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权夔宪举㬊亚夫遗逸奏状 南宋 · 度正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六四、《性善堂稿》卷五
照会嘉定十四年十月初四日司明堂大礼赦文,内一项:「应士人有节行、才识、学术,素为乡里推重不求闻达者,委监司帅臣周加搜访,每路一二人,仍与本州长吏具从来所为事实、所通学术,连衔结状,保明闻奏,不得以常才备数。
委三省再加察访,如所举不妄,特与擢用」。
当职寻具奏曰:臣闻《论语》:「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国家三岁一讲大礼,每以举遗逸为先务,累朝所得遗逸多所补益,载在国史,以为美谈。
其后有司第存其目,州县不复留意搜访,岂真无遗贤哉,盖失于因循矣。
皇子新立,必将搜罗岩穴,博选经明行修、淹贯圣贤之学者以充赞讲,专一辅导,臣用敢恪意访察,以应明诏。
伏见涪州布衣㬊渊,性资沈静,履行清修,深明经学,颇通世务。
少从故礼部侍郎李焘游,爱其志。
中年又往建宁从故侍读朱熹亦爱之,留之门,使与诸孙校书
熹之门人众矣,惟渊从之为最久,闻其言为最详,记其说为最备,故其得之为最精。
建阳书坊所刊朱熹经说,渊之所录《易说》实居其首,故江东提举李道传所集《朱熹语录》,渊之所录亦附载其中。
渊自通材,非不求仕,盖尝应举于乡,适遭权臣以朱熹之学为伪而抑绝之,故虽文理优长而有司不敢取。
及朝廷清明,崇尚其学,而渊已衰老,不复从事于科举矣。
今朝廷登进群才,不间疏贱,如渊所蕴,未易多得,乃独使老于岩穴,无所施用,窃为明时惜之。
伏望圣慈详今来所陈㬊渊本末,特赐指挥,召至朝廷,察其所学,如所言谬妄,敢逃谴责?
如其所举委有可采,乞量加录用,以慰四方遗逸,以为践修于幽隐者之劝。
〔贴黄〕臣生长川蜀,自幼颇留意学问,故川蜀之笃于学问者臣皆得而知之。
西川则家樵、李心传,东川则有苏振文,皆晦迹丘园,著书自乐。
窃虑州县不能具宣朝廷德意,失于采访,臣今僭率并及之。
〔又贴黄〕臣窃观祖宗之时,待遗逸之士固有等级,其上则不次擢用,其次则处之太学,又其次则处之州县之职,盖系其人材行何如。
遗逸之目亦有召而不至者,有既至不愿仕者,亦系其人志尚何如。
大抵收召遗逸自是盛时美事,凡有荐举者,愿朝廷特为施行,初不患来者之多,又不患无以处之也。
〔又贴黄〕臣伏见自迩年以来,财用困乏,理财用之官,往往以羡馀为献。
窃以为共济艰难,尤须人才,故请以遗逸为献。
重修王回嘉定中 南宋 · 樊泰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九、《闽中金石志》卷八、乾隆《仙游县志》卷一三、道光《福建通志》卷二一、民国《福建通志·金石志》石一○
先正御史王公字景深,而嘉祐中有与公同姓名者字深父,亦闽人
深父进士,主卫真县簿,未一岁,弃去。
治平二年,朝廷以南顿县事起之,而深父已没矣。
后八年,御史公始举进士,以端方亮直闻天下,为元祐诸公所知,而绍圣元符用事者深嫉之。
邹道乡以言事谴,公坐党人,遂削官归里。
徽宗即位,复召公入台。
故名在元祐党籍者,御史公也。
恭惟国家自祖宗涵养士气,至于嘉祐之末、元祐之初,号为君子道长,朝廷极盛之时,而吾闽人物益显于世,矧有如二君子相先后、同姓名出于其间,呜呼盛哉!
泰之昔尝敬诵《陈后山文集》,因见御史公挽诗,颇以未及访公出处之详为愧。
及来试邑于此,则公之丘墓在焉,始获拜公之祠于鸡山精舍。
暇日从其家得司谏吴公所述志文,且访其家世遗事,乃知公平生交友皆一时刚正之士,如邹道乡、陈了翁、田承君,为尤厚善者。
泰陵谋立刘口后,道乡以谏稿属公润色,其间剀切之词皆公发也。
迨公捐馆舍,内相王明叟、舍人曾子开偕诸公力请于上,官其一子。
既而崇宁钩党之祸作,则复夺其官,虽绍兴举褒赠之典,录党人之后,而家贫力弱,吏扼不行,士论至今冤之。
泰之于是肃然起敬而言曰:士穷乃见节义,不容然后见君子。
所居议论孰不以名义自任,及一旦迫之以威,诱之以利,鲜不隳所守者。
当绍圣党与气焰薰灼之时,公之乡人方与政,使挠节从之,则富贵立致,公乃挺然如此,盖可立懦夫于百世之下,其关世教,岂不大哉!
祠宇芜陋,不足揭虔妥灵,前人哀挽揭于楹柱间者往往漫灭。
旧有萍斋先生所书祠堂记,岁月寝久,又失其传。
是用即其故祠重加葺治,仍取公墓志与邹道乡墨迹、名公诗文,刻为二碑,寘诸祠侧,具叙其颠末,而刊之碑阴,虽未足发扬潜德之万一,姑使后来有考焉。
与㬊亚夫(渊)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八八、《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三、《宋元学案补遗》卷六九
奉别逾年,思念不置。
然一向不闻问,不知何时到家,州举得失复如何也。
比日冬寒,为况想佳。
门中尊幼,一一佳适。
熹去岁到阙,不及五旬而罢。
罢前一日,送范文叔于北关。
归家未久,已闻刘德修亦罢归矣。
游判院相见,不及款而别。
近亦闻其补外,不知今在何许。
信蜀士之多奇也。
亚夫别后进学如何?
向见意气颇多激昂,而心志未甚凝定。
此须更于日用之间益加持敬工夫,直待于此见得本来明德之体动静如一,方是有入头处也。
夔州江教授便人附此,托赵守转致。
地远,不能多谈,唯千万进德自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