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理甘延寿陈汤疏 西汉 · 刘向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六
郅支单于囚杀使者吏士以百数,事暴扬外国,伤威损重,群臣皆闵焉。陛下赫然欲诛之,意未尝有忘。西域都护延寿、副校尉汤承圣指,倚神灵,总百蛮之君,揽城郭之兵,出百死,入绝域,遂蹈康居,屠五重城,搴歙侯之旗,斩郅支之首,悬旌万里之外,扬威昆山之西,扫谷吉之耻,立昭明之功,万夷慑伏,莫不惧震。呼韩邪单于见郅支已诛,且喜且惧,乡风驰义,稽首来宾,愿守北藩,累世称臣。立千载之功,建万世之安,群臣之勋莫大焉。昔周大夫方叔、吉甫为宣王诛猃狁而百蛮从,其《诗》曰:「啴啴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猃狁,蛮荆来威」。《易》曰:「有嘉折首,获匪其丑」。言美诛首恶之人,而诸不顺者皆来从也。今延寿、汤所诛震,虽《易》之折首、《诗》之雷霆不能及也。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司马法》曰「军赏不逾月」,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盖急武功,重用人也。吉甫之归,周厚赐之,其《诗》曰:「既甫燕喜,吉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千里之镐犹以为远,况万里之外,其勤至矣!延寿、汤既未获受祉之报,反屈捐命之功,久挫于刀笔之前,非所以劝有功厉戎士也。昔齐桓公前有尊周之功,后有灭项之罪,君子以功覆过而为之讳行事。贰师将军李广利损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而仅获骏马三十匹,虽斩宛王母鼓之首,犹不足以复费,其私罪恶甚多。孝武以为万里征伐,不录其过,遂封拜两侯、三卿、二千石百有馀人。今康居国强于大宛,郅支之号重于宛王,杀使者罪甚于留马,而延寿、汤不烦汉士,不费斗粮,比于贰师,功德百之。且常惠随欲击之乌孙,郑吉迎自来之日逐,犹皆裂土受爵。故言威武勤劳则大于方叔、吉甫,列功覆过则优于齐桓、贰师,近事之功则高于安远、长罗,而大功未著,小恶数布,臣窃痛之。宜以时解县通籍,除过勿治,尊宠爵位,以劝有功(《汉书·陈汤传》)。
赦甘延寿陈汤矫制罪诏(建昭四年正月)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匈奴郅支单于背畔礼义,留杀汉使者、吏士,甚逆道理,朕岂忘之哉?所以优游而不征者,重动师众,劳将率,故隐忍而未有云也。今延寿、汤睹便宜,乘时利,结城郭诸国,擅兴师,矫制而征之。赖天地宗庙之灵,诛讨郅支单于,斩获其首,及阏氏、贵人、名王以下千数。虽逾义干法,内不烦一夫之役,不开府库之臧,因敌之粮,以赡军用,立功万里之外,威震百蛮,名显四海,为国除残,兵革之原息,边竟得以安。然犹不免死亡之患,罪当在于奉宪,朕甚闵之。其赦延寿、汤罪,勿治(《汉书·陈汤传》)。
奏免陈汤 西汉 · 匡衡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四
汤以吏二千石奉使,颛命蛮夷中,不正身以先下,而盗所收康居财物,戒官属曰:「绝域事不覆校,虽在赦前,不宜处位(《汉书·匡衡传》:成帝初即位,丞相衡复奏。)」。
甘延寿陈汤封爵议 西汉 · 匡衡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四
郅支本亡逃失国,窃号绝域,非真单于(《汉书·陈汤传》:元帝诏公卿议封焉,议者皆以为宜如军法捕斩单于令,匡衡、石显以为。)。
与陈汤书 西汉 · 陈咸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八
即蒙子公力,得入帝城,死不恨(《汉书·陈万年传》)。
上书言便宜因冤讼陈汤 西汉 · 耿育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六
延寿汤为圣汉扬钩深致远之威,雪国家累年之耻,讨绝域不羁之君,系万里难制之虏,岂有比哉!先帝嘉之,仍下明诏,宣著其功,改年垂历,传之无穷,应是南郡献白虎,边陲无警备。会先帝寝疾,然犹垂意不忘,数使尚书责问丞相,趣立其功。独丞相匡衡排而不予,封延寿汤数百户,此功臣战士所以失望也。孝成皇帝承建业之基,乘征伐之威,兵革不动,国家无事,而大臣倾邪,谗佞在朝,曾不深惟本末之难,以防未然之戒,欲专主威,排妒有功,使汤块然被冤,拘囚不能自明,卒以无罪,老弃敦煌,正当西域通道,令威名折冲之臣,旋踵及身,复为郅支遗虏所笑,诚可悲也。至今奉使外蛮者,未尝不陈郅支之诛,以扬汉国之盛。夫援人之功以惧敌,弃人之身以快谗,岂不痛哉!且安不忘危,盛必虑衰。今国家素无文,帝累年节俭富饶之畜,又无武帝荐延枭俊禽敌之臣,独有一陈汤耳!假使异世,不及陛下,尚望国家追录其功,封表其墓,以劝后进也。汤幸得身当盛世,功曾未久,反听邪臣,鞭逐斥远,使亡逃分窜,死无处所,远览之士,莫不计度,以为汤功累世不可及,而汤过人情所有。汤尚如此,虽复破绝筋骨,暴露形骸,犹复制于唇舌,为嫉妒之臣所系虏耳。此臣所以为国家戚戚也(《后汉·陈汤传》)。
徙陈汤制(永始元年) 西汉 · 汉成帝
出处:全汉文 卷八
廷尉增寿当是。汤前有讨郅支单于功,其免汤为庶人,徙边(《汉书·陈汤传》)。
陈汤罪议 西汉 · 赵增寿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九
不道无正法,以所犯剧易为罪,臣下承用失其中,故移狱廷尉,无比者先以闻,所以正刑罚,重人命也。明主哀悯百姓,下制书罢昌陵勿徙吏民,已申布。汤妄以意相谓且复发徙,虽颇惊动,所流行者少,百姓不为变,不可谓惑众。汤称诈,虚设不然之事,非所宜言,大不敬也(《汉书·陈汤传》)。
上疏讼陈汤 西汉 · 谷永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六
臣闻楚有子玉、得臣,文公为之仄席而坐;赵有廉颇、马服,强秦不敢窥兵井陉;近汉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乡沙幕。由是言之,战克之将,国之爪牙,不可不重也。盖「君子闻鼓鼙之声,则思将率之臣」。窃见关内侯陈汤,前使副西域都护,忿郅支之无道,闵王诛之不加,策虑愊亿,义勇奋发,卒兴师奔逝,横厉乌孙,逾集都赖,屠三重城,斩郅支首,报十年之逋诛,雪边吏之宿耻,威震百蛮,武畅西海,汉元以来,征伐方外之将,未尝有也。今汤坐言事非是,幽囚久系,历时不决,执宪之吏欲致之大辟。昔白起为秦将,南拔郢都,北坑赵括,以纤介之过,赐死杜邮,秦民怜之,莫不陨涕。今汤亲秉钺,席卷喋血万里之外,荐功祖庙,告类上帝,介胄之士靡不慕义。以言事为罪,无赫赫之恶。《周书》曰:「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宜为君者也」。夫犬马有劳于人,尚加帷盖之报,况国之功臣者哉!窃恐陛下忽于鼓鼙之声,不察《周书》之意,而忘帷盖之施,庸臣遇汤,卒从吏议,使百姓介然有秦民之恨,非所以厉死难之臣也(《汉书·陈汤传》)。
奏改徙陈汤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汤前亲诛郅支单于,威行外国,不宜近边塞(《汉书·陈汤传》:汤与解万年俱徙敦煌。久之,敦煌太守奏云云。诏徙安定。)。
陈汤论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六一、《柯山集》卷三八、《苏门六君子文粹》卷八、《圣宋文选》卷二七、《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八、《崇古文诀》卷三○、《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二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予观汉公卿论陈汤矫制斩郅支之赏,其守常不通者则曰:「是不当赏,且开后奉使者乘危徼幸,生事夷狄」。有奇其功、愤其为庸臣所诎者,则称誉赞说:「大功不录小过,大美不疵细瑕,宜加尊宠,以劝有功」。此刘向之论也。夫奋不顾身,决计出奇,以孤军取单于之头,枭之藁街,自汉击匈奴以来,未有能如此者,而欲以一切矫制生事,谓之有罪而赦之,不使有尺寸之赏,此天下皆知其不近人情而人不服也。然汤之还,使朝廷遂厚赏之,一不问其矫制如受命讨伐而有功者,则亦不可。何则?人臣不待命而有功以要我,则亦为国者之所病也。故刘向之论善矣,而未尽也。元帝遂从而赏之,愈于不赏,可也;所以为说,则终亦未有以服恶矫制者之论,惜乎无有以是说告之者矣。所恶夫赏矫制而开后患者,谓其功可以相踵而比肩者也。阴山之北,凡几单于?自汉击匈奴以来,得单于者几人?终汉之世,独一陈汤得单于耳。其不可以常徼幸而立功者又寡少,如此则裂地而封汤,乃著之令曰:「有能矫制斩单于如陈汤者,无罪而封侯」。吾意汉虽欲再赏一人而未可得,何遽有邀功生事之忧哉?故上足以尊明汤之有功,褒显之而无疑,下不畏未来生事邀功之论,天下之善计也。古之为法者,行法而不失人情,当夫事实,而亦不使之不可继,凡若此也。昔者,韩患秦之无厌也,下令曰:「有能得秦王者,寡人与之国」。大夫皆谏曰:「不可,赏不可以若是其重也」。韩王笑曰:「得秦王而寡人与之国,是赏有再乎?且得秦王矣,寡人其忧无国哉」?是赏汤之说也。
冯奉世陈汤伐虏予夺不同策 宋 · 王之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六八、《永乐大典》卷一○八七六
愚尝读《春秋》,得孔子之意。其用法为至宽,录功为至悉。褒人之善,惟恐其不及;贬人之恶,惟恐其或过。始诚善矣,或不善于终,则委曲而为之讳;终诚善矣,或不善于始,则阔略而许其变。然后知圣人之至仁,《春秋》之忠厚也。夫《春秋》,天子之事也。孔子尝曰:「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宜乎笔削之际,不以假人。然于齐威晋文之事,则予而进之。夫召陵之役,专征之罪也,而《春秋》予之曰:「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首止之会,不臣之诛也,而《春秋》予之曰:「会王世子于首止」。城濮之胜,善战之上刑也,而《春秋》予之曰:「战于城濮,楚师败绩」。河阳之朝,致君之不恭也,而《春秋》予之曰:「天王狩于河阳」。夫齐威晋文,若责之以王者之法,罪不容于诛,孔子非特录其功,又为之讳。其恶灭项不书「齐」,为威公讳灭国也;重耳不书「入」,为文公讳本恶也。呜呼,《春秋》之忠厚如此。而后世学《春秋》者,乃侵刻苛细,集小过以加人。予善惟恐其深,贬恶惟恐其浅。孰谓《春秋》之学,流而为申商之刑名乎?公孙弘以《春秋》起海滨为汉相,不大明孔子之意,以举明主于三代之隆,惟闻假其义以绳臣下而已。天下之士,翕然向之。终军引「王者无外」,以诘徐偃。隽不疑引蒯聩之事,以执方遂。断断焉如老狱吏,喜陷害人,无一毫爱利之心。汉法之所以惨虐者,诸儒与有力焉,岂不哀哉!其后冯奉世诛莎车,陈汤灭郅支,汉欲封此两人。而萧望之、匡衡乃以《春秋》之义「大夫无遂事」,欲以矫诏罪之,二子卒不得侯。虽刘向、谷永,谆谆辩讼,累数百言,终屈于鄙生之议。盖其刻薄之风,有自来矣。且《春秋》书「遂」有二义焉:「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公羊》曰:「公不得为政也」。此无遂事之说也。「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公羊》曰:「大夫出疆,有可以安国家、利社稷者,专之可也」。此许其遂事之说也。望之、匡衡专引襄仲之事,至于公子结之会,则没而不言,是犹奸吏之弄法,轻重其心,岂知《春秋》者哉?若果知《春秋》,则宣帝之族霍氏也,望之何不以《春秋》「善善及子孙」之义争乎?元帝之用恭显也,衡何不以《春秋》不近刑人之义争乎?且夫《春秋》以天子之宰通乎四海,故葵丘之会,尊宰周公。而望之乃轻丞相于朝,则是望之固《春秋》之罪人矣,尚何敢正奉世乎?《春秋》诸侯不得专地,故讥郑伯以璧假许田,而衡乃擅益乐安侯田四百馀顷,则是衡固《春秋》之罪人矣,尚何敢正陈汤乎?愚每读《汉史》,未尝不为二子愤疾而扼腕也。方莎车畔汉,鄯善以西皆绝不通,汉几失西域矣。郅支在五重城,破呼揭、坚昆、丁令,兼三国而都之,结康居以自固,汉几苦此虏矣。二子忠义奋发,出万有一生之路,不调郡国一兵,不费大农一钱,不失天子一矢,而使历载逋诛之虏,头竿稿街,汉之威德,畅于万里之外,可谓不世之奇功矣。使得幸而列于《春秋》,则其安国家、利社稷,岂特一公子结而已哉?虽齐侯之伐山戎,叔孙之败长狄,不足道也。固当享万户之封,受土茅之锡。卒为拘儒所抑,不得尺寸地,为子孙计,岂不痛哉!后世风俗委靡,无磊落杰特之士,未必非二人之所致也。我国家涵养天下,垂二百年,待士大夫可谓极矣,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下僚小吏,有一节可称,必旌表而录用之,是真得《春秋》忠厚之意矣。然多难而来,无一人能自奋以附于汉之二子者、承学之士深有耻焉。虽然,《春秋》之法,不责人以所难,故鲁威公薨于齐,归而书葬,不以不讨贼之例责其臣子,盖齐强而鲁弱,人有所必不能也。今之丑虏,视莎车、郅支盖相万万,岂可以汉之二子责当世之士哉?孟子所谓论其世者,盖谓是乎。执事其思之。
读陈汤传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莆田
短后(原作夜,据冯本改)衣装腰宝刀,空言无实世滔滔。
掉(原作棹,据冯本改)齐虏舌何其易,斩郅支头岂不豪。
异代武夫犹夺气,当时文吏苦吹毛。
汉廷谁是持衡者,只罪邀功不赏劳。
次韵陈汤卿 其一 南宋 · 方岳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括苍烟雨顶,客木晚巑岏。
家远书难到,云深梦亦寒。
僧邀携茗试,客许借诗看。
琴冷梅花月,何时为一弹。
次韵陈汤卿 其二 南宋 · 方岳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野径渔樵共,霜寒江上村。
乱山横紫翠,孤笛送黄昏。
满壁题诗暗,连墙贳酒浑。
往来今已熟,稚子又应门。
过陈(原作东,据四库本改)汤卿溪堂 南宋 · 方岳
七言绝句 押肴韵
手葺溪堂旋补茅,好山带郭转林梢。
与君共有吟诗癖,月下柴门不厌敲。
陈汤卿致绍梅 南宋 · 方岳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林下风流自一家,纵施朱亦不奢华。
冷香犹带灞桥雪,不比春风桃杏花(以上《秋崖先生小稿》卷七)。
陈汤甘延寿 其一 清 · 宋湘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汉书摘咏
郅支头送稿街来,九庙馨香匡石摧。
昨日可怜冯奉世,讵知渠尚唱歌回。
陈汤甘延寿 其二 清 · 宋湘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汉书摘咏
出疆颛事未全乖,况是三城苦打开。
若使此功真抵罪,教人何处觅边才。
答赠袁章京昶一首袁语及西藏旧计谬以刘向陈汤相比因伤丁文诚怃然有作 清末民国初 · 王闿运
押词韵第十四部 出处:湘绮楼诗弟十二卷
东里乐吴缟,南工论楚剑。
真知世所稀,外赏谁能鉴。
余本支离士,人形偶然犯。
寝迹恣閒游,适来访朝坫。
彼美在彤闼,特达光圭剡。
瞻言弥六合,计画符深念。
昔参断臂谋,意绝英俄瞰。
人亡远图止,语合雄襟憾。
谬许愧刘陈,干时异郦范。
风寒燕市静,烛煖清觞汎。
将回已灰心,吁谟待君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