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滁阳陆五台李渐庵许敬庵三丈招饮公馆赋别二绝 其一 明 · 郭谏臣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滁上相逢尽故人,张灯开宴意何亲。
欲知别后相思处,丰乐亭前月一轮。
滁阳陆五台李渐庵许敬庵三丈招饮公馆赋别二绝 其二 明 · 郭谏臣
七言绝句 押青韵
众山环列翠微屏,故旧相看眼并青。
明月满阶宾客散,令人空忆醉翁亭
敬庵许先生天挺王佐之才。相英陵。定礼乐考制度。立经陈纪。一道同俗。弥纶协赞。轶汉唐而上摹殷周。至今五百年。卿大夫安为官冕。士安为缝掖。男安农贾。女安红者。大抵多先生赐也。但其后嗣零替。不免楚敖负薪之叹。举一世几不识有许敬庵。今年春。上幸松京。辇过坡州。先生堂斧之封。在莽苍地。特命近臣致侑。盖周成新邑。秩元祀之遗意。而亦我圣上象贤报功之盛举也。裔孙前小谏(栻)舜弼甫。为赋七言一律以志感。又求和于素所知儒绅张大之。余病且不文。无能厕群彦后。然弼甫相与久。且圣朝记旧之美。慈孙阐先之诚。俱不可以无一言。遂不揆拙。谨步其韵 其一 清 · 姜晋奎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栎庵集卷之三
臣良自古际君明,五百年兴必有名。
太保绩须周弼亮,张仓功赖汉章程
即今旷世重宸感,于彼先朝大相茔。
滚滚清时才不借,有谁能继此英声。
敬庵许先生天挺王佐之才。相英陵。定礼乐考制度。立经陈纪。一道同俗。弥纶协赞。轶汉唐而上摹殷周。至今五百年。卿大夫安为官冕。士安为缝掖。男安农贾。女安红者。大抵多先生赐也。但其后嗣零替。不免楚敖负薪之叹。举一世几不识有许敬庵。今年春。上幸松京。辇过坡州。先生堂斧之封。在莽苍地。特命近臣致侑。盖周成新邑。秩元祀之遗意。而亦我圣上象贤报功之盛举也。裔孙前小谏(栻)舜弼甫。为赋七言一律以志感。又求和于素所知儒绅张大之。余病且不文。无能厕群彦后。然弼甫相与久。且圣朝记旧之美。慈孙阐先之诚。俱不可以无一言。遂不揆拙。谨步其韵 其二 清 · 姜晋奎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栎庵集卷之三
若宋温公汉孔明,文章德业与勋名。
四千里入陶镕化,五百年传制作程。
玄黓八回寒食节,黄封一酌敬庵茔。
旷恩奚但云孙感,从此吾东永树声。
敬庵许先生天挺王佐之才。相英陵。定礼乐考制度。立经陈纪。一道同俗。弥纶协赞。轶汉唐而上摹殷周。至今五百年。卿大夫安为官冕。士安为缝掖。男安农贾。女安红者。大抵多先生赐也。但其后嗣零替。不免楚敖负薪之叹。举一世几不识有许敬庵。今年春。上幸松京。辇过坡州。先生堂斧之封。在莽苍地。特命近臣致侑。盖周成新邑。秩元祀之遗意。而亦我圣上象贤报功之盛举也。裔孙前小谏(栻)舜弼甫。为赋七言一律以志感。又求和于素所知儒绅张大之。余病且不文。无能厕群彦后。然弼甫相与久。且圣朝记旧之美。慈孙阐先之诚。俱不可以无一言。遂不揆拙。谨步其韵 其三 清 · 姜晋奎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栎庵集卷之三
运值河清化理明,英陵贤辅敬庵名。
农安士嬉今谁赐,主圣臣良古是程。
二卣周圭釐召庙,十行唐诰贳张茔
也应东注智川水,添得恩波咽不声。
敬庵许先生天挺王佐之才。相英陵。定礼乐考制度。立经陈纪。一道同俗。弥纶协赞。轶汉唐而上摹殷周。至今五百年。卿大夫安为官冕。士安为缝掖。男安农贾。女安红者。大抵多先生赐也。但其后嗣零替。不免楚敖负薪之叹。举一世几不识有许敬庵。今年春。上幸松京。辇过坡州。先生堂斧之封。在莽苍地。特命近臣致侑。盖周成新邑。秩元祀之遗意。而亦我圣上象贤报功之盛举也。裔孙前小谏(栻)舜弼甫。为赋七言一律以志感。又求和于素所知儒绅张大之。余病且不文。无能厕群彦后。然弼甫相与久。且圣朝记旧之美。慈孙阐先之诚。俱不可以无一言。遂不揆拙。谨步其韵 其四 清 · 姜晋奎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栎庵集卷之三
天生贤杰赞休明,人到今称相国名。
宝马应留箕返地,石羊长对辇过程。
风云旧契黄麻阁,雨露新恩碧草茔。
继述由玆阶报答,诸君努力振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