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赠别马通伯 其一 晚清 · 吴汝纶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桐城吴先生诗集
故乡五百年文献,散失多君一网收。
先士已随飞鸟往,丹心尚与劫灰留。
更怜燕市悲歌客,愿结卢敖汗漫游。
来者难诬知不逮,勉旃吾子勿中休。
赠别马通伯 其二 晚清 · 吴汝纶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桐城吴先生诗集
倦游曾记卧柴关,看子张军学校閒。
千载相期有青眼,一名未得损红颜。
高天但见群飞刺,大海宁闻逝水还。
惜别祇谋文字饮,莫牵新恨泪潺湲。
马通伯出示所藏姚惜抱手迹属题一诗(县城作。) 晚清 · 吴汝纶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桐城吴先生诗集
词源岂必论宗派,翰墨要当幅横流。
天下高文归一县,先生晚出自千秋。
故乡便恐遗风沬,好事还能手迹留。
眼底人才倏新旧,苍茫古意浩难收。
马通伯求见张廉卿以诗介之 晚清 · 吴汝纶
 出处:桐城吴先生诗集
张子濡大笔,淋漓坐小阁。
客来漫谢去,吾公在壑谷
高歌泣鬼神,俯唾生珠玉。
当其得意时,马扬不能独。
惜无好事人,至言不胜俗。
吾徒有马生,闇室夜求烛。
若令扫公门,籍湜傥可续。
寄声作傧介,此诺吾已宿。
忽忆求阙翁,匠门惭散木。
马通伯寿联 晚清 · 吴汝纶
对联 押文韵 出处:对联话
及身强健久不达;为古文章早有闻。
通伯所藏惜抱先生手迹卷子 晚清 · 范当世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范伯子诗集卷第十四
惨澹斯人去,山川亦不神。
毫芒落君处,悲涕逮吾身。
论有当时定,才为异代珍
谁令杖朝岁,犹作太平人
吾与通伯相思七年仅得见于外舅之丧中又不得稍留中间又泣且病谈世事则灰心短气读其书则徒有浩叹并其夫妇怜我之丧女欲以长女相嗣为却为承亦未遑云也放手而行能无痛泪 其一 晚清 · 范当世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范伯子诗集卷第十四
骨肉衔悲日,华夷构难辰。
与君成此别,为道益伤神。
遍国皆谁赖,皇天不我亲。
洋洋三古意,惟以度宵晨。
吾与通伯相思七年仅得见于外舅之丧中又不得稍留中间又泣且病谈世事则灰心短气读其书则徒有浩叹并其夫妇怜我之丧女欲以长女相嗣为却为承亦未遑云也放手而行能无痛泪 其二 晚清 · 范当世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范伯子诗集卷第十四
别有伤心泪,真如恋子何。
人情死怜类,劳者泣当歌。
勿以生相问,终知命有颇。
掌珠虚惠我,万事总蹉跎。
通伯所藏濂亭先生手迹一册 晚清 · 范当世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范伯子诗集卷第十四
津门一掬伤心泪,忍向天涯不再挥。
持比古人真愧痛,独存今日曷归依。
流连手迹寻常有,接对心神旷代稀。
三复君文刚恋恋,又伤离乱促征騑。
马通伯苍梧翠竹山馆图 清末民国初 · 罗惇曧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瘿庵诗集
白头收拾济时心,新拓山园一亩阴。
自注庄骚成定本,旧栽梧竹长高林。
荷锄閒味防人觉,凭槛秋光照独吟。
岁晚就君归计熟,结庐苍翠有知音。
张魏公三省研马通伯得之属题戊午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投閒假与养亲年,坐看秦头自格天。
绝学寮中蟾泪尽,刳肝为纸有谁怜?
马通伯题碧梧翠竹图卷甲寅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石遗室诗集卷第三
泼眼山光一县城,居人常得气之清。
朅来亭馆收苍润,中有文章继老成。
小筑敝庐疑突兀,乱栽客舍惯纵横。
题诗又送君归去,满纸潇潇风雨声。
马通伯庚午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押药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四
四年前别君,临别意殊恶。
一见一就衰,最后文思涸。
早忧不能久,果告舟藏壑
相知廿载馀,缟纻屡我索。
许铭吾亡子,不克践厥诺。
仅于叶君作,评语如注脚。
惟蚕丝已尽,自解脱束缚。
想君得天处,六极亏在弱。
犹能逾古稀,涵养善澹泊。
百年文士传,微我稿谁削。
马通伯时将南归同人饯之且为寿二首 其一 乙丑 清末至民国 · 夏孙桐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方姚绪论盈天下,今日宗风大畅时。
介士投戈争北面,岛人修贽亦先施。
独从元赏标三味,未肯卮言附九师。
定稿晚年看纸贵,醰醰至味几人知。
马通伯时将南归同人饯之且为寿二首 其二 乙丑 清末至民国 · 夏孙桐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盍簪史局数经秋,未及汗青同白头。
鼙鼓渔阳今见惯,弦歌匡邑且忘忧。
娟娟风露留人桂,浩浩烟波迟客鸥。
一曲南飞尽尊酒,何年赤壁共扁舟。
马通伯参政戴先生墨迹三首 其一 清末 · 夏曾佑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零星矮纸墨将昏,对此犹思狱吏尊
一语痴人想慰藉,文章无命始长存。
马通伯参政戴先生墨迹三首 其二 清末 · 夏曾佑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沉吟往事想时艰,心事嵯峨万叠山。
若使髡钳成汉史,岂无六一再人间。
马通伯参政戴先生墨迹三首 其三 清末 · 夏曾佑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国势人才各有真,一时功罪正难论。
祇怜岂有奸雄奖,沧落金门画鬼神。
雨夜过安庆有怀沈子培方伦叔马通伯姚叔节诸子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续集卷上
鼾枕长雷接,灯窗冻雨翻。
浮江迷一往,傍郭警馀喧。
数子天应惜,高文世已尊。
重过眠食地,隔梦两无痕。
马通伯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别集
儒术颓流颇复振,东南一老系扶轮。
火传取殿乡先辈,柴立应伤天戮民。
忧患逃禅能示疾,文书传道更谁伦。
倒肠别语飘江水,馀卧匡山梦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