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薛莹 孙吴 · 华核
 押职韵
存者今惟三,飞步有匹特(○《文选》三十一拟古诗注。)
请原薛莹 孙吴 · 陆抗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九
俊乂者,国家之良宝,社稷之贵资,庶政所以伦叙,四门所以穆清也。
大司农楼玄散骑中常侍王蕃少府李勖,皆当世秀颖,一时显器,既蒙初宠,从容列位,而并旋受诛殛,或圮族替祀,或投弃荒裔。
盖《周礼》有赦贤之辟,《春秋》有宥善之义。
《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等罪名未定,大辟以加,心经忠义,身被极刑,岂不痛哉!
且已死之刑,固无所识,至乃焚烁流漂,弃之水滨,惧非先王之正典,或甫侯之所戒也。
是以百姓哀耸,士民同戚。
、勖永已,悔亦靡及,诚望陛下赦召出,而顷闻薛莹卒见逮录父综纳言先帝,傅弼文皇
承基,内厉名行,今之所坐,罪在可宥。
臣惧有司未详其事,如复诛戮,益失民望。
乞垂天恩,原赦罪,哀矜庶狱,清澄刑网,则天下幸甚(《吴志·陆抗传》)
又论薛莹 孙吴 · 周昭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一
薛茔、王蕃,器量绰异,弘博多通;
楼玄清白节操,文理条畅;
贺邵厉行贞洁,机理清要;
韦曜笃学好古,博观群籍,有记述之才。
胡冲以为、邵、一时清妙,略无优劣;
必不得已,宜在先,当次之。
华核诗赋之才,有过于,典诰不及也(《御览》四百四十五。)
上疏请召还薛莹 孙吴 · 华覈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四
臣闻五帝三王皆立史官叙录功美,垂之无穷。
汉时司马迁班固,咸命世大才,所撰精妙,与六经俱传。
大吴受命,建国南土。
大皇帝未年,命太史令丁孚、郎中项峻始撰《吴书》。
孚、峻俱非史才,其所撰作,不足纪录。
至少帝时,更差韦曜周昭薛莹梁广及臣五人,访求往事,所共撰立,备有本末。
、广先亡,负恩蹈罪,出为将,复以过徙,其书遂委滞,迄今未撰奏。
臣愚浅才劣,适可为等记注而己,若使撰合,必袭孚、峻之迹,惧坠大皇帝之元功,损当世之盛美。
涉学既博,文章尤妙,同寮之中,冠首
今者见吏,虽多经学,记述之才,如莹者少,是以凄凄为国惜之。
实欲使卒垂成之功,编于前史之末。
奏上之后,退填沟壑,无所复恨(《吴志·薛综传》。皓下狱徙广州,右国史华覈上疏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