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郪县灵护庙显佑顺泽王加康济二字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五、《后乐集》卷二
朕惟一时特起之才,勋业不大见于世,则虽千载之下,精爽犹弗忘乎民。
虽幽显之有殊,宜位名之必称。
某神生有封侯之相,属当唐室之衰。
收复之功,屡书盟府;
专征之钺,尽护东川
敬宣之憾未酬,守亮之兵垂衄。
赍志以往,庙享是宜。
以生平拨乱之心,为身后及人之绩。
水旱疾疫之有祷,肸蚃潜通而弗违。
既胙真王,载加褒字。
念夙怀于康济,盍昭述于形容。
岂惟梓潼之人,凡我西南之壤,悉繄阴骘,永孚于休。
可。
寄题天台临海白鹤庙康济泉为颜鲁子少卿 南宋 · 李流谦
将军射虎不射石,石作于菟能没镝。
翻然再控弓不力,俊鹘豪鹰眼前失。
两泉后先今抗行,何物使之令人惊。
泉出在山流在地,却似只从方寸生。
沉沉玉甃碧双峙,旱为甘霖渴为醴。
白鹤千年归不归,半夜空山泣神鬼。
令君为政无近名,天以斯泉印其清。
泉边有树仍蔽芾,他日思君于此地。
康济青州益都县尉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五、《文恭集》卷一八
敕:某本繇褒博,尝举蹶张,预禽寇偷,遂有班籍。
厌走一封之传,求换半通之纶,俾领追胥,且从志尚。
当善恤于民隐,务祗守于官箴。
康济桥记 南宋 · 曾汪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二六、《永乐大典》卷五三四五
金山崒嵂,俯瞰洪流,悍鳄曩时吝以为居。
自昌黎刺史咄嗟之后,一害去矣。
江势蜿蜒,飙横浪激,时多覆溺之患。
循抵中流,势若微杀,往来冠屦,踵蹑肩摩,轻舸短楫,过者寒心,佥欲编画鹢而虹之。
几阅星霜,未遑斯举。
适时与事会,龟谋协从,一倡而应之者如响。
江面一千八百尺,中蟠石洲,广五十尺,而长如之,复加锐焉。
为舟八十有六,亘以为梁。
昔日风波险阻之地,今化为康庄矣。
偿资钱二十万。
户掾洪杞、通仕王汲式司其事,从人欲也。
乾道七年六月己酉始经之,落成于九月庚辰
是日也,霜降水收,为之合乐,以宴宾僚
坦履之始,人胥怿云。
郡守长乐曾汪书。
康济路记乾道三年正月 南宋 · 陈阜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三、《湖南金石志》卷二八二、道光《宝庆府志》卷一○三
幽明之理,神民之心,一也。
天子置吏以治于明,天地命鬼神以司于幽,吏为民而祷,神必阴相之。
神为民而应,民必昭答之。
神民之心,讵有幽明之间耶!
邵在楚之尾,旱涝不常,民无它业,岁小歉则艰食。
河内李侯牧邵之明年,夏旱,侯斋戒祷孚泽侯之祠,随祷而雨,岁以不饥。
郡民喜贤太守祷之之诚,而神应之迅速,谋答神休。
神之庙去城六里,其路嵚崎,硗确过甚,虽稍平旷,遇雨则泥淖不能容足,往来病之。
市民军长石谅等即旧路而修治之,于是鸠工编石,曾不数月,坦然一新。
自庙达通衢长三百丈,广三尺,费金百万。
既告成,市民军长等请阜记之。
阜窃谓侯以无私而祷于神,神以无私而应于侯,侯之祷、神之应,咸在斯民。
今民以是报于神,神将以是福于侯也必矣。
矧今事简吏清,政平讼理,和气薰蒸,德化浃洽,此虽动天地可也,况于鬼神乎!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岂庸释于贤侯乎!
于是乎书。
乾道三年正月初五日左迪功郎、充邵州州学教授陈阜记。
按:《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四,希古楼刊本。
康济嘉熙四年九月 南宋 · 韩伯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五
五显,五星之精也,祠遍天下,凡邑镇廛聚尤即胜处祠之,况名城佳府哉!
邵为湖、湘古郡,今又即皇上初潜藩邸,循府治东北,澬、邵汇流,峰峦回绕,盖实一郡襟抱,旧有祠踞其地。
地既胜矣,神亦益昌,敕赐「康济」,展祭乞灵,如响斯答,但地胜而址不甚拓,江前石后,凭虚崚嶒,架棚植干,风雨飘摇,未蠹先震,岁时祭享不便焉。
邦人欲鼎建,以费诎。
郡之冈萧君德一世有阴德,富而好礼,其先文林君藻尤崇斯祠。
德一克绍先志,授耒阳簿,还自京毂,谒祠瞻感,卜日鸠工,选材伐石,尽撤而新之,金碧绚耀。
经始于,立成于,安奉于
邦人称惬,愿记更创岁月,以證永久。
伯修窃谓神之灵者腾天精,骚云气,游于太虚,非特人之居以为安,惟其能锡福于人,而人亦将归福于神,必庙貌之崇,斯足以展其敬。
然神之福,非私于一人,而庙貌之更新也,萧君一人为之,岂徼福于己哉!
盖神心安则邦人安,邦人安即吾之安耳。
虽然,神心安而邦人安,则萧君之福可量欤!
嘉熙庚子九月吉旦
按:嘉庆《邵阳县志》卷三四,嘉庆二十五年刻本。
康济泉记 宋 · 颜度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赤城集》卷一四
临海颜度乾道三年五月二十四日祈请白鹤山灵康祠,见寝殿右阶下水津津溢地面,穴之得泉,自殿址出,与左灵济泉适相直,无分寸差,因名曰「康济」,以庙名且取大兼济也。
筑亭泉上如其左。
八月二十六日亭成,书是为记。
康济(在灵康庙后) 宋 · 颜度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三年官事浑无补,一片丹心彻底真。
更有灵康是知己,新泉为我现津津宋林表民天台续集别编》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