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先慈照禅师塔铭 北宋 · 李遵勖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二
天圣十号岁壬申暮春三月八日,国东神冈资国寺涅槃先师示疾,酬子问:「四大如何」?
「黑豆堪合酱,芦菔好和齑」。
作偈曰:「故疾发动不多时,寅夜宾主且相依。
六十八岁看云水,云散青天月满池」。
午映趣寂。
后三日茶毗,趺坐如生,既就薪火,卒无烟,五色成焰。
观者如市,随光所,各得祖见。
舍利大如豆,小如秫,宋杂不可计,白色如珠末者与烬相错,又盈斗。
阙地丈袤,举锸复出,土亦香。
黑白竞抔取踏踞,弥月,未易强塞。
灵应之如是,得不为震旦异人乎!
盖圣化之攸感,近代之罕伦也。
自婴疴瘵,罔倦提撕。
问疾谁勘,多自病而不诣;
剋亡预定,知神会之必同。
始悟于决汝州首山念马祖九世嫡,襄阳虎溪、凤凰两山聚千徒,历二纪,天下仰之,予表赐紫方袍。
再号慈名蕴聪南海人也,姓清河氏
幼不杂戏,终日习坐,里人异之。
自落发,不执爱行书,而自义了
未三十,达宝所,有奇相。
洪钟衽簴,小扣小闻;
明鉴当台,胡来胡见。
识是草是药者,体病皆平;
乐无佛无人者,觉尘复扰。
予承世善庆,素慕禅悦,故翰林杨文公亿、中山刘公筠不我遐弃,为方外之交,未曾尝不切劘尽规,独惟投然。
虽心曰證而凡机会,口莫能言,譬自谓良马一日千里,不见奔蹄。
予早钦风,而虎溪,世之颂福地也,会师退位,以素缘熟,乃走胥命驾,百会重趼,道将迎意,遂有王城之入,创兹寺居之。
获陪中屦之侍,谛求眉髓之论。
师尝谕房孺问径山:「禅可学乎」?
曰:「此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为」。
一旦闻举一喝三日耳聋之话,如处蔀室,㸌尔而顿明;
如对灵山,听然而微笑。
自此叙弟子礼,或外馆开供,妙谈偈闻,旋请入都,留閤旬浃;
或命驾香刹,时问轻安,服勤左右,六周岁籥。
于是确求归隐者数四,咸缓以他语,贵乎延居。
亦尝微露风指,谓吾偿汝宿缘,祖祢有记,事著传录,令不可汝后自言者。
腊高之后,倦谈而已。
师与首山洎数同嗣,咸以令甲子化,事具《天圣广灯录》。
居常祗接间燕堂会僧,图尽见之。
驻神冈后,舍诸方名山大寺,肯来礼足,愿枉锡者,又无央数。
惟杜门不报,如有复我者,善为辞焉。
所谓可得闻而不可见矣。
两宫以副马吴元扆故馆为慈孝寺,上以奉累世之隆法,下以厚近姻而济。
思恢曩制,肇立丛禅,丽极宏规,冀延大士。
以师称诸贵议,上具礼涓,且欲强致之。
天子察其怀道匿曜,先潜使詯,审之不诎。
又复挑欲与诣,遂领之,二圣但德之,而如圣谕,以安其志。
有谓国家兴宝,劝其将护,答曰:「人自差殊,非增减,仰受付托,匪一朝夕,不在乎一老比丘耳」。
既化之后,规中慨叹缘差,然有故事。
梁帝将礼于少林,遂已面壁;
刘主躬谒于灵树,遽乃顺世。
详因所自,谅非偶尔。
存游殊迹,远通彰闻,予竟无所止。
前二道场争求灵骨归葬,予以名山胜地,钦崇悠永,较夫优论,从如凤皇。
但奉珍宝,留舍利塔资国,同予侍立真图,为终身之供。
吁,鸾皇瑞世,非为于久留;
月观容,是宜乎常住。
重念契感,胡可酬报;
自写翠刻,聊尔丛林。
若夫出黄檗之门,略同于裴相;
金粟之士,绝企于庞公
赞述不文,而系之铭:
离四句,绝百非。
按:《天圣广灯录》卷一七,续藏经第二编乙第八套第四册。
大随开山神照禅师语录序崇宁四年闰二月 北宋 · 郭凝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一八、《古尊宿语录》卷三五
元德上人自蜀挈《大随老录》,欲罄囊资镂板于杭,广其说于天下。
余曰:「自老卢衣止不传,逮数百年,枝分派别,披法衣据座唱道者,不啻万数,大抵穿凿破裂,随言取义,析文生解,求其直截根源如古尊宿者,固未易得。
今欲辟其邪而示之正,使知所趋向,不亦难哉!
然世必有一睹斯录然契而独得者,庶乎佛日重辉,慧命不绝」。
于是乎书。
时崇宁四年闰二月十五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