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按察使衔台湾道杨廷理报早稻收成分数诗以志慰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八
三县一厅报,幸逢旸雨时。
八分早稻穫(按察使衔台湾道杨廷理奏台湾南北两路栽插早禾以后雨水调匀嗣后杨花结实又复暄润应时现在早稻登场除台湾一县土性浮松向不种早稻外所有淡水一厅收成八分有馀凤山一县收成九分嘉义彰化二县俱收成八分统计一厅三县共收成八分有馀),合郡夏收弥。
搜捕匪徒少(前据台湾提督哈当阿及该道杨廷理同奏台湾匪犯陈周全因其兄陈光爱前在凤山县地方滋事业经挐获正法见地方官搜捕馀党𦂳急复纠众在鹿仔港地方滋扰该提督带兵前往剿捕旋有该处义民等诓称入夥诱贼至彰化县城出其不意将首犯陈周全擒获并杀死匪众一百馀名该道驻守郡城搜缉党逆陆续正法匪徒渐少且并未伤损田禾近日米价渐平民番俱如常各安生业),耕桑民户熙。
慰非啻海外,内地庆兼资(台湾一岁三熟产米最饶内地向资接济惟漳泉二府自去秋被水之后收成歉薄虽当即加倍赈恤而冬间米价尚贵至今岁春夏之交日渐增昂现于福宁府属及浙江地方筹办谷石由海道运赴平粜兹台郡幸获稔收商贩流通内地粮价自当亦就平减)。
清和二首 其一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三
昨岁清和此日逢,网轩桐乳绿阴重。
花香鸟语馀春色,暖翠浮岚酿夏容。
拂槛波回如意镜,隔林日永自鸣钟。
浦云傍晚迷霞脚,麦雨农家望正浓。
清和二首 其二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三
蜂衙蝶阵数昌昌,催得春光去渺茫。
墨沼云浓凝絮雨,筠帘风细引松簧。
已排绮句吟韶景,怯著轻衫试晓凉。
底识清和好时节,即看亚陇半青黄。
台湾提督哈当阿道员杨廷理奏报早稻收成八分有馀诗以志慰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二
一厅三县属却广,早稻八分报有馀(台湾南北两路今春自栽插早禾以后旸雨应时禾苗畅发兹据哈当阿等奏本年节候较早各处早稻俱已成熟陆续刈穫登场除台湾县土性浮松向不种早稻外其淡水一厅及凤山嘉义彰化三县通计收成共八分有馀现在米价平减市野恬熙等语)。
鱼米乡仍资内地(台湾一郡向称鱼米之乡岁穫丰收内地漳泉一带每年资其拨运接济),闾阎风久靖安居(该处自逆匪林爽文筹就擒之后数年以来闾阎安居乐业元气久复绥靖如常)。
抚兹海晏年丰彼,益切戒盈畏满予。
北塞南瀛幸时若(今岁各直省麦收多在八九分以上乃日巡幸避暑山庄历览塞外农田亦极芁茂自北及南雨旸幸俱时若寸衷益增感惕),惕然方寸敢舒如。
赋得首夏犹清和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四
律入恢炱候,景怀荏苒春。
绪芳霏翠陌,田叶漾银沦。
谢雪含残絮,温花点腻尘。
绿林添影密,黄鸟送声频。
暄与凉无定,夷偕惠可伦。
都缘好雨足,与物乐怀新。
赋得首夏犹清和(得薰字八韵会试覆试题)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押文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
一日还两日,居然春夏分。
和犹带昨盎,清已睇今氲。
灵运前留句,德潜后泥(去声)文(岁时记四月朔为清和节如谢朓诗麦候始清和杨万里三月廿七日送春诗只馀三日便清和古人引用皆然乃沈德潜误以二月中和节为清和节其意谓四月天气似二月也夫谓四月如三月则可谓四月如二月则气候悬殊未免有涉牵强况犹训似亦训尚诗意盖谓首夏寒燠相届其气尚清和耳向已有清和诗以辟其谬)。
抚编曾考覈,调幕重(去声)慇勤。
汉志六为合(见汉书礼乐志),虞书南曰薰。
非寒却非燠,宜织亦宜耘。
候嫩身应适,昼长学可勤。
每怀若不及,平秩敢云云。
赋得首夏犹清和(得潜字八韵诸士题天津试献诗)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押盐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八
灵运清和咏,元晖气候占(题本谢灵运诗又谢朓有麦候始清和之句皆以四月为清和也)。
本应四月属,曾未别书觇。
称节始唐诏(唐德宗贞元五年诏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讹中自德潜(二月为春之中时之和以之名节实可乃沈德潜讹中为清以二月为清和节不知以何书为据)。
仲春首夏隔,伯适季随兼。
甲丙岂相及,咸恒乃继詹。
谓犹仍恰当,训尚实诬添(四月与三月晦朔相连气候可云近似若云二月则相隔匝月之远安能越三月而似二月乎况岁时记四月朔为清和节杨万里三月廿七日送春诗亦有只馀三日便清和之句是古人无不以四月为清和而德潜独以己意谓四月似二月实为傅会牵强其讹显然向曾有诗关其谬)。
姚冶馀韶赏(和),炎蒸盛热恬(清)。
抚时调六幕,望雨奈恩淹。
山东连岁荐饥百姓艰苦之状东巡曾所目睹故不惜帑金仓粟亟为救恤恐地方有司力有不逮而识有未周也则命大学士高斌左都御史刘统勋率给事中御史等自春徂秋驻彼巡视赈务今高斌等及巡抚阿里衮奏报禾稼登场秋收丰稔所历城市乡村民气翕然改观有更生之庆览奏欣慰因以命篇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六
调幕惟予责,祈年志靡已。
宇县既云广,保赤无遐迩。
水旱近何多,讵可诿常有(叶)。
独兹山左民,逢歉连年矣。
老弱委沟壑,壮者半流徙。
疾苦经目击,赈恤莫迟待(叶)。
杂咏成四章(东巡时有杂咏四章示东省巡抚以下诸臣),感愧由衷已。
归来哀惨中,不敢忘东鄙。
大僚及科道,亟往代予视。
宁滥无或遗,足括荒政体。
如婴乳而哺,如病药以医(叶)。
三时喔咻之,介遗延至此。
皇天生物心,悔祸降康祉。
披来公奏章,禾稼登场美。
民艰因以愁,民苏得无喜。
元气未易复,既喜忧还继(叶)。
尚有偏灾者,虽小应抚敉。
嗟嗟我臣工,敬惧勿暂弛。
清和 清 · 弘历
押霁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九
清和天气佳,膏泽远迩逮。
二麦既望秋,禾黍亦均艺。
往年春苦旱,愁雨都成例。
今岁何厚幸,优渥沾天惠。
淡荡天宇明,极目空澄际。
时纵作微风,风止无尘翳。
予心以稍慰,庶政筹次第。
况复息兵戎,来格服番裔。
贤辅日赞襄,庶明职交励。
永维保泰机,乾勉持盈计。
清和节(唐德宗诏二月应谓之中和节盖二月春之中时之和此实可耳乃沈德潜讹中为清不知以何书为据且云谢灵运诗犹清和乃谓四月似二月夫犹固训似亦训尚谢之犹乃尚之义谓四月尚清和耳夫四月近三月则以晦朔相连气候近似犹可若曰似二月则时日隔久节候迥殊安得越三月而似二月乎此理推之馀月无不皆然又按谢朓诗麦候始清和凉雨销炎燠杨万里三月廿七日送春诗只馀三日便清和是古人皆以四月为清和信而有据惟张衡归田赋有仲春令月时和气清之语此即如兰亭叙言暮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例岂可摘取一二字割裂傅会遂指二月为清和乎因为清和之作以辟德潜之谬) 清 · 弘历
押寘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十一
首夏清和节,实见岁时记。
贞元移仲春,谓之中和备。
德潜(沈)中讹清,独断以己意。
清开夏之首,和近春之季。
是诚四月候,安有二月义。
归愚(德潜号)信愚哉,五言辟其议。
杨双梧太守相度筑兰城贺之 清 · 吴镕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此诗收于柯培元《噶玛兰志略》〈艺文〉,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迹寄空山暑亦寒,身负重钜涉艰难。
峰岖历尽千岩险,相度周行一骑单。
独向闾阎咨疾苦,每于村落任盘桓。
民番自有敦庞意,拥彗欢迎旧日官(许俊雅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