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祁居之见过仆出未归明日作二诗为谢 其二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不见前贤畏后生,一闻君语为心倾。
何时却约高轩过,重听门人说老成(自注:祁宽字居之和靖门人。)
祁居之见过仆出未归明日作二诗为谢 其一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家近平湖草树(明抄校作色)青,几年于此寄高情。
有时亦为衰翁出,谁道庞公不入城。
祁居之竹杖 北宋末 · 周紫芝
老翁年少白如玉,初学裹头双鬓绿。
一心走觅梨与栗,两脚登山健如鹿。
中年脚力惊早衰,腾踔安得如儿时。
挟弓持满走避贼,尚与箭锋争疾迟。
如今老矣那忍说,七十上身头似雪。
年来脚力何所似,钝如罢牛跛如鳖。
先生强欲相扶持,赠我江心竹枝
竹夫人痴不解语,木上座肯行相随。
况乃柴焰(徐本作紫燕)如削铁,四十九层排玉节。
天公与我山作堂,木落霜空秋九月
与君共看南山云,安可一日无此君。
祁居之亭山间名之以宜谓四时之皆宜也其后寓安有亭未名居之使榜以似宜寓安虽从之而其诗乃有未必输公之语气似未平也寓安欲余赋诗因为解纷且以见二公相忘之意 北宋末 · 周紫芝
先生有亭宜四时,乃使寓安名似宜。
寓安口诺心未肯,更欲老翁聊决疑。
老翁百事尽称好,一生和罗常作椎。
况是宜亭颇静秀,闻说似宜尤复奇。
两山相望俱不恶,二老较胜知何为。
会当扶病蹑双屐(徐本作屣),携酒君家为君醉。
不知春事已过眼,但见此亭俱可意。
且对青山食蛤蜊,一笑谁能知许事。
祁居之家小阁 北宋末 · 周紫芝
李渤筑长堤,三千五百尺。
为我绝平湖,遂识柴桑宅。
高人淡无营,小室自生白。
倚壁横两床,并坐可四客。
时闻(徐本作开)苍蝇馆,不厌(徐本作献)蜗牛馘。
谁知湖尾山,抱负萦水石。
繁阴庇芳姿,收拾在几席。
天地本高明,胸次有宽窄。
固应世外境,颇与俗眼隔。
我欲为君留,雨意良霂霢。
对眠分小窗,夜语要剧会。
须臾携被来,更待风雨夕。
祁居之1142年 宋 · 吕本中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
苦忆均阳祁处士,只今全似住庵僧。
何时更得相从去,细话丛林旧葛藤。
居之集以中有学仙侣吹箫弄明月为韵探策赋之而熹得中字遂误为诸君所推高俾专主约既而赋诗者颇失期于是令最后者具主礼以当罚乃稍集独敦夫圭甫违令后至众白罚如约饮罢以苍茫云海路岁晚将无获分韵熹得将字而子衡兄得苍字实代熹出令1161年12月 南宋 · 朱熹
 押阳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一昨楼上饮,所欢不可忘。
群公各赋诗,佩玉何锵锵。
二子朱丝弦,掩抑独叵量。
经营久不作,一奏声满堂。
巧迟未足多,谴负先取偿。
主盟谬夙推,否德愧莫当。
兹焉不举法,何以存令章。
刘子具盘食,魏子输壶浆。
悠然复一醉,归路相扶将。
王枢密祁居之1179年12月8日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二五、《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一、《宋元学案补遗》卷二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
王公素刚毅,有大节。
方廷争和议时,视秦桧无如也。
而能屈体下贤,出于诚意如此,是可尚已。
祁公以布衣诸生抗彊相、折悍吏,卒全穷交。
非其所养之厚,所守之坚,何以及此?
三复此卷,为之太息而书其后云。
淳熙己亥腊月壬辰新安朱熹谨书。
祁居之 宋 · 尹焞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三、《和靖集》卷三
前年冬末相别,两见改岁,衰老日甚,幸未昏愦,亦不敢虚度时日。
十二月末到会稽,初至,稍困人事,今即遂安居。
经夏别无所苦,不烦远念。
半月前,有人传言在馀杭干事,方怪咫尺无一字见及,忽收专问,获闻动静,欣慰可知。
示谕附来书,未尝得一,何也?
今后非的便不可附书,彼此无益,故此中未尝附书者,盖以此也。
川中诸公未尝通问。
冯贯道四月间专遣人至,犹题黔州通判衔位。
向在桐庐,见除梁山军,未尝来行朝,传之者妄也。
伯世何故尚留枝江,缺在何时?
仲志庐山有所授未?
景实来别,其兄德元往来过此,相聚甚款,不讲人事,终日相从。
德元四明时通书,敦智间相见。
此亦有一二学者相见,不保其往,恐知之。
李习之《复性书》三篇,旧亦常读,偶记韩退之《与孟简书》云:「籍、湜辈虽屡指教,不知果能不叛去否」。
习之亦韩门生也,却晚从释氏,无足怪者。
古人尚如此,况今日时去时来,果求何事,果见何理,而望终始不移,大难大难。
居仁时得书,见勉倡此道,然老拙之职似当然,其如力薄何。
此道如青天白日,谁不见之。
昧者汩以利欲,一出一入,望知其至多,见其无益也。
吾子勉旃。
相会未期,暑气尚炎,万万倍加保重。
令弟必且在左右,不敢致问。
秉笔挥汗,信笔作此,言无次叙,一读焚之可也。
六月二十五日书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