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王鸿卿烹茶鹤避烟照(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清 · 章甫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据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的钞本为底本,参考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及台银本《半崧集简编》进行参校。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看鹤盘松顶,煮茗月明天。
此间得佳趣,翁真地上仙。
心清非学佛,坐久不参禅。
养气游天地,造化一炉烟(江宝钗编校)
读李尔冲遗稿(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清 · 章甫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据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的钞本为底本,参考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及台银本《半崧集简编》进行参校。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检君遗稿读,添我泪痕频。
诗骨遒唐宋,文心尚汉秦。
如何名下士,竟谢学中人。
可怜玉楼记,还催去后身(江宝钗编校)
郑君弼鹭江诸胜(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清 · 章甫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据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的钞本为底本,参考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及台银本《半崧集简编》进行参校。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选胜肩舆转,搜奇屐齿通。
云深藏野寺,树古老秋风。
眼入青霄里,心雄碧海中。
归途霞返照,散满鹭江(江宝钗编校)
韩奎垣南川近状(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清 · 章甫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据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的钞本为底本,参考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及台银本《半崧集简编》进行参校。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投荒垂老者,万死一生间。
白发三千里,黄沙百二关。
冲开烟瘴塞,踏破岭云悭。
闻道天涯健,相期海外还(江宝钗编校)
放洋(作者注:「台厦水程,大小两洋俱横流。自鹿耳门抵澎为小洋,属台界。由澎抵厦为大洋,属厦界。环澎有三十六屿。」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陈汉光《台湾诗录》。) 清 · 章甫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据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的钞本为底本,参考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及台银本《半崧集简编》进行参校。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陈汉光《台湾诗录》。
鹿岛驶飞航,横冲大小洋。
耳闻催发棹,背指远离乡。
风便波无力,潮平月有章。
澎峰奇六六,画界水中央(江宝钗编校)
枫亭阻雨(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清 · 章甫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据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的钞本为底本,参考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及台银本《半崧集简编》进行参校。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云锁枫亭驿,风狂雨过溪。
乱流争赴壑,涨浪欲无蹊。
沙压桥吞石,崖悬马滑泥。
行行都且止,不是为途迷(江宝钗编校)
帆口阻风(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清 · 章甫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据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的钞本为底本,参考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及台银本《半崧集简编》进行参校。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此去三山景,惟馀十里程。
忽闻风夜吼,故阻客晨征。
波浪长江险,烟尘古道横。
石尤来作恶,几日到榕城(江宝钗编校)
次韵苏斋再来草三首(此组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过江山县 清 · 章甫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据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的钞本为底本,参考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及台银本《半崧集简编》进行参校。此组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创作地点:江山县
晨装过异县,策马历虬松。
酒力霜威减,诗情雪意浓。
石头排鼎峙,柳眼睡烟重。
记取江山胜,行行度晚冬(江宝钗编校)
次韵苏斋再来草三首(此组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立春日独酌) 清 · 章甫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据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的钞本为底本,参考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及台银本《半崧集简编》进行参校。此组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四时今第一,独酌且言欢。
节莫忙中过,途经险处盘。
催人霜鬓老,容我酒肠宽。
几日班联上,朝天又正冠(江宝钗编校)
次韵苏斋再来草三首(此组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将抵都门) 清 · 章甫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据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的钞本为底本,参考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及台银本《半崧集简编》进行参校。此组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程途计廿旬,倏忽物华新。
旅馆浑宾主,悭囊破友亲。
一庭森玉树,万里慰劳人。
直上长安道,行看九陌春(江宝钗编校)
汤卿谋(此组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其一 清 · 章甫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据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的钞本为底本,参考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及台银本《半崧集简编》进行参校。此组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我爱卿谋品,萧然谢俗喧。
神登幽士梦,韵醉美人魂。
托兴唯湘草,知心只亦园
茶香清课外,淡永每无言(江宝钗编校)
汤卿谋(此组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其二 清 · 章甫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据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的钞本为底本,参考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及台银本《半崧集简编》进行参校。此组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我想卿谋学,飘然盖世奇。
笔空千载史,语镇百年碑。
缥缈仙风引,幽深鬼境知。
陈言刊一切,不屑寄人篱(江宝钗编校)
汤卿谋(此组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其三 清 · 章甫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据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的钞本为底本,参考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及台银本《半崧集简编》进行参校。此组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我叹卿谋命,凄然实不犹。
功名艰北阙,贫病托南楼。
眼贮三𦨚(编者按:「𦨚」,《半崧集简编》作「船」。)泪,心量十斛愁。
那堪妻子辈,相继竟归休(江宝钗编校)
汤卿谋(此组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其四 清 · 章甫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据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的钞本为底本,参考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及台银本《半崧集简编》进行参校。此组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我读卿谋传,巍然擅盛名。
天教五不幸,人异百无成。
大业垂今古,微躯任死生。
青华仙籍录,身后有馀荣(江宝钗编校)
写怀(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清 · 章甫
五言律诗 押盐韵 出处:据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的钞本为底本,参考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及台银本《半崧集简编》进行参校。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病久如曾愈,愁多不觉添。
依然姜性辣,敢比谏书严。
但拙蝇头逐,休生雀角嫌。
请看时序变,犹自有凉炎(江宝钗编校)
中秋出闱夜游三山(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清 · 章甫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据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的钞本为底本,参考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及台银本《半崧集简编》进行参校。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七艺今朝满,三秋此夜分。
游人多异地,试客尽同群。
灯烂光欺月,歌高响遏云
榕城好风景,随处挹清芬(江宝钗编校)
与施乃庚郭乃承李尔冲登乌石山(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清 · 章甫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据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的钞本为底本,参考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及台银本《半崧集简编》进行参校。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创作地点:乌石山
闻道乌山好,相邀踏翠微。
近城无市气,入寺有禅机。
百道阶泉古(作者注:「五代王氏筑百道阶,阶边有泉。」),千重锦绣围。
登临贪景胜,戴月乃言归(江宝钗编校)
小西湖(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清 · 章甫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据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的钞本为底本,参考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及台银本《半崧集简编》进行参校。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创作地点:小西湖
西湖如画意,点染水之涯。
地与三山古,时来六月嘉。
摇波红雾皱,转棹绿阴斜。
四望楼亭畔,新荷面面花(江宝钗编校)
暮春夜与吴焕章邱瑞岚邱桂芳唐英臣侯鹏九壶春楼小集(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清 · 章甫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据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的钞本为底本,参考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及台银本《半崧集简编》进行参校。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笑我招携者,都非与世宜。
春风三月酒,夜雨一楼诗。
话以同心契(编者按:「契」,原抄本、台银本《半崧集简编》作「絮」,误。),创忘剜肉医。
随时行乐好,趁未鬓成丝(江宝钗编校)
李尔冲招同王晴岚王光陈光远李瑾卿夜集小斋(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清 · 章甫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据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的钞本为底本,参考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及台银本《半崧集简编》进行参校。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良朋欣雅集,夜饮共招携。
胜会追风流
吟诗敲砚北,剪烛话窗西。
不觉星河耿,声声五夜鸡(江宝钗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