202年 南宋 · 姜夔
五言绝句 押遇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深衣跨羸骖,杳杳春山路。
入寺君未知,閒看移桂树
嘉泰壬戌上元日访全老于净林广福院观沈傅师隆茂宗画赠诗二首(见咸淳临安志) 其二 1202年 南宋 · 姜夔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沈碑含秀润,隆画出神奇。
道人那得此,老子乃耽之。
朴翁过净林广福(见咸淳临安志)1202年1月15日 南宋 · 姜夔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七部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四人松下共盘桓,笔砚花壶石上安。
今日兴怀同此味,老仙留字在孱颜。
仆以绍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跻风篁探龙井遂至广福谒三贤像阅旧碑追观一代风流为赋此诗适月林依公留设茗供因书以遗之他日能为我揭诗板于壁间使示来者亦山中之一助也(龙井寺有辨才师赵清献苏文忠塑像) 南宋 · 周端臣
 押支韵
奇石烂横道,兹山信多姿。
江湖酾两股,一泓乃孤危。
相传龙所家,或恐神护持。
腥风转霮䨴,阴崖立淋漓。
惜无纬萧勇,探此抱宝痴。
山僧作屋意,惨澹生幽思。
胡为金缪影,颠倒眩俗儿。
坐来百念失,苍官导前驰。
招提果深登,屐痕恍前期。
咄哉少肉山,著此高颧师。
端能致遨游,绝唱相娱嬉。
过溪亦何事,相送了不疑。
渠能缚禅律,因来数须眉。
我爱秦郎记,字压头陀碑。
月林只夜夜,人物自一时。
贤愚尽蚁封,来者吾得知。
印可堂住广福山门诸山两疏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三、《北涧集》卷八
珠岂知合浦之浑,去而忘反;
璧安俟连城而重,全亦何难。
既虚载月之舟,当顺回渊之水。
恭惟某人落落蜕俗,兢兢履冰。
虽捐躯为法,讵敢辞劳;
至践青折萌,未始少忽。
振故山于将废,必然肯来;
为此道而扶颠,何所不可。
眷玄学葵倾之敬,慰紫荷橐之灵。
尚堪一行,敢怠三请(山门。)
因顿入圆,江汉朝宗于海;
弹偏击小,丘陵不至于山。
续半千间世之灯,偿百万买邻之愿。
恭惟某人惟一真实,摄诸律仪。
统有宗,会有元,辩说无碍;
进以礼,退以义,去留适宜。
方欲事玄龟六藏,岂谓中青铜万选。
车溪正令,全提又见重新;
贫女短檠,分照何妨遥夜?
按:诸山。
成都府永怀庙神封忠烈广福仁佑文惠王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七、《鹤林集》卷一一
敕:昔汉宣帝益州金马碧鸡之神,遣使持节求之。
今载祀典,领于祠官者,又不但金马碧鸡之神。
以忠义而祠于眉者二,孟昭图之于蟆颐津,花敬定之于东馆镇是也。
具神某,英风盖世,勇略过人。
当子璋僭叛时,卿特成都一牙将耳,乃能手锄元凶,以五六州挈还唐之职方。
使高祖当此时,必不兴猛士之叹;
孝文当此时,必不起良将之思。
其明威义烈,亘万古而如在,所谓镇蕃部,擒溃贼,特其细也。
爰即旧封,再加美号。
尚时式享,以奠四方。
可。
寻访广福 南宋 · 释绍嵩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旧邑浮航外,青山千万重。
访僧舟北渡,归寺海西峰。
薄薄云收日,微微雨洒
可堪添客恨,闻打暮天钟薛舜俞陈羽韦庄贾岛诚斋贾岛刘昌诗贾岛
昌大师号曰桂岩广福说偈勉之 南宋 · 释心月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桂岩飘香,时节催开选佛场。
莫作末山施半杓,使人特地唤娘娘
聪大师号无闻送广福住院 南宋 · 释心月
七言绝句 押佳韵
来日台山大会斋,隔身句子绝安排。
如今已落无闻手,双放双收机莫偕。
广福长老画无准顶相请赞 南宋 · 释心月
 押翰韵
这慈尊,曾自赞。
煮不熟,烧不烂。
有软顽,没思算。
秤须弥重四两,量虚空阔丈半。
更有白■(亻幺刀)不是处,付与无闻,从公理断。
广福院记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一四、《本堂集》卷四八
吾州广福院住持契和,旧所接识,会间从容,言其院之故:「院本五代时寡妇张氏家,氏事佛,日课《法华经》甚严,俄梦所居地有七僧,若胎生莲华上者,益以信向。
汉乾祐二年僧正仁赞之,舍其屋与田为罗汉院
有可誴者七岁,专一室修净行,历四十年,床下地生白莲花一朵,随而跏坐入灭,湖海腾播,院之名以重。
住者直下世袭。
宋太平兴国九年改赐今额。
嘉定十三年,曰文鼎始规革其旧,犹未能备。
嗣则曰宗诠,曰善能,曰如日,鳞次出力,崇奉大士以殿,讲习大众以堂,管钥出入以门,神天像设、斋房、庖湢,纤悉以具。
初,张氏所舍屋地为基一十二亩六步,田止二百八十亩。
后如日舍一十有二亩,黄氏舍五亩,俗人徐文炳、文焕各舍一十亩。
契和之来,以衣钵资置五十亩,于是田之积为亩至三百六十有七。
其概如此。
惟是负城,僧舍罹几燎煽,煨烬中岿然全存,或者张氏愿力洪深,劫火有不能犯,是尤可纪。
五代迄今,未有所托笔,岂非大缺事?
兹敢以请」。
余曰:「师之言即记,奚以余言为」?
而三四年间,申其请以书者狎至,余于是有不自已于言者。
井里废,古道散,世之齐民有不暇问其何如,间礼义以饬其初,文献以诏其后,三世以往,希不失矣。
甚而一世二世,大戾其祖若父,以自绝其绪者,滔滔皆是。
彼张氏举其夫妇子孙之念,一归之空门,余于心固有未契,而能使之洁圭祠室,香灯梵呗,一饭必祝,数百年如一日,更相乐助培之未艾,张氏之见既得之矣。
今契和且欲详其本末,书以入石,则张氏之祠与院相为无穷。
又将此事始就佛氏家而求,如契和者,用心亦可谓不忘其本。
然则所以记者,岂特为契和而已,固有感于斯云。
前具官陈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