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周公予监场解官 宋 · 王庭圭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终年骑马上(傅校作踏)山坡,铸得中郎钱几何。
解组可能留不住,扣门犹许问无他。
莫因时事轻悲感,从此新诗更琢磨。
竹径松窗与尘隔,幅巾聊且重相过。
生日周公予惠诗次韵 宋 · 王庭圭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皇天何时生此汉,六十年前岁遇庚。
不使声名惊四海,未(傅校作却)教文阵扫千兵。
如今只作痴顽老,晚节犹干造化情。
每辱雕章勤剪拂,胜驱斗酒下愁城。
国风·豳风(今陕西邠县一带) 七月(陆曰:豳者,戎狄之地名也。夏道衰,后稷之曾孙公刘自邰而出居焉。其封域在雍州岐山之北,原隰之野,于汉属右扶风郇邑。周公遭流言之难,居东都,思公刘大王为豳公,忧劳民事,以此叙己志而作《七月》、《鸱鸮》之诗。成王悟而迎之,以致太平,故大师述其诗为豳国之风焉。)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南亩田畯至喜。(一章)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公子同归(二章)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孔阳,为公子裳。(三章)

四月五月鸣蜩
八月十月陨萚
一之日,取彼狐,为公子
二之日其同,载武功
言私其豵,献于公。(四章)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九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鼠,塞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五章)

六月七月葵及八月剥枣
十月穫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八月九月
薪樗,食我农夫(六章)

九月筑场圃,十月
黍稷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宵尔索绹
亟其乘屋,其始百谷(七章)

二之日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万寿无疆(八章)
按:七月八章,章十一句。
藉笔牍书教周公 西周 · 王满生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二
社稷且危,传之于膺(《说苑。指武》:“齐人王满生周公周公曰:“先生何以教之?”王满生藉笔牍书之曰云云。周公仰视见书曰:“唯唯,谨闻命矣。”明日诛管蔡。”)
次题(李本作韵)周公逢源过瑶林洞中探酴醾 宋 · 王庭圭
 押先韵
桃花落尽春风颠,两翁并辔来翩然。
入门下马看花发,仰攀绿叶窥青天。
倚槛讴吟发清唱,终夕拥鼻鸣寒蝉。
唐昌仙人识玉蕊,借月下看乘飞烟。
明朝地上拾落粉,草间点缀如遗妍(原作年,据四库本改)
狂思玉爪搔背痒,不可妄得麻姑鞭。
归来欢欣(二字原缺,据李本、傅校补)应拍手,笑君骑马似乘船。
醉后犹能作长句,半夜打门惊我眠。
鲁侯上巳日高阳偶成长句 北宋 · 吴则礼
 押词韵第一部
罗帏绣箔凌苍穹,扬飞白雪初濛濛。
云收海面吐朝日,渐射碧瓦光曈昽。
聊停隼旆驻双节,琥珀潋滟黄金钟。
雏莺乳燕弄清昼,幽香薄暮飘残红。
游丝芳草入望眼,天低旅雁鸣嗈嗈。
溪深涨渌浮画栋,雨馀山色虚无中。
修眉翠袖倚长笛,五马矫首嘶春风。
轻烟漠漠暝楫,鸥鸟静不惊笙镛。
玉堂念昔掌帝制,文彩讵独如醉翁。
夜听宫漏对莲烛,突兀万卷蟠心胸。
雄辞妙语委椽笔,波涛汹汹来何穷。
法严义古跨两汉,磊落未许盘诰工。
晚握铜鱼坐虎帐,锦衣铁骑悬刀弓。
熊罴俯仰随杖屦,棘门霸上真儿童。
葛巾羽扇姑自适,指麾俎豆威羌戎。
饮酣隐几骋谈辩,逸气凛凛侔铦锋。
毡裘辫发岂足数,终使万物归埏镕。
塞垣佳景寄新咏,璀璨千丈垂晴虹。
章江倦客谩叹息,转徙八极犹孤蓬。
登临暂喜脱人境,安得健翮超寒空。
宋故右朝奉大夫致仕周公墓志铭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九一、《鸿庆居士文集》卷三六
周氏先世避五季之乱,以力田为生业。
宋兴二叶,有十公者,积德累善,为乡县所推,号里长者
尝辇一巨碣寘廷中,戒家人曰:「吾后世之兴,有以禄仕起家亢吾宗者,著吾平生终始刻其上」。
此石所以志也。
阅三世,有孙右朝奉大夫讳庭俊,生子曰执羔。
宣和末徽宗御便殿,策以当世之务,奏篇上,擢为第二,除太学博士
历践台省,进礼部侍郎待制敷文阁,典五大州,为方伯,周氏浸大矣。
于是奉大夫之命,徵余文记十公所遗石,表之墓道。
余叹曰:「十公乃与天通耶」?
后二年,当绍兴三十二年大夫公年八十九,以四月十二日感微疾卒,待制公又属余铭其葬。
公字彦正信州弋阳县人
曾祖文坦,即十公也;
祖备;
考知雄,韶州乐昌县主簿
周氏自十公命儒教子,今六世,皆以通经学古为事。
公少力学自立,尤工词赋。
乐昌以丧归,伯兄蚤世,方治葬送,一弟又遇疾死。
顾影孑然,家事亦兹出,一门宾祭衣食之奉,王事之输,外姻属人之问,皆自公出,而读书著文犹不辍。
待制生十数岁,属文辞,语出惊人,公喜曰:「吾有子矣」。
遂不复治举子业。
久之,待制策高第,至大官,天子疏恩,命公承事郎
凡十封,为右朝奉大夫致仕。
待制为郎时,以所迁一官奏换公五品服。
太母庆寿恩,又赐服金紫。
余尝读《仁宗实录》,景祐初知枢密院李公咨,临江新喻人,其父文捷以咨贵,拜十一官于家,终尚书刑部郎中,书之国史,为天下父子希阔之荣。
今公亦以子贵拜十官,为烈丈夫,与李氏相望百年间。
异日史官又将著之典册,以诏无穷。
呜呼,盛矣哉!
公心平行高,言笑不妄。
接遇少长戚疏,常欲处之于无过之地,间读前人家训可为后法者,大字传写,揭之曰:「此亦书绅之意」。
阅邸报,见士大夫触法抵罪,则喟然动容,为之叹惜。
兄之子出分里中,兼并之豪以倍直质其田,为必得之计,公曰:「吾母应氏青毡故物也,不可靳一费」。
按亲邻条令驰告县,偿其直而赎归之,为钱八十七万云。
喜施贷,凡有丐请,无但已者。
事佛甚谨,读其书三复,曰:「一切世谛,空幻之非实,信如所云也」。
故一乡之评,谓公行事多类十公者。
公清净寡欲,老益精明。
待制眉山,始闻命,曰:「亲年八十一,岂堪乘剑门蜀栈之险」?
即日上书丐免。
公曰:「汝不闻王尊叱驭耶?
吾虽老,尚堪一行,与汝共载而往」。
岁馀,移镇夔子。
道途所过,二川三峡,一山之阻,一泉之涯靡不游;
巫山祠、三游洞在高岩穷绝处,蹬道艰滑,车马不能至,公拄一策,褰衣而上,虽少壮者莫能追也。
待制请便郡,守贵池,徙番阳,去乡州数百里。
公安车过家,从常所往来,命卮酒,道旧故,以为笑乐。
名书朝籍,佩服三品,无朝衙夕坐官簿之拘,而日享三牲五鼎二千石之奉。
待制江西大帅候吏来迎,牙兵千馀人,旗纛鼓吹,帕首𩊓靴,充满门巷。
公虽卧疾,犹令治酒食劳饷,又发廪周其乏。
三日,公易箦矣。
将吏奔走,给丧事如在官府。
大敛已,罗拜庭下辞去。
里父老聚观太息,以谓五福兼备,始卒哀荣如公,未曾有也。
元配吴氏,忠州文学季文之女;
今配刘氏,亦前卒,并赠宜人
三男子:长即执羔也,左朝散大夫、充敷文阁待制、知洪州、江南西路安抚使马步都总管、兼营田使
次执绂,先公十年卒;
次执谊。
一女,适进士余亿年。
皆吴出也。
孙男七人:訚、阅、闳、闶、阐、闿、辟。
訚,右教宣郎、监行在榷货务都茶场
闳,右从事郎江西路转运司干办公事
辟,右承奉郎
孙女七人:右宣教郎主管台州崇道观伟节右承事郎、监潭州南岳庙曼容通仕郎李有邦,进士良翰、方如晦、符愬、程绘,其婿也。
曾孙男女九人。
执羔等卜以隆兴元年正月己酉,奉公之柩葬于前田原十公之次,公所自卜也。
于是待制公以书来告曰:「周氏世有阴德,至吾先君不大显于其躬,而以燕厥后。
予小子被遇四朝,持橐备甘泉侍臣之列,人徒见周氏之兴,而不知吾世积累之所自」。
其可无铭?
铭曰:
种木十围,蔽芾其阴。
老干生菌,孙枝出林。
周氏种德,为山九仞。
封之殖之,百年而信。
赫赫大夫,襮顺里方。
续闻成宗,纂绍有光。
燕壸发祥,克生贤子。
名驹堕地,一日千里。
公有爵位,坐阅九迁。
紫绶金章,拜后拜前。
䌽衣奉舆,朱轮华毂。
寿八十九,考终五福。
子孙受祉,庆远弥长。
如川方至,河公望洋。
前田之原,卜此玄宅。
公孤追荣,嗣有褒册。
应制周公成王朝诸侯图 其二 明 · 李承召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三滩先生集卷之九
汉业相传至武皇,始模姬圣负成王
每忧冲子居铜禁,却把新图赐霍光
晚觉浮生流冉冉,始思身后事茫茫。
但嫌博陆非良弼,不比周家卜历长。
应制周公成王朝诸侯图 其一 明 · 李承召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三滩先生集卷之九
周公摄政辅成王,一片丹诚贯彼苍。
身负冲人朝万国,手提神器镇多方。
风雷只是彰公德,瓜瓞终然引蔓长。
要识汉皇图画意,行将孺子付臣光。
道甫侍读自陕寄岐山周公唐润德泉记鄠县草堂寺宋章惇题名拓本各为一诗奉詶 其一 戊戌 清 · 翁方纲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八
绝壁横木外,苏轼章惇来。
云台绛阙名,岂有一惇哉。
古人观其友,多于不经意。
桥上平步时,岂料后日事。
摹石勒草堂,转瞬三十年。
徘徊桥侧人,去栖白鹤禅。
谁欤赐紫僧,独爱时相字。
可怜名竟泐,不共安民记。
严公拓寄我,想为浮大白。
我借以注苏,聊补查田章惇题石仙游潭事在治平元年查初白《补注苏诗》系之嘉祐七年,误也。此刻后云:「绍圣二年十二月八日赐紫僧□□立石。)
道甫侍读自陕寄岐山周公唐润德泉记鄠县草堂寺宋章惇题名拓本各为一诗奉詶 其二 戊戌 清 · 翁方纲
 押虞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八
我读灵泉记,如披灵泉图。
泉记为诵崔,泉诗为咏苏。
想因泉绕山,缅彼凤栖梧。
岂兹泉及凤,借以怀公乎。
离黍与雨濛,岂足尽硕肤。
即以文字论,亦若泉不枯。
大中误为宋,记载何太诬。
仿佛麟凤碑,傥为量石趺(泉有至正碑,额作麟凤。)
诸侯孝传赞周公旦 鲁孝公 河间惠王 东晋 · 陶潜
 出处:全晋文
周公旦武王之弟。
成王幼少,周公摄政,制礼作乐,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
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
《诗》曰:“于穆清庙,肃雍显相”。
言诸侯乐其位而敬其事也。
仲尼曰:“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
周公其人也。
贵而不骄,位高弥谦,自承文武之休烈,孝道通于神明,光被四海,武王封之于鲁,备其礼乐,以奉宗庙焉。
鲁孝公之为公子,周宣王问公子能道训诸侯者立之。
樊穆仲其孝曰:“肃恭明神,而敬事耆老。
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咨于故实,不干所问,不犯所咨”。
王曰:“然则能训理其民矣”。
乃命之于夷宫,是为孝公
夫宗庙致敬,不忘亲也,有国不亦宜乎,汉河间惠王献王之曾孙也。
西京藩臣,多骄放之失,其名德者唯献王,而惠王继之。
《汉书》称其能修献王之行。
母薨,服丧尽礼,哀帝下诏书褒扬,以为宗室仪表,增封万户,礼古之人皆然。
至于末俗衰薄,固已贤矣。
贵而率礼又难,其见褒赏,不亦宜乎?
赞曰:贵骄殊途,不期而会。
周公劳谦,乃成光大。
二侯承鲁,遵俭去泰。
河间率礼,汉宗是赖(本集)
周公 曹魏 · 曹植
 出处:全三国文 卷十七
成王即位,年尚幼稚。
周公居摄,四海慕利。
罚叛柔服,祥应仍至。
诵长反政,达天忠义(《艺文类聚》十二)
周公,庙在岐山西北七八里,庙后百许步,有泉依山,涌冽异常,国史所谓「润德泉世乱则竭」者也1064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周公庙
吾今那复周公,尚喜秋来过故宫。
翠凤旧依山硉兀,清泉长与世穷通。
至今游客伤离,故国诸生雨濛
牛酒不来乌鸟散,白杨无数暮号风。
三代门 周公 唐末 · 周昙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文武传芳百代基,几多贤哲守成规。
仍闻吐握延儒素,犹恐民疵未尽知。
周公二首 其二 明 · 王佐(汝学)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四部
十万天兵渡海南,师臣都统内臣监。
周君独制妖蛇命,不数同时一二三明正德琼台志》卷二六)
周公二首 其一 明 · 王佐(汝学)
 押词韵第三部
周君真猛将,豪气众所推。
天兵征七方,风声撼三陲。
天山一骑发,勍敌三箭夷。
轰雷出掌握,烈日生光辉。
恶见妖蛇头,射死两手挥。
功成人去也,谁解竞场围。
国子学周公孔子619年6月1日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盛德必祀。义存方策。
达人命世。流庆后昆。
建国君人。宏风阐教。
崇贤彰善。莫尚于兹。
自八卦初陈。九畴攸叙。
徽章既革。节文不备。
爰始姬旦。匡翊周邦。
创设礼经。大明典宪。
启生人之耳目。穷法度之本源。
化起二南。业隆八百。
丰功茂德。冠于终古。
暨乎王道既衰。颂声不作。
诸侯力争。礼乐陵迟。
粤若宣父。天资睿哲。
经纶齐鲁之内。揖让洙泗之閒。
综理遗文。宏宣旧制。
四科之教。历代不刊。
三千之徒。风流无斁。
惟兹二圣。道济偫生。
尊礼不修。孰明褒尚。
朕君临区宇。兴化崇儒。
永言先达。情深绍嗣。
宜令有司于国子学周公孔子各一所。四时致祭
仍博求其后。具以名闻。
详考所宜。当加爵土。
周公谥法字诏太平兴国八年八月辛亥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太宗皇帝实录》卷二六
增《周公谥法》五十五字:美谥七十一字为一百字,平谥七字为二十字,恶谥十七字为三十字。
仍令翰林学士承旨扈蒙、中书舍人王祜同详定。
赋得周公握发图寄张明府 明 · 沈鍊
七言律诗 出处:青霞集卷六
辛苦中丞镇五戎,建旄传节日倥偬。
身骑白马先诸将,手疏丹书达圣聪。
坐对桑乾惟饮水,行吟紫塞自调弓。
清宵耿耿周公梦,勋业知存握发中。