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荣茂实”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留别荣茂实侍郎 宋 · 曾几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老为吴会客,耆旧不相忘。
政以牛马走,曾陪鹓鹭行。
千年书穴在,六月镜湖凉。
从此登临地,回头忆侍郎
荣茂实侍郎饷家酿 宋 · 曾几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风窗雪屋坐昏晨,一老江湖寂寞滨
解战充虚惟有酒,绝甘分少不无人。
交情好在筼筜谷(自注:茂实所居,御笔赐名筠谷。),腊味持来曲米春。
便觉寒家生暖热,故知客里未全贫。
荣侍郎茂实 一) 宋 · 释宗杲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三一、《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三○
承留心欲究竟此一段大事因缘。
既办此心,第一不要急,急则转迟矣;
又不得缓,缓则怠堕矣。
如调琴之法,紧缓要得中,方成曲调。
但向日用应缘处,时时觑捕,我这个能与人决断是非曲直底承谁恩力,毕竟从甚么处流出。
觑捕来觑捕去,平昔生处路头自熟,生处既熟则熟处却生矣。
那个是熟处?
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无明业识、思量计较心识,昼夜熠熠如野马无暂停息底是。
这一络索,使得人流浪生死,使得人做不好事。
这一络索既生,则菩提涅槃真如佛性便现前矣。
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故古德契證了便解道:「应眼时若千日,万象不能逃影质;
应耳时若幽谷,大小音声无不足」。
此等事,不假他求,不借他力,自然向应缘处活鱍鱍地。
未得如此,且将这思量世间尘劳底心,回在思量不及处试思量看。
那个是思量不及处?
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
州云:「无」。
只这一字,尽尔有甚么伎俩,请安排看,请计较看。
思量计较安排,无处可以顿放,只觉得肚里闷、心头烦恼时,正是好底时节,第八识相次不行矣。
觉得此时,莫要放却,只就这「无」字上提撕,提撕来提撕去,生处自熟,熟处自生矣。
近年以来,丛林中有一种唱邪说为宗师者,谓学者曰:「但只管守静」。
不知守者是何物,静者是何人,却言静底是基本,却不信有悟底,谓悟底是枝叶。
更引僧问仰山曰:「今时人还假悟也无」?
仰山曰:「悟则不无,争奈落在第二头」。
痴人面前不得说梦,便作实法会,谓悟是落第二头。
殊不知沩山自有警觉学者之言,直是痛切,曰「研穷至理,以悟为则」。
此语又向甚处著?
不可沩山疑误后人要教落在第二头也。
曹阁使亦留心此事,恐其被邪师辈所误,比亦如此书,忉忉怛怛写与。
此公聪明识见,有大过人处,决不到错认方便语作实法会,但某未得与之目击,私忧过计耳。
闻老居士亦与之是道友,因笔不觉葛藤。
无事相见时,试问渠取书一看,方知妙喜相期不在眼底。
彼此气义相投,又非势利之交,写了一纸,纸尽又添一纸,不暇更事形迹,此书亦如是。
前书托是个中人,故曰切不可道老老大大著甚来由,若如此则好事在面前定放过矣。
写时虽似率易,然亦机感相投,亦不觉书在纸上
公信得妙喜及便把做事,日用应缘处,便恢张此个法门,以报圣主求贤安天下之意,真不负其所知也。
愿种种堪忍,始终只如今日做将去,佛法世法打作一片,且耕且战,久久纯熟,一举而两得之,岂非「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