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武烈公碑记 晚唐 · 顾云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十五
圆盖亭亭。配乎上者。
星辰之与日月。方舆荡荡。
列于下者。山岳之与江河。
合生民而是谓三才。资品类而均为万象。
至聪曰圣。不测者神。
既分幽显之殊途。乃假神祇而共理。
所以在阳则有贤有哲。斡运时权。
处闇则为鬼为神。主张阴骘。
其来尚矣。可得言乎。
隋故大将司徒陈公。讳杲仁
字世威。汉太邱长之十七代孙也。
颍水聚星。引蔓于盘根巨蒂。
长城吞日。分荣于玉叶金枝
风神高而鹤立颠。器局伟而䲡藏海底。
邻家就学。邱儿且叹于重生。
桥柱留名。犬子终期于复出。
贾谊则年逾丱岁。翁归则才本兼人。
丹阙上书。金门应诏
雕弓开而鹄裂。鸿笔奋而鸾惊。
玉片桂枝。对天颜而失喜。
绣衣骢马。下云路以嘶春。
时属陈剑飞空。隋旗誓野。
象泣于开皇岁末。龙骄于大业年中。
水调声愁。柳絮轻笼于夜月。
迷楼香满。桃花自落于春风。
鸢书过而急甚飞星。鸳枕稳而谁惊醉梦。
以至天关震动。帝辇飘扬。
胡头尽缩于漳河。鬼目尽建业
繇是长山盗聚。大洞兵兴。
乐伯通则狼戾秣林。娄世干则鸱张婺水
公以名光八绝。道著一贞。
眉形高隐于石棱。髭尾曾焦于电火。
元恶授首。金鋧钿之飞来。
虏骑解围。铁连钱之入去。
蛇穷奔穴。象怒投林。
俄成缚虎之功。遂降祝鸠之命。
天门沈法兴。初倾款附。
末恣奸欺。乌头暗寘于酒杯。
俄归厚夜。青骨雅当于庙食。
乃启丛祠。祀寝先朝。
神留故土。像设宏开于武进
威灵密护于全吴。至若湘燕偫飞。
商羊屡舞。云头暗澹。
禾耳生狞。南山垂欲烂之忧。
东海滟倒流之势。兰羞一奠。
桂醑三倾。滂沱之澍雨绳垂。
倏忽之沈阴电扫。其霁霖之神速也如此。
又若鹳巢沈响。蚁穴停封。
离火烧云。薰风爨野。
土禺之精神愁悴。泥龙之鳞甲乾枯。
巫觋陈辞。箫笳合奏。
筵上未容于彻馔。空中已见于翻盆。
其救旱之灵应也又如此。变乾坤之舒惨。
神效已多。却封境之妖氛。
阴功更大。皇唐乾符之二载也。
突阵将王等六十九人。以唐山告捷。
浙水旋师。未及赏功。
潜思怙乱。劫库兵而窃发。
掠民产以纷披。移蚁蛭于狼山
倚鹢舟于鳌海。锄耰合势。
举烈火以焚烧。楼橹乘风。
驾惊涛而出入。聚党仅盈于万众。
连头遽陷于三州。圣主临轩。
出神谋而制胜。将军推毂。
杖金钺以专征。尚书河东裴公。
读八千卷儒书。学五十家兵法。
名光簪绂。风习英雄。
有金熨斗之殊恩。负玉唾壶之妙唱。
入则襞香笺而挥彩笔。批天子诏书。
出则提龙剑而臂雕弧。主诸侯法令。
行开玉帐。坐镇金陵
沥精诚而愿与冥通。指庙貌而遥期幽赞。
神能长驱鬼阵。高辅灵旗。
于苍茫惚慌之间。降云物风涛之助。
遂使吴戈霜闪。待舂长狄之喉。
越箭星流。乃裂蚩尤之骨。
洎渠魁告毙。馀党乞降。
聊凭元化以成功。遂抗飞章而达听。
优诏寻加于爵赏。鸿恩别创其祠庭。
地控金瓯。城连铁瓮
山分京岘。水接蓬瀛。
冠盖云浮。西枕向吴之路。
松萝帐合。南连招隐之亭。
邃宇摩空。雕墙缭野。
翠瓦叠而琉璃色透。彩椽排而玳瑁斑烘。
窗深则青锁疏风。楼迥则璇题拂汉。
时或居人辍掉。行客停鞍。
倚栏当薄雨晴初。寓目向丹枫落后。
霜驰疋练。指茂苑于烟中。
黛染双螺。认海门于天末。
堂严塑像。廊立灵宫。
凛气貌以如生。奋威灵而若杀。
雷公电母。目闪烁以疑瞋。
鬼将神兵。口嗫嚅而欲语。
一顾则精魂愕眙。载瞻则毛发寒生。
所以祭非严而自严。神不在而如在。
俄属灾流濮上。盗掠江东
孤城怀欲陷之忧。万姓负倒垂之惧。
丞相司徒燕国公。军谋出众。
儒术超偫。有岸上虎之雄名。
有人中龙之美称。才堪料敌。
檄可痊风。落塞外之双雕。
气吞沙漠。挫筵中之五鹿。
声烜议围。以诗书礼乐之兼才。
领征伐牢笼之重寄。移从荆渚。
代抚吴民。前茅高举于中途。
大敌穷奔于外境。仰惟妙算。
未毕前功。将全缔构之能。
更益增修之美。先是中开绀殿。
别坐金人。化庙木于祇园。
变祠宫为净土。僧普愿教传西国
裔绍南宗。心花堕叶于空门。
忍草抽芽于觉路。谈空说偈。
则天龙游阿耨之池。燃指为灯。
则花雨落菩提之木。以斧斤罢弄。
丹雘停挥。拂琬玉以求刊。
出笺毫而请染。云也运筹无补。
磨盾何能。铁钱将当以铜钱。
徒怀素志。下驷用齐于上驷。
未吐良谋。属词殊异于当仁。
承命敢陈于固逊。三言获誉。
何酬椽吏之恩。八字留题。
更望中郎之笔。铭曰。
乾仪广大。坤德幽元。
三光四气。五岳百川。
阴阳莫测。祸福难诠。
不有神道。谁分化权。
倬彼陈公。挺生隋国。
忠作臣范。孝为民则。
力遏鲸波。手扶鳌极。
生立洪勋。殁留遗德。
狂童作梗。上将陈师
阴兵助顺。战卒乘时。
元凶殒命。残孽输旗。
恩颁上爵。诏立严祠。
绀兽拿云。飞翚碍日。
帐卷灵座。门开庙室。
凛凛英气。堂堂伟质。
须磔猬毛。头蹲虎骨。
歌钟杂沓。簠簋连延。
酒有馀酹。香无断烟。
惟神是享。惟祷斯虔。
安民护境。以永终天。
武烈帝碑铭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三、全宋文卷二七、《徐公文集》卷一○、《全唐文》卷八八三
臣闻昊穹凝命,玄化不宰。
司契牧民之重,授以圣功;
益谦辅德之明,显诸神道。
玉烛景风之瑞,所以报忧勤;
天时地物之妖,所以警安逸。
是以古之圣人,睹灾而惧,因败而成。
拨乱反正之勋,偃武修文之业,延洪光大,皆有幽赞者焉。
故禹奠九州,受苍水绣衣之命;
武师牧野,接五车两骑之神。
或假灵于五将三门,或取象于长庚北落,奇怪惚恍,历代有之。
然则洁粢丰盛,崇名纪号,钦若天意,丕显阴功,元元本本,政之大者也。
兹我后所以侧身修德,允济时屯;
武烈帝所以禦灾捍患,光膺帝服。
人神合应,岂不伟哉!
才冠生民,道高振古,登贤能于乡老,论昭穆于本朝。
若夫忠孝文武之风,信智言行之懿,提纲案部之绩,夷凶静乱之勤,论道经邦之猷,宫悬锡马之宠,忘身徇国之节,惊愚显俗之奇,固已炳焕丹青,铿锵金石。
用能高标明祀,大庇蒸民。
牺牲玉帛,数有加于群望;
备物典册,礼遂缛于真王
是知妙极无方,数均不测,告祯符于元后,集景命于旧邦,岂徒雪霜风雨、禳祈雩禜而已!
我唐之中兴也,南司天北司地,命羲和而治历,法鸤鸠以安民,令行而风雨不愆,泽广而禽鱼允若。
无文咸秩,坠典于是孔修
有开必先,百神于焉受职。
及运钟下武,庆洽重熙,二圣相承,载光明德,五材并用,诞告多功,御名正而泰阶平王泽流而颂声作,人将登于寿域,时已洽于淳风。
数或推移,唐尧有怀襄之患;
天将警戒,周成有雷雨之灾。
丙辰岁,金革爰兴,师徒四出,师屯细柳,火照甘泉。
蠢兹越人,伺隙称乱,焚我郊保,轶我封陲,宵灾御亭,晨围武进
天子为之旰食,东郊于是弗开。
于时,令储后以长子帅师,以九命作伯,风行京口,气慑句吴,激大义以推心,授成谋而警众。
右武卫将军柴克宏,见危致命,临难忘生,总率禁兵,星言赴援。
人怀国耻,如报私仇,军政肃而上下接和,人心感而神祇助顺。
昆阳雷电之震耀,淮、淝草木之形胜,兵势飙驰,丑徒冰泮。
冥贶彰灼,有如此焉。
当是时也,以承平之人,邻贡献之国,爟燧卒至,沟隍未严,首尾方畏,众寡非敌,摧坚如拉朽,擒寇如拾遗,崇朝之閒,边鄙克定。
匪大君之昭感,岂人力之独能?
虽通幽洞灵,实圣哲之所务;
而问神语怪,非典册之攸先。
故扬搉而论,盖史臣之职也。
主上以功成弗处,无德不报,增封进号,厥有旧章,乃下诏册赠武烈帝,备名数,礼也。
于是正南面之尊,穷大壮之势。
耽耽新庙,奕奕崇堂,雉门两观之严,左墄右平之制。
龙旂銮辂,云罕轩悬,兼三代之盛仪,抗五郊之殊礼。
与夫周人革命,止陈玄牡之祈,晋室主盟,但用朱丝之祷,报功之典,不亦盛乎!
常州刺史重贵,初领前军,独当强寇,以忠贞为甲胄,以恩信为金汤,首挫贼锋,力全郡垒。
褰帷之任,因以畴庸;
坐树之风,更成德让。
皆足以光昭《雅》《颂》,垂示来云。
后之君子,知天命不可以智欺,大福不可以力胜,幸灾怙乱,鬼得而诛,背盟奸好,人将谁与?
覆车斯在,殷鉴匪遥,类委土以为师,树丰碑而纪事。
下臣奉诏,谨勒铭云:
玄功不宰,帝德无为。
化机冥运,群动交驰。
必有神道,鉴而董之。
董之伊何?
之职。
惚恍有象,阴阳不测。
如岳降祥,配天辅德。
保我蒸民,莫匪尔极。
伟哉间杰,多艺多才。
名驰八纮,位重三槐。
祀典光启,王封肇开。
人思邵树,俗畏轩台
洪惟我后,积仁累庆。
运启再造,功宣二圣。
金镜在握,璿玑以正。
阴阳既和,人神交应。
时灾有数,孰克违斯?
灵命自天,畴能问之?
盗兵窃发,玄贶冥期。
风云鼓荡,气厉歼夷。
蒋侯助顺,霍山启道。
卑听匪远,诚明则到。
上曰钦哉,享兹昭告。
帝服加尊,大名纪号。
多垒既平,连营既宁。
奕奕新庙,崇崇百城。
民罔疵疠,年斯顺成
庭有备物,时殷颂声。
祸福何常,惟人所择。
弃信燬义,恃众与力,上帝不蠲,明神是殛。
石严,敢告万国!
刘原甫舍人家同江邻几陈和叔学士观白鹇孔雀凫鼎周亚夫印钿玉宝赫连勃勃龙雀1058年 北宋 · 梅尧臣
 押药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主人凤皇池,二客天禄阁
共来东轩饮,高轮杂谈谑
南笼养白鹇,北笼养孔雀。
素质水纹(据残宋本,正统本、万历本、康熙本作绞)纤,翠毛金缕薄。
大誇凫柄鼎,不比龙头杓。
玉印传条侯,字辩亚与恶。
钿剑刻辟邪,符宝殊制作。
末观赫连刀,龙雀铸镮锷。
每出一物玩,必劝众宾酌。
又令三云髻,行酒何绰约。
固非世俗驩,自得阅古乐。
圣贤泯泯去,安有不死药
竟知不免此,乌用强检缚
开目即是今,转目已成昨。
归时见月上,酒醒见月落。
恍然如梦寐,前语诚不错。
邻几圣俞和叔东斋饮观孔雀白鹇及周亚夫玉印赫连勃勃龙雀刀辟邪宫玺数物又使女奴奏伎行酒圣俞首示长篇因而报之 北宋 · 刘敞
 押支韵
前日俱远别,梦中每难期。
何言一堂上,相与同宴嬉。
幸勿卑陋巷,陋巷何独卑。
幸勿辞樽酒,樽酒安足辞。
君看笼中禽,亦有山林思。
习习不如意,焉用文章为。
君寻古人物,信有陵谷悲。
扰扰不自适,会为后世嗤。
促节无窄袖,缓歌逐鸣丝。
自美亦自恶,贵贱吾不知。
纵谈剧虚舟,快饮若漏卮。
人生但如此,为乐自一时。
谁言冬夜长,俛仰星汉移。
念无千金寿,愧子勤称诗。
往年筑青涧城(疑当作客)有得佩刀者莫知其何世物余按故史则赫连勃勃所铸也所谓大夏龙雀者是矣客因以遗予为作七言诗 北宋 · 刘敞
赫连宝刀利且坚,霜鳞错落龙雀环。
当时铸作妙一世,赫赫似与天相连。
雷公祝融借光彩,蓬飞中原鲸振海。
神物羞为不义屈,一去人间向千载。
蛟蟠虎化自有时,气如投蜺世莫知。
力能提携倚天外,一埽云雾君看之。
西秦四主夏三主西秦乞伏国仁晋孝武太元十年乙酉自称单于十二年登封为苑川王,在位四年,号烈祖。弟乾归立,封金城王十九年封梁王自称秦王,在位二十四年,被弑,号高祖。子炽磐立,十六年,谥文昭王。子暮末立,二年,灭之,并杀宗族五百人宋元嘉七年庚午也。合四世四十六年。 夏赫连勃勃,以晋安帝义熙三年丁未大夏天王十四年,入长安称帝,在位十九年。子昌嗣,三年,魏师擒之。弟定立,三年,吐谷浑擒以献魏,杀之,宋元嘉八年辛未也。十一年,昌叛走,被杀,并诛其诸弟。合三世二十五年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词韵第七部
予观西秦,而益信夫人之所戒“出乎尔者反乎尔”,天之所弃必“骤近其小喜而远其大忧”也。西秦南凉,所患惟北凉,而忽亡于西秦,横行西北,而与诸国皆亡于魏。故曰“勇者逆德,兵者凶器,争者事之末”。阴谋逆德,好用凶器。始于人者,人之所卒也。淫佚之事,天之禁也。当西秦之中叶也,乞伏炽磐谓其臣曰:“宋虽奄有江南,夏人雄据关中,皆不足与。独魏主奕世英武,吾将举国事之。”疾病,谓暮末曰:“吾死之后,汝能保境则善矣!”炽磐知魏必兴,又知其子非北凉敌,可不谓智乎?而暮末卒困于蒙逊,请迎于魏,中途犹豫,夏兵猝逼,穷蹙舆衬,举族为烬,岂独暮末之过欤?西秦之国,成于国仁。仁卒,子公府尚幼,立弟乾归。归以炽磐为嗣,公府弑归,炽磐轘公府并其四子。报父仇者,炽磐也。负兄子者,则乾归矣。炽磐被获,傉檀生之;再逃苑川,归其妻子。厥后傉檀来归,身以鸩死,子女并及。负傉檀者,非炽磐乎?积此二负,何以裕昆?故曰人之所戒“出乎尔,反乎尔”也。当之始炎也,诸将欲定都高平赫连勃勃曰:“吾大业草创,专固一城,姚兴必并力于我。不如以骁骑风驰,出其不意,使彼疲于奔命。不及十年,岭北河东尽为我有。徐取长安,在计中矣!”自是荐食秦地,地广人稠,始筑朔方,名曰统万。既闻刘裕伐秦,谓群臣曰:“关中必矣,然不能久留。留子弟及诸将,取之如拾芥耳。”乃秣厉训士,进据安定,其后果得长安勃勃之于取秦料宋,何其明也!身肉未寒,子昌及定先后就俘。其于防魏,何闇也!所以然者,定倾与人,节事与地,持盈与天。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苟非其人,鲜能终守,况勃勃之凶残乎?故曰天之所弃必“近其小喜,远其大忧”也。然乞伏部著于纥干,盛于述延。至其孙司繁,降苻,国稍微矣。坚使镇勇士川,部众复集。国仁,固繁子也。为坚前将军,会坚寇晋,因而逞乱。乾归,固仁弟也。登封梁王,卒杀。其嗣炽磐,固归子也。尤而效之,岂惟二负,且世叛矣。赫连勃勃刘卫辰子也。卫辰,本匈奴大人务桓子,杀侄自立,叛代叛后秦封为河西王,魏圭灭之。勃勃,秦宠遇,卒并其众,兼取秦地。其改刘为赫连者,耻祖姓从母,冀徽赫与天连也。赫连之世,叛如乞伏,而暴横尤甚。之强盛过西秦,而祚命尤促。其骤,其丧亦骤。其叛同,其亡亦同。予之合纪秦、也,以此也。
东晋偏安江左日,天光分裂万胡喧。
西秦朔夏尤凶狡,鸱张夺攘恣狂奔。
称王称帝随鞭举,为雨为云覆手翻。
败枋久挫桓温锐,开汴仍回刘裕辕。
咸殿室家畴复问,十陵坟墓也徒言。
真人反在代恒北,乞伏尝思夷谶存。
已弃姚苻依拓跋,岂知伏莽丧穷猿。
从此赫连誇铁伐,真成夏裔表雄藩。
尽收秦土宁思旧,幸获长安遂窃尊。
左弓右剑民如鹿,身死宗夷子亦豚。
朝宋服凉皆呓语,果然招魏入东门(夏作统万城四门,东曰招魏,南曰朝宋,西曰服凉,北曰平朔。)
安得坚墙供厉斧,但馀绮绣委台园。
蓝山上新挥涕,统万城中漫触藩。
定昌暮末如相遇,应尤父祖累儿孙。
吾欲高呼诸众丑,休将家族换中原。
犬兔俱驰终并殒,豕蛇相啖复交吞。
天之所骄天自绝,人之所畏人必掀。
长城早向阴山界,尔物终依玉塞骞。
实祸虚名成底事,高田吐谷总伤魂。
临照千年归日月,倒悬谁许作乾坤。
三国纪年 吴武烈皇帝 其二十三 长沙桓王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三九
武烈自奋于小吏,竟摧董卓
以彼忠愤,何乃进退俯仰于袁术之手?
汉末愚儒守文之弊,盖成风矣;
亦所以启桓王之翻然翱翔者哉!
诸葛亮称:「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
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
然自古英豪,非履险知难往往不能济。
要之,成败祸福,亦相生于无穷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