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中秋徐孚远南园同应黄李陈周赋时微云笼月西风甚高载酒街游沉醉而返 明 · 邓云霄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园林爽籁中清商,杯酒流连水石旁。
锦石有心邀桂子,仙宫何意掩云房。
风传玉漏寒偏急,歌彻铜鞮夜未央
共是烟霞方外客,六街堪混少年场
十四晚见闇公金陵归感赋 其一 明末 · 陈子龙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十三
不有开清庙,难施万石钟。
叩牛歌宁戚,非马辨孙龙
馀子才无敌,诸公礼自恭。
明时多意气,为尔访芙蓉。
十四晚见闇公金陵归感赋 其二 明末 · 陈子龙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十三
我交多泛爱,如尔更渊然。
高密难为客,南州谁见贤。
诸儒推岳岳,弟子诮便便。
各有千秋在,扬家今尚玄。
雨夜示闇公 明末 · 陈子龙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十三
又当风雨夕,终岁此淹留。
莫忆十年事,将成永夜愁。
忧谗鹦鹉赋,解困鹔鹴裘。
已见无奇策,犹思万户侯
有感示闇公 明末 · 陈子龙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十三
风尘仍不息,杖策每差池。
吾辈岂终尔,天心安可知。
徒劳明主梦,谁释柄臣疑。
报国生平事,怜君未老时。
闇公书知与让木有卜邻之志却寄让木 明末 · 陈子龙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十三
河北朔云满,君今归旧庐。
买田兵革外,漉酒稻花初。
宿有青裙志,犹传黄石
桑阴移欲尽,谈笑定何如。
徐闇公南雍 明末 · 陈子龙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十六
旧京风物昔年同,五月澄波画舫中。
汉代清流归太学,徐家宫体擅江东
西陵烽火连云暗,北府旌旗刺眼红。
君去岂应耽绛帐,论兵早已动诸公(时有盗警,江上列戍)
戊寅九日闇公舒章诸子登高之酌 其一 明末 · 陈子龙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十六
平原连骑好经过,极目亭皋倚放歌。
对酒独怜新岁月,登高无限旧山河。
城边落日黄花暮,陇首秋云白雁多。
醉里雄谈星剑动,龙荒消息如何
戊寅九日闇公舒章诸子登高之酌 其二 明末 · 陈子龙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十六
龙山戏马自奇才舒章每慕此事),姑酌东篱酒满杯。
禾黍斜阳三径断,风烟向晚百川开。
归鸿落叶无时尽,野女寒花相对哀。
独忆美人秋水上,白云一片隔荒台(时招伟南,以私忌不至)
寄怀徐闇公 明末 · 陈子龙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十七
对客尝称徐孺子,共惊犹是鲁诸生
飘零顾予同王粲,狂简何人祢衡
启事渐轻三府辟,宦游每借五侯成。
唯应梅尉辞官后,与尔同高吴市名。
乌伤因忆闇公欲卜居东义之间却寄 明末 · 陈子龙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十七
度岭攀崖立马看,陵阿宿麦路漫漫。
飞泉绝涧穿云下,反照双峰戴雪寒。
晏岁冰霜千里暮,空山鼓角数声残。
冬春射猎堪乘兴,此地相携欲挂冠。
闇公圣期应试金陵 明末 · 陈子龙
 押东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六
送客谷水上,风雨来江东
夏日亦以寒,千里关河空。
江城落云际,吴山辨烟中。
扬舲发二子,澹荡蒹葭丛。
赛神扬子津,咫尺金陵通。
清华在都市,环佩何玲珑。
秦淮十二楼,天外青濛濛。
伯子文章彦,意气吞雄虹。
仲子擅儒雅,霏霏多玄风。
良璧不孤润,威凤谁能同。
圣人卧瑶阙,侧席招旌弓。
若人匡时才,大道岂固穷。
十载琬琰交,昔日双飞鸿。
倚树谢公宅,避暑孙帝宫。
咸思抱忠愤,世俗难为工。
弃襦不出关,贫贱羞微躬。
超石固豪士,祖生乃时雄。
同衾久商略,何年成奇功。
中秋闇公舒章让木集饮 明末 · 陈子龙
 押麌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六
有客来高秋,寥廓浩无主。
是夜抚明月,故人愁复聚。
失意犹慷慨,风流振前古。
词赋满天壤,言论挟风雨。
孤城落寒星,银河对秋浦
玉露清梧楸,澄蟾隐门户。
夜凝哀雁流,霜深壮士苦。
南纪郁山川,才华盛文武。
莫嗟吾道非,雄心寄歌舞。
不观古时英,多为常人侮。
灭烛心萧条,千里竟谁取。
十六夜又偕闇公让木诸同社集饮 明末 · 陈子龙
 押庚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六
八月潮大至,冥冥趋严城
联袂出郊牧,晚意皆纵横。
丘樊满秋气,杳然天地清。
佳冶务遥怨,酌酒俄已盈。
主人本激壮,宾客多声名。
相对论河汉,月出云霞平。
宿鸟霜下动,蟋蟀莎中鸣。
纷纷古今事,浩荡谁能明。
关河正历落,岁月犹峥嵘。
痛饮共凉夜,中怀各经营。
留别闇公圣期 明末 · 陈子龙
 押萧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六
江南满秋草,落日迎寒潮。
禾黍黄动地,川原何遥遥。
驾言适冀州,行役无昏朝。
揽袪各来送,我心多郁陶。
申意不可极,南州双琼瑶。
异时一握手,文雅相招邀。
所怀即古义,芳若佩兰
壮心论天壤,经史生光昭。
羽仪盛馀子,谁人当久要。
怅焉河梁别,万里违丰标。
我出畏世网,子居混渔樵。
小山足贤隐,园桃讥士骄。
勖子以盛时,经纶出刍荛。
北风当南望,再上桑乾桥
闻子将结庐吴山之上壬申秋予与周勒卣顾伟南徐闇公共登兹宇见修竹交密下带城堞万雉远江虚无婵媛其间风帆落照冲瀜天际真幽旷之兼趣也予赏其疏异许为赋诗忽忽未究今年冬子将于湖上心念幽栖卒未及登眺以续旧游竟责前诺追赋一章亦有今昔之感矣 明末 · 陈子龙
 押漾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七
高人托孤峰,渺然市朝上。
白云寄萧条,茅茨自清畅。
已欢适境幽,颇觉凭势壮。
睥睨横芳林,楼台落青嶂。
袅袅丛篁际,长江动摇漾。
平沙见千里,云物开万状。
时逢湖海人,常使神气王。
摇巾绿树阴,把酒红牙唱
翘首望会稽,山川供俯仰。
抱景带江云,馀晖明越榜。
且复消雄心,于焉徵雅尚。
旧游三载前,后会多惆怅。
吾辈方失策,怜君复相向。
何时期鹿门,携手共閒放。
徐闇公省试金陵 明末 · 陈子龙
 押寘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八
草草群公卿,饱食滥高位。
皇舆正忧虞,此辈日游戏。
所以徒步者,凛然思大义。
徐生挺英姿,夭矫青云器
读书尚疏通,下笔自弘肆。
每负苍生忧,慨然渭滨事。
瞠目笑腐儒,支离守文字。
暖昧甲乙科,荒唐有司试。
常使至尊叹,萧条想骐骥。
近来稍不羁,非无异人至。
上书或拜官,徵召遣为吏。
天下方抒怀,盈庭犹诟詈。
夫君愤更深,酒间时涕泗。
未闻王佐才,尚与经生类。
格斗惨中原,江淮见烽燧。
涂炭悲蒸黎,崎岖二元帅。
空传犄角谋,独怜澄清志。
不识老布衣,可共云台议。
资格久拘牵,变通良不易。
岂作声价时,阽危难坐视。
劝君一黾勉,应举何足愧。
新建与威宁,风云从此始。
当其未贵时,庸人笑狂稚
我思闻鸡人,中夜长假寐。
九日,陪安昌王黄肃虎痴张定西侯服张太傅鲵渊朱太常闻玄、徐给谏闇公沈公子昆季登锁山和韵丁亥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鳌背霜寒自开,欣看萸佩宴吹台
尚书近东山驻,大将旗联西府回。
香冷金华双使至,秋明玉树二难来。
追陪谁复题糕字,愧向銮坡问笔才!
注:人物考略
安昌王:名恭𣘖(𣘖或作榥);为周藩安昌王长子。浮海朝唐王封安昌王张公肯堂议行日本乞师之说,尝请王偕行。张定西、王朝先辈黄斌卿,又尝与张公肯堂上章待罪,且为之议和于诸营(见「张公年谱」及「海东逸史」、「东南纪事」)。
黄虎痴名斌卿字明辅福建莆田人(「海东逸史」作兴化卫人)。其先以御倭功,授千户;父奢,死崇明之难,又晋世袭。崇祯末,为翁洲参军福王时,升九江总兵;改广西征蛮将军,未赴。唐王立,擢水陆官义兵马招讨总兵官封肃卤伯太子太师赐尚方剑印,屯舟山;后晋爵卤侯。性沈毅,好聚书。夜读史,鸡鸣治军;日以为常。著有「来威堂存稿」、「东南纪略」、「骈丽疏钞」、「闽浙杂咏」凡数十卷。己丑九月(全撰「张公年谱」作庚寅年),为诸将所讨,沈于水死。国朝赐谥「节悯」(「海东逸史」、「东南纪事」及「福建通志」均有传)。
张鲵渊(「南疆绎史」、「小腆纪年」鲵均作鲲):名肯堂字载宁华亭人天启乙丑进士崇祯末,以佥都御史巡抚福建乙酉南都亡,郑氏拥唐王;以劝进功,擢兵部尚书,改掌都察院事。寻复加少师少保兼户、工、吏三部尚书丙戌八月闽陷,飘泊海外,尝出私财募兵。己丑十月,至舟山鲁王拜为东阁大学士,加太傅张定西奉鲁王捣吴淞,以为留守舟山破,衣蟒玉南向坐,从容赋诗自缢死。国朝赐谥「忠穆」(「明史」有传)。
朱闻玄名永祐字爰启南直隶上海人崇祯甲戌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吏部文选司;罢归。南都亡,豫于松江之事。唐王立,以郎中召,改户、兵二科都给事中,迁太常寺卿兼原官;张公肯堂荐为北征监军闽中破,鲁王擢拜刑部侍郎监军如故;寻转吏部左侍郎舟山建国工部尚书,仍兼吏部事。辛卯城破,执之;令跪,挺立不屈,大骂而死。国朝赐谥「烈悯」(「海东逸史」及「南疆绎史」有传)。
徐闇公名孚远号复斋直隶华亭人南京刑部侍郎涉曾孙。崇祯壬午举人。两京陷,与夏允彝陈子龙谋勤王,不克;遂间道入唐王时,由司李兵科给事中。闽、浙继陷,王航海,从之;至舟山,擢祭酒。从至厦门,拜左副都御史。滇中遣使通问,随使入觐,至交趾而返;有「交行诗稿」。松江破,死岛中(徐公死所,其说非一,详杨本「海东逸史」注中;兹从「明史」。「明史」有传。张美翊案曰:『全谢山「外编」有「徐都御史传」。黄东井「文钞」有「书鲒埼亭集徐闇公志后」,以传为墓志,殆误记也』)。著有「钓璜集」行世(寿镛补)。
沈公子昆季:疑是慈溪沈公彤庵子。若崇明沈公五梅子,据「海东逸史」称:丁亥松江之役,有「嗣子元泰同就戮」一语;夫曰嗣子,似崇明无子,而以从子为嗣者。则即称「嗣子」为「公子」,恐无昆季之说。未知是否?
步韵答徐闇公壬辰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穷途长日更难消,剩有图书伴寂寥;
伯业徒看秦望气,客愁似潟广陵潮。
共歌丛桂山中发,谁识焦桐爨下烧?
潦倒未应犹倔强,文人久已学承蜩。
徐闇公年丈三首 其一 壬辰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风流谁更传,雄文廿载国门悬。
胡床高踞谈经日,汉室初徵射策年。
每拟珊瑚为架笔,雅闻缨组并当筵。
岂知把臂蓬壶外,江左衣冠傲昔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