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赵霈吏部郎官 宋 · 张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六四、《华阳集》卷六
朕以时方艰虞,吏员增溢,未能遽损。
思得通敏详练之士,主吾选法,庶几衡综有序,而伪冒者不得进,则官曹流弊,不革自清。
以尔学世其家,克自奋励;
施于有政,誉言甚休。
是用擢于典祠,俾列天官之属。
进必以叙,益试尔能。
往祗厥官,嗣有褒宠。
赵霈张致远魏矼奏劄1180年3月13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六、《省斋文稿》卷一七、《益公题跋》卷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绍兴四年十二月台杂魏公邦达、副端张公子猷、拾遗赵公公时同论议和疏一通。
具稿者,魏公也,欲上而改贰秘书,张公实代之。
后四十七年魏公之子钦承以示东昌周某,敬题其后。
淳熙庚子三月十三日
徽猷阁直学士赵霈故父峻可特赠通议大夫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四、《紫微集》卷一八
朕肃祗明禋,三神之锡羡;
肆省象魏,举有截以均釐。
岂吾侍从之臣,不预宠鸿之福!
以吾报本之义,宜推锡类之心。
乃涣湛恩,以光祢庙。
具官某故父某,材资毕给,学行深纯;
处己靖端,莅官明恕。
潜德不耀,莫迹通籍之荣;
阴报可期,终笃有后之庆。
升华二品之贵,以慰九泉之幽。
尚其有知,歆兹裒恤。
可。
赵霈大谏 宋 · 胡寅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五五、《斐然集》卷一三
古者人臣皆得进谏其君,官与世变,乃专设一职,选之既遴,则责之尤重。
得其人,乃能置君于无过之地;
非其人,则变是非移黑白,为患有不可胜言者。
此朕所以原省因任而不敢苟也。
具官久服谏垣,多所陈述。
蔽自朕志,就正大夫之位。
夫朕躬得失,施于有政,惟台谏二三人任耳目之寄,聪明蔽塞,罔不由之。
尔当以先正清献所以事朕祖宗者事朕,毋求姑贤于近世之士而足,则予之德,惟乃之休。
赵霈转官诏绍兴五年五月十八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八九、《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之五六(第三册第二四二五页)
左司谏赵霈论奏深得谏官之体,可转一官,赐紫章服。
倘令尚书省将所奏修写成图进入。
赵霈平江府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八、《苕溪集》卷四二
敕:姑苏望于东南,壮哉郡也。
地广民众,股肱王所,共理之责,其选实艰,非左右侍从之臣,有慈惠明察之誉,朕弗以付之。
具官某学问邃深,才识通敏,历谏省腹心之任,佐中台政事之司。
名实具孚,未忘简记,剖分符竹,益试尔能。
川陆相望,朕听不远,庶几治效,期月有闻。
尚勉之哉!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