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嵊县季君墓志铭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九四、《攻愧集》卷一○○
皇帝即位之六年五月壬戌,有旨:「季光弼所献文字有补治道,可与循两资」。
制曰:「上书公车,日以百计。
高则近迂,卑则涉谄。
至于出入经史,动含讽谏,览尔奏篇,朕甚嘉之。
进官一列,不独尔私,庶闻其风,亦克用劝」。
先是,四月戊辰朔,日有食之。
君摭光武十事备论以进,目曰《美芹》,文简而旨深,意笃而言婉。
训词既颁,士夫相与传诵。
圣天子导人使谏,盛德日新,而君之名亦由此暴白于天下。
君居八年,再上万言书,敷绎前说,又泛论当世之务,不报。
一日,闻西府除目,愀然曰:「枢筦与中书并立,系朝廷轻重,其可忽诸」?
遂考唐之宰相起自武德裴寂,终于天祐杨涉,作《编年录》,论说二百五十有五,去取抑扬,皆有微意。
苟位之非据,假以隆名,虽元勋如郭子仪,亦不得预,读者为之耸叹。
呜呼!
才不得究,赍志而殁,著书一二,亦足以不朽矣。
君字观国,其先家处之龙泉
世祖超,为吴越钱氏常侍,始籍于温,居平阳之桂源。
曾祖宗乔,祖文莹,俱不仕。
父敦习,以君升朝,赠宣教郎
妣林氏,赠孺人
宣教公早世,君方在髫龀,号慕如成人
祖母犹无恙,与林孺人自釐家务,俾君一意问学。
君少颖悟,痛自激昂。
于书无所不读,《诗》、《礼》、《左氏春秋》及诸子古文皆手自编写,寒暑不少变。
年十六授室,益加刻苦,视生产作业与闺房之私一不经意。
群试庠校,辄出其辈行,而器识凝邃,不见圭角。
阁学林公待聘待制萧公振里之先达,少所许可,咸器重之。
两荐于乡,绍兴二十七年遂登进士第
左迪功郎,调福州福清县主簿,以祖母忧不赴。
服除,授临安府盐官主簿
秩满,用荐者关升左从政郎
特旨授左儒林郎,充邵州教授
丁太孺人忧,授福州宁德县
通直郎,知绍兴府嵊县
磨勘,转奉议郎
代者且至,俄疾,卒于县治,享年五十有七,时淳熙十年四月四日也。
呜呼!
君之抱负厚矣,学行政术皆欲以古人自期,而见于用者止于州县间,所在皆著声绩,而其甚可称者数端。
盐官邑庠久不振,君召张横浦高弟于恕郎晔,勉以身率士子,课试皆临视之,咸自奋励,登巍科如张少良等数人。
邵阳僻远,士无师承,君遇诸生如朋侪,程度甚悉。
邻郡县之士至者相属,凡经指授,多成美才。
陈偕、谢特起辈有声湖湘间,此君之善教养者然也。
浙西漕河浅淤,例调民运水以济往来。
岁旱民劳,水愈不至。
君相地形,凿河引潮以灌之,至今为便。
闽有仙湖,为豪右所田。
君按黄谏议之旧疏浚,以广灌溉,此君之善兴民利者然也。
君之听讼,不为钩距,一以至诚临之。
公而生明,无不洞察。
罗源锻鍊平民为盗以希赏,连帅丞相陈申公命君鞫治,悉从平反。
公欲腾奏,又力辞之。
有母改适而子有后言,讼其不孝。
君曰:「不为伋也妻者,是不为白也母,安得以不孝坐之」?
申公称其引经之决。
张僖之子为盗所𢦤,疑怨家黄氏为之,黄无以自明。
君察其非杀人者,故缓其狱,得子之衣于东阳,遂禽真盗。
又有王生与僧有隙,匿田家之子使其交讼之,旁引曲證,僧自诬服。
君独以为疑,求之,竟得于其家,告者遂伏辜焉。
君之救荒不为文具,皆出于恻怛之意,所至疚心,受赐者众。
隆兴之初,畿邑大歉,尚书薛公良朋尹京,以事属君。
君列急务六条献之,随即施行。
给事程公叔达六察行县,喜曰:「使诸邑皆如君,尚忧饥民哉」!
丞相史魏公闻丞之才,常下君所陈,尽发常平,裁价分粜。
民为之谣曰:「饥不忧,与之庾,儒林季公民之父。
寒不忧,今有裤,儒林季公民之母」。
既为县,又遭荐饥,山谷穷民易致啸聚。
君加意拊摩,富室致吴中之米七千馀斛,丐于府,得常平缗钱二万于邻邑,始得按堵。
而嗣岁尤甚,禾未登场,民已菜色。
秘丞朱公熹力举一道荒政,尤详于越。
君求哀诸司,得米四万斛。
县有二十七乡,凡为赈粜场、赈济场、养济坊三十馀所,戴星出入,以课督之。
数月之后,须发为变。
朱公每贻书劳勉曰:「省刑缓赋,以回天意,非体国爱民之切,不及此也」。
君为丞贰,则悉心以赞其长,谋事甚详,请于长而后行。
及为长,则待寮友如兄弟,莫不乐为尽力,故所至皆有纪,而去辄见思。
卒之日,剡中耋稚相持聚泣,至巷哭以过车。
识与不识皆唶曰:「善人亡矣」!
平日安于义命,论说甚明。
儒林之命既下,人谓君且通显。
君曰:「吾岂以此钓爵位耶」?
竟客授湖外以去。
巨公知己甚众,亦有欲荐于朝,亦或有尼之者。
君虽闻之,不以介介。
至义所当为,则奋然直前,无所顾忌。
亲故以出位抗论得罪,后当叙理,无敢保任。
君方为簿领,慨然许之。
有贵臣过县境,冠盖相望,或劝俱往。
君为诗曰:「不堪枉道依阳虎,可是无心简子敖」。
闻者韪之,亦以是终不得为时用,可哀也已。
同里周氏,清俭端恪,克相夫子,先君十年卒。
后以明堂恩赠孺人
男五人,复之、泰之、蒙之俱习世业,次兼善、举善,早世。
女二人,长适进士林仲明,次适陈权,皆周出也。
君天资笃厚,孝谨过人,少小孤立,奉祖母及母甚至,未始暂去膝下。
有疾,必躬治汤药,执丧以毁闻。
与弟兄光度友爱,诵书作文,自为师友,终身无间言。
无他嗜好,惟以论著自娱。
奉养寡薄,俸钱多以买书。
别有文集八卷,藏于家。
为文浑厚典雅,言皆有用,庶几乎一饭不忘君者。
雅爱东山林泉之胜,筑室其下,楼曰双清,轩曰静宁,欲为晚岁归休之地,竟不得一日之适,顾非命耶?
诸子将以某年某月甲子葬君于邑之某乡某原,以君之甥朱德成之状来求铭。
钥顷官东嘉,一见辱定交,尽得君之书读之,相与益厚,今其辞铭?
然君志不负所学,而见于行事者仅如许,既已屡书于前,惟所著之书当表其大者,以示后世。
铭曰:
惟君之生,未为不遇。
位虽不丰,朝有显誉。
章交公车,君独进御。
《美芹》之书,一言而寤。
唐三百年,曰宰曰,汎论其尤,姚、宋、房、杜。
君独究观,一一论著。
忠邪昈分,咸有旨趣。
位非其据,勋如汾阳而不与;
事有责备,德如晋公而不
上可以发潜德而诛奸谀,下可以垂世鉴而切时务。
䌷绎乎义命之说,磊砢乎经济之具。
使用于世,则必古人之与稽;
使之作史,亦必大明于劝沮。
呜呼,尚何言哉!
后之君子,必有抚是书而太息者。
铭实昭之,用以载君之名于不腐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