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江南河道总督高晋乾隆壬午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十九
抚皖昔参俎,督淮今建旌高晋昔为安庆巡抚时命为副总河俾习河务)
简贤我惟切,尽职尔应诚。
两世司河务高晋高斌之嫡侄也),一心如水清。
勖哉为国干,便是继家声。
江南河道总督高晋叠旧作韵乾隆乙酉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六
东南称泽国,保障畀双旌。
讵在工穿凿,惟应尽敬诚。
堤坚幸黄刷,口拓畅淮清(年来清口宣泄之法高晋善体朕意于启闭尺寸一以高堰五坝为程不惜拆清口坝之劳费是以屡年五坝不过水下河田庐并资利益)
实尔推行善,毋须扬颂声。
木龙示总河高晋总河高晋欲建木龙刷沙因渡清口指示其处乾隆壬午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十九
蜿蜒横滩木寓龙,非循雍畤拟临冲。
倍功半事惟斯捷,射浪停沙作尔庸。
积土陶庄希尽刷,畅流清口庶恒容。
卿家阿大中郎法,斟酌尤宜勉继踪。
木龙示总河高晋乾隆乙酉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五
积土陶庄势久成,逼黄恐致渐侵清。
曰斌重举木龙制(此宋陈尧佐高斌效而为之),汝晋仍于沙渚营。
南涨北坍虽有效(前巡相度清口允高晋请添建木龙以资利导两载以来南岸新涨滩二百六十馀丈北岸刷去旧淤一百四十馀丈护工溜已著成效),扬汤止沸可无惊。
河工艰一劳永逸,补罅期输尔我诚。
赐两江总督高晋乾隆辛卯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六
壤接因来辇路迎,六年一日此丹诚。
防河积谷胥筹度,察吏安民属老成。
省岁稔多原致喜(去岁江以南秋收均有十分高晋云乃数年来所仅见),任官贤少辄为怦。
俞哉回任勤诸政,岂在劬劳扈跸行。
大学士高晋回两江总督任用去岁赐诗韵乾隆壬辰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一
昨年曾晤路旁迎(去春东巡高晋以江省封圻毗接奏请来迎还任时曾赐以诗)黄阁旋除鉴素诚四月尹继善大学士缺出中外殊难其选以高晋扬历有年服官公正即为简畀仍兼节制两江
适以潦淤萃畿辅去秋近京积雨较多永定河及北运河并有漫溢之处应通行相度修治高晋素谙河务经理详慎特令来京道便会同裘曰修周元理悉心勘办),召来相度议平成。
南人望汝还为快,北阙惟兹别漫怦。
内外需材赞治理,苦心简任敢轻行。
高晋吴嗣爵黄水陡涨外河堤工漫溢情形诗以志事乾隆甲午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四
清口稍治洪泽湖(先是洪泽湖水涨下河每受其患壬午南巡阅视湖河情形于五坝酌定水志如坝志多过一尺即将清口拆开十丈视志尺多寡以定口门宽窄俾资宣泄水小则收筑如常十馀年来下河得免水患职此之故独治黄则实无一劳永逸之策也),黄河永逸计诚无。
陡闻老坝为患矣,已过秋分有是乎高晋等奏八月十五六等日因上游发水黄河陡涨三尺馀又值连日雨骤风狂十九日子时将外河南岸老坝口堤工漫溢过水大溜全注缺口约宽七十馀文其漫水由山子湖流入马家荡下连射阳湖归海附近之板闸淮安一带俱被水淹房屋间有坍塌人口亦有损伤现饬确查抚恤并调集官弁设法堵开云云十八日已过秋分水势何以尚至于此然则白露后水冷沙澄之说南河殊不尔也)
荡析早知坏庐舍,浸淫更虑薄城郛(昨淮关监督伊龄阿奏关署水深八九尺其附近之地大概可知而淮安更在其下未稔被水情形奚似其水曾否进城仓廪市廛有无淹浸已传谕询问深为廑念并饬何煟驰往协办如需用秫□等科物则自豫省采办频河而下以资速济急工并遣大学士舒赫德乘传迅往董视遄期合龙以慰殷注)
赈赒堵筑胥应急,分敕诸臣莫缓图。
江总督高晋覆奏江宁等处望雨及黄淤清弱情形诗以志事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一
清弱黄淤碍漕舟,奏章披即问驰邮(前据鄂宝奏黄河高家马头一带淤浅水仅尺馀江广粮船七百馀艘未能挽渡现在祈祷大雨以助湖流随驰谕询问高晋萨载等缺雨阻漕情形萨载昨已覆奏高晋摺亦于今日奏到)
果称望雨设坛祷高晋五月至今各属未尝无雨惟多寡不等未能一律普遍低田及近水之区禾苗俱已栽插惟江宁镇扬州通州海州等处山乡田地因雨水不足尚未种齐各州县均在祈雨今年遇节气较迟若六月内得有透雨仍可补种云云深为廑念复驰谕切询之),并及疏淮闭闸谋(清弱黄淤一事高晋以为疏治河淤固目前要务而通湖引河亦应一体疏浚并将惠济等三闸暂行下板使湖水全出清口并力刷沙亦补偏救弊之一法因即驰询萨载如漕船已全出运河即闭惠济等闸以助清水亦甚有益宜筹酌速行之)
北地膏方慰心曲,南江泽复绻眉头。
自知原是忧劳者,德乏惭惟徵鲜休。
江总督高晋奏报得雨诗以志事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一
月之八日渥膏沾,六百里驰封牍钤。
夜雨正同此处霈高晋江宁于初七日自申至戌始则雷雨霶霈继则密雨优滋入土深透复自亥时起澍雨竟夜至初八辰时未止且云势甚广远近似可普沾云云江南此次得雨与京师夜雨时日相同此间每雨辄普遍冀江南亦如是耳),晚田遥庆彼中渐两江地方六月缺雨秧田未能遍插兹高晋奏得此甘霖已种者既可勃然畅发未种者亦可补种杂粮即或高田补种不及而低田有秋成灾亦轻为之稍慰)
杂粮补种收堪冀,高壤成灾救可兼。
独是清江信未至,急教传问意无忺(清江较江宁距京尤近若初七八亦渥甘膏萨载等奏报应先于高晋今尚未据邮奏恐其未能同沾渥泽因即驰谕询问)
江总督高晋安徽巡抚闵鹗元奏报得雨诗以志事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一
六月南方缺雨时,漕稽因奏屡畴咨(今岁江南六月内缺雨督抚先未奏及直至鄂宝因漕船阻滞奏称现祷甘霖始知盼泽情形自此屡传谕饰问)
幸闻建业恩膏渥高晋江宁省城月初先已得雨兹复于闰月二十日申酉两时雷雨大作又廿一日自子至辰雨泽渥沛入土深透约六七寸早插之禾长发芃茂补种杂粮亦一望青葱旋据江宁镇常州苏州扬州淮安各府属亦报同日得雨四五六寸不等),兼悉庐江涸壤滋闵鹗元安庆省城于闰月初三四得雨六寸初七得雨五寸十三四日又得雨七寸十分优渥所属各县均属相同其怀宁桐城二邑大半稻田两熟今早甫经收穫正值栽插晚稻之时得此透雨农民翻犁赶插不劳车戽又宁国池州微州各府属亦先后得雨沾足庐州太平六安广德池州等属并于月初得雨四五寸不等惟离省较远者尚未报齐看来旬日以来雨水已属广遍)
起槁回枯可遍及,翻犁罢戽略嫌迟。
其成灾处应勤恤,勖以叮咛俾妥为(高晋称此次之雨较前尤渥尚可补种杂粮莱蔬其实有不及补种已成偏灾者现在查勘云云已屡饬该督抚率属实力妥办毋稍讳饰)
大学士高晋等奏堵筑仪封漫口拟挑引河各情形诗以志事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三
图呈漫口奏巡轺,咨度情形朱笔标高晋等前次奏云相度仪封漫口形势拟挑引河各情形绘图呈进阅图内所拟切滩处太少且距漫口太近此时办理虽若稍昜设或明岁河复涨盛仍不能保其稳固因于图内用朱笔标记令挑切处离漫口稍远且取直亦便于引溜虽多费亦所不靳惟期永资安巩)
可识一劳期永逸,要当避近且从遥。
自宜移坝浑流逼高晋等奏接奉前谕泰阅图内指画处所距漫口既远且形势取上引溜更为直捷现遵朱笔标记处多派人夫上紧挑切以收引溜之益至引河既已改上则拦河坝亦应移上使就近挑溜归入引河更为得力云云复绘图呈进即谕如所拟妥速为之),更慰开云霁景昭(并称八月初一日天已开霁连日晴明人夫云集料物亦得源源到工使坝台办成即可攒办下埽期早合龙览奏为之稍慰)
伫待合龙佳信递,深怜黔赤叹漂摇。
大学士兼两江总督高晋挽辞乾隆己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五
本以脩堤藉硕谟,讵虞病不起中都(昨岁豫省漫口较大非姚立德等所能办因高晋熟悉河防谕率谙工将备驰赴工所董视堵筑不意其忽遘沉疴殁于工所为之悼惜)
祗缘下楗亏工屡祥符之时和驿八堡仪封之十六堡漫口皆合而复开屡费工作今时和驿已经堵闭坚实而仪封之工于腊月十八甫经合龙十九日忽又蛰塌引河亦复淤浅仍须挑浚为从来筑河所未见高晋盖因积久弗成忧惭致疾),更值偾辕败事殊高晋之侄高朴在叶尔羌勒索回人珍宝并借开采密尔岱山玉为名以牟已利苦累回众若非及早败露几至酿成事变已属罪不容诛甚至串通奸商遣家人同其私贩玉石至苏州售卖得价钜万实出情理之外其家人过江宁时曾持高朴禀与高晋候安高晋并不诘其赴苏之故转徇其请给与回程护票殊不类高晋所为因传谕诘责高晋惭怖引罪自觉无颜病遂因而日积使如是而不知愧懑又不成其为高晋矣)
漠不关心岂卿也,愁因致疾究忠乎。
考终入祀夫何恨(前据袁守侗等奏高晋痰𠻳咯血绖久不瘳渐致不能眠食病颇危笃因遣太医院堂官陈世官令乾清门侍卫布彦达赉偕其驰驿往视并谕高晋加意调养戒勿力疾亲赴工次以冀速痊昨高晋自奏服药相投已能进米饮知谷滋味兹忽袁守侗等奏高晋于此月初六子时气脱而逝为之嗟惋不置高晋秉公持正察吏惠民为督抚中杰出者即其娴于河务一时亦罕有其匹深惜失此得力大臣且念其勤劳王事诏入祀贤良祠并遣侍卫前往奠醊复其生前降革处分并予恤典饰终之礼备至高晋亦可以无恨矣),宁识怀贤痛惜吾。
安徽巡抚高晋乾隆丁丑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一
江分上下各抚治,简剧因之寄任殊。
以汝慎勤应胜此,凤庐其念荐灾区。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乾隆戊寅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八
安徽东北鄙,实介豫淮中。
黄渎地枨北,洪湖天堑东。
众川如有阻,大壑致难通。
泛滥诚堪畏,流离害莫穷。
势虽未经目,患每廑于躬。
尔晋方伯曰修亮工
事因和始集,理以晰方融。
更漫辞劳勚,须相励谅忠。
流疏濉(河)(河)浅,沙浚翟(桥)(河)隆。
潴预陵崔孟(三湖名),潦消灵宿虹(三县名)
孟冬初雇役,首夏告成功。
灾后代资赈,图长计慎终。
允能体予意,庶略起民癃。
永念剔鬟迹,瞠乎敢曰同。
总河白钟山巡抚高晋同往会商疏浚荆山桥堵筑毛城铺等工诗以示志乾隆丁丑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六十七
去秋河为灾,乃在孙家集
漫渠未填筑,遂致洪波吸。
亟命事修防,亦得成功立。
其如已泄波,往往淤泥积。
荆山桥下川,较昔高数尺。
微山乃倒漾,沛鱼今在泽。
恐不能种,而况冀收麦。
疏瀹莫惜费,此实目所急。
同时毛城铺,分流减来脉。
治标出无柰,堤成应即塞。
而何值邂逅,河臣数经易。
因循置度外,庐凤复遭厄。
二患均要务,展转增反侧。
泻者塞其流,渟者疏其偪。
往哉相和衷,宣防勉奏绩。
讵可惜一劳,未敢期永逸。
但望夏田耕,稍救民残息。
斯则宣力多,岂在日扈跸。
定清口出水志诗以示总督尹继善总河高晋乾隆壬午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三
清口湖尾闾,两坝东西壅。
黄未夺淮时,全淮此东送。
后始言蓄禦,本由人操纵。
而何胶柱者,甚靳拆茭葑(司事者不肯大扩清口草坝虽称蓄清敌黄实以随时拆筑恐干多费之议耳)
窥其意所在,重(平声)筑恐费重。
宁使涨高堰,五坝漏卮供。
高宝曷能容,下河灾可痛。
于是议出江,徒纷如聚讼。
釜底不抽薪,扬汤审何用。
悉心求其策,洪泽宜腾空。
高堰今出水,七尺五寸中。
如增至三尺,清口仍弗动(叶)
设再增一尺,开十丈泄汹(叶)
递长递拓宽,杀(去声)涨利应众。
奚待出五坝,而始拆倥偬。
秋汛过弗涨,收坝资禦控(秋汛后洪湖水势既定即应如常接镶口门或二十丈至十数丈皆可)
审机在专一,图便戒旁综。
有过愿分任,其功不劳颂。
江总督大学士高晋总河李宏等奏报黄河水势渐消各工平稳诗以志事乾隆辛卯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一百
南河居下游,其险倍豫省。
昨闻涨水增,廑望常引领。
朝来接报章,手战不敢省。
见云各工平,怵然心始定(叶)
毛城峰山闸,宣泄势犹猛。
无已权轻重,王营减溟涬。
两岸谨修防,子堰筑堤顶。
坐蛰及渗漫,随宜补里戗(叶)
赖值异涨消,无事获宁静
洪湖亦渐长,抵黄力期并(今年洪泽湖水小力弱又值黄水盛涨清口遂有倒漾之势兹高晋等奏日来黄水虽尚高于清七八寸而清水既旺日内自可畅出清口及阅所绘之黄水直至淮安已历数十里恐所过沙停淤积日久有妨运道因谕相度形势量施人力浚治毋专待清水涤刷坐致延误)
其清河安东,潦或成灾眚七月初黄河涨势甚盛堤工在在危险虽开毛城铺峰山闸宣泻尚不足以杀其势高晋等议启王营减坝以泄异涨导由盐河归海前经奏报情形深切廑念今据奏自开减坝以来黄水日见消落其堤顶漫水堤坡坐蛰渗水之处并皆抢筑子堰或䟎帮里戗各工现俱稳固即下游出槽漫滩之水亦未伤及田庐惟减坝泄下之水径由清河安东二县地濒河草屋低田间有被淹者已饬属确勘抚恤不使一夫失所览奏嘉慰谕部将高晋李宏及在工员弁并予录叙)
一体善抚恤,弗致民饥窘(叶)
览慰南顾忧,敬哉敢自幸。
江节相高文端公挽词 其一 清 · 袁枚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二十六
一轮卿月坠烟波,易箦心惊瓠子歌。
方喜君恩深北阙,岂知臣力尽南河(公薨于工所。)
春风自向甘棠暖,冬日其如夕照何。
此去公应不寂寞,皋夔贤相九原多。
江节相高文端公挽词 其二 清 · 袁枚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二十六
卅年门馆受恩身,抬举烟云意最真。
频把参苓遗老母,几番丝竹宴骚人。
南衙语笑春虽远,小札寒暄墨尚新。
料得奇章怜杜牧,他生还许吐车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